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培训满意度情况,旨在探索全科医学科在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4、2015、2016级的128名全体学员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4—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对本院各专科、全科医学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学员对本院全科医学科已组织的培训的满意度情况。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份12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0%。结果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者占98.44%(126/128)。学员对在医院各专科、全科医学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分别为47.66%(61/128)、75.78%(97/128)、46.09%(59/128)。学员对在医院各专科、全科医学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在全科医学科轮转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在医院各专科和社区轮转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学员对全科医学科已组织的培训的满意度为92.19%(118/128)。结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在医院全科医学科轮转和全科医学科已组织的培训满意度均较高。作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置全科医学科,并加强全科师资标准化建设,参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全过程管理,使全科理念、全科临床思维渗透到规培的每个环节,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培训制度及工作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探讨适宜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发展模式。方法 整群抽取2000-2014年参加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自主设计的《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培训制度及工作现状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参训学员的基本信息|学员对培训期间理论安排、轮转安排、经济待遇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学员培训后对工作职称职务、工作待遇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共收到297份调查回执,有效回执297份,有效率为100.0%。结果 分别有71.4%、68.3%、65.0%、72.7%的学员对理论培训、临床轮转、社区轮转、培训制度总体评价表示满意,分别只有41.0%、38.7%的学员对研修制度、经济待遇表示满意。学员对理论培训、临床轮转、社区轮转、研修制度、经济待遇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9.087,P=0.000)。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别有51.3%、5/10、71.6%、57.2%的参训学员对工作现状总体评价表示满意|分别有55.2%、5/10、72.9%、52.4%的参训学员对所在岗位表示满意。结论 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5年来,约70%的学员对总体培训制度满意,但对该制度的支撑条件如硕士学位的研修和培训中的经济待遇满意度较低|约50%的学员对目前工作现状满意,但对经济收入满意度较低。全科医学的发展应努力实现硕士学位和培训体系双向并轨,提高学员经济待遇,加强医院-社区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追踪调查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岗位技能培训后的实际工作效果.方法 以浦东新区2004-2007年参加全科医师岗位技能培训的学员的单位领导、同事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就较大提高率而言,业务副主任、医务科长、学员同事对学员的临床业务、医学知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方面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稍提高率而言,业务副主任、医务科长、学员同事对学员的临床业务、医学知识、病人满意方面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对学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科研能力的评价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行的全科医师岗位技能培训模式是科学可行的,培训后学员能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全科技能,培训内容应增加科研方法的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的实习时间和服务内容应增加,工作上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全科医疗,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娄蓉蓉  陈亮  李强  周敬  祝墡珠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9):2484-2488
背景 目前我国儿科医疗的“供需矛盾”正逐渐凸显,全科儿科的发展是最有可能缓解儿科医疗资源紧张的突破口。在嘉定区,社区儿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为了合理配置儿童医疗资源,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占用儿童专科医院资源的难题,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原卫生计生委开展了“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目的 调查第一批“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对该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儿科门诊的影响。方法 2018年1-3月,采用自主设计问卷对14名参培“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的全科医生和社区其余未参培的部分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儿科门诊后的现状及全科医生对儿科培训的建议。结果 共发放问卷207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其中参培全科医生14名,未参培全科医生193名。50.0%(7/14)的参培全科医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儿科门诊接诊,78.6%(11/14)能够掌握一些儿科常见危重症的急救处理,71.4%(10/14)认为已掌握了儿科用药规律。参培全科医生和未参培全科医生拟开展儿科诊疗的方式意愿、拟开展儿科门诊的时间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儿科开展后,多数社区接诊量均小于5人次/半天。64.3%(9/14)的参培全科医生愿意参加更多儿科培训。结论 参培全科医生认为参加培训后开展社区儿科门诊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当前实践中仍存在儿科接诊经验不足、儿科药物及检验缺乏、儿科门诊就诊量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背景 全科医师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和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因此针对全科医师的社区门诊培训十分重要。但我国现阶段尚无全科医师社区培训的统一流程和标准,探索有效可行的社区门诊教学方法十分必要。目的 研究“驾校VIP培训模式”和“五、三、一步过渡法”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门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武汉中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项目”2017级和2018级的42例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学员20例,男11例,女9例;全部为本科应届毕业生,均无执业医师资格证。2018级学员22例,男12例,女10例;3例为专科学历且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其余19例均为应届毕业生。对其采用“驾校VIP培训模式”和“五、三、一步过渡法”方法带教。分别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培训1个月后)和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培训6个月后)开展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时间控制、独立接诊、人文关怀、全科医疗的服务理念、对社区轮转的满意度5个方面,均采用5级评分,以≥3分为培训效果较好。对两期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6个月后,时间控制、独立接诊、人文关怀方面得分的学员占比高于培训1个月后(P<0.05),但在全科医疗的服务理念、对社区轮转的满意度方面得分≥3分的学员占比与培训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带教中应用“驾校VIP培训模式”和“五、三、一步过渡法”,可以提高学员在时间控制、独立接诊、人文关怀方面的能力,社区带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全科医师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培训相关内容的调查,探索适合社区全科医师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培训的方案或模式.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现场调查法对参加浙江省全科医师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培训的54名学员和浙江省全科医学领域的35名专家进行调查.结果 52名(96%)学员和35名(100%)专家认为进行全科医师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培训是很必要的;47名(87%)学员和35名(100%)专家认为最合适的培训时间为集中培训1周;37名(69%)学员和35名(100%)专家选择了课堂理论讲授和课堂专题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学员和专家认为培训的重点内容为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全科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结论 开展全科医师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培训是很必要的,根据调查结果可初步制定出浙江省的全科医师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市社区医生全科医学培训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医生对于全科医学培训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对北京8个城区抽取243名社区医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234份,问卷有效率为96.30%。结论社区医生工作任务繁重是开展培训需要克服的最大问题,建议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培训,开展短期、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全科医学培训。  相似文献   

8.
对基层医疗单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转岗培训是全科医学人才培训的重点,福建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已成功地举办了两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共836人参加。我们以这些学员调查对象,就全科医师培训的效果、影响等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以期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1 调查资料: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方式为信访。836名学员调查前已失访118名,共发放调查问卷718份,回收5 84份,回收率81 3%。5 84名学员大部分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厂矿企事业医院,少部分来自综合性医院和专科性医院等医疗机构,男性332人,女性2 5 2人,其学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培训情况及学员的就业意向,探索改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上海市审核通过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随机抽取11家培训基地,以各培训基地的2010、2011、2012级三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09人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3-4月,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对理论培训学习效果及培训时间分配等的评价、就业意向及原因。发放问卷209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对于参加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主要目的,有65人(占31.1%)选择"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有51人(占24.4%)选择"学习更多知识",有50人(占23.9%)选择"在上海寻求发展",有38人(占18.2%)选择"没有更好的选择"。对理论培训学习效果表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者分别为12人(占5.7%)、107人(占51.2%)、82人(占39.3%)、5人(占2.4%)、3人(占1.4%)。有165人(占78.9%)表示毕业后愿意成为全科医师,主要原因为"工作稳定"工作压力小";有44人(占21.1%)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为"社会地位比较低"收入低"。结论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中,首次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效果得到了学员的认可,但培训的课程和时间安排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马琳琳  陆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93-1997
目的 了解同济大学大四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同济大学的全体大四临床医学生(排除13例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117例。于2016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7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前后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及收获,毕业后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吸引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及排斥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117例学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前后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7例学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后最大的收获为了解全科与专科区别、了解全科基本理论、改变择业方向者分别占65.0%(76/117)、33.3%(39/117)、1.7%(2/117);在学习《全科医学概论》的过程中,对社区参观、全科思维、慢性病管理感兴趣者分别占48.7%(57/117)、37.6%(44/117)、13.7%(16/117)。117例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为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愿意、非常不愿意者分别占2.6%(3/117)、15.4%(18/117)、55.5%(65/117)、26.5%(31/117)。不同性别、户口、第一志愿是否为医学、父母最高文化程度的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吸引其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工作压力小(91.5%,107/117)、医患关系和谐(90.6%,106/117)、性价比高(74.4%,87/117);毕业后排斥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薪资较低(92.3%,108/117)、社区硬件水平欠佳(90.6%,106/117)、认为全科全而不精(87.2%、102/117)。结论 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后,学生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增加,收获较多。非常愿意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比例过低,且多数学生对全科医生和全科工作存在认识误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科医学的宣传力度,强调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完善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向纹熠  袈加 《医学教育探索》2014,(12):1242-1245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东北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效果,探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 选取渝东北地区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总计326名及其所属单位领导总计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回收学员问卷307份,回收学员所属单位领导问卷150份),采用柯氏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级进行分析,结果 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反应层:42.02%(129/307)的学员不满意临床培训阶段培训时间安排。学习层:参训学员三门实践类课程不及格率较高,分别为19.54%(60/307)、22.8%(70/307)和17.92%(55/307)。行为层:81.43%(250/307)的参训学员认为培训有效果。结果层:94.00%(141/150)的单位认为培训对实际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结论 参训学员对临床培训阶段培训时间安排的不满意率较高,对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的仪器使用和结果判读能力欠佳。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肖传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24-2427
目的 利用教学医院高水平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具有社区医疗实践的全科医师师资团队,探寻规范化、实用性强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为全科医师骨干核心培训基地,选择2007年、2008年山西省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学员131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西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基地;收集学员对培训需求程度的信息反馈表;比较131名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及培训后131名学员与其相应单位同事的综合服务能力;评价目前全科医师骨干培训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结果 我院社区卫生人才培训项目总评分>60分,评估结果合格;学员最需要的是关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南"方面的培训;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培训与未参加培训者综合服务能力多项指标提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教学医院主要承担全科医师骨干的培训工作是可行的,教学计划也能基本满足学员的社区需求,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社区实践基地的建设、带教师资认定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分析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规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10—11月期间,选取南京市11个区共110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现场发放问卷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24.5%,总平均分为(121.51±30.69)分,低于全国常模[(129.96±3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8,P<0.05),除强迫因子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平均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培时间≥1年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规培时间<1年学员,已完成全科理论学习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未参加全科理论学习学员(均P<0.05)。 结论 南京市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良好,优于全国常模,提高学员专业兴趣,实施全科学员双导师制、进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有可能有效改善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查房对了解培训效果、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点疾病之一,是全科医师在社区组织实施管理的重要窗口。笔者在糖尿病全科教学查房中尝试应用以患者为导向的全科循证方法,训练全科医师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和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社区实际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全科医师。总体查房目标为掌握糖尿病的诊断、并发症、治疗等的要点,掌握循证医学和指南,掌握基于患者为中心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的制定。与既往的教学查房相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强化了学员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训练,提高了学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员对全科医学和对今后从事职业的热爱;同时也加强了带教老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这种初步的尝试可以推广至社区全科培训基地教学查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全科医师骨干理论培训的短期效果,为改进培训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试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广东省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的194名学员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调查和测试。结果学员培训前后测试的平均分数分别为(44.64±7.45)分和(62.52±9.72)分,培训前后测试分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临床基本技能外,培训后学员各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技能自评分值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培训内容和培训保障项目的评价较低。学员知识技能水平提高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培训内容、学员性别、学员学历等。结论本次骨干培训班的理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培训应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和基层医生的特点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并重视对培训班的组织和管理,以期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师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桂林市乡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桂林市首批乡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30份,获得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99.21%。结果桂林市乡镇卫生院医师对培训的选用教材、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课程安排、临床技能培训、培训管理等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培训后学员的职业素质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能有效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加强全科医师人才队伍建设和体现全科医学人文特色,本研究通过深化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探讨其实用成效及推广意义。方法以2011—2013级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119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培训前人文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作为基线,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形式、优化考评办法一系列改革后,根据培训后测评的人文素质综合成绩及反馈问卷结果 ,评价教学改革成效。使用Epi Data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科规培学员人文综合测评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性升高(t=3.25,P<0.01);反馈调查问卷提示帮助最大的培训内容是:临床案例,平均需求度评分4.5分(满分5分),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培训形式是模拟场景、角色扮演,平均需求度评分4.2分(满分5分)。结论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采取综合性改革措施能较好地提高全科规培学员人文素质,但推广改革成效还需提高学科重视度和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效果,探讨社区医护人员岗位培训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提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参加长春市全科医学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1200人(其中全科医师521人、社区护士679人)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并对调查获得的全部资料进行SPSS13.0统计处理。结果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年龄偏大; 学历层次偏低,尤其是社区护士中专学历占53.76%; 职称结构以初级、中级为主,特别是社区护士初级职称占57.88%。学员对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总体满意率达82.40%,综合考试总成绩平均分数为83.95分。结论科学开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是增强社区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毕业学员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为今后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毕业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共183名毕业学员中,剔除失访及本院工作人员共15人,调查表发放总数为168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回收率98%。165人中,将近2/3的学员是在单位指派的同时抱着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层次的目的前来参加培训的;对培训的期望程度高和很高者占85%,培训结束后个人期望全部达到和大部分达到者占56%。超过68%的学员认为中山医院的培训特色是临床实践锻炼临床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以及培训提高了大家的理论水平。超过半数以上的学员认为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临床轮转带教老师水平高、管理严格是培训的优点。超过84%的学员认为接受培训之后在技能、知识和理念方面收获很大或较大。对中山全科培训计划的总体评价是很好和较好的学员占74%。48%的学员认为培训缺点是社区轮转的社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此外缺点还包括部分专科带教老师对学员要求较低,部分理论课内容与社区实际脱节等;认为培训计划最需要改进的是实践安排、缩短规范化培训的总时间、增加科研方面的教学内容等。结论中山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得到肯定,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以利于今后更加合理规范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全科医师是初级医疗保健体系和分级诊疗的重要支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全科住培)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最重要的渠道,但目前我国的执业现状使学员易产生职业倦怠,分析其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可为完善全科住培管理和壮大全科医师队伍提供依据。目的 了解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3-4月,从江苏省13个市各抽取1家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基地内全科学员全样本调查,共抽取682名学员。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调查学员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82份,回收有效问卷6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绪耗竭维度得分为(15.34±7.02)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9.17±6.36)分、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为(13.61±8.12)分。零倦怠检出率为43.7%(264/604),轻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7.3%(165/604),中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1.5%(130/604),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5%(45/604)。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是全科住培学员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参加住培年度、收入水平是全科住培学员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身份归属和体育锻炼次数是全科住培学员个人成就感低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参加住培年度、收入水平、学历、性别、身份归属是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全科住培学员体育锻炼和心理建设、探索构建“行业社会人”的培养模式、夯实基层基地的建设、提高全科住培学员薪资待遇等,来缓解或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