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CP)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29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ECP治疗,3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前、后分别做平板运动试验.观察ECP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③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④运动后ST段下降0.1mv所需的时间;⑤运动持续的时间.结果 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P>0.05);明显延长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及运动持续的时间(P<0.05).结论 ECP治疗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绞痛次数,延长其因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2.
黄浩 《西部医学》2012,24(10):1983-1984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50例U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1h,共治疗36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有所改善,体外反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0.1mm所需的时间以及运动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自身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0.1mm所需的时间以及运动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更好地有效地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加服曲美他嗪60天)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以平板运动试验等为考察指标;结果治疗后60天平板运动试验显示治疗组总运动时间(min)、最大代谢当量(MaxMET)明显增加,峰运动ST段平均下移(mV)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总运动代谢当量、心绞痛诱发时间和ST段压低1 mm时间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运动代谢当量、心绞痛诱发时间和ST段压低1 mm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12.9%(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效果更好、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彭志坚  蔡建生  李继锋  章少波 《河北医学》2009,15(12):1416-141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64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n=32)及B组(n=32):A组为常规药物治疗;B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耐量、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运动耐量、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阈值,增加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米翔  管起招  付鹏 《华夏医学》2015,28(1):32-35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50例和体外反搏组50例,药物治疗组接受7周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接受7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ST段压低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反搏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苗苗  樊俊雅  刘贞  张照  黄鑫  张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270-2274
背景 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一种“被动”运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ECP可改善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而心脏康复训练是主动运动,二者联合治疗是否可使患者额外增益,目前还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EECP在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康复训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和反搏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EECP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氧阈值(AT)、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结果 反搏组治疗后AT、6MWD、LVEF大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反搏组治疗后AT、6MWD、LVEF均大于本组治疗前,BNP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EECP能够明显改善已接受心脏康复训练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耐量、步行距离、心脏泵功能及心力衰竭相关指标,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药物及心脏康复训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T,n=24),常规治疗+EECP组(CT+EECP,n=22)。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 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反搏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CT组、CT+EECP组治疗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15%±1.01%(P〈0.05),7.87%±0.86%(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EECP组NMD也得到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NMD无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T均明显下降(78.55±12.63,60.21±10.58,P〈0.05和P〈0.01)、NO均明显上升(67.88±16.56,82.21±20.12,P〈0.05和P〈0.01);EECP组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并与仅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运动持续时间、总工作量、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ST段下移≥1mm时间、NST、ΣST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且研究组治疗后运动持续时间、总工作量、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ST段下移≥1mm时间、NST、ΣST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均有较好的耐受性,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择取对象来源于该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病例数各为32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施体外反搏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减慢、心绞痛发作、室性早搏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减慢次数、室性早搏减少以及心绞痛发作减少均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加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值、临床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5/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3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在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余琴  李新  郑舒展  熊英 《四川医学》2010,31(10):1448-1450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T,n=20),常规治疗+EECP组(CT+EECP,n=16)。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h,36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反搏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 CT组、CT+EECP组治疗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05%±1.19%),P〈0.05,(7.90%±0.74%)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EECP组NMD也得到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NMD无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T均明显下降(73.69±22.13,60.21±20.38,P〈0.05和P〈0.01)、NO均明显上升(69.67±23.36,80.21±22.87,P〈0.05和P〈0.01);EECP组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以临床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做胸外超声波治疗,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4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运动量.结果:研究组总运动时间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明显延长(P﹤0.05),最大运动耐量(METs)明显增加,心电图ST段压低总和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减少(P﹤0.05).结论:胸外超声波治疗能够显著增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联合传统疗法对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5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传统疗法治疗,试验组加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做功量、运动峰值时的率压乘积.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做功量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峰值时的率压乘积两组间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 CTA)等检查分析,明确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7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冠心病连续住院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型标准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及标准药物加体外反搏治疗组(EECP组),行64-slice CTA分析冠脉情况后分组研究.临床随访6~36个月,并行64-slice CTA复查,对两组病例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P>0.05),EECP组的心梗复发率、心绞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总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1例,25.61%)明显低于对照组(47例,51.09%)(P<0.01).64-slice CTA检查提示:EECP组出现侧支循环的例数(17例,20.73%)明显多于对照组(6例,6.52%)(P<0.05),EECP组治疗后病变血管参考内径(3.30±0.55)mm显著大于对照组(3.10±0.51)mm(P<0.05),EECP组基线室壁运动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标准药物治疗加体外反搏治疗在减少患者心绞痛复发,减轻狭窄进展,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长效硝酸甘油缓释剂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平均每次发作时间、心电检查 ST 段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收治的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评价发作次数为(0.8±0.7)次,治疗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VS 5.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T压低总和均值为(0.32±0.09)mm,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 [(1.01±0.12)mm](P〈0.05)。结论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每日3次,口服12周;对照组60例,只接受传统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试验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用量明显下降(P<0.01),而对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持续时间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在传统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TMZ,可使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强,且安全有效,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对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美托洛尔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组,单用美托洛尔的对照组,予治疗3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出现运动试验阳性的时间、ST段水平下移幅度、每天出现心绞痛次数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出现运动试验阳性时间、ST段水平下移幅度、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差值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治疗心脏X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