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趋化因子CXCL8 (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急性白血病细胞结构性表达IL-8及其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IL-8表达的变化;且当患者出现分化综合征时外周血IL-8含量显著升高;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表达IL-8受体,但不表达IL-8.研究发现具有ELR序列的IL-8与肿瘤发生、发展、治疗的毒副作用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IL-8及其受体形成的趋化因子轴已经成为新的生物治疗热点及靶向治疗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L-8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M1(Fox M1)及其调控的原癌基因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中的作用。方法:RT-q 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7例AML初诊患者、17例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患者、17例难治复发(RR)患者和15例正常骨髓标本中Fox M1的m RNA和蛋白表达;转染Fox M1 si RNA和对照si RNA至白血病HL60细胞和K562细胞,观察Fox M1对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Fox M1对凋亡的影响,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ox M1对Bcl-2表达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Fox M1是否可以靶向作用于bcl-2启动子区域进而影响Bcl-2的表达。结果:AML初诊患者骨髓标本的Fox M1表达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CR患者的Fox M1表达较初诊组降低,RR组的Fox M1表达较初诊组进一步升高。转染Fox M1 si RNA沉默HL60细胞和K562细胞的Fox M1表达后,细胞生长速率显著下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表达降低,Fox M1可靶向调控bcl-2。结论:初步证实Fox M1可通过靶向调控bcl-2促进AML发生发展,干扰Fox M1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提示Fox M1是治疗AML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1(PD-L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并确诊为AML的初治患者4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非恶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液中的PD-L1表达水平,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亚型的对血液中PD-L1的影响,确定PD-L1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PD-L1表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D-L1表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单因素结果显示,PD-L1在AML初诊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WBC数、分型无相关性(P>0.05);未缓解AML患者组PD-L1表达水平高于持续完全缓解组AML患者(P<0.01)。结论 PD-L1可能参与AML的免疫逃逸机制,并可能与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白血病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4 9例初治、10例复发AML患者血清及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K5 6 2、HL - 6 0、TF - 1和NB4培养上清液 (4 8小时 )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五种人白血病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均测到VEGF高表达。 4 9例初治、10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 2 0 1 17± 110 93pg ml和 2 32 5 9± 118 6 2pg 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2 5 6 2± 4 5 4 3pg ml;p <0 0 5 )。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 (>2 0 1 17pg ml)完全缓解 (CR)率为 4 8% ,低表达组 (<2 0 1 17pg ml)CR率为 77%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96例AML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期健康体检的35名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β2-MG、HGF、TGFβ1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不同疗效AML患者血清β2-MG、HGF、TGFβ1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β2-MG、HGF水平明显升高,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异常染色体核型AML患者血清β2-MG、HGF明显高于无复发、正常染色体核型者,而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无复发、正常染色体核型者(P<0.05),AML完全缓解者血清β2-MG、HGF明显低于未缓解者,TGFβ1水平则明显高于未缓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AML患者疗效与血清β2-MG、HGF呈明显负相关(r=-0.456、-0.462),与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98),而复发率与血清β2-MG、HGF呈明显正相关(r=0.468、0.511),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r=-0.568)(均P<0.05)。结论AML患者血清β2-MG、HGF呈高表达而TGFβ1呈低表达,三者与AML患者化疗疗效、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AML早期诊治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D64表达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分型中CD64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系列抗原对132例AML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直接标记,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AML中,CD64对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中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6.4%和100%),在其他AML(M0、M1、M2、M3,M6、M7)中表达均较低.CD64对M4和M5中的特异性为56.5%.因此,CD64有助于AML中M4、M5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DLX4基因异构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与甲基化态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qPCR法检测37例健康骨髓捐献者(对照组)、8例人白血病细胞株及153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DLX4基因异构体(BP1及DLX7)表达及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6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多药耐药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6例AML病人骨髓标本,根据化疗不同疗效分为多药耐药组(7例)和化疗敏感组(9例),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检测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之后采用RT-PCR进一步验证差异蛋白表达结果。结果: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共29个,其中第17号蛋白点经鉴定为抗氧化酶Peroxiredoxin-6。RT-PCR结果证实,与化疗敏感组相比,多药耐药组中Peroxiredoxin-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结论:Peroxiredoxin-6在AML多药耐药病人骨髓细胞中高表达,提示Peroxiredoxin-6可能与AML多药耐药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19 在AML1-ETO 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AML1-ETO positive ,AML with AML1-ETO positive)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共66 例初治AML1-ETO 阳性AML 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CD19 表达与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AML1-ETO 阳性AML 患者初诊时CD19 的表达率为50.0%。CD19 阳性与阴性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 阳性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于阴性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27)。CD19 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CD19 阴性患者(P =0.030),CD19 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较阴性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19 阳性是AML1-ETO 阳性AML 患者OS 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CD19 阳性可能是AML1-ETO 阳性AML 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髓系恶性血液病的8号染色体异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26例髓系恶性血液病初诊患者常规行染色体检查,统计患者4个疗程结束时的治疗效果,观察其与8号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髓系恶性血液病染色体异常率为61.50%(139/226),染色体异常病例中8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4.53%(48/139),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三组患者均检出8号染色体三体;AML结构异常发生率最高,MDS数目异常发生率最高,CML复杂异常发生率最高,CML8号染色体异常均见于加速/急变期。8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缓解、未缓解和死亡率分别为10.42%(5/48)、52.08%(25/48)和37.5%(18/48),其中复杂异常的患者缓解率低,未缓解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患者。结论 8号染色体异常是髓系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与髓系恶性血液病预后不良有关,复杂异常的患者较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的患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联合自然杀伤(N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分别为0、8、16、32、64μmol/L的丹参酮ⅡA处理NK细胞和HL-60细胞,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变化。钙黄绿素-AM释放法检测杀伤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及ULBP2表达率。结果 丹参酮ⅡA呈剂量效应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NK细胞增殖,丹参酮ⅡA浓度为32μmol/L增殖率较高。丹参酮ⅡA+NK细胞组的杀伤率较丹参酮ⅡA组、NK细胞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NK细胞+HL-60细胞组的TNF-α、IFN-γ含量较丹参酮ⅡA+NK细胞组、NK细胞+HL-60细胞组、NK细胞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NK细胞、NK细胞+HL-60细胞组的TNF-α、IFN-γ含量较NK细胞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HL-60细胞组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表达率较HL-60细胞组明显增加。结论 丹参酮ⅡA联合N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选择初发确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例(初治组); 经标准方案化疗,26例完全缓解(缓解组); 健康人30名(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三组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初治组CD3+T 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CD4+...  相似文献   

15.
病例1~4 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 2~3 8岁。因发热、牙龈渗血就诊。查体: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肝、脾及淋巴结无肿大。外周血WBC 2 .2~3 .8×10 9/L ,BPC 5 .4~7.8×10 9/L ,Hb 4.5~9.0g/L ;分类:原粒 早幼粒0 .0 7~0 .10 ,幼单0 5 7~0 .62。骨髓象:原粒 早幼粒占2 0 %~2 6% ,原单 幼单占42 .2 %~48%。过氧化酶染色阳性或弱阳性,酯酶 氟化钠抑制试验,抑制前阳性率92 %~95 % ,积分176~182 ,抑制率3 1%~3 5 %。诊断为急性粒 单细胞性白血病(M 4b)。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培养2 4~48h ,收获制片,G显带,分析计数2 0~3 0个中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SE—CAD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E—CAD(可溶性上皮型钙黏蛋白)水平测定,并与30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6个月治疗后复发者血清VEGF和SE—CAD水平持续异常,未复发者血清VEGF和SE—CAD水平恢复正常。结论:血清VEGF和SE—CAD水平的变化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稳态、衰老、饥饿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条件下Pqlc2(PQ loop repeat containing 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稳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利用造血干细胞体内移植模型检测Pqlc2基因缺失对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的影响;(2)分析衰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外周血中各类血细胞的数目,脾脏中B细胞、T细胞及髓系细胞比例,胸腺中四类T细胞比例,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3)建立能量限制压力模型,检测在连续3 d的饥饿处理下,Pqlc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4)构建野生型和Pqlc2基因缺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LL-AF9 AML)小鼠模型,检测Pqlc2基因缺失对白血病小鼠生存率及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qlc2基因缺失导致稳态下小鼠造血干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造血祖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显著下降(P<0.05);(2)Pqlc2基因缺失对衰老小鼠的造血系统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非肥胖型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和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的KG1a中CD34+CD38-的干细胞亚群建立白血病干细胞(LSCs)动物模型,为靶向治疗LSCs的药物筛选奠定体内实验基础。方法 18只雌性NOD/SCID小鼠,体质量18~20 g,鼠龄6~8周龄。实验组12只,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KG1a细胞中具有LSCs特性的CD34+CD38-亚群,以2×106个/只尾静脉注射经全身X射线照射2Gy的NOD/SCID小鼠;正常对照组6只,只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白血病发生情况,应用形态学、组织病理检查、流式细胞术、骨髓染色体检查等检测实验组小鼠的外周血、骨髓、肝脏、脾脏的白血病细胞标志。结果接种2周后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可见白血病细胞,接种30 d实验组小鼠的白血病发病率为100%,无自发缓解;外周血、骨髓、肝、脾中均可发现大量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中CD13抗原阳性率15.47%~23.66%,并可见KG1a细胞的核型特征。结论尾静脉接种流式细胞仪分选后的CD34+CD38-KG1a细胞于全身亚致死量X射线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能成功建成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LSCs的靶向治疗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伴有22三体(+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inv(16)的发生率,以及inv(16)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对于+22AML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红、绿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CBFβ基因探针对19例核型分析中伴有+22克隆件异常的AML患者进行间期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例+22AML,中FISH检测发现13例(68.4%)为CBFβ重排阳性,包括M4EO 7例,M5 3例,M2a 2例,M1 1例;6例患者CBFβ重排为阴性,包括t(8;21)M2 1例,t(6;11)M5 1例,复杂核型异常2例,不伴有其他异常而以+22作为唯一异常的M2 2例.14例的随访资料显示CBFβ重排阳性的11例中10例尚存活,仅1例死亡,而CBFβ重排阴性的3例均已死亡.结论 +22为inv(16)AML最常见的继发性改变,因此有预测inv(16)AML的价值,+22AML的预后与inv(16)而不是与+22本身相关;FISH检测不仅对于确诊inv(16)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明确+22AML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