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护骨素(OPG)水平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含量的相关性,并分析在老年T2DM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1)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初诊T2DM患者、20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 <7%) T2DM患者(A组)、20例血糖控制中等(HbA1c7%~11%) T2DM患者(B组)、20例血糖控制较差(HbA1c>1 1%) T2DM患者(C组)及1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EPCs的含量; (2)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上述患者的血浆OPG水平.结果 (1)EPCs在T2DM组低于健康对照组,OPG在T2DM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C组血浆EPCs的水平低于B组及A组,B组低于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血浆OPG的水平高于B组及A组(P<0.01),B组血浆OPG的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OPG水平与EPCs含量呈负相关(r=-0.354,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OPG、EPCs为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中空腹血清OPG水平与EPCs存在一定关系,二者可能在老年T2DM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血糖监测频率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达标率的影响。 〖HTH〗方法〖HTSS〗〖KG*2〗收集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372例,均为口服药物治疗,入院时问卷调查入院前血糖监测情况,根据血糖自我监测次数分为从不监测血糖组(监测1组)18例、每月监测1次组(监测2组)105例、每月监测2~3次组(监测3组)118例、每周监测1~2次组(监测4组)85例、每周监测3~5次组(监测5组)46例,比较各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blood glucose,2 hPG)、HbA1c水平及HbA1c达标情况。分析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HbA1c达标的影响因素。 〖HTH〗结果〖HTSS〗〖KG*2〗5组病程、FPG、2 hPG、HbA1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监测频率增加,FPG、2 hPG和HbA1c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监测频率增加,HbA1c达标率增加(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监测频率是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HbA1c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监测频率高的患者更容易HbA1c达标。 〖HTH〗结论〖HTSS〗〖KG*2〗对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的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及时依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可降低平均血糖和HbA1c水平,增加HbA1c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补钙组、维生素D组和钙加D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糖、调脂等治疗,其他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钙剂、维生素D3、钙剂和维生素D3联合应用,1年后比较四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补钙组的FPG、2 hPG、FCP、HbA1c无明显变化(P>0.05);维生素D组的2hPG、HbA1c明显降低(P<0.05);钙加D组的FPG、2hPG、HbA1c明显降低(P<0.05).与补钙组相比,维生素D组的2hPG、HbA1c明显降低(P<0.05);钙加D组的FPG、2h PG、HbA1c明显降低(P<0.05).与维生素D组相比,钙加D组的FPG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单独补充钙剂对于血糖控制意义不大,补充维生素D能够帮助T2DM患者降糖,联合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血糖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A199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A组,对照组)及14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按HbAlc水平分为控制组(B组,HbA1c<7.5%)及未控制组(C组,HbA1c>7.5%)两组。比较3组CA199水平;分析HbA1c与CA199的相关性;以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对CA199的影响程度。结果 C组的CA199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A组(P<0.05),而B组及A组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A199与HbA1c、FPG、2hPG、TG均呈正相关。结论血糖未控制的T2DM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患者及健康者;HbA1c是影响CA199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患者CA199升高与血糖长期控制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达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唐山工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55例,男119例、女136例。分为HbA1c<7.0%组(A组)、HbA1c7.0%~9.0%组(B组)和HbA1c>9.0%组(C组),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组间RBANS评分,分析T2DM患者认知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RBANS总分与年龄(r=-0.20)、受教育程度(r=0.35)、病程(r=-0.13)及HbA1c(r=-0.19)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t=6.16)、HbA1c(t=-4.61)是T2DM患者RBANS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后,3组患者的即刻记忆(F=14.1)、延迟记忆(F=17.2)和RBANS总分(F=1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RBANS总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未达标的T2DM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较严重,控制HbA1c在达标范围内对预防T2DM患者认知损伤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DM)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269例2型DM患者分别以FPG、HbA1c进行分组,分析比较FPG、HbA1c与其血清肾功能即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关系。按FPG(mmol/L)分组:6.111.1(C组);按HbA1c(%)分组:HbA1c≤6.5(A1组),6.57.6(C1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C两患者组Urea和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的Urea和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1组相比,B1、C1两组的Urea和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1组比,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rea和Cr与FPG均有显著相关(r=0.302,P〈0.01;r=0.309,P〈0.01);Urea和Cr与HbA1c也均有显著相关(r=0.236,P〈0.01;r=0.181,P〈0.01);UA与FPG、HbA1c均无显著相关(r=-0.062,P〉0.05;r=-0.044,P〉0.05)。结论 DM患者Urea和Cr随着FPG和HbA1c升高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FPG和高HbA1c是DM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进行FPG和HbA1c联合检测有助于筛查和预防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
刘茜  吴佳佳  王菊梅  董林  陈若平  叶山东 《安徽医学》2015,36(12):1451-145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9例 T2DM 患者,依据神经缺陷评分(NDS)将其分为 DPN 组和非 DPN 组,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NC 组)35例,测定各组皮肤 AGEs 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 NC 组相比,T2DM 患者皮肤 AGEs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非 DPN 组相比,DPN 组患者皮肤 AGEs 水平明显增(P <0.05),两组 HbA1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2DM 患者皮肤 AGEs 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acid,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T2DM患者51例、T2DM合并血管病变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者59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清Hcy、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等。根据Hcy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Hcy组和高Hcy组,分析血清Hcy水平与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和高Hcy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T2DM血管病变相关危险性因素。 结果 T2DM组和血管病变组TG、TC、Hcy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病变组Hcy高于T2DM组(P<0.01);血管病变组C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1)。以Hcy>15 μmol/L为Hcy升高标准,T2DM组和血管病变组血清Hcy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Hcy组中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1c,GHbA1c)、BUN、TC、TG、Hcy以及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Hcy与FPG、GHbA1c、BUN、Cr、TC、TG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 和Hcy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血清Hcy可能参与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是T2DM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监测对无症状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 病变(DP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T2DM住 院患者80例,通过测定振动感觉阈值(VPT)联合神经传导速度(NCV)诊断为DPN的患者60例,其余20例为 单纯T2DM组。60例DPN患者再通过有无肢体麻木、烧灼感、疼痛等症状分为有症状DPN组29例和无症状DPN 组31例。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 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 (APOb)水平;比较3组患者NO、AGEs水平差异。结果:有症状DPN组的FPG、PPG、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 症状DPN及单纯T2DM患者( P <0.01)。无症状DPN组的FPG、PPG、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患者( P <0.05)。 3组患者的TG、TC、LDL-c、HDL-c、APOa、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单纯T2DM组比,DPN组 血清NO均明显下降,AGEs水平明显升高( P <0.01);2组DPN患者血清NO、AG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临床上早期无症状DPN发病率高,NO、AGEs是其重要的生物信号和效应分子,早期检测有助 于了解神经病变的程度。控制血糖对减少DPN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冀黎明  张舂槐  柴军土 《浙江医学》2011,33(12):1775-1776,18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对138例T2DM患者的WBC与IMT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IMT异常组的年龄、病程、WBC、hs-CRP、BMI、HbA1c与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WBC与IMT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WBC的升高(虽然在正常范围内)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丁绍祥 《当代医师》2014,(4):520-522
目的:探讨西宁市部分糖尿病( DM )患者就诊时血糖控制状况,分析其空腹血糖( FPG )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间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同时检测FPG与HbA1c的DM患者801例,按性别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分类统计FPG和HbA1c值,行统计学处理并检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FPG(10.9±4.7) mmol/L,HbA1c(9.2±3.4)%,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单纯DM患者367例,合并单一疾病335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99例,其FPG和HbA1c分别为(10.0±4.2)mmol/L、(10.9±4.3)mmol/L、(14.0±6.0)mmol/L和(9.0±3.5)%、(9.2±3.4)%、(9.7±2.8)%,三者F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FPG与HbA1c呈正相关( r =0.49, P <0.01)。结论西宁市部分DM患者就诊时血糖控制状况不佳,合并其他疾病者FPG波动较大,但HbA1c间无明显差异;门诊DM患者FPG和HbA1c间关联密切程度较低,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患者103例,根据多导睡眠检测结果分为T2DM合并OSAHS组(OSAHS组)及单纯T2DM组(非OSAHS组),并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组患者的腰围、BMI、FPG、HbA1c、IMT值、TNF-α及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MT值与TNF-α、hs-CRP独立相关(OR=1.20、2.21,P<0.05).结论 T2DM合并OSAHS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差,大血管病变风险更大,可能与TNF-α及hs-CRP等炎症因子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2-16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清hs-CRP、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磷酸西格列汀片组(实验组)35例和盐酸二甲双胍片组(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饮食及运动。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个月均在空腹≥10 h 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测定以下指标水平:FPG、2 hPG、hs-CRP、IL-6、TC、TG、HDL-c、LDL-c、HbA1c、hs-CRP、IL-6等,并测定c-IMT。 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炎症指标及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FPG、2 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 FPG、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餐后2 h血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后 c-IMT、hs-CRP、I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IMT变化不明显(P>0.05),hs-CRP及IL-6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c-IMT、hs-CRP、IL-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c-IMT与 hs-CRP水平及 IL-6呈正相关(r=0.6585,P=0.000;r=0.571,P=0.000)。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降糖效应明确,同时能减少c-IMT、hs-CRP、IL-6水平,降糖外的抗炎作用可能参与减少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老年T2DM 患者190例(T2DM组)及同期体检的中老年健康人群1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B)水平。计算受试者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质量指数(BMI)。同时T2DM 组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结果】T2DM 组患者 HbA1c、FPG、hs-CRP、BMI及 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T2DM 组受试者超声检查提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老年T2DM组甲状腺疾病的总患病率(31.6%)高于对照组(18.3%)( P<0.05)。T2DM组中女性患者抗体(aTPOAB、aTGAB)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抗体阳性率( P <0.05)。【结论】中老年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已有改变,其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定期检测中老年T2DM 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并做甲状腺超声检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与脂溶性维生素A、D、E(Vit A、D、E)及营养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8年8月住院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65)、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n=70)、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n=65)。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计算患者的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营养代谢指标、Vit A、E、25(OH)D水平,并分3组患者Vit A、Vit E、25(OH)D与营养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3组患者TC、TG、HDL、LDL、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HbA1c、TP、ALB、PA、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A、Vit 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与TP、ALB、HDL呈正相关(P<0.05),与TC、TG、LDL、FPG呈负相关(P<0.05),其余均无相关(P>0.05)。结论 随着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Vit D的水平逐渐下降,Vit D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秦雯  覃保瑜  夏宁 《重庆医学》2015,(3):321-323
目的:研究血浆激肽释放酶(KLKB1)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经典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和健康成人中的水平,并结合其他指标分析其与LAD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LADA组、T1DM组、T2DM组、健康对照组(NC组)血浆样本中KLKB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DA组与其他各组在FPG(T2DM组除外)、2hPG、HbA1c、FCP、2hCP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与其他各组(T1DM组除外)GAD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B1在LADA组血浆中的含量明显高于T2DM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B1与FCP、HbA1c、FPG、2hPG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程、2hCP无关(P>0.05)。ROC曲线进一步分析显示,单独应用KLKB1对LADA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KLKB1对判断LADA发病风险和早期诊断LADA有一定意义,可在LADA高危人群中结合其他指标进行LADA的筛选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结果分为 A、B、C 3组:A 组HbA1c≤7.0%(17例),B 组 HbA1c7.1%~10%(37例),C 组 HbA1c>10%(44例),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24 h 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水平,并对其24 h 尿总蛋白(24 h U-T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T2DM 患者各组和对照组相比,Scr、BU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24 h UmAlb、24 h U-TP、HbAl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2DM 患者24 h U-TP、24 h UmAlb的阳性率分别为72.45%和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患者 A、B、C 组间24 h UmAlb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24 h UmAlb 检测较24 h U-TP 更为敏感,对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控制 HbAlc 水平有利于防止24 h UmAlb 产生,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选择206例T2DM合并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内皮功能[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FM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non-dependent vasodilation,NMD)]、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调控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心血管事件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HOMA-IR、TNF-α、IL-6、hs-CRP、NF-κB水平更低(P<0.01),FMD、NMD水平更高(P<0.05或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T2DM合并CH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康彧  王竞  沙晓溪  康佳  胡敏  王渠  张嬿 《西部医学》2017,29(10):1461-1464+1468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方法 纳入34~49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Ⅰ组(HbA1c<7%)40例和T2DMⅡ组(HbA1c>7%)33例,另纳入正常对照组35例。常规测量心腔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前向血流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应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分析上述3组人群左心室E/e’ 和Tei指数;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分析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 结果 传统指标LVEF和E/A在评价中青年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e’:T2DM Ⅰ组与T2DM Ⅱ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T2DM Ⅱ组较T2DM Ⅰ组受损更严重(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GLS:T2DM Ⅰ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Ⅱ组较T2DM 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减低(P<0.05)。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T2DM 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T2DMⅡ组较T2DM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增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指标E/e’、Tei指数和GLS可早期检出血糖控制不佳中青年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先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内脏脂肪的影响。 方法筛选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符合(7%≤HbA1c≤11%),随机分成2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对照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利拉鲁肽组),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体重(body weight,WT)、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PG、TC、TG、LDL-C、HbA1c、FINS、HOMA-IR较治疗前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WT、WC、BMI、 FPG、HbA1c、TC、TG、LDL-C、FINS、HOMA-IR、VFA较治疗前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WT、WC、BMI、VFA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利拉鲁肽组与每日应用胰岛素剂量比对照组减少(P<0.05)。VFA降低与WT、WC、BMI降低呈正相关(P<0.05)。 结论利拉鲁肽应用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内脏脂肪,具有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