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8-2010年重庆市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岸区近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185例,年平均发病率65.53/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8.46/10万、58.20/10万和110.34/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份,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60.68%)和幼托儿童(24.14%)2大群体。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占41.01%。男女比例为1.33∶1。结论 2008-2010年重庆市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1年营口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探讨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营口地区共报告腮腺炎病例709例,发病率为30.11/10万。其中大石桥443例,发病率61.50/10万,占全市病例总数的62.48%,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市区,年龄以0-15岁发病最集中占发病总数的89.14%;患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25%。结论易感人群积累、传染源未严格隔离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原因。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免疫接种率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苏家屯区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宣润勇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94-2595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 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46/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1、11、12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总数的41.54%,发病季节高峰明显;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6.22/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34/10万(P〈0.005),男女性别比为1.62∶1;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8.16%、27.23%,发病职业高峰明显;3~1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5.40%,年龄发病高峰明显。结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动员适龄人群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流行态势;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调查处理,控制暴发和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 1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5.4/10万,各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发病率为556.97/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52∶1;职业以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的55.42%、23.24%、12.12%。结论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腮高发场所,春末夏初和冬季呈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掌握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龙岩市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龙岩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0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34/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15岁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6∶1.季节分布呈双峰特点,4~7月为发病主高峰.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必须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做好疫情监测,在重点人群中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才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包头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包头市2005~2015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包头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 286例,年均发病率15.70/10万,2012年发病率最高为44.67/10万(P〈0.01)。城区发病(354例,年均发病率17.30/10万)高于农牧区(35例,年均发病率5.75/10万)(P〈0.01)。发病人群集中在10岁组,发病1 376例(占32.10%),职业以学生(2 652例,占61.88%)最高;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9.03/10万、女性为12.16/10万(P〈0.0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与学生在校时间一致,主要集中在4~7月(2 040例,占47.60%)和11~1月(1 106例,占25.80%)。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呈周期性上升趋势,城区的学校、托幼机构是重点防控场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通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2004年~2008年共报告腮腺炎3903例,5年的发病率依次为:12.38、8.51、12.91、10.29和7.3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30/10万,低于全国近5年平均发病水平(19.88/10万)。其流行特征为4~7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数的61.92%,5~14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0.54%,发病以学生(占76.86%)为主,其次是幼托儿童(10.56%)和散居儿童(4.59%)。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占暴发总数的93.22%。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仍为学龄儿童,应加强对5~14岁儿童的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源汇区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源汇区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发病总数1 551例,死亡2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发病率为484.69/10万,与2011年(2 498例)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7.91%;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 018例,发病率为318.13/10万,与2011年(1 671例)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9.08%。丙类发病总数533例,发病率为166.56/10万,与2011年(827例)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5.55%。乙类传染病居于前三位的是乙肝、肺结核、丙肝;丙类传染病居于前三位的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结论针对乙肝、肺结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重点病种,以及农民、学生等重点人群,应不断加强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源汇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安阳市北关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关区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北关区2011-2015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89例,年均发病率112.87/10万,无死亡;5年报告发病率居当年法定传染病前3位.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有明显季节特征,12月至次年6月发病占72.1%;男性较多,性别比1.5∶1;<15岁占90.1%,3~10岁幼托儿童和学生为高发人群,共报告1 216例(87.5%).结论 2011-2015年北关区流行性腮腺炎呈高发状态,幼托儿童和学生是高发人群.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传染源管理,推广使用麻腮风疫苗,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和疫苗接种依从性,以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广元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343例,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41.75/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2.3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12/10万。3~6月和10月至翌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5~15岁儿童或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1.06%。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8.75%由流行性腮腺炎引起,9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结论 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人群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暴发疫情主要是在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庆万州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万州区2011年1月—2014年12月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 785例,无死亡病例,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4.02/10万。发病人群年龄段主要为15岁,占总发病人数的84.45%(2 352/2 785)。病例的职业分布主要为学生(1 674例,60.11%)。4—7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2013年10—12月病例数有明显升高。2011—2014年各年度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1)。城区街道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63.99/10万,乡镇为32.13/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8,P0.01);2011—2014年各年度城区街道与乡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除2012年外,其余各年度城区街道发病率均高于乡镇。结论应做好传染病防治的"五早",加强免疫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或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特别是学生和幼托儿童,普及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提高诊疗水平并加强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2001~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其分布情况。结果2001~201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报告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共6560例,年均发病率59.91/10万,无死亡,其中2006~2013年发生暴发疫情共17起537例,罹患率2.56%;发病呈周期性升高,形成2004年和2010年两个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139.73/10万、135.27/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4~7月份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8.35%;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发病率之比为1:l.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5.92,P<0.01);人群分布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6.63%,其中5~9岁年龄组的发病数最高占46.42%;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1.84,P<0.01)。结论2001~201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周期性升高,近年来暴发疫情居九龙坡区中小学校首位, 乡级小学是暴发的主要场所,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腮腺炎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陈仓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陈仓区2004-2008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陈仓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91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55/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和10-12月,分别发病394、320例,分别占35.91%、44.22%;男女性别比为2.12∶1,14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数的85.63%;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3.40%。[结论]宝鸡市陈仓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应重点加强14岁以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郑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04 - 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 - 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平均报告发病率28.25/10 万,2009年最高,达40.79/10万。发病季节表现为春末夏初、冬季2个发病高峰。3~14岁告病例数最多,占总发病数的84.68%,1~14岁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结论 2008年,在全国将含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郑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未表现明显变化。建议继续做好托幼机构、中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的同时,尽早实施2剂次接种策略,对未来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降低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疫情分析记录和病例个案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点。结果 2012年福田区共报告腮腺炎634例,位居丙类传染病第3位,年发病率为47.94/10万,春夏季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45∶1(χ2=42.45,P〈0.01),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发病人群疫苗接种率为8.83%。结论腮腺炎男性高于女性,且危害较为严重,应结合男性人群特点加强对其进行健康干预,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南京市鼓楼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发病规律,评估预防接种前后21年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1991~2011年流腮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起南京市鼓楼区已开始推行含流腮成份疫苗的预防接种,2008年纳入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21年间流腮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每隔7~8年有一个发病高峰。预防接种改变了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高发年龄从未开展预防接种前的3~7岁变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的10~12岁。结论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流腮的有效措施。为降低发病率,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在下一个流行高峰期到来之前,提高中、小学生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性病学方法对宝山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宝山区2005—2009年共报告流腮病例24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96/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4-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患者男女比例为1.5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职业分布发病以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生以学生为主,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建立晨检和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等预防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接种麻腮风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7年枣庄市15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疫情,制定适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和山东省儿童乙型肝炎监测系统中枣庄市2010-2017年15岁以下乙型肝炎病例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7年枣庄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分别为1.56/10万、0.86/10万、1.00/10万、1.64/10万、2.05/10万、2.10/10万、0.74/10万和1.6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34/10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80/10万和0.82/10万。14岁和13岁儿童发病率分别为2.94/10万和2.48/10万,高于其他年龄儿童发病率。乙型肝炎发病率居于前两位的是薛城区和山亭区,年龄标化后发病率分别为2.10/10万和1.88/10万。结论2010-2017年枣庄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大龄儿童和男孩值得重点关注,特别是在薛城区和山亭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控制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宿州市2006-2009年网络直报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宿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 648例,年均发病率11.51/10万,2007年埇桥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明显上升(499.40%),2008年全市高发,达20.43/10万,出现多起局部暴发疫情。5岁~和10岁~儿童分别占41.65%和40.63%,主要为在校中、小学生,男女性别比例2.02∶1,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真实施免疫规划工作,在做好适龄儿童麻疹-腮腺炎二联疫苗和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对15岁以下的儿童免费普种一剂次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