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巨大腹壁缺损的修补是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难题,寻找理想的修补材料以修复缺损至关重要。用于修复腹壁缺损的材料一般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两种。前者的力学性能较好,而后者的生物相容性更佳。目前公认尚没找到一种完全理想的腹壁替代材料.作者对常用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的特性、应用、优缺点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胶原蛋白作为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胶原蛋白是一类具有活跃生物功能的细胞外间质成分,占人体总蛋白质总量的1/3。胶原蛋白是组织的支持物和填充物,也主动参与了细胞迁移、分化及增殖,并与创伤修复及胚胎发育有关。以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替代物(如人造皮肤等)必然大大优于非生物材料的同类产品。目前,大量不同性能及用途的胶原蛋白医用材料不断涌现,有些已结束实验室及动物实验阶段,大批量投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医用生物可吸收性聚合物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9.
10.
背景:肿瘤组织工程通过构建综合的培养模型,充分模拟肿瘤在体内生长的微环境,可以较好地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动力学及相关治疗策略。 目的:综述肿瘤工程技术中的肿瘤细胞三维培养。 方法:以“tumor engineering; 3D culture; biological materials; dynamic”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2年1月至2013年3月相关文献,纳入有关肿瘤工程、肿瘤细胞三维培养、生物支架材料及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文章。 结果与结论:三维培养因其可再现组织细胞的体内生长情况,已成为研究肿瘤耐药性、侵袭性和肿瘤微环境的重要平台,在许多领域表现出逐步取代平面培养技术的趋势,为肿瘤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接近于体内真实情况的研究平台。近年来,随着肿瘤工程学的发展,多种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被应用于肿瘤细胞的三维立体培养,三维培养技术逐渐成为肿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利用各种方法及材料使细胞呈空间立体方式生长,形成类似体内生长环境的生物支撑或基质,建立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相互联系,并形成特定的类似组织样的三维空间结构。生物材料就是种子细胞生长的土壤,在肿瘤工程中起着替代细胞外基质或组织、器官的基质的作用。而随着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已成为肿瘤耐药、血管形成、细胞间相互作用、信号转导、干细胞等方面研究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接受髓心减压、同种异体骨植骨、多孔钽棒植入术(简称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失效是否会影响后续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收治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38例40髋。所有患髋均行多孔钽棒植入术。在透视下先行股骨头内髓内减压,清除部分死骨并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最后旋入1枚多孔钽棒。多孔钽棒植入术失效后行THA的患者设为二次手术组(n=12),二次手术组行THA时,行股骨颈截骨同时截断植入钽棒,同时取出近端残端。按照1例二次手术组患者匹配4~6例性别、年龄相近(±15岁)原则纳入非创伤性ONFH[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 Ⅳ期]既往无保髋手术史、初次行THA的患者57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初次THA。分析及比较总体患者、不同ARCO期、不同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型ONFH患者多孔钽棒植入术术后24、60、96个月的保髋率。评估总体患者、不同ARCO期、不同JIC型ONFH患者多孔钽棒植入术术后24、60、9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同时比较二次手术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60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收集所有患者患髋的正位、蛙位X线片,以及MRI和CT扫描数据,采用改良的Nish Ⅱ方法评估髋关节塌陷的进展并计算末次随访影像学进展率;比较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进展的不同ARCO期、不同JIC型ONFH患者的保髋率。数据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Mann Whitney U检验与χ2检验。 结果接受多孔钽棒植入术后平均随访(117.1±4.1)个月。术后24、60、96个月的保髋率分别为92.5%(37/40)、82.5%(33/40)、75%(30/40)。术后24、60个月,ARCO Ⅱ期患者与ARCO Ⅲ期患者保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1.396,P=1.000、0.457);术后96个月,ARCO Ⅱ期患者保髋率[89.6%(23/27)]比ARCO Ⅲ期患者[53.8%(7/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P=0.042)。术后24、60个月,JIC C1型患者与JIC C2型患者保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0.145,P=0.839、0.703);术后96个月,JIC C1型患者保髋率[83.3%(25/30)]比JIC C2型患者[50.0%(5/1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多孔钽棒植入术术前,ONFH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为59 (55,61)分,术后24、60、9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72(61,80)、89(82,91)、94(91,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7,P<0.05)。术前,术后60、96个月,ARCO Ⅱ期患者与ARCO Ⅲ期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3.5、180.0、101.0,P=0.114、0.994、0.871);术后24个月,ARCO Ⅱ期与ARCO Ⅲ期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0.0,P=0.043)。术前,术后96个月,JIC C1型患者与JIC C2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4.0、90.0,P=0.279、0.355);术后24、60个月,JIC C1型患者与JIC C2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6.5、93.0,P=0.042、0.038)。末次随访总体影像学进展率为55.0%(22/40)。ARCO Ⅱ期患者影像学进展率为48.1%(13/27),与ARCO Ⅲ期患者[69.2%(9/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5,P=0.391);JIC C1型患者影像学进展率为46.7% (14/30),与JIC C2型患者[80%(8/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5,P=0.086)。影像学进展的ARCO Ⅲ期患者保髋率[11.1%(1/9)]与影像学进展的ARCO Ⅱ期患者保髋率[76.9%(10/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5,P=0.024)。影像学进展的JIC C2型患者保髋率[12.5%(1/8)]与影像学进展的JIC C1型患者髋关节的保髋率[71.4%(10/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9,P=0.009)。二次手术组、对照组接受THA术前、术后60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11、7.471,P<0.05)。术后60个月,二次手术组、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88 (85,93)、94 (92,9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11,P=0.090)。 结论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ONFH在中长期的随访中,ARCO Ⅱ期、JIC C1型患者保髋率较高,ARCO Ⅲ期或JIC C2型患者效果一般,应用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患者。晚期ONFH患者行THA和多孔钽棒植入术失效后接受THA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 Ⅲ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中期疗效。 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ONFH的患者30例(32髋)。其中,ARCO ⅢA期17例,ARCO ⅢB期7例,ARCOⅢC期8例,男23例24髋,女7例8髋,患者平均年龄(27.6±3.4)岁。均采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ONFH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自体髂骨瓣植入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髋关节股骨头功能;以髋关节股骨头功能优良率作为疗效评定指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大转子愈合良好,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0±5.7)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评定疗效,其中优17髋,良14髋,差1髋,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为(82.1±4.6)分,显著优于术前[(53.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9,P<0.05)。其中1例于术后19个月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末次随访时,髋关节股骨头优良率为96.88%,与术前(1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06,P<0.05)。 结论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ARCO Ⅲ期ONFH,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例临床失败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行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38例(50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9岁。经5年随访,失随访3例5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别对其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和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并行Harris评分。术后使用Harris评分对其行临床效果评价,并行影像学检测。数据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 结果截止到末次随访,随访病例中19髋行关节置换,Harris评分低于70分但未行关节置换3例。其中ARCO Ⅱ期(4/18,其中ⅡB和ⅡC各2髋),ARCO ⅢA(15/24)、ARCO ⅢB(3/3)期临床失败率分别为22.2%、62.5%、100.0%,检验值为10.03,似然比值11.54,线性相关卡方值9.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7、0.03、0.02)。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型(2/3)、L3型(19/25)、(C+L1)(1/17)型患者临床失败率分别为66.7%、76.0%、5.9%,检验值为20.32,似然比值23.38,线性相关卡方值1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分期和分型是术后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2.21分。 结论本次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应用于股骨头坏死病例的治疗中,对ARCOⅢ期,中日友好医院L2、L3型(坏死累及外侧柱)患者术后临床失败率较高,适合ARCO Ⅱ期,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1型和C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芯减压术后二次减压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只接受股骨头髓芯减压、死骨刮除、人工骨打压植入术治疗的30例(50髋)ONFH患者,设为单次减压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接受单次髓芯减压术术后半年同意行二次减压治疗的30例(42髋)ONFH患者,设为二次减压组。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所有ONFH均为Ⅰ期、Ⅱ期。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通过影像学(X线、CT、磁共振成像)评定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60例(92髋)ONFH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84个月。术后25个月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二次减压组髋关节Harris评分[(91.21±3.32)分]显著高于单次减压组[(81.60±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92,P<0.05)。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二次减压组VAS评分[(2.20±0.71)分]显著低于单次减压组[(3.27±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3,P=0.001)。单次减压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髋,良36髋,尚可5髋,优良率为76.0%,股骨头保存率为86.0%;二次减压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35髋,良5髋,尚可2髋,优良率为95.2%,股骨头保存率为100.0%。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8,P=0.011),两组股骨头保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33)。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优的37髋的股骨头外形修复均完整;评分为良的41髋中有6髋外形不圆,但股骨头内未出现骨折,剩余基本维持球形;评分为差的7髋出现软骨下骨折、关节间隙狭窄,其中3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结论髓芯减压术后二次减压术可再次诱发股骨头内创伤修复过程,进一步改善患髋功能、减轻髋关节疼痛,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联合金属钽棒植入术与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治疗成年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3例(97髋)非创伤性ONFH患者病历资料,A组43例52髋行髓芯减压并钽棒植入术,B组40例47髋,行自身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参数指标、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40.7±10.3) min、术中失血量(88.0±27.1) mL、术后镇痛泵应用时间(1.68±0.32)d、拆线天数(12.8±1.5)d均显著低于B组[(82.5±17.2) min,(239.4±45.2) mL,(2.15±0.48)d,(14.2±1.9)d;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总评分及各项目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s),A组术后Harris总评分(88.4±5.9)及关节功能评分(41.5±4.8)均显著高于B组[(83.6±5.3),(37.5±6.1);P<0.05].两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A组术后12个月优良率(92.3%)显著高于B组(76.6%,P<0.05).B组有1例出现髓塌陷,A组无髓塌陷病例.结论:髓芯减压联合金属钽棒植入术较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治疗早期ONFH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近期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而且髓芯减压方法简单易行,即使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也不影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以股骨头髓芯减压为基础的3种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标准,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61髋),Ⅰ期21例(29髋),Ⅱ期25例(32髋)。其中15例(23髋)行单纯髓芯减压治疗,18例(25髋)行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13例(13髋)行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置入治疗。 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3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 < 0.01),末次随访时联合细胞移植组和联合多孔钽棒组Harris评分高于单纯髓芯减压组(P < 0.01),而联合细胞移植组和联合多孔钽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髋关节X射线检查:单纯髓芯减压组2例(3髋)发展为塌陷、联合细胞移植组1例(1髋)发展为塌陷,联合多孔钽棒组2例(2髋)出现塌陷。结果可见以股骨头髓芯减压为基础的3种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均有效,其中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或多孔钽棒置入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大粗隆单一入路双孔道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经大粗隆单一入路双孔道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的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收治的30例(41髋)早期ONFH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CT平扫及MRI检查,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的骨坏死分期标准对其分期,其中ARCO ⅡA期1髋、ARCO ⅡB期1髋、ARCO ⅡC期33髋、ARCO ⅢC期6髋,术前评估患髋Harris评分。术后随访时复查髋关节正侧位X线及CT,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以综合评价术后临床疗效。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3.6±13.2)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74.2±5.81)分,优良率为12.20%;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7.7±7.2)分,优良率为80.49%;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及术后优良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9,χ2=38.45;P值均小于0.05);其中,1例女性患者术前左髋ARCOⅡ期,因病情进展于术后22个月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3髋术前ARCOⅡC期,末次随访时病情已进展到ARCO Ⅲ期,但髋功能良好,末次随访时手术成功率为97.56%。 结论经大粗隆单一入路双孔道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治疗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髓芯减压植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多孔钽棒技术也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髋手术,但这两种术式在临床上疗效比较报道较少。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植骨与多孔钽棒植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36例(45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其中15例(19髋)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21例(26髋)采用髓芯减压多孔钽棒植入治疗。 结果及结论:植入治疗均成功,随访3~1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 < 0.05),治疗后12个月Harris评分,多孔钽棒植入高于植骨治疗(P < 0.05),差异显著性意义。髓芯减压与多孔钽棒植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优于髓芯减压植骨,预防了关节软骨的逐渐塌陷。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方法较多。带血管游离腓骨植入后需要长期卧床、创伤大、出血多,植入后并发症多;金属钽棒置入对后续人工关节置换带来困难。 目的:探讨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 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103例(132髋),平均43.2岁(20-70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13髋,Ⅱ期53髋,Ⅲa期40髋,Ⅲb期26髋。应用股骨头钻孔减压联合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植入前、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评估;植入后3,6,12,24个月摄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以及坏死进展并加以分析。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2.0-2.5 年,平均2.3年。植入前Harris平均68.5(64.7±7.8)分,植入后提高至平均91.4(91.0±2.6)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患者24个月时候的X射线平片示106髋有明显改善,7髋无变化,10髋恶化,9髋失败,总有效率为85.6%,恶化及失败髋关节均为SteinbergⅢ b期。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说明钻孔减压联合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青壮年SteinbergⅠ期,Ⅱ期,Ⅲa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囊性变是否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保髋手术后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临床随访观察2017年6月至2020年11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早期ONFH的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CT与MRI)评估结果分组,其中股骨头内有囊性变的患者设为囊性变组,共32例患者37髋;股骨头内不存在囊性变的患者设为非囊性变组,共50例患者59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大粗隆单一入路双孔道减压植骨+结构性骨支撑微创保髋手术,通过内下通道对股骨头坏死内下区域进行减压植骨,经外上通道对股骨头坏死外上区域进行减压植骨+结构性骨支撑。术后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进行1次随访,以最终行髋关节置换术即认为手术失败随访终止,术前和末次随访数据纳入研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不同分型患者(C+L1型、L2+L3型)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2组患者影像学进展率、失败率。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前与随访时均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CT检查,术后影像学评估如股骨头无塌陷或原有塌陷无加重即认为影像学稳定,如发生软骨下骨折或塌陷加重即认为影像学进展。以最终行髋关节置换即认为手术失败。数据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纳入研究,平均随访(30.6±8.6)个月。囊性变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2.43±16.36)分,较术前[(75.67±13.43)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优良率由术前的37.84%(14/37)提高到62.16%(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8,P<0.05)。非囊性变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1.76±17.68)分,较术前[(82.90±12.77)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优良率由术前的55.93%(33/59)提高到62.71%(3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05)。术前囊性变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低于非囊性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末次随访时,囊性变组与非囊性变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囊性变组C+L1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7);L2+L3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明显低于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非囊性变组C+L1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L2+L3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术前,囊性变组C+L1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低于非囊性变组C+L1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末次随访时,2组中C+L1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术前,囊性变组L2+L3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与非囊性变组L2+L3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末次随访时2组中L2+L3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末次随访时,囊性变组患者的影像学进展率为27.03%(10/37),非囊性变组为22.03%(13/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囊性变组C+L1型患者影像学进展率38.46%(5/13)高于非囊性变组C+L1型患者[4.7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19),而囊性变组、非囊性变组L2+L3型患者影像学进展率分别为20.83%(5/24)、32.43%(12/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4,P=0.324)。末次随访时囊性变组失败率为13.51%(5/37),非囊性变组失败率为11.86%(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示,2组总体生存曲线进展平缓,未表现出明显的与临床失败相关的时间界。 结论股骨头囊性变区域可能对ARCOII期或C+L1型的ONFH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影像学进展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建议作为影响早期ONFH保髋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