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承德市2006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6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和鉴定;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抗体捕捉ELISA法测定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79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6株麻疹病毒,阳性率为20.25%,16株麻疹病毒均为Hla基因亚型;253份血清标本中,145份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7.31%,在34份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标本中,13份风疹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24%;14份麻疹疑似患者咽拭子标本中,13份标本检出麻疹病毒核酸,阳性率为92.86%.结论:实验室检测在麻疹监测系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承德市流行的麻疹病毒为Hla亚型;采用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是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此方法的建立,将使麻疹网络实验室技术不断扩展和完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麻疹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以便对早期麻疹病毒感染做出准确及时的临床诊断.方法:采用TaqMan特异性荧光标记探针标记的RT-PCR技术对40例临床疑似麻疹患者的咽拭子进行麻疹病毒核酸的检测,同时对其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结果:40份患者咽拭子RT-PCR检测均阳性,40位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阳性28例,阴性12例,1周后对12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阴性的患者再次检测,结果12例全阳性.结论:荧光定量RT-PCR检测麻疹病毒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血清麻疹特异性抗体IgM检测方法相比,荧光定量RT-PCR法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就能检测到,同时不受标本量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就可完成检测,更适合作麻疹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咽拭子中麻疹病毒核酸。方法荧光定量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M抗体。结果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咽拭子中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的结果是准确的。结论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的方法 ,适用于麻疹病毒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山西省首起境外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病毒疫情暴发的原因,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对血清学样本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检测.采用Vero/slam细胞培养麻疹核酸阳性咽拭子样本,分离出麻疹病毒后进行...  相似文献   

5.
白婧  张娜  葛言  施丽飞 《现代预防医学》2018,(14):2651-2653
目的 对2013 -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麻疹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一致性,找出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 对2013 - 2016年期间采集的443例疑似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其全血标本运用ELISA方法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443例患者咽拭子标本的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59.82%(265/443),IgM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38.15%(169/443),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P<0.01);2种方法检出均为阳性的病例为145例,均为阴性的病例为154例,一致率为67.49%(299/443);413例信息齐全的出疹病例中,不同出疹天数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59,P = 0.739),IgM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946,P<0.05)。结论 2013 - 2016年海淀区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2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ELISA和荧光定量PCR对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疾病的尽早确诊及检测方法 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百色市12个县(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351例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麻疹病毒IgM抗体,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样本中麻疹病毒核酸RNA,分析比较两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351例麻疹疑似病例中,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60例,阳性率为45.58%;荧光定量PCR检测麻疹病毒核酸RNA阳性167例,阳性率为47.58%;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1,P=0.296).对不同出疹时间采集的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免疫史患者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基本一致.结论 ELISA和荧光定量PCR用于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和出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目前确诊麻疹的实验室手段主要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IgM抗体,但在感染初期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该抗体的滴度较低,ELISA法检测可能为阴性[1]。而近年发展起来的荧光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水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本区麻疹监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全区88例疑似麻疹患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 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将结果汇总分析。结果麻疹病毒Ig M抗体检测阳性率71.76%,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8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阳性病例集中在0~2岁和21~40岁;本地与外地人口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时间,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可以弥补出疹早期(<3 d)麻疹Ig M抗体滴度过低导致血清ELISA法漏检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麻疹病毒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麻疹病例,采集患者血清标本及咽拭子标本,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RT-PCR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结果 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IgM抗体阳性率10.77%,RT-PCR检测阳性率为24.62%,数据具显著性差异(χ~2=4.279,P=0.039);ELISA法于出疹1~3d内总检测阳性率为42.86%,RT-PCR法于出疹1~3d内总检测阳性率为93.75%,数据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对麻疹病毒采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具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麻疹病毒检测中的相关性。方法对疑似麻疹患者的咽拭子采用Real-time 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对发病不同时期的血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为历年送至本中心进行诊断的106例疑似麻疹患者的同一人标本:咽拭子标本106份,发病4d内和发病8~10d血标本各106份,Real-time PCR检测咽拭子标本阳性85例(阳性率为80.2%),患者发病4d内IgM抗体检测阳性64例(阳性率为60.4%)、8~10dIgM抗体检测阳性85例(阳性率为80.2%)。结论 Real-time PCR法在麻疹的早期诊断中准确性和及时性均优于ELISA法更适用于麻疹的早期诊断,但ELISA法因其简便、低成本更适用于基层,对于临床疑似麻疹患者,早期ELISA法诊断阴性的,应及时送检到有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PCR法检测,严防麻疹病毒的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在麻疹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的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3 017例,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检测血清标本10 041份,全省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77.14%,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1.43%。21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符合率为98.10%;麻疹IgM抗体再证实标本符合率为90.76%。2005年省CDC麻疹实验室接受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和再证实标本复核检测,成绩均为100分。全年共收检106份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25株麻疹病毒,经鉴定均为H1基因型。结论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运转正常,在麻疹病例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麻疹IgM抗体检测试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和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在加速控制麻疹阶段中的作用。方法 对江西省 1 999年、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了 1 2 0 8份疑似麻疹血清标本。结果  83 4份麻疹流行区的血清中 ,麻疹IgM抗体阳性 5 1 0份 ,分属 6 1起流行 ;3 74份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中 ,风疹IgM抗体阳性 1 97份 ,分属 2 6起风疹流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出率与病例出疹后采血时间密切相关 ,以出疹后 4~ 1 4d检出率最高( 6 2 . 4 5 %,71. 0 4 %)。麻疹、风疹流行人群中以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为主 ,是省内发病的重点人群。江西省 2 0 0 3年采集 3份咽拭子 ,并用B95a细胞首次成功地分离到 2株麻疹野病毒 ,经核酸序列分析鉴定均为H1 基因型。结论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麻疹病毒学与血清学的监测 ,应通过对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职能考核 ,不断提高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的工作质量 ,为加速控制麻疹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验室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大连市2010年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对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6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8.9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3.48%;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频繁的城乡结合部,麻疹发病以5岁以内儿童为主,风疹以青少年居多;流行季节均主要为春季。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仍是今后防控的重点,同时继续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开展查漏补种,做好疫情监测,预防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了解具体因素对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影响,评价麻疹的检测结果。方法 2013年全市各区县送检疑似麻疹患者的血清13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送检疑似患者血清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1 3 1个样本中检出麻疹I g M阳性样本有4 6例,阳性率为3 5.1 1%。〉2 0岁年龄组的麻疹诊出率最高,性别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城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3 d内送检阳性检出率高。结论加强检测,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提高疫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及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探讨实验室监测在加速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山东省1999~200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6 104份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2 355份,阳性率35.58%;风疹IgM抗体阳性1 832份,阳性率30.01%。实验室检测指标中,血清标本及时采集率、及时送检率、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等均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率>98%。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从送检的336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23株,风疹野病毒9株,经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表明H1基因型为山东省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山东省已建立了省、市级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宝鸡市2003~2006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3例疑似麻疹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2例,阳性率为56.35%,20~29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71.11%,其次是〈1岁儿童,为63.64%。性别及不同麻疹疫苗接种史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宝鸡市麻疹发病水平较低。麻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在麻疹监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聊城市2009年麻疹血清学监测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如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和完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聊城市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2009年聊城市累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0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41例,阳性率为69.12%。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季度阳性率最高(81.16%),第四季度最低(21.43%),各季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县(市、区)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体阳转与采集标本的发热天数相关,第0~3d为55.56%,4~7d为74.26%,8~14d为67.24%,≥15d为61.11%(P〈0.05)。[结论]聊城市麻疹疑似病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较低;未免疫和不全程免疫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控制麻疹关键在于麻疹的免疫接种及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诊断率是及时控制麻疹局部暴发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城区2014年分离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及时发现输入性麻疹病例。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采集的标本进行病毒核酸鉴定、RT 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共采集81例麻疹疑似患者的82份标本,其中咽拭子63份,尿19份。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0例,RT PCR扩增、测序获得基因序列40份,麻疹病毒培养阳性毒株37例。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获得的40份麻疹病毒基因序列与H基因簇代表株Chin9322/H1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代表株MVi/Hunan.CHN/0.93/7/H1在同一分支上,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8%~98.9%、96.9%~97.8%;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7.3%~99.3%、95.3%~98%。结论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病例以本土基因型(H1)病例为主,进一步加强麻疹病例病原学监测对麻疹输入性病例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麻疹可疑病例IgM抗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EA),对1998年麻疹可疑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测定.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患者构成比在1-6岁和7-14岁的比率高(31.6%、53.9%),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免疫史的仅占28.9%.说明目前我省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才能有效、全面地控制麻疹病例的发生,最终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