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淑霞  张晓云  刘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386-4388,4390
目的探讨淄博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趋势,了解淄博市布病人间感染情况,准确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为指导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及中心主动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血清学与流行病学方法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调查和检测,分析其发病情况、发病率、高发原因、防治措施。结果 2011-2012年全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27例,分布在除高新区之外的8个区县。农民发病最多,40岁以上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72%,呈现典型的春季高峰。报告2起布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均为家庭聚集。近两年病例感染模式呈现多元化,可疑患者主动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淄博市布病发病地区逐步扩大,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应进一步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人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淄博市2006年风疹疫情爆发的流行特点与发病趋势,对风疹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全市各区县送检疑似风疹病人的血清968份,采用酶联免疫定性试验检测风疹IgM抗体.结果:检测标本968份,风疹抗体阳性340人,阳性率为35.12%,阴性628人.风疹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接近育龄期妇女.结论:加强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风疹疫苗的接种率.同时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聚集场所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方法,选取2010-2012年珠海西部地区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重点人群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收集2010-2012年珠海市阳性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珠海市共监测布鲁氏菌高危人群508人,共检出阳性感染者46例,检出率9.2%。阳性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学历普遍较低,主要从事喂料和挤奶工作,从事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工种(OR=7.04)。职业人群的布病知识知晓率逐年升高。结论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被误诊的布鲁氏菌病患者进行实验室确诊和临床治疗。方法采集5例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标本,参照国家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应用皮内变态反应、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二巯基乙醇凝集反应(2-ME)和血培养等方法对其进行实验室确诊,对确诊患者应用中西结合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5例被外院误诊的病例经实验室诊断,均为布鲁氏菌病患者,经中西结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达到出院标准。结论实验室检测能为临床诊断布鲁氏菌病提供重要的依据,中西结合疗法能有效治疗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余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新余市布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对从事畜牧养殖、屠宰,羊肉加工、销售等职业的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将检测出阳性的病人和动物的血清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高危人群258人,感染率为7.7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暴露方式主要为羊群的饲养与宰杀、羊肉加工销售以及食用羊肉。结论羊群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控制新余市布鲁氏菌病需加强综合防治,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大连市普兰店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WS 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对2018~2020年自行到大连市普兰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的人群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2018~2020年共检测血清标本209份,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明确布鲁氏菌病分布状况,以期为布鲁氏菌病诊疗、防控工作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县疾控中心、定点医院6962例布鲁氏菌病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时间、职业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男性血清学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41岁以上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P0.05)。4~9月血清学阳性率显著高于10~3月(P0.05)。农民(含畜牧工作者)血清学阳性率明显高于商业服务、学生、工人、离退人员、牧民、餐饮服务业、家务及待业、其他工作者(P0.05)。结论:布鲁氏菌病多见于男性、41岁以上人群、4~9月、农民(含畜牧工作者),故而,相关部门应结合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该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对2001~2011年大连市布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1年,大连市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患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5/10万,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29例患者中,旅顺口区14例,普兰店市5例;城市居民6例,乡村居民23例;5、6、7、8、9月分别为5、4、3、6、5例;男性23例,女性6例;30~39岁5例,40-49岁13例,50~59岁5例;饲养员17例,司机、家务待业及干部职员各2例;2001~2011年合计检测重点职业人群2407人,布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的49例,阳性率为2.03%。[结论]大连市布病疫情趋于活跃并呈上升趋势,出现了非职业人群和城市居民发病比例明显上升的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海勃湾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诊断标准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 2007).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重点人群1 698人,阳性14人,阳性率0.82%.结论 海勃湾区布鲁氏菌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控制,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人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0.
付凯  广洋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6):522-522,524
目的掌握朝阳区布鲁氏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方法血清学检测依据《布鲁氏菌防治手册》,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P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试验,对反应阳性或疑似阳性者再做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统计本区特定人群2009-2011年布病阳性检出率及职业分布情况。结果 2009-2011年检测布病特定人群为520人、619人、724人,确认布病阳性检出人数分别为49人、75人、104人,阳性率分别为9.4%、12.1%、14.3%。结论本区2009-2011年特定人群布病检测数和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政府部门应依据疾控中心提供的布病监测数据,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早遏制和消灭布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各县(区)2012-2016年人间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与自然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为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库中人布病发病数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人间布病发病率与自然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ArcGIS 10.6软件来直观表达布病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6年宁夏布病发病数由449例增加至2160例。研究发现布病发病率与风速、耕地面积以及草地面积存在正相关关系(均有P<0.05),应用ArcGIS 10.6软件绘制出的图形,更直观的表达出了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同。结论人间布病与风速、耕地面积以及草地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了解人间布病的影响因素,掌握相应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的趋势,有利于对该疾病未来的发生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从而对布病的早期预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同时探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对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方法 对某县发生的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将管控区内所有湖北旅居史人员划归为可疑传染源。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可疑传染源采集咽拭子及血清标本,采用RT-PCR法对咽拭子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法对血清进行2019-nCoV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 结果 确诊病例5人核酸检测阳性,其中1例连续检测6次阴性,第7次检测阳性。5例确诊病例来自2个不同的家庭,其先发病例之间及与可疑传染源均无密切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发现1人在整个调查期内7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经血清抗体检测IgM和IgG阳性才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与2个家庭的先发病例均有过密切接触。管控区内可疑传染源77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血清抗体检测发现2例IgG阳性,怀疑其可能是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 结论 新冠肺炎易形成家庭内传播,相对封闭的空间存在有利于病毒传播的可能,抗体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对于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追溯无明确暴露史确诊病例的传染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海南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2-2017年海南省收集的16株布鲁氏菌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布鲁氏菌初步鉴定,再用传统生物学分型方法进行确证,结合饲养家畜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Vitek 2 compact鉴定12株为羊种布鲁氏菌,4株为人苍白杆菌。传统生物学分型方法鉴定11株为羊种布鲁氏菌3型,5株为猪种布鲁氏菌3型。菌株对应的16例病例中2012年1例,2013年2例,2014年4例,2015年1例,2016年2例,2017年6例,分布在东方市、临高县、海口市、万宁市、乐东县、定安县等地。同时对疫区东方市745份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测,阳性47例(6.3%),从东方市病羊采集的标本中分离到羊种布鲁氏菌3型。结论 Vitek 2 compact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布鲁氏菌鉴定方法,但不能替代传统生物学分型方法;海南地区布病主要流行的菌种为羊种3型及猪种3型,通过东方市2017年布病疫情,说明海南省有布病疫畜传染人的疫情,布病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池州市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麻疹IgM抗体水平,为麻疹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9年池州市的麻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IgM检测。结果共检测血清324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81份,阳性率25.00%。实验室病例年龄以20~30年龄段最多。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份到5月份。结论加强麻疹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卢龙县监测点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规律及地区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及《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对卢龙县2007--2013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卢龙县12个乡镇共检测采集血清标本1762份,检出阳性126份,阳性率为7.15%;其中主动检验362人,阳性67例,阳性率18.50%;抽样监测检验1400人,阳性59例,阳性率4.21%。职业人群以饲养员感染率最高,为12.12%(79/652),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8.13%、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蛤泊乡最高,为11.67%(23/197)。结论卢龙县人间布病疫情2007--2010年逐年上升,近几年有下降趋势,主要与近几年防治力度加大有关,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订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 2012年该区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241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11例,阳性率为46.06%;风疹IgM抗体阳性38例,阳性率为15.77%;其中有4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阳性。麻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于20-30岁年龄和8个月-10岁以下年龄,其次是8个月以下婴儿。流行高峰后移至5-9月份。风疹阳性年龄20-30岁组最高,其次为30-40岁组。流行高峰在3-6月份。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出疹4天后采集的血清标本IgM抗体阳性率(麻疹49.75%、风疹18.27%)明显高于3天内(麻疹为29.55%、风疹为4.55%)。麻疹、风疹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者占88.29%和92.11%。结论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率,开展查漏补,麻疹初免年龄应适当提早。提高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同时也需要加强风疹的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控制风疹疫情的蔓延,并进一步加强麻疹、风疹及其他出疹性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了解布氏杆菌病(布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和《西安布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该周期累计完成5个区县5217人的监测任务,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胛)检测血清1139份,阳性25N(2.2%);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6份阳性(24.0%),RBPT和SAT经市疾控中心复检仅有阳性1份(滴度均〉1: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1例。结论提示布病疫情呈现波动趋势,仍应进行动态观察,密切关注人、畜发病动态。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肇庆市2007-201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对肇庆市2007-2014年乙脑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2012-2014年采集的怀集县和封开县共608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乙脑IgG抗体检测,运用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以来,肇庆市共报告117例乙脑疑似病例,经实验室确诊80例,其中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6月份为发病高峰;疫情主要分布在怀集县;乙脑病例以1~14岁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者占81.25%(65/80);怀集县健康人群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85.76%(259/302),封开县为62.75%(192/306),2县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城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肇庆市乙脑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域性,14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封开县健康人群乙脑IgG抗体阳性率较怀集县要低;应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做好防蚊灭蚊,强化疾病监测相关工作,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江西省2011-201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结合省内监测资料,对江西省2011-2017年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布病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7年江西省共报告布病239例,年均发病率为0.08/10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集中在南昌市地区(48例/4起)。地市分布由2011年的1个地级市至2016年全覆盖,涉及县(区)数由2011年的1个增长至2017年的68个,扩增趋势明显(χ趋势2=94.31,P < 0.001)。男女性别比为3.12:1(181:58)。年龄集中在40~65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59.83%(143/239)。5~9月为发病高峰(5~6月大高峰和9月小高峰)。2012-2017年共采集血清样本7 160份,阳性率1.33%(95/7 160)。2013-2017年从193例病例血液中分离出布病菌株62株,羊Ⅰ 4株,羊Ⅲ 54株,猪Ⅰ 4株。  结论  江西省人间布病疫情呈上升势态,流行范围在不断扩大。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扩充监测内容可能为今后的布病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6年布氏菌病(布病)在菏泽市的流行特征及特点,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山东省布氏菌病个案调查表,对菏泽市部分县区的高危人群进行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所有病例都按照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确诊。结果调查825人,确诊布病116例,发病率为14.1%;发病时间高峰在2--5月;116例病人中115例为本地农民中从事屠宰、养殖和皮毛加工人员。菏泽市部分县区布病聚集性发病的原因是外地传染源的输入,从疫区偷运的病死羊羔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造成感染,直接接触病死羊羔是主要传染途径。结论加强外地,特别是布氏菌病疫区畜类产品的检疫,严禁病死羊羔的流入,对高危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规范治疗病人,可迅速控制并最终消灭局部地区的布氏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