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9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存在睡眠障碍,40例无睡眠障碍,评估患者PSQI、HAMD、SCOPA-AUT、MMSE等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睡眠障碍组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452±12)mg/d、PSQI评分(17.3±1.6)分、HAMD评分(35.8±1.3)分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SCOPA-AUT评分(42.5±1.6)分明显低于无睡眠障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越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抑郁程度越严重者睡眠障碍越严重,临床要加以警惕,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非糖尿病患者54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种PD评估量表,包括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分析其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和感觉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发生率。结果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Hoehn-Yahr分级显著高于PD非糖尿病组患者[(3.06±0.92)级比(2.74±0.59)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5项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包括UPDRS-Ⅰ、HAMD、HAMA、PSQI、SCOPA-AUT,显著高于PD非糖尿病组患者[(5.07±2.18)分比(2.96±1.47)分,(14.65±4.88)分比(7.29±5.06)分,(16.43±6.11)分比(8.02±3.44)分,(9.07±3.37)分比(6.81±4.68)分,(39.52±8.65)分比(31.61±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PD非糖尿病组患者[(23.57±4.34)分比(21.63±6.3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PD合并糖尿病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高于PD非糖尿病组[73.33%(44/60)比55.56%(30/54)](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和感觉症状四种非运动症状,糖尿病病史对患者的PD严重程度、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肾疏肝法辨治帕金森病与抑郁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帕金森病与抑郁诊断标准且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20分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维持基础性用药,另外,对照组予养血柔肝法,治疗组予益肾疏肝法,疗程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各评定1次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部分(UPDRS-Ⅲ)、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焦虑自评量表(SA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39)评分.结果 2组组内比较HAMD,SDS,SAS,PDQ-39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1个月时,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比较HAR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组内比较PDSS评分均上升(P<0.05);组间比较1个月时,治疗组评分上升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疏肝法能改善帕金森病与抑郁共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睡眠等症状,且显效较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76例,其中伴有RBD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不伴有RBD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PD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比较两组运动症状,应用NMSquest量表比较两组非运动症状,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建议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定两组抑郁、焦虑、认知和睡眠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以运动迟缓、姿势障碍为主,对照组患者以震颤和运动迟缓为主,两组临床表现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UPDRS、HAMD、HAMA、MMSE、PDSS和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精神症状、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伴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通常病程较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精神症状、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方法 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OL-BRE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生活质量、睡眠、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程...  相似文献   

6.
桂小红  王黎萍  吴承龙  孙新芳 《浙江医学》2018,40(15):1698-1701
目的比较早发型帕金森病(YOPD)与晚发型帕金森病(LOPD)睡眠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门诊及住院帕金森病患者178例,以50岁发病年龄为界分为YOPD组60例和LOPD组118例,采用统一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HAMA、HAMD)、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非运动并发症30题问卷(NMS)及帕金森病睡眠评分量表(PDSS)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运动功能、病情严重度、非运动并发症及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计算左旋多巴每日总剂量(LED)。结果YOPD组出现睡眠障碍14例(约23.3%),LOPD组睡眠障碍39例(约3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796,P>0.05),YOPD组PDSS总分[119.50(98.75~130.75)分]高于LOPD组[110.5(87.75~12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0,P<0.05)。YOPD组患者在夜间总体睡眠质量、睡眠维持困难、不安腿综合征与夜间精神症状、夜尿情况以及白天嗜睡方面症状均较LOPD组好,但在早晨因肢体疼痛而早醒方面症状较LOPD组严重(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YOPD组睡眠障碍与LED、H-Y分级及MMSE评分有关,LOPD组睡眠障碍与MMSE、H-Y分级及HAMA、HAMD评分有关。结论YOPD组患者整体睡眠质量较LOPD组好,YOPD组在夜间总体睡眠质量、睡眠维持困难、不安腿综合征与夜间精神症状、夜尿情况及白天嗜睡方面表现较好。认知功能对YOPD与LOPD组患者睡眠障碍均有影响,LED对YOPD组患者睡眠障碍影响较大,而抑郁焦虑情绪因素对LOPD组睡眠障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背景 帕金森病(PD)常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于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尚存在争议。目的 分析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征,探讨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原发性PD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自主神经症状表现及持续时间评估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分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AutD组,n=107)和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NAutD组,n=49)。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患者运动症状,根据Hoehn-Yahr(H-Y)分期1~5级评估患者PD严重程度,采用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估患者非运动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分别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采用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采用自主神经症状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睡眠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跟踪随访的方法,对2012 年3 月-2014 年9 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确诊的321 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 认知分量表(ADAS-cog)测评,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3 组:抑郁组(A 组),焦虑组(B 组)和认知障碍组(C 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分析其与PD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实施睡眠训练方案,训练3~6 个月后再次测评PSQI、HAMD、HAMA 和ADAS-cog。结果调查的PD患者中255 例有非运动症状,各组睡眠质量与非运动症状均呈正相关(p <0.05)。与睡眠训练前比较,睡眠训练后A和B组患者PSQI总得分降低(p <0.05),且HAMD和HAMA 得分也降低(p <0.05)。结论连续睡眠训练能够有效提高PD 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对认知障碍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4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QOL-BR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其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积极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加强心理干预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92 例中晚期PD合并抑郁患者随机采用普拉克索(对照组)或rTMS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12 周。采用汉密尔顿抑 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估抑郁程度、睡眠和生活质量,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PDQ-39 评分、炎症因子(IL-6、 IL-1β、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 或 0.05)。结论 rTMS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 PD合并抑郁可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和原发性震颤(ET)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选择89例PD患者和53例ET患者,PD患者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评分及HoehnandYahr分期评定,ET患者行震颤量表(TRS)评分。两组患者均完成PD自主神经功能调查问卷(SCOPA-AUT)。结果 PD患者的SCO-PA-AUT总分、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体温调节功能、瞳孔调节功能的评分均高于ET患者和对照组(P〈0.05或P〈0.01),ET患者的SCOPA-AUT总分、泌尿系统症状、体温调节功能的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的PD患者更常见。结论早期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E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更常见,PD患者的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可能与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组使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快动眼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3、S4。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各项PSQI得分下降,治疗组各项PSQI得分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HAMA和HAMD得分减少,治疗组HAMA和HAMD得分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S3、S4延长,治疗组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S3、S4长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可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入院时、手术前1d和出院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 HAMA-14)评价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HAMD-21)评价抑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问卷(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 评分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1d,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评分较入院时均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评分较入院时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为患者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雯  彭国平  徐铭玮  王晖 《浙江医学》2016,38(4):271-274
目的调查首次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抑郁焦虑情况及睡眠质量,并初步探讨疼痛评分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1例首次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未经正规治疗患者以及5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人口学资料,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分别进行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评定,对评分结果及各量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饮酒比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存在抑郁症状22例(36.1%),焦虑症状17例(27.8%),睡眠障碍1 5例(24.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MoCA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和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间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评分与HAMA评分、HAMD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伴随较高比例的抑郁和焦虑,且与疼痛评分成正相关,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沙西泮与地西泮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奥沙西泮治疗组,地西泮治疗组,通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比较奥沙西泮与地西泮对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结果地西泮与奥沙西泮在治疗2周时均可以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PSQI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奥沙西泮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较地西泮组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奥沙西泮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较地西泮组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奥沙西泮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较地西泮组明显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奥沙西泮治疗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沙西泮能够治疗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同时具有较好的缓解抑郁及焦虑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5月收治的轻中度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查伴抑郁焦虑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并评定其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HAMD、HAMA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FMA、HAMD、HAM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个月后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铜砭刮痧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n=30,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和联合组(n=30,予以铜砭刮痧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PSQI、HAMA、HAMD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药物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铜砭刮痧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情绪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7-20+24
目的 比较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认识。方法 收集帕金森病患者76例,据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评分分为震颤为主型PD(TD-PD)组19例、姿势异常步态障碍为主型PD(PIGD-PD)组47例和不确定型PD组10例,记录所有PD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起病年龄、起病部位、UPDRS评分、改良Hoehn-Yahr分期评分、简易精神状态监测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PDQ-8)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冻结步态量表(NFOG-Q)评分、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和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统计分析TD-PD组和PIGD-PD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性别构成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D-PD组男性较多,而PIGD-PD组女性较多。两组患者UPDRS-Ⅰ、UPDRS-Ⅱ、改良Hoehn-Yahr分期、GDS-15、HAMA、HAMD、BBS、NFOG-Q、PAC-QOL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不同运动障碍亚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提高对运动障碍亚型的认识利于分组诊治。  相似文献   

19.
丁凤玲 《当代医学》2016,(32):45-46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文拉法辛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秘  陈新春 《右江医学》2012,40(2):182-18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干预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饮食和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干预3周后,观察组的HAMD、HAMA、饮食和睡眠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饮食及睡眠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