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5—2014年梧州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梧州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160 775例,死亡905例,年均发病率538.28/10万,年均死亡率3.03/10万,病死率0.56%;乙类发病趋势较为平稳,丙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呈双峰为4—7月和9—10月,以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高发人群为0~4岁及20~45岁。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有肺结核、肝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淋病、梅毒等。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00.95/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7.33%;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70.49/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1.67%;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4.91/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5.06%。结论梧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继续做好乙肝、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应加大对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等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梧州市2009—2019年医疗机构报告的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查询下载2009—2019年梧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丙类传染病,使用Excel 2016和SPSS 23.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共报告法定丙类传染病8种 179 8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3.14/10万;死亡3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9/10万。手足口病发病104 104例,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57.90%,年平均发病率 279.71/10万;其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38 194例,占21.24%,年平均发病率为29.92/10万。丙类传染病在5—7月份、9—10月份、12—1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的人群主要是9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结论 丙类传染病中梧州市应重点防控的是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在流行季节加强这些病种的监测,重点做好幼托机构和小学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病策略,控制和降低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报告的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报告浦东新区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共21种24 451例,发病率为448.54/10万;死亡18例,死亡率0.33/10万。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梅毒、肺结核、淋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发病总数的91.64%;传染病发病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发病比为1.61∶1;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和不详为主。结论 2014年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比2013年有较大的上升,应加大对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防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区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7):541-545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昌平区2005-2013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昌平区共报告肠道传染病10种,累计64 877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总数的76.81%,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8.85/10万,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死亡12例,死亡率为0.13/10万。发病数居前3位的疾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占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的99.18%。每年5~8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数的59.08%。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区,占病例总数的77.82%。男女性别比为1.37∶1,男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59,P0.0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58.60%;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2.09%。结论昌平区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防控的重点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和儿童,应加强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蓬莱市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发生水平及流行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蓬莱市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和死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蓬莱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826例,总发病率为184.41/10万,报告2例死亡,均为乙类传染病,死亡率为0.45/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和死亡。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490例,发病率为109.39/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3种336例,发病率为75.01/10万。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淋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居于丙类传染病的前两位,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5.54%。结论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感染病腹泻等预防控制工作,手足口病、痢疾是危害儿童的主要传染病,加强对传染病监测体系的建设,使疫情报告及时、准确,针对不同疾病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充市201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4年传染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主要从疾病的三间分布探讨南充市传染病流行特征。结果 2014年南充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6 688例,死亡89人,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264.61/10万、1.41/10万;发病率较去年下降9.07%,死亡率较去年上升4.36%。其中乙类传染病10 952例,死亡88人;丙类传染病5 736例,死亡1人。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是肺结核、手足口病、乙肝、梅毒、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1~5岁年龄组,其次是0岁组。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占南充市报告发病总数的76.04%。冬春季发病数略高于夏秋季。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是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结论 2014年南充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3年下降,乙肝、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的下降带动全市整体疫情的下降。需持续加强对构成比较大的慢性传染病防控力度,才能保持全市整体传染病下降的趋势。急性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疾病是麻疹、手足口病。传染病防控应以重点人群为主,并对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导。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3年西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西安市总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52 791例,发病率为617.78/10万,报告死亡52例,死亡率为0.61/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9 112例,发病率为213.46/10万,报告死亡50例,死亡率为0.59/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33 679例,发病率为392.75/10万,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为0.02/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在2013年西安市法定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传染病卫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剑河县2005-2014年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5-2014年剑河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6种,发病9 117例,死亡26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67.95/10万、死亡率为1.337/10万、病死率为0.29%;发病率居前3位病种分别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急性流行性腮腺炎,占发病总数的62.38%;死亡数居前3位病种分别是狂犬病、肺结核和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乙脑,占发病总数的0.25%,占死亡总数的88.46%;病死率居前3位病种分别是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和艾滋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数从2005年的81例上升到2014年的144例,上升了1.77倍;无白喉和脊髓灰质炎病例,2010-2014年无麻疹发病。 结论 2005-2014年剑河县传染病发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病例分布无明显季节性,以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发病人群以农民、学生为主;血源及性传播疾病随着人们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力度;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东莞市石龙镇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落实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东莞市石龙镇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2 959例,死亡1例,其中乙类13种2 045例,丙类6种914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369.8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3%。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其发病率依次为112.63/10万、79.63/10万、56.50/10万、37.38/10万、28.50/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32.54%,肠道传染病占25.3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41.8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24%。结论东莞市石龙镇传染病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重点做好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艾滋病等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和发病特点,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定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3-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3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0种363 327例、死亡7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0.70/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1.01/10万,病死率0.21%;乙类传染病22种264 890例、死亡7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57.7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97/10万,病死率0.27%;丙类传染病8种98 437例、死亡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2.9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03%。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撤呈逐年上升、乙类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遵义市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不放松乙类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防控,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其他感染病腹泻防治为主线。  相似文献   

11.
焦扬    窦双璐  齐秀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6,(14):2663-2667
目的 通过对2004 - 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全面掌握和平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动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和措施、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和平区2004 - 2014年网络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 - 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 22种,发病20 476人,年平均发病率554.51/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病例最多,占总体发病的67.51%,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16.41%,呼吸道传染病占15.76%,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25%,其他传播方式传染病只占0.07%;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等10种法定传染病排在发病率的前五位。结论 天津市和平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本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36 831例,总发病率为599.29/10万,其中报告死亡77人,总死亡率为1.25/10万。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17 308例,发病率为281.62/10万,死亡72人,死亡率为1.17/10万。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9 523例,报告发病率为317.66/10万,其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0.08/10万。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和其它感染性腹泻、梅毒。结论 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传染病卫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8年郑州市传染病疫情,为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2018年郑州市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0 745例,报告发病率791.44/10万,死亡77例,报告死亡率0.8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22 627例,报告乙类发病率253.13/10万,发病数前五位为:乙肝、肺结核、丙肝、梅毒和淋病;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48 118例,发病率为538.31/10万,发病数前五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月份为全年病例报告最多月,2月为最少月,发病年龄最高峰为0~4岁,男女性别比为1.46:1。病例中散居儿童最多,其次为农民、幼托儿童、家务及待业等。死亡病例中比重最高的是农民,占总数的59.74%。结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常见法定传染病,仍是威胁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根据不同疾病流行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布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哈尔滨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年哈尔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931例,其中死亡94例,报告发病率为297.40/10万,报告死亡率为0.90/10万,病死率为0.30%。其中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发病数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结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哈尔滨市今后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6.0对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信阳市2004 - 201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331 874例,死亡994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72/10万、1.08/10万。乙类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257.72/10万,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02.00/10万,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构成分别为50.20%、41.61%、6.69%和1.50%。15年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肺结核(98.87/10万)、乙肝(98.61/10万)、手足口病(75.35/10万);艾滋病死亡最多,占总死亡数的69.22%。结论 信阳市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改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类型。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陈明勇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869-1872
目的探讨贵州省麻江县2006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江县2006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江县2006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7种678例,死亡3例,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29.29/10万,死亡率1.46/10万,病死率0.44%,发病率比2005年下降29.00%。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在前3位的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占乙类发病总数的75.44%;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最多的是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发病总数的84.24%。结论应该把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菌痢、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作为重点传染病进行防治;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加强结核病的归口管理,规范病人治疗;杜绝医源性感染;打击卖淫嫖娼和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传染病的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项东  张志坤  刘丹  张绍文  高庆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70-2871,2878
目的了解唐山市1年来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市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我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19 919例,发病率411.98/10万。无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染病传染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29.41%);病毒性肝炎(23.86%)、手足口病(18.45%)、肺结核(10.51%)和流行性腮腺炎(6.45%)等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陈志英  李晓娜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74-2375
目的了解舞阳县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4种2 879例,死亡4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发病率为534.72/10万,总报告死亡率0.74/10万,病死率0.14%。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2 196例,报告发病率407.87/10万;死亡4例,死亡率0.7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83例,报告发病率126.85/10万,无病例死亡。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在前4位的为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7.50%;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在前3位的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8.24%。结论当前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是严重危害该县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陆全银 《职业与健康》2009,25(5):503-504
目的了解河南省台前县传染病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台前县2004--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学分析。结果2004--2007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5050例,年均发病率为354.27/10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腮腺炎。共报告死亡病例7例(艾滋病2例、狂犬病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年均死亡率为0.49/10万,年均病死率为0.14/%。结论乙肝、肺结核、痢疾等仍是台前县的主要传染病,今后防治的重点是加强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