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既往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对今后脑血管病介入诊治的开展提出建议。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对本院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启动与发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既往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07年11月~2010年10月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6±11岁。其中出血性及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9例(48.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2例(36.7%),其他脑血管疾病9例(15.0%)。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11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锥动脉开口部支架置入术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碎栓及球囊扩张术2例;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2例。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2.9%),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材料和方法,并进行充分的术前血流动力学评价,结合谨慎而熟练的操作,配合妥善术后观察和处理,登记和随访研究等措施的实施,神经介入必将会作为安全有效的脑血管病诊治手段为脑血管病的诊治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疑似患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脑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MSCT检测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117例疑似脑血管疾病经脑血管造影诊断阳性病例97例,主要有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动脉瘤。MSCT检查阳性病例77例,诊断阳性率66%;MRI检查阳性病例85例,诊断阳性率72%。两者诊断阳性率差别不显著(P>0.05)。MR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检出率较MSCT诊断检出率高(P<0.05),MSCT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较MRI诊断检出率高(P<0.05)。MRI诊断急性脑梗死灵敏度(83%)较MSCT灵敏度(58%)更高(P<0.05),而MRI诊断急性脑梗死特异度、准确度与MS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中,MRI在超急期、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率较MSCT提升,但MSCT在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简单快捷,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ccess, dTRA)行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行经dTRA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观察dTRA的穿刺置管、手术完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dTRA诊断性脑血管造影86例中顺利穿刺及置管78例(90.7%),因穿刺失败改为近端桡动脉入路8例(9.3%),因右侧锁骨下动脉闭塞改为左侧dTRA 1例(1.2%),因桡动脉出血改为股动脉入路1例(1.2%);目标血管勾选成功率为98.8%(334/338);最后完成经dTRA诊断性脑血管造影77例(89.5%),无穿刺点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经dTRA诊断性脑血管造影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同时行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DSA作为金标准,对MSCTA与DSA作比较。结果:MSCTA对38例患者脑血管病的检出率为89.47%(34/38),正确诊断率92.11%(35/38),其中脑动静脉畸形诊断符合率100%,脑动脉瘤诊断符合率88.89%(16/18),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符合率100%。结论:MSCTA不仅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术前准备及手术治疗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赖坚强 《当代医学》2021,27(8):128-13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CT检查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出血管闭塞39例,检出率为100%;血管狭窄36例,检出率为92.31%;CT检出血管闭塞32例,检出率为82.05%;血管狭窄29例,检出率为74.36%;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血管闭塞、血管狭窄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发生皮下淤1例,占比1.29%,周围神经损2例,占比2.56%;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结论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脑血管病诊治手段,与CT比较,血管闭塞、血管狭窄的检出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出血性/缺血性)95例,分析造影结果,并对介入治疗病例随访和总结.结果 诊断结果:造影发现异常62例,阳性率65.3%.治疗情况:①缺血性:颈内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8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3例,余内科保守治疗;②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栓塞4例,转外院手术夹闭2例,余放弃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例,1例转外院手术治疗,2例放弃治疗;③脑膜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2例.结论 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的黄金标准,为进一步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DSA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DSA全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患者164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分析造影结果,并对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诊断情况,缺血性疾病99例:造影发现异常44例,阳性率44.44%(44/99);出血性疾病65例:①50例自发性蛛网膜出血:发现异常36例,阳性率72.00%(36/50)。②15例自发性脑出血(含脑室出血):发现异常10例;阳性率为66.67%(10/15)。总阳性率54.88%(44+36+10/164)。治疗情况,缺血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10例,1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余予内科保守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例支架植入,余保守治疗;2例烟雾病行颞肌贴覆术。出血性动脉瘤(AN):行介入栓塞20例,手术夹闭5例(外院),其他病例放弃进一步治疗;动静脉畸形(AVM)2例手术(外院),2例γ-刀治疗(外院);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放弃进一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介入栓塞;海绵状血管畸形(CA)行手术治疗;烟雾病全部行颞肌贴覆术。结论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疾病病因诊断的黄金标准,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血管淀粉样脑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临床诊断怀疑为脑血管淀粉样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常规MRI以及SWI序列扫描,比较不同序列对脑血管淀粉样脑出血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脑血管淀粉样脑出血的共有136例,其中SWI诊断阳性132例,阴性4例;常规MRI序列诊断阳性101例,阴性35例,SWI扫描阳性诊断率为97.06%,高于常规MRI扫描(7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对于不同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出血、壳核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检出率分别为97.92%、94.12%、100.00%、94.12%,高于常规MRI检出率(77.08%、70.59%、78.38%、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淀粉样脑出血影像学诊断过程中,SWI相对于常规MRI可提供更详细、准确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大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所有受检者无死亡病例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DSA阳性检出率72.4%(63/87),其中缺血性疾病77.8%(42/54),主要病变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外段受累多见(66.7%,28/42);出血性疾病76.0%(19/25),主要为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其中动脉瘤64.0%(16/25),动静脉畸形8.0%(2/25);单侧动眼神经麻痹66.7%(2/3),主要为动脉瘤;头痛待查40.0%(2/5),1例为动脉瘤,另1例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结论 PSA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严格筛查纳入的病例,可以提高全脑血管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规范化的操作和术后严密的观察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6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的神经疾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 DSA诊断颈动脉狭窄27例,颅内动脉狭窄13例,颈部或颅内血管闭塞8例,颅内动脉瘤7例,颅内占位3例,动静脉畸形2例.并发症:穿刺部位皮下血肿2例,抽搐2例,排尿困难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以上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未遗留后遗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检查,术前准备妥善是造影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并完善各项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脑血管造影(CVA)为金标准,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2例疑似脑缺血疾病患者,分别行TCD、CVA检查,分析TCD对脑血管狭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2例患者共检测脑血管721条,TCD检出75条脑动脉狭窄,以CVA检查作为金标准,其中61条与CVA符合,假阳性14条,假阴性12条,TCD检测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3 6%(61/73),特异性为97 8%(634/648).结论 TCD经济性强,无创、快速、重现性好,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初步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耿万杰  李正侠  杨卫民  王长青 《安徽医学》2012,33(12):1680-1682
目的评价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结果,并对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4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共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1%,其中穿刺点皮下血肿4例,脑血管痉挛2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穿刺处假性动脉瘤1例,无术中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出现,在造影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致,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脑血管病病人行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收治的61例行脑血管造影的高龄脑血管病患者,对其造影方法、病变分布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57例(93.44%)患者经股动脉完成造影,4例(6.56%)经肱动脉完成造影。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有颅内外动脉狭窄与闭塞病变120处,其中前循环75处(62.50%),后循环45处(37.50%);颅内病变50处(41.67%),颅外病变70处(58.33%);6例(13.04%)患者存在未破裂动脉瘤7个。1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11例(73.33)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瘤15个。61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例(8.20%)。结论高龄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血管造影具有较佳的诊疗效果,可以有效提示病变部位,安全性佳,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主要为开颅治疗,观察组25例,主要为神经介入疗法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4.00%(1/25)显著少于对照组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和对照组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时可提升临床疗效,控制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潘肯林  曹治宏  安豫  缪丽 《海南医学》2009,20(10):87-89
目的探讨5F共用型造影管经桡动脉径路开展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相关的资料。方法对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局麻下以桡动脉为穿刺点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5F共用型造影管的成功率、失败原因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9例患者行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及颅内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29/29),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成功率为93.1%(27/29),左颈动脉和颅内血管的成功率为96.6%(28/29),其余则用6F猪尾造影管完成造影,其中不成功的原因是由于血管过度迂曲所致。并发症中发生桡动脉痉挛占3.4%(1/29);穿刺部位皮下出血为6.9%(2/29);无一例发生桡动脉闭塞、出血、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及皮肤破溃感染等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径路共用型造影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介入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经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畸形60例。结果(1)男:女=2:1,40岁以前发病占87%(52/60),75%(45/60)患者以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2)CT诊断AVM的准确率与误差率几乎相同(9/51:7/51),全脑血管造影能为脑血管畸形提供更全面更详尽的资料,本组有5例隐匿性AVM,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连续切片方法证实3例。(3)本组有2例高血压,2例胶质瘤,1例血液病患者合并AVM脑内血肿,故对相应病例应警惕并发AVM可能。(4)死亡5例均为脑疝晚期患者,及时发现并去除出血原因——畸形血管才是减少死亡和残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01-103
目的探讨诊断颈动脉狭窄采用脑血管造影与血管超声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及敏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320支颈动脉,脑血管造影检查出82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为87支;血管超声检查出73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81支。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的诊断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超声在颈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诊断准确率上较脑血管造影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在颈动脉轻度、中度狭窄的诊断上能够取得与脑血管造影相近的诊断效果,不过在颈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诊断上准确性较低,临床可在颈动脉轻中度狭窄的筛检中应用血管超声,并结合脑血管造影作进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患者208例,同时进行常规DSA(2D-DSA)和3D-DS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8例中,检出动脉瘤128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29例,动静脉畸22例,烟雾病10例,脑肿瘤4例。2D-DSA病变检出率80.3%(167/208);3D-DSA病变检出率92.8%(193/208);两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2D-DSA的优化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MRA与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动脉瘤36例,血管畸形20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12例)经MRI/MRA和DSA对照检查。结果:MRA可以对62例患者做出正确诊断,结合靶MIP、MPR和原始像,其诊断符合率为91.2%。对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6.1%,动静脉畸形为85%,12例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与DSA相一致。3DPC及3DTOF可显示1-5级脑血管分支,2DTOF显示血管畸形具优势,3DTOF增强提高了动脉瘤的检出率。结论:MRA具有安全、可靠和方便的优点,是脑血管疾病筛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仪(DSA)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治疗仪,是应用数字计算机程序选择性的全脑血管造影,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其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可确定动脉瘤及其部位、脑血管是否有畸形以及脑血管梗死的病因及程度判断等,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近10年来,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1],它是颅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础,而脑血管造影术(SCA)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3年3月~2008年8月共开展112例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2例,男性71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53.7岁。DSA检查结果:脑血管畸形4例,脑动脉瘤22例,脑出血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膜瘤14例,脑血管栓塞4例,脑血管狭窄20例,垂体瘤3例,未发现异常6例。1.2方法患者平卧,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腹股沟区动脉搏动最明显区域,用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