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提高医院感染监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出灵敏度。方法采用离心沉淀法、中和剂浓缩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粒法对监测标本如使用中消毒液内的HBsAg进行提纯浓缩。结果通过864份标本的检测,与常规法相比上述3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浓缩标本,使通过ELISA法检测HBsAg就能得到SPRIA法的效果,达到国家要求的灵敏度≤1ng/ml的标准。结果3种方法均方便快捷是确实可行的,同时也为其他病毒的监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小红 《工企医刊》2010,23(1):25-26
目的:探究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HBsAg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360份标本中的HBsAg,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阳性标本中的10份标本作倍比稀释,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高。结论:两种方法皆是检测HBsAg的良好方法,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金标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三种方法测定HBsAg的可靠性及优缺点。方法通过对1500名体检及临床标本用三种方法检测HBsAg,对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进行对比。结果三种方法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方面酶联免疫法最低,金标法其次,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最高。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操作简便,可用于自动化分析,适用于大量标本的定性检测,如大量人群的乙肝筛查;金标法检测HBsAg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适用于单份标本的定性测定,适用于急诊、社区诊所及家庭化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HBsAg动态检测范围广、试剂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最有发展前途,但对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条件要求高,适用于HBsAg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HB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360份标本中的HBsAg,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强阳性的10份标本做倍比稀释,观察两种监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高.结论 两种方法皆是检测HBsAg的良好方法,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使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ELISA二步法用于工厂体检中的要求及其准确性。方法:对1128份做HBsAg和HBeAg检查的工厂体检标本,对照常规ELJSA法.做微波-ELISA二步法检测;并对HBsAg阳性结果复查。结果:ELISA有119份HBsAg阳性,32份HBeAg阳性;微波法有122份HBsAg阳性,34份HBeAg阳性;HBsAg阳性结果经胶体金HBsAg快速检测纸条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微波-ELISA二步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具有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用二步法进行检测,可减少HOOK现象,可用于检测HBsAg和HBeAg的大量工厂体检中,能加快出报告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胶体金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以期提高HBsAg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同时检测400份血清标本中的HBsAg,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阳性的20份标本做倍比稀释,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法高。结论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均为测定HBsAg的可靠方法。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但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3种霍乱弧菌检测方法在外环境标本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改进霍乱弧菌检测的技术手段,提高外环境标本中霍乱弧菌的检出率。方法:将常规分离鉴定法、PCR检测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法同时用于检测霍乱流行期间的外环境标本,并对其现场应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方法检测80份外环境标本霍乱弧菌的结果显示:它们均未出现假阳性,3种方法各有优势,且结果相互符合性好,但也存在各自弱点。结论:只用单一种方法来检测外环境标本霍乱弧菌存在明显不足。建议在外环境霍乱监测中选用胶体金法进行初筛,再用常规法和PCR法检测。最大限度减少漏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在体检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对500例标本分离血清后,再用 ELISA法和胶体金法分别做 HB-sAg检测,并对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这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法的灵敏度要高于胶体金试纸条法。结论两种方法均为测定HBsAg的可靠方法。 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体检工作中快速筛查HBsAg,但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胶体金试纸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做比较,了解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检测0~65岁人群血清标本3 578份。结果胶体金试纸法检测出HBsAg阳性标本189份,阳性率5.28%;ELISA法检测出阳性标本200份,阳性率5.59%;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胶体金试纸法与ELISA法检测标本符合率为97.74%。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为77.00%,特异度为98.96%。结论胶体金试纸法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酶联免疫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HBs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4种试剂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性能,并探讨HBsAg阳性模式组间及其与HBsAg阴性模式组间的HBsAg浓度差异。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定性检测1205例标本。其中153例标本再用3个厂家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定量测试试剂进行HBsAg比对检测,其余的1052例标本均再用TrFIA法进行HBsAg定量检测,再对1205例标本HBsAg定量结果按抗原抗体模式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4种试剂间HBsAg阳性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厂家的TrFIA法试剂HBsAg定量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5。TrFIA法能对0.2~1.0ng/ml的低浓度HB-sAg标本进行有效检测。研究发现TrFIA法定量检测未经稀释的HBV感染者血标本HBsAg浓度在0.2~650.0ng/ml间。研究中HBsAg阳性模式中除"HBsAg、抗-HBc"阳性模式组与"HBsAg、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模式的HBsA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HBsAg阳性模式间HBsAg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模式与HBsAg阴性模式间HBsAg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或抗-HBe的出现与HBsAg的浓度呈一定的关系,HBsAg浓度与病毒的复制存在一定的关系。ELISA法HBVM定性检测结合TrFIA法HBsAg定量检测对HBV感染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定HBsAg的检测灵敏度,了解低水平HBsAg患者血清HBV-DNA的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微粒子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筛选并收集了113例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0.05~10 IU/ml)患者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HBsAg测定,根据曲线拟和法得出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并对上述血清标本进行HBV-DNA测定,分别以ELISA法检测HBsAg的检测灵敏度和微粒子发光法检测的HBeAg阴阳性对113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评价和比较HBV-DNA的检出率以及分布范围.结果 ELISA法检测灵敏度为0.46 IU/ml,113例低水平HBsAg采用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44.2%;以ELISA法HBsAg检测灵敏度分组显示,HBV-DNA的检出率和分布范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微粒子发光法测定HBeAg阴阳性分组显示,HBV-DNA的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布范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水平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检测灵敏度有重要现实意义;低水平HBsAg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和分布范围与HBsAg不相关,临床应加强低水平HBsAg患者血清HBV-DNA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胶体金试免疫层析试验(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检测250份标本中的HBsAg,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强阳性的10份标本做倍比稀释,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高。结论:两种方法皆是检测HBsAg的良好方法,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做HBsAg时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方法ELISA法。结果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标本处理、溶血、加样时间、洗板不当、显色等因素都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首选灵敏度适中合格的试剂盒,其次标本处理得当、加样时间适中,严格每一步操作。  相似文献   

14.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在HBsAg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后,对低浓度标本和稀释后的高浓度标本双份复检。结果973例标本中,阳性检出例数为TRFIA法79例,ELISA法73例,高浓度标本复检两法均为6例,低浓度标本复检,TRFIA法11例,ELISA法7例。结论TRFIA法比ELISA法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3种常用方法检测HBsAg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HBsAg的方法有多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ELISA法、GICA法、RPHA法等。为了比较这3种方法在检测HBsAg结果的一致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检测提供依据,我们采用3种方法对19460份血清标本进行了平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检测HBsAg的三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法(GIC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21份乙肝患者血清作试验组及156份非乙肝患者血清作对照组,分别用以上三种方法检测HBsAg,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ELISA和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于CM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GICA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亦不低,适宜基层单位普及;CMIA虽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但试剂成本高且仪器昂贵,可用作对可疑标本必要时行复查。  相似文献   

17.
张永海  静香芝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04-1705
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感染的重要监测指标,HBsAg检测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而在ELISA检测HBsAg中,有时出现一块检测板上血液标本孔的A值均较高的现象(大多数A值≥0.060),即出现ELISA检测的“花板”现象,标本的阳性率很高(每板89份标本中有10~20份阳性结果),且大多数阳性标本都出现弱阳性结果(0.080≤A值≥0.200),导致结果难以判断。笔者对此作了如下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标本附属医院留取的HBsAg金标法检测HBsAg为阴性的血标本89份。1.2试剂与仪器HBsAg的ELISA…  相似文献   

18.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一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用以建立和推广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麻疹检测新技术。方法:TaqMan特异性荧光标记探针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麻疹疑似患者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FQ-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次试验检测灵敏度达0.1TCID砷。在14份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中,有13份标本检出麻疹病毒核酸,从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结论:FQ-PCR法为麻疹病毒核酸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循证检验医学(EBLM)指导下,对电化学发光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3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方法进行评价,为口岸出入境人员寻求最佳的快速HBsAg检测方法和检测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CLIA、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40份(HBsAg)标准血清盘标本,以血清盘预期结果为标准,比较3种方法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同时应用成本最小化分析方法,分别计算3种方法的成本。结果在血清盘HBsAg检测中,ECLI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皆达100.0%,Kappa值为1.000;而ELISA法国产科华试剂灵敏度76.9%、特异性100.0%和总符合率85.0%,Kappa值为0.432;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灵敏度34.6%、特异性100.0%和总符合率57.5%,经Kappa检验其值为0.216。成本最小化分析结果显示:ECLIA法成本20元,ELISA法(科华,国产试剂)成本3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成本3元,ECLIA法成本最高。结论ECLIA方法适用于需评估免疫状态,为接种疫苗做准备的出国留学人员、出国商务人员、入境留学生、入境商务人员的HBsAg检测。ELISA国产试剂适用于出国劳务人员、海员等一般人群。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适用于紧急事情人员和日常复查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快速、敏感、低成本的食品标本处理方法。方法 在牛肉馅中接种不同浓度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经离心、过滤,去除PCR抑制剂。浓缩菌株,用煮沸法和酶/冻融法裂解菌株,制备模板DNA。通过PC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毒素基因以评价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在未增菌条件下,PCR最低能检测到103CFU/g牛肉馅,增菌6h,最低能检测1CFU/g牛肉馅,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12h。结论 所采用的标本处理方法是一种灵敏、省时、低成本的方法,能显著地提高PCR检测食品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