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源市近年来实施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后人群中脊灰病毒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家综合医院和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监测点,在监测点的门诊患者中抽取0~49岁年龄组的患者作为监测对象,采集监测对象4 mL 血液样本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共抽取0~49岁监测对象300人,其I、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00%、98.67%和96.00%,3个型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 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06.64、1∶76.82和1∶38.14,各型抗体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脊灰3个型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各型中和抗体GMT均以0~1岁组最高,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均P<0.01)。结论河源市通过OP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人群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免疫效果良好,人群对脊灰已经形成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5年分别对2-4岁、6-8岁、13-15岁、25-39岁4个年龄组共计947人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共抽取947人,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58%、98.94%和99.47%,GMT分别为1:648.08、1:394.92,和1:418.23。Ⅰ、Ⅱ、Ⅲ型脊灰抗体G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城区与郊县间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下杭州市计划免疫冷链系统运转状况良好,脊灰疫苗免疫效果显著,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发现脊灰免疫薄弱环节。方法根据重庆地域分布特征,随机缺陷取3个区县,每个区县7个年龄组,分别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30名对象开展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629名对象:①Ⅰ、Ⅱ、Ⅲ型脊灰抗体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77.86、1∶76.5、1∶26.41,Ⅰ、Ⅱ、Ⅲ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85%、90.78%、73.29%。②各型抗体GMT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③男性Ⅰ、Ⅱ型脊灰抗体水平较女性高。④有疫苗免疫史人群各型抗体GMT和阳性率比无免疫史和不详的人群高。⑤Ⅰ型和Ⅲ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在地域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地区人群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70.00%以上、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各型抗体GMT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在经济地理环境较差的地区,应加强脊灰疫苗接种的质量评价;针对大年龄儿童及成人适时开展补充免疫等措施保持人群较高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2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高的邯郸地区人群脊灰中和抗体(NA)水平,为阻断可能发生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调查邯郸市已完成基础免疫1~1.5岁儿童158名;调查〈1、1~2、3—4、5—6、7—10、11~14、15—19、≥20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168名,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结果基础免疫儿童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均为1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467.88、1:335.46、1:290.02;健康人群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为98.2%、99.4%、95.8%,抗体GMT分别为1:224.41、1:177.29、1:111.43。基础免疫儿童和健康人群间抗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人群抗体GMT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年龄和免疫后时间对抗体有影响,性别间抗体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邯郸市人群对脊灰病毒形成了良好免疫屏障,对可能发生VDPV及其循环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2001年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年对企石、黄江和万江三个镇(区)的幼儿园和中小学随机抽取2~4、6~8、13~15岁3个年龄组的人群用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测定法(微孔塑料板法)测定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结果共抽取174人,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8%、93.68%和90.80%,GMT分别为1∶76.88、1∶31.25和1∶18.03,3个年龄组人群的Ⅰ、Ⅱ、Ⅲ型脊灰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镇(区)间Ⅰ型和Ⅱ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1,P<0.05)。结论东莞市健康人群脊灰免疫状况良好,较低年龄组的抗体水平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抗体水平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5年河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中和实验测定抗体的方法,抽取洛阳市新安县和许昌市禹州市部分健康人群。结果共检测273份血清样本,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0%、93.77%、89.38%,脊灰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7.74、1:27.90、1:15.40。不同地区间脊灰Ⅰ型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和Ⅰ、Ⅱ、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脊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灰Ⅰ、Ⅱ、Ⅲ型抗体G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脊灰Ⅰ、Ⅱ和Ⅲ型抗体阳性率差异和Ⅰ、Ⅱ和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较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本地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方法 2010年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市本地户籍健康人群进行个案调查和血清样本采集,采用微量细胞中和抗体试验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分别采用2检验和F检验比较分析不同人群之间的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使用SNK-q检验。结果全省共调查1 309人,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58%(1 238/1 309)、95.72%(1 253/1 309)和89.38%(1 170/1 309);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77.59、1∶56.67、1∶30.23。不同年龄组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省21个地市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城市和农村人群的脊灰Ⅰ、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则城市高于农村(P<0.01)。结论广东省本地人群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个别地区的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中和抗体水平,为及时制订免疫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连云港、扬州两市健康人群,应用细胞中和实验法检测脊灰中和抗体。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736名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中,脊灰Ⅰ型、Ⅱ型和Ⅲ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8.51%、98.37%和94.97%;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86.21、1︰125.89和1︰47.86;不同地区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和GMT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有差异,抗体水平总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结论江苏省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和GMT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山市15岁以下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分别随机抽取2 ̄4、6 ̄8、13 ̄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对象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共随机调查15岁以下健康对象159人,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152/159)、98.7%(157/159)、89.3%(142/159),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59.2、1∶113.8、1∶23.3。同一年龄组人群的脊灰Ⅰ、Ⅱ、Ⅲ型抗体GM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Ⅱ型最高;不同年龄组脊灰抗体GM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以2 ̄4岁组水平最高。结论中山市15岁以下健康人群免疫状况良好,可以对脊灰病毒有效屏障;各年龄组人群的脊灰病毒各型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方法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县四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覆盖率不同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调查10个村,每个村随机调查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检测方法用微量组织培养法。结果①被调查儿童建卡率和建证率分别为66.5%和75.3%。②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9%、98.6%、93.7%;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3.2、1∶83.7、1∶40.5。③各型抗体GMT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④不同免疫覆盖率儿童与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无相关性。结论本次调查地区儿童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个别地区的个别年龄组儿童较低。儿童OPV的接种率不能客观反映儿童脊灰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