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平衡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肝脏硬度测量值(LSM)将患者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29例(LSM<9.7 kPa)、中度肝纤维化组53例(9.7 kPa≤LSM<17.5 kPa)、重度肝纤维化组22例(LSM≥17.5 kPa)。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族史、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结果 3组患者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大于轻度肝纤维化组,ALT水平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大于中度肝纤维化组(P<0.05)。中度肝纤维化组患者Th17表达率、Th17/Treg比值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Treg表达率低于轻度肝纤维化组,Th17/Treg比值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Th17表达率为2.5%(3.6%),Treg表达率为1.0%(1.0%),ALT水平为47.2(36.2)U/L,LSM为12.8(6.9)kPa。Th17表达率与Treg表达率呈正相关(rs=0.231,P=0.018);LSM与Th17表达率(rs=0.162,P=0.428)、ALT水平(rs=0.201,P=0.526)无直线相关关系;LSM与Treg表达率呈负相关(rs=-0.215,P=0.041);LSM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s=0.268,P=0.019)。结论 在HBV感染致相关肝纤维化进程中,Th17调控作用不明确,Treg有明显的负向调控作用,Th17/Treg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肝病房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1例,中度患者48例,重度患者41例,同时选取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监测,同时对各组患者的肝功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对四组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度组ALT和AST的含量要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264、10.237,P<0.05),重度组ALT和AST要高于中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036、17.209,P<0.05)。中、重度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Th17表达率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16.230、18.714,P<0.05);各感染组的Th17表达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2.783,P<0.05);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reg表达率要高于健康对照组(t=3.201、3.784、4.115,P<0.05),而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 轻、中和重度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Th17/Treg 比值要高于健康对照(t=21.306、24.397、28.001,P<0.05),且不同程度地感染乙型肝炎的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5.0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Th17和Treg细胞水平会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Th17/Treg比值较单一的 Th17、Treg 表达率更能反映肝脏受侵害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维宏  牟晓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44-4449
目的 评价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黄体酮保胎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治的URSA患者30例为URSA组,给予黄体酮20 mg/d肌肉注射治疗,孕56 d行B超检查确定有无胎心,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22例和保胎失败组8例。同时选择同时期本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收治的妊娠12周以内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和Treg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白介素(IL)-4、IL-10、IL-17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BMC中Th17、Treg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Th17/CD4+细胞及Th17/Treg高于对照组,Treg/CD4+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Th17/CD4+细胞及Th17/Treg高于保胎成功组,Treg/CD4+细胞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治疗前,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及IL-17/IL-4、IL-17/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胎失败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4、IL-10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IL-17水平及IL-17/IL-4、IL-17/IL-10高于保胎成功组(P<0.05)。治疗前,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保胎成功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结论 URSA与Th17/Treg免疫平衡异常密切相关,黄体酮保胎治疗可通过下调Th17/Treg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改善URSA患者的Th17/Treg免疫失衡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疏肝理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HBV感染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理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 Ⅲ peptide,PⅢP)]、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Treg/Th17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Treg、Th17、Treg/Th17)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A、ⅣC、LN、PⅢP、IL-22、IL-6、TNF-α、Treg、Th17、Treg/Th17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理脾汤可提高HB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肝纤维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下调血清Treg/Th17,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Th17、Treg细胞在HBV-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HBV-ACLF患者、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HC)外周血Th17、Treg细胞的频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水平,同时分析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及HBV-DNA载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HBV-ACLF组患者的Thl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较CHB组和HC组明显增高,CHB组又较HC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ACLF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间存在正相关(r=0.873,P<0.05),CHB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间存在正相关(r=0.638,P<0.05),HC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间存在正相关(r=0.617,P<0.05)。HBV-ACLF组Thl7细胞与ALT呈正相关(r=0.612,P<0.05),Th17/Treg与ALT呈正相关(r=0.592,P<0.05);CHB组Thl7细胞与ALT呈正相关(r=0.636,P<0.05),Th17/Treg与ALT呈正相关(r=0.712,P<0.05)。HBV-ACLF组、CHB组和HC组Th17、Treg、Th17/Treg与AST和TB间无相关性。HBV-ACLF组和CHB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与HBV-DNA载量间无相关性。结论 Thl7细胞和Treg细胞在机体内可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在CHB和HBV-ACLF体内这种平衡可能已经打破。Thl7细胞、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和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同时,Th17细胞有望成为评估HBV-ACLF患者肝脏损伤程度的一个免疫学指标。Th17细胞、Treg细胞与HBV-DNA载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但抗病毒治疗对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影响如何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病毒学应答结局〔完全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组)、未完全病毒学应答(未完全应答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IL-23、IL-21〕。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中79例(91.9%)出现完全病毒学应答,7例(8.1%)患者出现未完全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治疗前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治疗后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IL-17水平与IL-10、IL-23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水平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与IL-21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0水平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P<0.05)。患者治疗后IL-17下降水平与IL-10、IL-23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下降水平与IL-10下降水平呈负相关,与IL-21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0下降水平与IL-23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有限度的控制肝脏疾病进展;TGF-β可能在这一系列细胞因子调控中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1例MS患者治疗前(MS组)、泼尼松治疗4周后(泼尼松组)及20例健康者(正常组)外周血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reg(CD4+FoxP3+)、Tc1(CD4-CD8+IFN-γ+)和Tc2(CD4-CD8+IL-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流式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1)FCM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S组Th1细胞和Th17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和Tc1细胞显著下降(P<0.01),Th17/Treg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MS组比较,泼尼松组Tc1、Tc2和Treg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1),而Th1和Th17细胞显著下降(P<0.05),Th17/Treg比值降低(P<0.01);(2)CB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S组IFN-γ和IL-17A含量升高(P<0.05;P<0.01),IL-4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MS组比较,泼尼松组IL-17A含量明显降低(P<0.01),IL-4和IL-10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MS的发生可能主要与Th17上调和Treg下调有关,提示临床上针对MS靶向下调Th17和上调Treg,纠正Th17/ Treg比例失衡,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39-141+145
目的探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给予外周血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reg、TrI、Th17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L-10、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3~+、CD4~+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8~+百分比、CD4~+C25~+Treg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水平明显升高,且Th17参与致病过程,因此,通过临床检测及调控,有助于提高患者诊治效果,临床应用与借鉴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7例慢性乙肝患者(CHB组)?13例急性乙肝患者(AHB组)和14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和Treg细胞的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IL-17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结果:AHB组?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CHB组外周血Treg细胞频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AHB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HB组外周血Th17/Treg比值显著增高而CHB组明显降低(P < 0.05);AHB组?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Th17/Treg比值与ALT水平成正相关,Treg细胞频率与HBV DNA载量成正相关?结论:乙肝患者外周血存在Th17?Treg细胞表达异常和Th17/Treg相对失衡,并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Th17和Treg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盛 《西部医学》2014,26(9):1137-1140
目的探讨CD4+、CD25+、CDl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慢性HBV感染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对70例HBV感染者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同时行HBV相关血清学检查。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数据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70例慢性HBV感染者ALT水平为(35.564-10.42)U/L,其中ALT〈40U/L者50例,HBeAg阳性40例,HBeAg阴性30例。70例慢性HBV感染者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为(5.55±1.20)%,健康对照组为(4.85±0.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03)。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与HBVDNA栽量呈正相关(r=0.495,P=0.003)。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患者62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为(5.80±1.14)%,高于8例G>2患者的(4.00±0.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5,P=0.00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2的患者48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为(6.00±1.34)%,高于22例S≥2者的(4.70±1.02)O,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9,P=0.001)。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叶。、CD25’、CD127low/-Treg水平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r=-0.539,P=0.001),与纤维化分期亦呈负相关(r=-0.488,P=0.003)。结论CD4+、CD25+、CD127low/-Treg与乙型肝炎的病情慢性化、肝组织损伤有关,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8表达情况及其与HBV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健康人、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抗体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CD4^+CD28^+、CD8^+CD28^+T淋巴细胞,同时检测肝功能HBV 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BV DNA≥107组CD8^+CD28^+T细胞百分率低于HBV DNA<107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D8^+T细胞上CD28的低表达与高病毒载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87-1389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在乙肝病毒感染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9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47例,急性乙肝42例,慢性乙肝63例,原发性肝癌41例,同期,选取健康者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7细胞和Treg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和原发性肝癌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均降低,而CD8~+升高(P<0.05);与急性乙肝相比,慢性乙肝和原发性肝癌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均降低,而CD8~+升高(P<0.05);与慢性乙肝相比,原发性肝癌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均降低,而CD8~+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肝和原发性肝癌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和Th17/Treg比值均升高(P<0.05);与慢性乙肝相比,原发性肝癌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和Th17/Treg比值均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同乙肝感染组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呈正相关(r=0.410,P<0.05),不同组患者外周血CD4~+/CD8~+比值和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r=-0.357,P<0.05)。结论:随着乙肝患者病情进展,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均降低,而CD8~+升高,且Th17/Treg比值均升高,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7/Treg比值监测可为评估乙肝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及人类白细胞抗原一A2(human leucocyte antigen-A2,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以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方法: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MHC Pentamersl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CHB组慢性乙型肝炎46例、LC组乙型肝炎肝硬化29例和NC组23例正常对照健康体检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及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ATL水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CHB组、LC组HLA-A2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C组;ALT水平和病毒载量与HBV特异性的CTL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MHCPentamers)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可以检测到低水平的HBV特异性CTL;HLA-A2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之一;ALT水平和病毒载量与HBV特异性CTL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族聚集性乙肝感染者HBV基因型和基础核心启动子(BCP)、前C/C区变异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CHB)98例(来自38个家族)作研究组和非家族聚集性CHB 110例作对照组;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测定BCP、前C/C区核苷酸序列,并且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载量等临床指标。结果 家族性乙肝母亲和(或)父亲与子女感染组以C基因型为主(52.9%),家族水平成员感染组和对照组以B基因型为主(分别为73.3%、67.3%),仅检测到少数B/C和B/D混合型(共8.7%),并且乙肝家族中母亲和(或)父亲与子女感染组C基因型所占百分比高于家族水平成员感染组及非乙肝家族(P<0.05)。家族内HBV聚集感染的基因型基本相同,不一致者为混合型。HBV C基因型的家族CHB患者比非乙肝家族具有更高的HBV-DNA载量,更高的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率(P<0.05)。结论 家族聚集性CHB患者HBV基因型可能与传播途径有关,C基因型更易发生垂直传播。家族聚集性HBV C基因型感染的患者更易发生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HBV C基因型感染并且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是家族聚集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Treg/Th17)与血清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消失的关系。方法在应用ETV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特异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频数。结果与HBV-DNA及Treg细胞频数的下降相对应,所有患者表现为Th17细胞频数的快速增加,以及HBcAg特异性刺激条件下IL-17分泌的下降。治疗引起的HBV复制抑制能够导致Treg/Th17比率的明显下降。第4周时的Treg/Th17比率下降和其后血清HBeAg的消失关系密切。结论病毒复制的抑制不仅减轻Th17细胞的活动而且能够快速降低Treg/Th17比率。第4周时的Treg/Th17比率有望成为预测ETV治疗慢性HBV感染患者有效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益生菌颗粒在初治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益生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前后CD4+、CD8+及Th17/Treg比值水平。结果 经过2个月治疗,试验组CD4+、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Treg/Th17比值水平高于对照组,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为肺结核患者综合性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外周血Th17/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同ALT水平中的变化及恩替卡韦对其的影响。 方法 选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肝病科2012年6月-2012年10月CHB患者85例,分为ALT轻度、中度、重度异常组,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30名,观察Th17/Treg在不同ALT水平中的变化;从以上病例中选择符合抗病毒指征的CHB患者30例,予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24周后测定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等指标。 结果 CHB组与健康对照组Th17和Treg细胞频数、Th17/Treg细胞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水平不同的3组CHB患者之间Th17/Treg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与ALT呈正相关,Treg与ALT呈负相关。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ALT水平、HBV-DNA载量、Th17/Tr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及HBV-DNA均正常患者(22例)、ALT和(或)HBV-DNA异常患者(8例)Th17/Treg比率较基线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基线Th17/Treg比率比较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外周血Th17/Treg在CHB患者中存在失衡,与ALT水平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助于Th17/Treg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新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4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静脉血全血中CD4+、CD8+、Treg和Th17水平,计算Treg/Th17、CD4+/CD8+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静脉血中IL-10、TGF-β和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CD4+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小儿CD8+细胞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Treg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h17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IL-10、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尤其是Treg/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可能是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