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良华  吴小玲 《浙江医学》2017,39(12):990-992,1004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观察组,15例正常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正常组,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为(9.12±1.88)ng/ml,低于正常组新生儿的(16.33±3.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血清25(OH)D水平为(13.38±5.96)ng/ml,低于正常组母亲的(22.79±8.7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正常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母亲血清25(OH)D水平均呈正相关(r=0.8167和0.9263,均P<0.05)。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10ng/ml更容易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OR=4.25,95%CI:1.058~17.070,P=0.041)。结论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10ng/ml时即可作为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危险的重要指征,产妇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可以减少新生儿的维生素D缺乏,进而降低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病可能相关,但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且相关系统分析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儿童ADHD与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02-26。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文献中患儿的性别、年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率(以30 μg/L为界值)、不同血清25(OH)D水平(<10 μg/L、<20 μg/L、10~30 μg/L、>20 μg/L、>30 μg/L)的发生率等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以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13 960例研究对象,其中ADHD组2 305例,健康对照组11 6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DH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MD=-6.81,95%CI(-8.93,-4.69),P<0.000 01〕,进一步对国家地区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国家ADH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 01)。ADHD组血清25(OH)D水平<10 μg/L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OR=-1.86,95%CI(1.53,2.26),P<0.000 01〕,>30 μg/L的发生率低于健康对照组〔OR=-0.20,95%CI(-0.31,-0.08),P=0.000 6〕,不足或缺乏率(以30 μg/L为界值)高于健康对照组〔OR=3.16,95%CI(1.75,5.73),P=0.000 1〕;两组间血清25(OH)D水平10~30 μg/L〔OR=1.04,95%CI(0.90,1.22),P=0.58〕、<20 μg/L〔OR=1.04,95%CI(0.50,2.18),P=0.92〕、>20 μg/L〔OR=1.02,95%CI(0.44,2.37),P=0.97〕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HD组患儿年龄小于健康对照组〔OR=-0.37,95%CI(-0.71,-0.04),P=0.03〕,男性儿童青少年所占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OR=2.24,95%CI(1.39,3.62),P=0.000 9〕。结论 ADHD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儿童低。当血清25(OH)D水平以10 μg/L或30 μg/L进行划分时,ADHD患儿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率高于健康儿童;当以20 μg/L进行划分时,ADHD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健康儿童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变化,分析其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选 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石河子人民医院肾内科行PD(透析时间> 3 个月)的患者78 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石河子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78 例作 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接受腹部平片检查,根据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将PD 患者分成轻度钙化 组、中度钙化组及重度钙化组,收集相关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23(FGF-23)、25- 羟维生素D[25(OH)D] 及骨硬化蛋白水平。结果 ①实验组血清骨硬化蛋白、 FGF-23 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25(OH)D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0.05);②随着钙化水平的逐渐加重,骨硬 化蛋白、FGF-2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血肌酐(CREA)、尿酸、SBP、DBP 等指标均升高(P <0.05), 血清25(OH)D、血钙、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降低(P <0.05);③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硬化 蛋白与年龄、血磷、iPTH、FGF-23、AACS、SBP 及CREA 均呈正相关(P <0.05),与25(OH)D、血钙及 eGFR 均呈负相关(P <0.05);④ Logistic 回归显示:AACS、eGFR、FGF-23、iPTH、血磷及25(OH)D 是骨硬化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PD 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升高,其与AACS、eGFR、 FGF-23、iPTH、血磷及25(OH)D 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 维生素D作为肥胖、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之一,但关于维生素D在超重或肥胖男性早期糖尿病肾病(EDKD)中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超重或肥胖的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初诊男性T2DM患者261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UAER)及体质指数(BMI)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82)、正常体质量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n=47)、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组(OWB-DM组,n=65)、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OWB-MAU组,n=67)。根据血清25(OH)D水平的四分位数,将超重或肥胖患者分为Q1组〔血清25(OH)D<18.13 μg/L,n=33〕、Q2组〔18.13 μg/L≤血清25(OH)D<21.22 μg/L,n=33〕、Q3组〔21.22 μg/L≤血清25(OH)D<24.32 μg/L,n=32〕、Q4组〔血清25(OH)D≥24.32 μg/L,n=34〕。收集男性T2D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超重或肥胖男性T2DM患者24 hUAE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MAU的关系。结果 DM组、MAU组、OWB-DM组、OWB-MAU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DM组〔(26.14±3.40)μg/L〕相比,MAU组、OWB-DM组及OWB-MAU组血清25(OH)D降低〔(20.84±4.12)、(23.46±3.35)、(18.00±4.46)μg/L,P<0.05〕;与MAU组、OWB-DM组相比,OWB-MAU组血清25(OH)D降低(P<0.05)。Q1、Q2、Q3、Q4组24 h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Q2、Q3、Q4组24 hUAER〔38.50(18.25,78.85)、27.90(19.95,69.80)、20.0(13.20,24.50)mg/24 h〕均低于Q1组〔72.80(54.70,133.20)mg/24 h,P<0.05〕,Q4组24 hUAER低于Q2、Q3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男性患者24 hUAER与HDL-C、血清25(OH)D呈负相关(rs=-0.199、-0.405,P<0.05),与BMI、SBP、DBP、2 hPG、TG呈正相关(rs=0.257、0.350、0.282、0.421、0.202,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SBP、2 hPG是超重或肥胖男性T2DM患者发生MAU的影响因素(OR=0.717、1.173、1.327,P<0.05)。结论 超重或肥胖男性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其24 hUAER与低水平的血清25(OH)D、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血清25(OH)D的降低及SBP、2 hPG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超重或肥胖男性患者EDKD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王凤琳  朱迪  周露瑶  徐佳  杨彩哲 《西部医学》2023,35(10):1485-148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DM患者339例,根据有无DFU分为DFU组(n=204)和DM组(n=135),比较两组的临床和生化特征,并分析两组25(OH)D的变化及其与DFU的关系。结果 DFU组患者SBP和BUN高于DM组,病程长于DM组患者,DFU组TC、TG、HDL-C、ALT、AST、ALB、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清25(OH)D水平低于DM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25(OH)D、TG、HDL-C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合并DFU患者的保护因素,病程延长和SBP升高是糖尿病合并DF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FU组维生素D缺乏比例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25(OH)D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4),多重比较显示,Wagner 2级患者25(OH)D水平显著高于Wager 4级(P<0.05)。结论 老年DM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较为普遍,DFU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且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25(OH)D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HbA1c(糖化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经OGTT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84例患者,按照HbA1c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HbA1c>6%)46例、B组(HbA1c≤6%)38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监测并记录血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25(OH)D3(25-羟维生素D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的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25(OH)D3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H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明显降低,25(OH)D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得出,25(OH)D3与TC、TG、LDL-C、HbA1c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0.214、-0.340、-0.768,均P<0.05),25(OH)D3与HDL-C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HbA1C、25-羟维生素D、脂肪代谢的水平与血糖的控制情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金继英  方凤梅  吴以涔 《浙江医学》2020,42(13):1415-1416,142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脂、血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淳安县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营养门诊妊娠24~28周的孕妇237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组:<10滋g/L为严重缺乏组18例,10~19滋g/L为缺乏组48例,20~29滋g/L为不足组99例,≥30滋g/L为正常组72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TG、TC、LDL-C、HDL-C)、血钙、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比较4组孕妇血脂(TG、TC、LDL-C、HDL-C)、血钙、FPG、HbA1C水平。结果4组孕妇TG、LDL-C、HDL-C、血钙、FPG和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TG、LDL-C、FPG、HbA1C均高于正常组,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HDL-C均低于正常组,严重缺乏组血钙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维持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于糖脂代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哈萨克族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2013年11月2-11日,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新疆阜康市选取18岁以上哈萨克族居民6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形体测量和检测血脂、空腹血糖、25(OH)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MS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结果 哈萨克族人群MS检出率为47.4%(304/641)。与非MS组相比,MS组血清25(OH)D水平低〔(16.47±7.35)μg/L比(18.64±8.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5(OH)D水平按四分位分成4组,随着25(OH)D水平的升高,MS的检出率逐步降低,分别为54.4%(87/160)、52.8%(85/161)、41.3%(66/160)、41.3%(66/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代谢综合征组分(血压、血糖、血脂)及血钙、血磷、ALP等后,25(OH)D水平对MS发生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OR=0.964,95%CI(0.936,0.992),P<0.05〕。结论 哈萨克族人群血清25(OH)D水平低,且25(OH)D是M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生儿黄疸219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生理性黄疸96例和病理性黄疸123例,并按照总胆红素水平将实验组分为轻度组 108例,中度组79例和重度组32例。另外选择同期该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 对象的多种生化指标及25(OH)D水平。结果 实验组25(OH)D水平[12.97(7.96,17.71)ng/ml]较对照组 25(OH)D水平[18.57(6.95,29.24)ng/ml]低(P?<0.05);病理性黄疸患儿25(OH)D水平[12.42(8.15,17.23)ng/ml]与生理性黄疸患儿[13.66(7.72,19.56)ng/ml]比较无差异(P?>0.05);重度黄疸患儿25(OH)D水平[11.02(7.53,13.82)ng/ml]与中度黄疸患儿25(OH)D水平[13.02(8.92,17.71)ng/ml]比较无差异(P?>0.05);重度黄疸患儿25(OH)D水平与轻度黄疸患儿25(OH)D水平[13.50(7.52,19.32)ng/ml]比较无差异(P?>0.05);中度黄疸患儿25(OH)D水平与轻度黄疸患儿25(OH)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25(OH)D水平与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0.338,P?=0.000),线性回归方程为Y^=-2.851X+173.6;实验组的25(OH)D水平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0.343,P?=0.000),线性回归方程为Y^=-2.776X+159.9。结论 25(OH)D可能参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过程,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黄疸的新生儿获得最佳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定期产检的717例孕妇,其中孕中期525例,孕晚期192例,检测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25 nmol/L),缺乏(25~50 nmol/L),不足(50~75 nmol/L),充足(>75 nmol/L)四组,比较孕中期及孕晚期不同维生素水平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差异。结果:525例孕中期妇女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73例(13.90%),缺乏325例(61.90%),不足95例(18.10%),充足32例(6.10%)。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间T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3),而T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TG低于严重缺乏组和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不足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2例孕晚期妇女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29例(15.10%),缺乏117例(60.94%),不足39例(20.31%),充足7例(3.65%)。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间TG、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与孕中期甘油三酯相关,纠正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改善孕妇高脂血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健康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正常参考区间。方法选择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体检健康的1天-15岁儿童757例。按不同年龄分成≤1岁、〉1-2岁、〉2-3岁、〉3-4岁、〉4-6岁共5组。按不同季节分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共4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中25(OH)D水平,确定相应的参考区间,并比较不同组间25(OH)D水平。结果 757例1天-15岁健康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36.61±11.20)ng/m L,其中,男性为(36.14±11.07)ng/m L,女性为(37.26±11.36)ng/m L,不同性别儿童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965,P〈0.01),健康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清25(OH)D水平逐渐下降;不同季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6,P〈0.01)。健康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冬季时水平最低,秋季时水平最高。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健康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不同,临床在诊断儿童血清维生素D缺乏时,应根据年龄和季节来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代谢等多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减居民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从2009年11月-2010年2月贵阳市1 512例20~79岁社区居民的健康调查资料中,选取亚临床甲减居民202例为亚临床甲减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及甲状腺抗体阴性居民202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检测血糖、血脂、尿酸、尿碘、肌酐、血钙、血磷、空腹胰岛素(FINS)及25(OH)D、甲状旁腺激素(iPT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 亚临床甲减组居民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三酰甘油(TG)、血磷、iPTH、TSH、TPOAb、TGAb均高于对照组,25(OH)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与收缩压、舒张压、2 hPG、TG呈正相关(P<0.05),与25(OH)D呈负相关(P<0.05)。经校正性别、年龄、BMI后25(OH)D与TSH仍呈负相关(rs=-0.1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25(OH)D、iPTH是亚临床甲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亚临床甲减居民可能存在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异常及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褚琳  孙芳  刘杰  陈陵霞  苗懿德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2):1376-1381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女性患者188例,年龄60~94岁,均为绝经后。按照有无MS将患者分为MS组(79例)和非MS组(109例);按照血清25-(OH)VD中位数(31.5 nmol/L)将患者分为<31.5 nmol/L组(94例)和≥31.5 nmol/L组(94例)。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并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钙(Ca)、血磷(P)、血清25-(OH)V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MS组与非MS组血清25-(OH)VD缺乏程度;分析血清25-(OH)VD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S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TG、HDL-C、FPG、HbA1c、FINS、HOMA-IR与非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者血清25-(OH)VD水平低于非MS组(P<0.05)。<31.5 nmol/L组高血脂病程、TG、HDL-C、FPG、HbA1c、FINS、HOMA-IR与≥31.5 n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5 nmol/L组患者血清25-(OH)VD水平高于<31.5 nmol/L组(P<0.05)。MS组与非MS组血清25-(OH)VD缺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D水平与TG、FPG、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血清25-(OH)VD水平较低,且与血脂、血糖相关,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与CKD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CKD 3~5期患者120例,其中CKD 3期、CKD 4期和CKD 5期各40例;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对比各组血钙(blood calcium,Ca)、血磷(blood phosphorus,P)、钙磷乘积(calcium phosphorus product,Ca·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观察各组SOST、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并分析SOST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CKD 3期组、CKD 4期组和CKD 5期组eGFR、Hb、25-(OH)D3显著低于对照组,SCr、BUN、SOST、iPT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D 4期组和CKD 5期组eGFR、Hb、25-(OH)D3显著低于CKD 3期组,SCr、BUN、SOST、iPTH显著高于CKD 3期组(P<0.05);与CKD 4期组比较,CKD 5期组eGFR、Hb、25-(OH)D3显著低于CKD 4期组,SCr、BUN、SOST、iPTH显著高于CKD 4期组(P<0.05)。CKD 3期组Ca、ALB、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KD 4期组Ca、ALB、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C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D 5期组Ca、ALB、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Ca·P、AK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于CKD 3期组比较,CKD 4期组Ca、BMD显著低于CKD 3期组,P、Ca·P显著高于CKD 3期组(P<0.05),CKD 5期组Ca、BMD显著低于CKD 3期组,P、Ca·P、AKP显著高于CKD 3期组(P<0.05);CKD 5期组Ca、BMD显著低于CKD 4期组,P、Ca·P、AKP显著高于CKD 4期组(P<0.05)。CKD 3~5期患者SOST与eGFR、Hb、Ca、25-(OH)D3、BMD呈负相关(r=-0.910、-0.660、-0.426、-0.393、-0.223,P<0.05),与SCr、P、Ca·P、iPTH呈正相关(r=0.610、0.640、0.548、0.404,P<0.05)。 结论CKD 3~5期患者血清SOST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且与BMD及矿物质骨代谢指标Ca、P、Ca·P、iPTH、25-(OH)D3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CKD-MBD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25-羟维生素D[25(OH)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及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中晚期(13~40周)1090例孕妇和120例体检非妊娠健康妇女25(OH)D、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结果妊娠中晚期孕妇25(OH)D平均水平(11.23±5.82)ng/ml,其中25(OH)D水平缺乏、不足、正常分别为917例(84.13%)、152例(13.94%)和21例(1.93%)。冬春季孕妇25(OH)D水平(9.97±5.28)ng/ml低于夏秋季孕妇(12.24±5.77)ng/ml(P<0.05)。不同年龄组间孕妇血清25(OH)D、N-MID、β-CT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MID指标无相关(r=-0.017,P>0.05),与β-CTX指标呈负相关(r=-0.090,P<0.05),N-MID与β-CTX间呈正相关(r=0.586,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冬春季更易出现25(OH)D缺乏,不同年龄段孕妇25(OH)D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不同,25(OH)D水平与N-MID指标无相关,与β-CTX指标呈负相关,N-MID与β-CTX指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和Cor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1、S2、S3 三组,各组诱导所用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0.4、0.6μg/kg。各组分别于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记录患者SBP、DBP、MAP、HR、SPO2,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Cor浓度。结果 同组比较:各组不同时点的SBP、DBP、MAP、H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1时SBP、DBP、MAP、HR均低于T0时(P<0.05)。组间比较:T1时S1、S2组MAP高于S3组(P<0.05);T2、T3时:S1组SBP、DBP、MAP、HR均高于S2、S3组(P<0.05);T4时:S1、S2组SBP、MAP、HR均高于S3组(P<0.05),S1组DBP高于S2、S3组(P<0.05)。S1组血浆Cor的浓度在T2、T3时高于T0,亦高于相同时点的S2、S3组(P<0.05)。结论  和0.2μg/kg舒芬太尼相比,0.4μg/kg和0.6μg/kg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0.4μg/kg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王齐增  范云操  叶晨希 《浙江医学》2016,38(17):1405-1409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入院或体检时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记录观察组患者入院24h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记录3个月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25-(OH)D3降低(P<0.05);血清25-(OH)D3严重缺乏(<10滋g/L,n=29)者NT-proBNP及hs-CRP水平、NYHAⅢ~Ⅳ级患者的比例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高于25-(OH)D3缺乏(10~20滋g/L,n=67)、不足(20~30滋g/L,n=20)及充足(>30滋g/L,n=16)者(均P<0.05),而LVEF则低于后3者(均P<0.05);NYHAⅢ~Ⅳ者及发生心血管事件者的血清25-(OH)D3、NT-proBNP及hs-CRP水平高于NYHAⅠ~Ⅱ者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均P<0.01),而LVEF则低于后两者(均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1),而与NT-proBNP及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低血清25-(OH)D3水平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血清25-(OH)D3水平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831(95%CI:0.536~0.927,P<0.05),最佳诊断截点为(15.03±1.94)滋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和76.3%。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心功能越差,水平越低,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周婉  叶山东  陈超 《安徽医学》2018,39(4):392-39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28例,按照有无并发症,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50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如糖尿病病史、年龄,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C肽、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13.64 ±3.07)ng/mL,低于NDPN组的(19.55 ±4.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 与HbA1c(r=-0.467, P<0.05)、病程(r=-0.432,P<0.05)、LDL-C(r=-0.439,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25(OH)D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邹竞慧  沈军 《浙江医学》2019,41(21):2274-2277,2280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25(OH)D3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MS)的关系,探究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对GMS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产检并住院分娩的400例孕妇资料,根据GMS诊断标准分为GMS组和正常孕妇组各200例,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孕早期25(OH)D3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孕早期25(OH)D3对GMS发病的预测价值。再将GMS组孕妇根据血清25(OH)D3水平分为3个亚组(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比较各组之间妊娠结局,包括分娩孕周、难产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结果与正常孕妇组比较,GMS组年龄、孕次、产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MS组孕妇体重指数(BMI)、血压(BP)、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P<0.05)。妊娠早期血清25(OH)D3<50nmol/L,预测GMS发病的灵敏度为0.914,特异度为0.643。GMS组孕妇3个亚组之间比较,正常组分娩孕周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产率、胎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与GMS发病相关(可能与糖脂代谢异常有关),妊娠早期25(OH)D3水平<50nmol/L对GMS发病有预测意义,妊娠早期血清25(OH)D3不足或缺乏会增加早产风险,但与难产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25(OH)D水平将其分为A亚组[25(OH)D<45 nmol/L,n=97]及B亚组[25(OH)D≥45 nmol/L,n=46]。对比研究对象BMI、FPG、Fins、HOMA-IR、25(OH)D、TC、TG、HDL-C、LDL-C、SBP、DBP、hs-CRP、mAlb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BMI、FPG、HOMA-IR、TG、SBP、DBP、hs-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608、13.757、3.826、2.895、9.523、10.622、26.263、36.167,P<0.05,P<0.01),Fins、25(OH)D及HDL-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19.366、-7.952、-13.014,P<0.05,P<0.01);A亚组BMI、FPG、TG、hs-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B亚组(t=2.185、3.069、2.895、9.837、7.928,P<0.05,P<0.01),Fins、HOMA-IR及HDL-C均低于B亚组(t=-6.161、-5.060、-8.997,P<0.05,P<0.01)。血清25(OH)D水平与BMI、HOMA-IR、TG、hs-CRP及mAlb呈负相关(r=-0.293、-0.289、-0.398、-0.311、-0.505,P<0.05,P<0.01),与Fins、HDL-C呈正相关(r=0.306、0.291,P<0.05,P<0.01),与FPG、TC、LDL-C、SBP、DBP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与糖尿病前期发生相关的因素有:BMI、Fins、HOMA-IR、TG、HDL-C、mAlb(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健康对照组降低,血清25(OH)D水平与BMI、HOMA-IR、TG、hs-CRP及mAlb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