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出的1999年度10大科学进展中,干细胞(stem cell, SC)的研究工作格外令人瞩目。这不仅因为在过去短短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方面发表了10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更重要的是,这些突破性进展使得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SC作为一类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1]。这些成果一方面揭示了许多有关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理论难题;另一方面,可望将其用于创伤修复、神经再生和抗衰老等临床医…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以其自我更新和分化为成熟组织细胞的能力成为当前科研与临床应用的热点,但干细胞的鉴定目前尚无公认一致的方法,随着干细胞相关的分子标记物的发现以及功能的明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各种干细胞的鉴定中以其简便、快速、准确的优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应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近5年来,在世界范围出现干细胞的研究热潮,有关干细胞的论文大量发表,风起云涌。然而,有部分的实验结论缺乏充足的证据,而引起质疑。例如干细胞“横向分化”的假设错误地认为干细胞可以跨胚层、跨系别地任意地变身,脂肪变肝脏,肌肉变神经等等。成体干细胞的存在是21世纪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成体组织中还存在胚胎发育过程遗留下的各个胚层的干细胞和各类组织干细胞。全身各类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含有除了生殖干细胞外的各种干细胞。至今,只有在生殖组织中才能发现生殖干细胞,因而生殖组织以外的成体干细胞又称为亚全能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包括造血和非造血的干细胞,非造血的干细胞又包括了各种非造血组织的干细胞,例如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是全身结缔组织(骨、软骨、肌肉、脂肪、纤维、血管等)的干细胞,它是创伤、烧伤、缺血坏死、骨髓损伤等修复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干细胞领域中的认识误区将逐步得到澄清,干细胞科学也必将健康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利用干细胞及其诱导技术在实验室内培育出的成体细胞,可以为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及未来开展的针对人类疾病的临床移植试验创造条件。此外,干细胞及其诱导技术在药物筛选中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潜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向外胚层、中胚层以及内胚层细胞分化的干细胞,从胚胎发育早期分离获得的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到成体组织骨髓、睾丸中获得的干细胞,都具有三胚层分化能力.近年来,研究证实,可以将成体分化细胞经基因操作逆转为多能干细胞.就各种来源多潜能干细胞的特点予以综述,并对细胞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成体正常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繁衍级别分化后代的双重功能。两种能力的动态平衡维系着组织正常命运。否则,分化过度、削弱自我更新,可致干细胞枯竭;而自我更新过度,则阻碍级别分化,干细胞由之扩增,甚至向肿瘤转化。防止更新与分化的过度,依赖于干细胞遗传程序与龛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干细胞技术相关背景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牙髓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在口腔医学中诸如修复颅面缺损,重建牙齿缺损以及重建腮腺等其它组织的最新研究,干细胞技术为口腔医学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背景:最近人们研究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肿瘤干细胞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理论为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治开辟了新的途径,确定的表型有利于锁定胃癌干细胞,这有助于探讨胃癌干细胞在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为治疗胃癌提供新思路,但其表型仍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 ed英文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1965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文献,共保留6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通过分析整理,传统上的肿瘤干细胞表型不适合于标记胃癌干细胞。研究发现CD90在胃癌原发性肿瘤中有表达,分离后经无血清肿瘤球培养法培养可获得肿瘤球。CD24的表达有助于提高胃癌细胞的黏附、侵袭、迁移能力。此外研究证实CD44及CD54共表达的细胞会大量出现在胃癌复发早期患者的体内而不是晚期,表达CD44及CD54的肿瘤细胞很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以及复发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CD44^+CD24^+CD90^+CD54^+很可能是胃癌干细胞的表型。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介绍了近年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多种或某一种组织细胞分化的实验报道 ,并对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分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本综述了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了干细胞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1)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和分类;(2)小鼠胚胎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特征;(3)骨髓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特征等;(4)干细胞向特异组织细胞(如心肌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等)分化诱导研究;(5)干细胞在治疗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角膜疾病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Drug treatment for senile dementia has unsatisfactory outcomes although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reduce and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 new attempt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the behavior of senile dementia rats. METHODS:Rat models of senile dementia were made in 20 Sprague-Dawley rats that were given continuous 60-day gavage of aluminium chloride solution. Then, model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model group treated with normal saline injection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with hippocampal injec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spectively. Another 10 rats undergoing normal feeding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rats were tested by Morris water maz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brain tissues of rats were measur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at 4 weeks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escape latency was shortened and the cross-platform frequency was in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and moreover, significantly elevate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reduce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the brain tissues of rats were foun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ntributes to behavior improvement in senile dementia rats by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相似文献   

12.
背景: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表现出多分化潜能,在移植到缺血损伤脑内可存活并且部分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 目的:观察小鼠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缺血小鼠脑内对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 方法:全骨髓法分离β-Gal转基因小鼠总骨髓细胞,采用反复转移非黏附骨髓细胞的培养法收集纯化的第3代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0只C57BL/6J小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造模后7 d,细胞移植组将第3代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3 μL定向移植到小鼠脑损伤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移植28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8 d。 结果与结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细胞移植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总路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空间探索实验中细胞移植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 < 0.05)。提示非黏附骨髓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脑缺血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脊髓损伤及脑梗死大鼠的Nogo-A及NgR的表达。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 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后2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在建模7 d后尾静脉注射移植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7个。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 0.01),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P < 0.01),海马中Nogo-A与Ng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 0.05);而与模型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 0.01),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加(P < 0.05),海马组织中Nogo-A及NgR表达明显减少(P < 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保护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Nogo-A及NgR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慢性脑缺血;Nogo-A;NgR;认知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27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大量的实验证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复制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鼠模型后,能迁移到损伤部位,表达神经细胞的潜在特性并且提高神经功能。 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拟人类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细胞移植前掺入10 mg/L的BrdU进行标记。建立Wistar大鼠血管性痴呆样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与移植组。移植组致伤后第14天,通过立体定向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到大鼠海马,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大鼠不做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后第90天处死大鼠,观察海马组织有无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并且观察从侧脑室到海马是否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ecortin (DCX)吻侧迁移流。 结果与结论:①移植组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 < 0.05)。②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及其周围可见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但未见从侧脑室到海马关于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ecortin (DCX)吻侧迁移流。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并分泌或促进宿主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矽肺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日益严峻,目前没有有效治疗的方法。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矽肺的治疗作用。 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摸球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气管内注入二氧化硅混悬液建立矽肺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后6 h尾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含量明显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的肺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矽肺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高于对照组 (P < 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样为矽肺模型组(P < 0.01)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 < 0.05)高于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矽肺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端粒酶反转录酶是调控增殖及定向分化的首选生长因子之一,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反转录病毒PLXSN 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转染前后用RT-PCR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表达。6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余45只按45 mg/kg的剂量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移植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2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2 mL、生理盐水0.2 mL。 结果与结论:转染48 h后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且重点集中于胞核内。移植后14 d,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与糖尿病组相比,各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相比,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 > 0.05)。结果提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糖尿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be used to treat a variety of injuri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effect on systolic hypertension. OBJECTIVE: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systolic hypertension rats. METHODS:Twenty-four rats were randomized equally into control, model and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s. A rat model of systolic hypertension was made by injection of vitamin K and warfarin sodium in the model and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s. Rats in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jec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the left ventricle, while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given normal saline. RESULTS AND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uld reduce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increase cardiac tissue type I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and perivascular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but the ratio of end-diastolic volume/body weigh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an reduce myocardial hypertrophy and cardiac fibrosis in systolic hypertension rats.  相似文献   

18.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而干细胞疗法在组织再生和创面修复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及潜力。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缘皮下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经DAPI标记。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正常足溃疡对照组、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所有大鼠在双后足背上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足溃疡模型。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及相关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正常足溃疡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大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但后2组之间无差异。冰冻切片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荧光强度和区域在第5天达到高峰。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第5天正常足溃疡对照组肉芽组织最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厚。免疫组化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CD31平均小血管数目在第8天和第11天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多(P <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Ki-67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多(P < 0.01)。ELISA和RT-PCR结果均显示,正常足溃疡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高。第5天和第8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P < 0.01)。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缘皮下移植明显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此疗效可能是通过促进创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疗效。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及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培养、纯化、扩增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荧光染料标记后备用。大鼠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建模后1周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干细胞移植组和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1周后干细胞组大鼠经舌下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肺动脉高压组注射等量不含干细胞的培养液,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2周,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相比干细胞移植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右心室与体质量之比明显改善(P < 0.05);肺血管重构程度减轻(P < 0.05)。荧光显微镜下发现干细胞组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能存活至少2周,部分干细胞能转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说明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改善野百合碱造成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和右心室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正在兴起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及基因修饰技术有可能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获得独特疗效。 目的:探讨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3周龄SD雄性大鼠,于体外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纯化,在腺病毒介导下实施基因转染,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成功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60只SD大鼠给予野百合碱腹腔注射(50 mg/kg)进行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随机分成3组,其中肺动脉高压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的L-DMEM培养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腺病毒介导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 结果与结论:经3周治疗后,各组大鼠动脉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大鼠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大鼠右心室的肥大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显示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保护机体血管的内皮细胞,并拮抗血管的收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