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髓内钉具有优良的力学承载性能,提高了骨与内固定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了骨折畸形愈合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对内植物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内植物的选择上仍存在很多争议。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17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股骨转子下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9例(Seinsheimer分型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Seinsheimer分型ⅡB 2例,Ⅲ B 1例,Ⅳ 4例)累及股骨干骨折7例,Seinsheimer分型Ⅴ型同时累及同侧股骨干骨折1例。受伤原因:高能量损伤16例,低能量损伤1例。记录固定时间、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固定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6.2个月。固定后X射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4个月。固定后X射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转子下骨折、转子间及股骨干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及髋内翻畸形,固定时仅有1例患者出现插钉困难。固定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8.2%。结果证实,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本身设计合理,其防旋刀片对骨折端具有抗旋转和成角稳定性,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并伴有局部软组织及微循环的严重损伤,骨折愈合较为困难,髁部支撑钢板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但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多样,各方报道亦不一。 目的:探讨股骨髁部支撑钢板对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髁部支撑钢板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84例患者中,Neer评分优良患者63例(7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折类型、损伤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CPM锻炼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临床疗效越差(OR=0.797),复位满意者、A型骨折和CPM锻炼者临床疗效好,OR分别为2.275,1.756,2.885。结果可见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髁部支撑钢板置入过程中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关节嵌合,置入后早期的CPM功能锻炼可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对于C型骨折患者,可考虑双钢板强化固定提高疗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临床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常见的方法,然而两者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大部分都是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系统性评价。目的:对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2015年第2期)、PubMed(1966年1月至2015年6月)、MEDLINE(1966年1月至2015年6月)、EMbase(1984年1月至2015年6月)、CNKI(1979年1月至2015年6月)、VIP(1989年1月至2015年6月)、WanFang Data(1990至2015年),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及参考文献中的相关文献。收集所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严格的文献质量评价,最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4篇,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17例患者,其中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组464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453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后Harris评分、治疗后优良率、治疗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手术时间[MD=15.80,95%CI(7.57-24.04),P=0.000 2]、失血量[MD=98.01,95%CI(58.57-137.44),P < 0.01]、下地负重时间[MD=8.07,95%CI(3.02-13.12),P=0.002]、切口长度[MD=6.90,95%CI(1.07-12.73),P=0.02]和术后引流量[MD=41.85,95%CI(23.77-59.93),P < 0.01]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相对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而言,锁定钢板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所需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较长,下地负重时间较晚,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较多。因纳入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均较短,未来还需要设计更多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并进行中长期随访来增加证据的强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内固定方法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临床比较常见的内固定方法主要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为代表的髓内固定。虽然动力髋螺钉因为价格便宜和操作简单等原因,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其固定失效的概率较大,而髓内固定弥补了髓外固定的不足。 目的:对小切口置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可行性评价,并与动力髋螺钉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小切口置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指标方面,小切口置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修复效果更加显著(P < 0.05)。提示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相比,小切口置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修复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更适合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何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最佳尚存在争论。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接受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19例,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2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21.5)min,较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短(156.2±54.5)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6.3±107.2)mL,较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少(300.0±150.3)mL,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结果提示,除了在手术时间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更具优势外,两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短期内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年轻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大部分内固定方法均能提供有效而坚固的固定;而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类型,何种内固定的疗效最佳尚在争论。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最终140例146髋纳入研究,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70例(74髋),动力髋螺钉组70例(72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以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1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相比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更具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两组在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时间早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临床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陈旧性骨折病例较少见,治疗方式上钢板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关节置换各有优缺点,暂无统一的意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陈旧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月至2012 年12月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老年陈旧性转子间骨折患者16例,年龄58-72岁,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67.3岁,12例患者为摔伤,4例患者为交通意外受伤。内固定至受伤时间为4-25周,平均6.7周,施行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中使用C型臂X 射线机检查复位内固定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复位内固定满意,伤口均一期愈合,如期拆线。随访6-32 个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11例为优,4例为良,1例为中,优良率为94%。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提示对于老年陈旧性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良好的置入前准备后,施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配合植骨,为一种稳妥有效的修复方法,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良好非常重要,研究显示后髁角度是确定力线的重要依据,后髁角度为股骨后髁轴与股骨手术髁上轴之间角度,MRI测量可清晰显示后髁软骨、外上髁突起及内上髁凹陷,从而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 目的:测量保定北部地区人群中膝关节后髁角度,为临床实施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应用核磁共振机对入选中青年人群膝关节进行扫描,取膝关节伸直中立位,扫描平面垂直于膝关节机械轴,选择T1像上最佳膝关节轴位平面,由两名观察者独自分析图像,通过Bravo viewer 6.0影像软件观察股骨内上髁存在率,画出股骨髁上轴线及后髁线并测量两条轴线之间角度,即股骨后髁角度。 结果与结论:入选人群男性股骨后髁角度为(2.73±1.28)°,女性股骨后髁角度为(2.35±1.37)°,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MRI测量股骨后髁角具有较大优越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髁上轴线变异性较小,可参照后髁角度定位安装股骨假体,避免膝关节置换后并发症发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翟生  吕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3595-3603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主要分为髓外固定系统和髓内固定系统。哪种内固定方式能够更好地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的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钢板修复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1966至2013年间发表的所有比较股骨近端髓内固定与动力髋钢板修复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关于内固定后股骨干骨折、股骨颈内螺钉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再手术率、切口感染、内固定后疼痛(包括髋关节疼痛和大腿疼痛)、手术时间、失血量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与结论:3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患者总数4 7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 757例。髓内固定与动力髋钢板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间、再手术率、股骨颈内螺钉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内固定后髋关节周围疼痛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髓内固定比动力髋钢板固定失血量少(P=0.003);髓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干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动力髋钢板固定组(P=0.003)。提示与动力髋钢板螺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相比,髓内钉固定失血量少,但增加了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在手术时间、股骨颈内螺钉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再手术率、切口感染、髋关节周围疼痛这些结局指标方面,髓内钉与动力髋钢板螺钉两种内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差异很大,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为得出更可靠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格、使用统一结局指标、随访时间较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哪种更优尚无定论。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国内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的疗效差异。 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及《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修复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基线资料,采集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Harris 评分、并发症率和死亡数等数据,并用RevMan 5.30 对所提取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处理。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7个临床对照研究,共3 2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及早期关节功能方面处于劣势;而两者在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但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也具有较好的中远期关节功能预期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见的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如果不能提前预防,会造成严重后果,故在临床中需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目的: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6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置换前、置换后第3天和第7天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法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与结论: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为骨水泥假体、年龄分布、体质量指数、全身麻醉,它们的OR值分别是9.215,11.247,3.842,4.825,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骨水泥假体的使用、高龄、体质量指数大于25 kg/m2及全身麻醉均是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卫勇  李军  张勇  余浩  谢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27):4338-4342
文题释义: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常需要行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即使采用了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预防,下肢仍然常形成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并且可引发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后流入肺动脉可导致肺栓塞以及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背景: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但目前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目的:统计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探讨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2例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9例,女143例,平均年龄69.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53例。所有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无抗凝禁忌,入院后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常规双下肢行血管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组、下肢非深静脉血栓组(下肢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术前行下腔滤器置入)。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红蛋白)、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242例髋部骨折患者中58例(24%)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②下肢深静脉血栓组与下肢非深静脉血栓组的性别、骨折类型、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 d是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④说明髋部骨折患者即使在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仍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高龄患者以及术前等待的时间长是其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ORCID: 0000-0001-8379-9230(卫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各种方法诱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动物模型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的:建立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兔模型。 方法:采用专用击打装置,用位于28 cm高度的击打物击打家兔后下肢左侧大腿根部;建立兔髋部骨折模型,另一侧兔后下肢不击打设为对照侧。4周后选取下肢髂静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凝血功能的检查血栓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家兔经打击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长度(124±37) mm。对照侧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率81.8%,死亡率为9.1%。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的兔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4.
背景: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对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方法:收集中药和西药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分析不同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比较中药和西药在治疗和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磺达肝癸钠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大于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在减少关节置换后患者隐性失血量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中药在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上选用益气活血和改善血液循环的方法,如活血通脉汤、桃红四物汤等,还有补阳还五汤、佛手通瘀汤、活血通栓饮、加味桃核承气汤等,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效果方面均较好。中西药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药或中西药联合对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西药效果相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利伐沙班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面已得到广大学者研究证实。国外文献指出将疗程延长至35 d可更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国内研究尚未明显结论,且延长疗程后药物安全性是否可靠仍未证实。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利伐沙班疗程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初次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106例,随机等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2组均在置换后6 h给药,利伐沙班组10 mg/d,疗程为5周;低分子肝素组4 100 U/d,疗程为2周。 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复查及随访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并且未发现深静脉血栓症状者,低分子肝素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发现深静脉血栓7例(13%),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前后静脉血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凝血功能,以及置换后引流量和皮下瘀斑面积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髋关节置换后足疗程应用利伐沙班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具有明确的疗效,且足疗程应用利伐沙班有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Western World is estimated at about 1 case/1000/year and of pulmonary embolism at 0.5 case/1000/year. Mortality in untreated pulmonary embolism is 30%. With adequate treatment (anticoagulation) it can be decreased to 2-8%.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re frequent complications of var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especially of orthopedic interventions on hip joint. When surgery has to be performed in patient with high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anticoagulant prophylaxis should be performed.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We present a case of 46 years old man with bilateral fracture of femoral bone after car accident injury in whom sign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observed despite the use of anticoagulant prophylaxis.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urgery for hip fracture carries a high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espite the use of current thromboprophylactic treatments. Fondaparinux, a synthetic pentasaccharide, is a new antithrombotic agent that may reduce this risk. METHODS: In a double-blind stud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1711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fracture of the upper third of the femur to receive subcutaneous doses of either 2.5 mg of fondaparinux once daily, initiated postoperatively, or 40 mg of enoxaparin once daily, initiated preoperatively, for at least five days. The primary efficacy outcome was venous thromboembolism up to postoperative day 11. Venous thromboembolism was defined as deep-vein thrombosis detected by mandatory bilateral venography, documented symptomatic deep-vein thrombosis, or documented symptomatic pulmonary embolism. The main safety outcomes were major bleeding and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The duration of follow-up was six week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by day 11 was 8.3 percent (52 of 626 patients) in the fondaparinux group and 19.1 percent (119 of 624 patients) in the enoxaparin group (P<0.001). The reduction in risk with fondaparinux was 56.4 percent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39.0 to 70.3 perc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death or clinically relevant bleeding.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hip fracture, fondaparinux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enoxaparin in preventing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equally safe.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尚缺少严格遵照《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进行血栓预防的大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的报道。 目的:调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在进行规范预防性抗凝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方法:纳入2005-01/2010-07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置换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高危因素、预防措施、症状特点、治疗方案及转归。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7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1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5例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诊断分布为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其合并症1~4个,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围手术期皆应用规范物理、药物疗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2例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多数预后良好;1例死于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关的肺部感染,1例抗凝治疗后并发脑出血导致植物生存状态。提示进行规范预防治疗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但仍不能完全杜绝其发生。髋部骨折、长期卧床、高龄、代谢性内科疾病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淑芳 《医学信息》2018,(2):172-174
目的 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预防与护理措施,分析措施实施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显著优于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前,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背景: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应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逐渐升高。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和发生机制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好的防治选择。 方法:对髋关节置换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用免疫生化检测的方法检测髋关节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明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并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明确防治应用效果。 结果与结论:高龄、女性、肥胖、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治疗时采用全身麻醉、应用骨水泥型假体、长期卧床、合并各种代谢性疾病均是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文献研究显示O型血型属于保护因素。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提示血栓发生的风险。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