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nm23基因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晋  吴诚义 《医学综述》2002,8(8):437-438
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目前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对早期发现肿瘤转移、估计预后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nm2 3基因是与肿瘤转移、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 ,本文就nm2 3基因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nm2 3基因家族nm2 3基因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Steeg等[1 ] 于 1998年首次发现 ,他们采用消减克隆杂交技术从K 1735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中分离出与瘤细胞转移能力相关的基因即转移抑制基因 ,并发现该基因在低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强度是高转移细胞株内的 10倍 ,由于是检测到的第 2 3个克隆基因 ,并发现其…  相似文献   

2.
nm23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刚  潘铁成 《广西医学》2002,24(9):1367-1370
肿瘤的侵润和转移一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也是决定其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肿瘤侵润转移早期诊断的研究 ,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生存期。因此 ,具有反映肿瘤侵润转移情况的肿瘤标记性指标一直是广大肿瘤学家研究的热点。nm2 3基因〔1〕 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临床实验研究证明 ,nm2 3具有肿瘤转移抑制作用 ,其mRNA或其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肿瘤转移具有很高的相关性〔2〕。这一结论在人体许多恶性肿瘤中得到证实 ,包括乳腺癌〔3 ,4,5〕、胃癌〔6,7〕、结肠癌〔8,9〕、肝癌〔10〕 以及卵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癌 CD4 4V6、nm2 3- H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 :胃癌 CD4 4V6、nm2 3- H1阳性率分别为 61 .4%和 45.2 % ,伴有淋巴结转移者 CD4 4V6、nm2 3- H1阳性率分别高于和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1 )。结论 :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之间的失衡是导致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 ,CD4 4V6、nm2 3- H1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肺癌淋巴结转移与P53,nm23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P53及nm23基因产物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LSAB免疫组化法。结果;肺腺癌组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肺鳞癌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3表达腺癌组高于鳞癌组。观察PT3  相似文献   

5.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11例原发性胃癌组织nm23表达变化与肿瘤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增殖和癌胚抗原(CEA)表型的关系。发现nm23低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型、侵袭程度和CEA表型显著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P=0.28.0.31和0.38.P<0.05)。nm23低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90.4%)比正常表达者高(47.4%,P<0.05)。提示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中起重要作用,与胃癌CEA表型显著相关,与肿瘤增殖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nm23-H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4例正常结肠组织、4例结肠腺瘤组织、28例结肠癌组织中的nm23-H1基因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nm23-H1表达强度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组织、结肠癌组织中的水平差异不大。结肠癌中nm23-H1在伴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P<0.05),Dukes C、D期低于Dukes A、B期(P<0.05)。结论:nm23-H1基因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强度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CD44V4、nm23-H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胃癌CD44V6、nm23-H1阳性率分别炎61.4%和45.2%,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nm23-H1阳性率分别高于和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之间的失衡是导致胃癌淋巴转移机制之一,CD44V6、nm23-H1,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nm23-H1基因表达与肾母细胞瘤多种指标的关系。结果:nm23-H1基因高度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及病理分型无关。结论:nm23-H1基因能抑制淋巴结癌转移,可作为评价肾母细胞瘤恶性程度,肿瘤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与予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乳癌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60例乳癌nm23基因阳性率为51.7%(31/60),而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26.1%(6/23),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67.6%(25/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判断其予后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Her-2/neu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组织切片Her-2/neu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意义。结果:检测342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Her-2/neu蛋白表达阳性90例(26.32%)。Her-2/neu基因表达在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的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时间的组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neu基因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针对Her-2/neu基因靶点进行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有助于控制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1.
赵建华 《铁道医学》1999,27(1):32-33
目的 探讨胃癌中p53、nm23、PCNA表达及其与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72例胃癌中p53、nm23、PCNA的表达。结果 p53、nm2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2.5%、73.6%和80.5%。结论 p53、PCNA过表达与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与予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乳癌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60例乳癌nm23基因阳性率为51.7%(31/60),而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26.1%(6/23),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67.6%(25/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判断其予后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蛋白表达,试探讨其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中nm23-H1蛋白染色,利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m23-H1蛋白染色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肿瘤和上皮细胞胞浆中。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高染率为15.15%(5/33),无淋巴结转移组高染率为52.38%(22/42),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nm23-H1蛋白染色水平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同肿瘤大小、部位、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颈淋巴结转移与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关系最密切(OR=0.1846)。结论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低可能是影响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检测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对临床判断和预测口腔鳞癌的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81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p16INK4a和RB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胃癌中p16INK4a和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7%(30/81)和42%(34/81);胃癌p16INK4a蛋白和pR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1)和90%(73/81).10例正常胃黏膜中均未检测到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而且其相应蛋白表达均为阳性.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但p16INK4a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及年龄均不相关.RB甲基化状态与pRb表达、肿瘤分化程度、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是胃癌细胞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RB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RB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中p53、nm23、PCNA表达及其与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72例胃癌中p53、nm23、PCNA的表达。结果p53、nm2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2.5%、73.6%和80.5%。结论p53、PCNA过表达与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nm23-H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对78例肺癌存档石蜡块进行重新切片,采用nm23-H1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nm23-H1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肺癌细胞分化及发生有关(P<0.01)。结果提示nm23-H1基因对肺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肺癌中nm23-H1基因不具有肿瘤转移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P-糖蛋白 (P-gp)、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π)、拓朴异构酶 (Topo ) 3种耐药基因和 nm2 3、CD44 V62种转移相关基因 ,观察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 S-P法和二步法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耐药基因 P-gp、GST-π、Topo 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nm2 3 -H1、CD44 V6在 112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gp、GST-π、Topo 与nm2 3、CD44 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6.2 %、67.8%、72 .3 %和 65 .2 %、72 .3 % ,相互之间过表达相关性不明显 (P>0 .0 5 ) ;nm2 3、CD44 V6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1)。结论 :作用于乳腺癌的耐药基因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相互之间无相关性 ,可能具有不同作用机制 ,每个基因具有独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于致癌的决定因子———癌基因的研究逐步深入 ,已确认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与多种基因及其产物的改变有关。目前已分离出几个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后选基因 ,如nm2 3、TIMP和WDNMI等 ,其中认为最有前途的是nm2 3基因。下面就有关nm2 3在卵巢癌中可能的作用及与卵巢癌分期、组织分级、预后等方面的关系作一综述。1 nm2 3基因及其产物的一般性质、作用机制nm2 3基因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teeg〔1,2〕 等人于 1988年发现的一种具有活力的新基因 ,并证实它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随后在多种…  相似文献   

19.
王忠山  李霞  张丽 《西部医学》2004,16(1):73-76
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连续过程 ,受到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nm2 3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转移抑制基因 ,在许多肿瘤中具有抑制转移的作用。1  nm2 3基因及其作用机制1.1  nm2 3基因 Steeg等  相似文献   

20.
nm23表达变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11例原发性胃癌组织nm23表达变化与肿瘤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增殖和癌胚抗原(CEA)表型的关系,发现nm23低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型,侵袭程度和CEA表型显著相关(Paarson列联系数P=0.28,0.31和0.38,P〈0.05),nm23低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90.4%)比正常表达者高(47.4%,P〈0.05),提示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