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特征,为地理学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以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6家地理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9—2010年零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作者、基金资助、页数、摘要、学科和类型等的特征。【结果】所统计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低,仅为1.79%;作者中学生占比较大,以博士为主,高等院校占比大于研究所;基金资助论文占比大于无基金资助;论文页数大部分<6页;摘要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科分布上以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农业科学等为主。【结论】减少或者避免零被引论文需要期刊主办者、科研工作者、科研评价机构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2014年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为农业期刊编辑的组稿、约稿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并完善2012—2014年入选F5000的829篇农业科学类论文的被引频次、基金项目名称等信息,利用Excel对论文与基金级别、基金数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29篇论文的基金论文比为97.10%,其中有61.88%和62.85%的论文分别得到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资助,有78.05%的论文获得1~3项基金资助,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随获助基金数量增加而降低;中外合作项目和无基金资助的论文入选数量较少,但这两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却高达67.00和70.13。【结论】编辑在组稿、约稿时应关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中外合作项目资助的研究课题,并且应摒弃基金数量越多论文质量越优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整合替代医学领域24种SCI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及中国对该领域的贡献。【方法】利用JCR统计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和特征因子,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各期刊2013和2014年两年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对该学科领域的贡献,并研究Top100篇高被引文章的学术特征。【结果】中国整合替代医学领域3种SCI期刊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且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较高,中国论文在Top100高被引论文中占43%。【结论】整合替代医学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国内整合替代医学期刊的水平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整合替代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以留住国内优秀稿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以明确其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收集入选论文的相关信息及在万方和WoS中被引频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篇入选F5000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篇均被引41.3次;以栽培技术类论文数最多,占43.2%,且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仅次于综述类论文。61篇论文(41.8%)在WoS中被引用,篇均被引3.4次;以综述和生物技术类论文为主。入选论文主要来自大学;最多一位作者有13篇论文,存在核心作者;89.0%的论文由国家项目资助。【结论】入选F5000论文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但在WoS中影响力较小;作物类期刊应重视向大学组约稿,特别是高质量的方法类和研究热点论文及知名专家的综述,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WoS和CSCD数据库中1000篇肿瘤类高被引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杂志组稿约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索2005—2014年间WoS和CSCD数据库中年被引频次前50的肿瘤类文献,分析其第一作者、总被引频次、发表后1~5年内被引频次、文章类型、作者单位、基金情况、学科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oS数据库中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CSCD数据库[(29218.5±16693.9)次vs.(552.3±308.7)次]。高被引文献中,论著类文章占比重较高(72.8%),且在文章发表后5年内,年被引频次波动不大。流行病学研究、大型临床多中心试验研究、指南类文章以及知名专家述评是被引用的热点文章。【结论】国内外文献学术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杂志组稿应从流行病类文章、知名专家述评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入手,以提高整体被引频次以及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十年撤销论文的引证特征,探究撤销行为对学术界的净化效果。【方法】分析撤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的相关性,撤销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计算高被引撤销论文对IF的贡献率;评价撤销时滞对撤销前、后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76种期刊(撤销论文数量≥5篇)IF和撤销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撤销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相关(均为P<0.05)。撤销时滞和撤销论文总被引频次相关(P=0.000)。随撤销时滞延长,撤销前被引频次逐渐增大。高被引撤销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率为0.00%~2.00%。【结论】高IF期刊发表的、撤销时滞长的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负影响较大;肯定期刊进行自我净化效果的同时,建议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等加强对撤销论文及其不良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进行分类评估,为提升委管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分学科评价学术质量的原则,采用专家调查法遴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7项指标,采取不同的加权赋值的方法,实现总体排序。【结果】委管的182种医学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均值等4项指标均高于1062种全国医药卫生类期刊平均值;按总分为25分计算,对182种期刊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结论】委管182种医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中计量学指标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两极分化显著;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委管期刊学术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汐敏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1):1348-405
【目的】 考察医学学报类期刊专题/专栏建设的现状,为医学学报类期刊提升专题/专栏建设质量提供支持。【方法】 选择9种有代表性的医学学报类期刊,统计这些期刊专题/专栏的栏目数量和载文量、栏目篇均被引频次和栏目篇均下载频次。统计并分析被引和下载频次较高的专题/专栏,以及发表时间较长但被引和下载频次较低的专题/专栏,并与同期非专题/专栏论文进行比较。【结果】 9种期刊都开设了专题/专栏,但专题/专栏数量及载文量不稳定,6种期刊的年均专栏数量≤3.0个,栏目平均载文量(3.21篇)较少。栏目延续性不佳,84.3%的专题/专栏只出版了1期,而延续性好的专题/专栏被引和下载频次均较高。除了综述、述评、指南类外,与肿瘤、感染性疾病、妇产科学、老年医学相关的专题/专栏数量较多,论文的下载和引用情况较好,远远超过同期非专题/专栏论文。但仍有 74.1%的专题/专栏的被引和/或下载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其中部分栏目的论文被引和下载情况并没有优于同期的非专题/专栏论文。【结论】 医学学报类期刊需要重视专题/专栏建设的调研,精心构思栏目名称,多渠道拓展、挖掘专家资源,避免专题/专栏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提升专题/专栏建设的质量和延续性,从而促进期刊影响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檀旦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1):111-15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 <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近年发展状况。【方法】依据2008—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研究了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均值的变化,并与前人研究核心期刊2008—2013年主要计量指标均值变化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扩刊版刊均海外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和机构分布数增幅较大,而影响因子、他引率、作者数和地区分布数总体变化不大。部分指标增长趋势不稳定,如影响因子、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在2010年达到次高后有较大幅度下降。与核心期刊主要均值指标变化相比,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两者增速相差不大,而扩刊来源文献量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核心期刊,中国新增发表的科技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结论】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在向前发展,对于海外作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其发展的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1.
石鹤  汪晓  杨岷  艾文霞  明桥 《浙江预防医学》2015,26(12):1273-88
【目的】探索医学期刊组织专题的有效途径,为国内医学期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放射学实践》杂志为例,介绍其通过与协办单位合作、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题组稿的经验和体会;比较、分析专题论文和非专题论文的质量。【结果】《放射学实践》近3年成功组织了22个专题,极大地扩大了本刊在业内的影响。专题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量均明显高于非专题论文。【结论】医学期刊编辑应该结合自身杂志特点,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专题组稿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为提高期刊质量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侯集体 《浙江预防医学》2016,27(9):1008-454
目的】研究高校学报(医学版)论文摘要撰写现状,为规范科技期刊论文摘要、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以CSCD核心库收录的7种高校学报(医学版)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2015年最后两期论文的中文摘要撰写状况。【结果】7种学报论文多采用四项结构式摘要,存在同类主题栏目的论文摘要结构不一样的现象;摘要的字数与稿约的要求相差甚远,字数差距很大,从100多字到900字的摘要都有;结构式摘要很好地避免了第一人称代词问题,非结构式摘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情况比较严重;摘要的信息量较高,结构式摘要的信息含量高于非结构式摘要。【结论】要加快文摘编写规则等标准的修订步伐,积极开展科技期刊文摘标准化研究,提高作者与责任编辑的质量、规范意识,打造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贵州省为例,明晰贵州省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建议。【方法】主要通过网络搜索和实地走访,对贵州省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利用大数据技术,以省域为单位建立贵州省学报数据共享管理平台,并以“互联网+高校学报大数据”的创新模式,同步构建贵州省高校学报共享管理平台APP,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扩大贵州省高校学报的影响力。【结论】大数据运用于贵州省高校学报数据资源,可以促进学报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地方高校学报在当前期刊评价体系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建议。【方法】 通过查阅CNKI论文数据库,以数据对比的方法验证了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之路的艰难,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学报突破困境的现实选择。【结果】 期刊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对自身生存之路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上。但无论是地方特色或学科特色在当前的“影响力”评价体系中都无益于地方高校学报排名的靠前,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着妥协于期刊评价体系还是坚持对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探索的两难选择。【结论】 地方高校学报应该辩证地看待期刊评价体系,找准自身定位,强化特色,并坚守学术质量这一生命线,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中国针灸》精品期刊建设为例,对针灸科学期刊提升其质量及影响力进行探索。【方法】采用查阅文献结合《中国针灸》的成长历程总结提升质量与影响力的方法。【结果】近3年来《中国针灸》的来稿量每年以10%递增;影响因子由0.731上升到1.062;国际浏览量由43753上升到79970,国际下载量由56074上升到64098;2014、2015年均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5年进入“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读者欢迎TOP50”、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结论】《中国针灸》通过精品期刊建设,学术水平和影响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期刊耦合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并通过分析学术期刊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耦合强度揭示学科内部、学科内部与学科外部的知识传播,为细粒度分析期刊耦合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以我国图书情报类17种CSSCI核心期刊2009—2014年的所有论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7种期刊的三个(国内学科内部的、国内学科外部的、国外的)参考文献数据集;在Ucinet6.0环境,从吸收学科内部知识、学科外部知识、国外知识三个维度上对期刊耦合网络进行了凝聚子群分析、密度分析和中心性分析。【结果】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上,17种期刊的子群划分结果有差异、相同的期刊子群成熟度有差异、同一期刊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差异。【结论】在不同维度上进行期刊耦合分析,能够从不同视角观察学科期刊间的亲疏关系,更细致、全面地揭示期刊对应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成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术会议与期刊论文的关系。 方法 对比专业会议的文献信息,对2001-2002年VSGBI年会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系统探讨年度会议论文的学术水平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结果 2001年及2002年VSGBI年会收录106篇会议摘要,在会议后29个月内:63篇文章(59.4%)在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3.507;Leicester发表文章最多,大部分成果出自于RAE体系评估的机构或中心,RAE 4分以上中心占74.6%。结论 VSGBI年会具较高学术质量,对提高国内学术会议质量具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及分布情况出发考察期刊学术质量,呼吁编辑同行做引文分析时可适当关注低被引论文情况,以期全方位认识刊物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零被引率、一次被引率、一次被引率减零被引率、二次被引率减一次被引率4种指标,定量考察光电类期刊、电子通信类期刊、工程技术综合类高校学报的载文低被引情况,同时将其和主流正向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排名并非一致。【结果】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高的现象,收稿范围越大类别的期刊问题越突出,且反向考察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能对正向指标表征的期刊评价信息予以补充。【结论】科技期刊编辑可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指标历年变化趋势、被引次数分布等几方面对期刊现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数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数学期刊综合水平的提高提供定量参考。【方法】以2013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提供的8个计量指标数据为依托,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法的距离综合评价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第六版)刊登的15种数学核心期刊进行分析和排名。【结果】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排名比总被引频次的排名和影响因子的排名更合理。【结论】利用距离综合评价法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是行之有效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出版单位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而探讨出版单位编辑学研究水平与其办刊质量的关系。【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2012—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文章,对参与发文的期刊出版单位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和排序,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另外抽样只参与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出版单位,对二者办刊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拥有期刊数、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变化、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频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两刊上参与发表编辑学论文较多、编辑学研究水平较高的单位大部分旗下拥有多种期刊,有较多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且旗下大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处于上升趋势,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发文较少的单位。【结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学研究活动可以促进编辑水平提高,促进出版单位建设,促进期刊外部发展环境优化,最终共同促进办刊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