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Krouse分级为T2、T3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14)与对照组(n=16)。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窦道开窗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鼻腔内创面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鼻腔内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鼻泪管损伤、面部肿胀淤血的发生率及术后病情复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病情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诊治的8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和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不能经上颌窦自然口清除病变的上颌窦良性病变采用鼻内镜下选择性泪前隐窝人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56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鼻内镜下选择性采用泪前隐窝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整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中出血量100—400ml。其中26例上颌窦囊肿,14例上颌窦炎性息肉,7例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访3~14个月未见复发,而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中,有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分别于术后8、11个月局部原位复发,经原手术径路再次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并去除病变部位骨质,术后分别随访20、25个月未见复发。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因病变侵犯鼻泪管,术中给予切除病变鼻泪管,术后出现溢泪,经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后症状缓解,随访8个月无溢泪症状发生。所有病例术后无活动性出血、鼻腔粘连、鼻甲萎缩等并发症。术腔于2~4个月基本上皮化,鼻腔外侧壁及下鼻甲形态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人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出血少、损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经上颌窦自然口或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不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不同入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鼻内镜手术基础上行泪前隐窝入路)和B组(n=29,鼻内镜手术下联合行Caldwell-Luc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VAS评分低于B组,睡眠时间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恶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aldwell-Luc入路相比,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NIP,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中鼻道分别联合上颌窦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鼻内镜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B组。两组均在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8. 33%,59/60)高于A组(86. 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用时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间,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904,P 0. 05)。结论 鼻镜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更好,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B组25例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入路,术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患者行1~5年随访,A组治愈19例,感染1例;复发1例,二次手术治愈。B组治愈23例,感染2例;复发2例,二次手术治愈,其中1例恶变,行上颌骨部分切除,1例二次手术霉菌感染,鼻内镜下清理病灶,抗霉菌治疗治愈。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路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区别在于柯陆手术入路(尖牙窝入路)需在口内做切口,凿开尖牙窝骨壁方可进入上颌窦腔内,而下鼻道泪前隐窝入路手术野在同一部位进行,此位置骨壁较薄更易于开窗,手术路径短,内镜下操作上颌窦底壁暴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动力系统吸切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2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6例为研究对象,均在鼻内镜下采取泪前隐窝入路。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动力系统吸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个月鼻内镜评分系统(DIP)内镜评分和术后1年复发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量表(SNOT-22)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DIP内镜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年的复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低温等离子...  相似文献   

8.
<正>内翻性乳状头瘤(NIP)是上颌窦常见疾病,其起源于鼻腔、鼻窦黏膜的上皮源性肿瘤,占鼻、鼻窦肿瘤0.4%~4.7%,以中年男性为多发,目前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5年2月本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住某院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30例,均采取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术中切除钩突及筛泡,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清除上颌窦及筛窦霉菌。自下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做纵形切口,分离黏骨膜,暴露并凿开鼻泪管,进入上颌窦内,扩大入口,建立膜性鼻泪管,暴露上颌窦前内壁夹角、泪前隐窝、前齿槽隐窝处,完全清除上颌窦内病变。随访6个月,观察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无头痛、鼻塞、上颌窦区无压痛以及眼球转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消失,各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或渗出,鼻腔内无异味,鼻内镜下观察下鼻甲前端附着良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溢泪、前鼻孔狭窄、视力减退、面部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术式可充分暴露,有效清除病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侧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上颌窦前内侧壁内病变患者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结论 该术式视野清晰,上颌窦黏膜损伤小,且简单易行,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397-39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适合应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进行单纯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做到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08年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18例,Ⅱ级45例,Ⅲ级25例,Ⅳ级3例。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组(A组)Ⅰ级18例、Ⅱ级33例、Ⅲ级13例;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手术组(B组)Ⅱ级12例、Ⅲ级12例;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手术组(C组)Ⅳ级3例。结果术后随访18~90个月,平均37个月,有15.4%(14/91)复发,其中A组Ⅰ级5.6%(1/18)、Ⅱ级6.1%(2/33)、Ⅲ级53.8%(7/13);B组Ⅱ级16.7%(2/12),Ⅲ级8.3%(1/12);C组Ⅳ级33.3%(1/3),统计结果提示Ⅱ级病例,A组和B组复发率无差异,而Ⅲ级病例,A组和B组复发率有差异,A组复发率高。复发病例行再次手术,均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安全有效方法,大部分可以通过单纯鼻内镜径路术式完成,但对于肿瘤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Ⅲ、Ⅳ级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126例NI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选择分成三组:A组(鼻侧切开术,38例),B组(单纯鼻内镜手术,56例)和C组(鼻内镜辅助下柯-陆氏手术,35例).术后进行随访3年以上,随访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三组病例肿瘤术后复发情况:A组16例(42.1%);B组11例(21.2%);C组3例(9.4%).B组和C组的术后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同临床分期病例不同术式的复发率比较,Ⅰ级和Ⅱ级的病例中,B组和C组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P <0.05),而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和Ⅳ级的病例中,C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 <0.05),而A组和B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Ⅰ级与Ⅱ级的NIP病例可优先选择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于病变范围广泛的Ⅲ期、Ⅳ期患者,鼻内镜辅助下柯-陆氏手术治疗NIP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的必要性。方法对30例54侧上颌窦病变,70°鼻内镜直视下经中鼻道开窗,查找并清除病变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病变。结果 (1)经中鼻道开窗可以窥及,但无法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9例14侧,约占总侧数的25.93%。而且经泪前隐窝入路窥及病变较之经中鼻道开窗所见更为广泛;(2)经中鼻道开窗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未窥及残留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仍然发现18例32侧存有病变,约占总侧数的59.26%。结论 70°鼻内镜下经中鼻道开窗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不仅困难,而且存在视觉死角,经泪前隐窝入路既能看清上颌窦内各壁,又能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因此,在可能出现上颌窦病变残留时,有必要采用"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的双径路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8月至2002年8月间鼻内窥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7例。结果:经鼻内窥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7例,术后随访15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复发1例,复发部位为前筛顶、额隐窝,再次手术,随诊12个月无复发。本组手术无眶眼、颅底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外科技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彻底切除瘤体,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同时避免了鼻侧切开等人为手术人路创伤,术后面部无切口瘢痕。  相似文献   

16.
刘垚  徐伟  包奕琳  殷泽登  黄英  姜梁  覃纲 《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1):1220-1223
目的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3年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31例,鼻内镜联合下鼻道开窗8例,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13例,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11例,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行鼻窦CT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或炎性息肉伴出血坏死,随访6个月~10年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案,鼻窦CT检查可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确诊依赖于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以彻底切除为原则,根据肿瘤不同部位,确定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范围,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治愈28例,复发4例。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术后定期随访,疗效确切。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经路可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一种较常见的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多发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筛窦.起源于上颌窦黏膜的NIP,因其解剖位置隐蔽,行鼻侧切开术或上颌窦根治术等传统手术方法创伤大、出血多,且有损患者容貌.我科2000年9月~2009年7月对29例上颌窦源性NIP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行前中颅底沟通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在内镜下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行切除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后密切观察、加强切口护理,注意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内镜下手术全切除10例,内镜下次全切除3例;术后病理检查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神经鞘瘤3例,脑膜瘤3例,垂体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所有患者经护理后恢复较好,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11例完全恢复健康,2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内镜下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行前中颅底沟通瘤切除术创伤较小,术中视野较好,切除完全,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上颌骨囊肿患者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切除上颌骨囊肿,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骨囊肿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