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入院72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87例ABP住院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内镜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内镜治疗组行ERCP检查和介入治疗,保守治疗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时间和肝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心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未见因ERCP检查和介入治疗而使病情加重者。结论早期内镜介入治疗ABP安全、有效,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4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简称对照组,45例)。所有病例均给予积极的常规综合治疗,ERCP组在入院后48 h内行内镜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指标(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RCP组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27例,单纯胆囊结石6例,十二指肠乳头旁巨大憩室3例,化脓性胆管炎4例,胆总管下段狭窄3例,ERCP未见异常3例。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20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4例行乳头开窗术,3例胆总管微小结石行气囊取石术。27例患者中应用胆道网篮、气囊一次性取石成功20例,7例患者因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或结石巨大,取石困难,先给予急诊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待病情稳定后再行EST取石和(或)碎石治疗。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巨大憩室和3例胆总管下段狭窄行EST,4例化脓性胆管炎仅行ENBD。所有患者均行ENBD。ERCP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ERCP能够明确病因,而且内镜治疗微创、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时机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时机。方法选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95年4月至2005年5月59例经内镜治疗的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48h)31例,延迟治疗组(B组,>48h)28例。分别比较两组病例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病例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B组(P<0.05)。A组发生并发症5例,B组为9例。结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尽早行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合并胆管微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 月至2019 年2 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21 例ABP患者经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发现合并胆管微结石进而行ERCP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ABP患者21 例均顺利进行ERCP治疗,20 例常规插管造影成功,1 例行预切开插管成功。其中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乳头憩室9 例,乳头过长7 例,乳头狭窄5 例,乳头萎缩3 例,乳头炎4 例。术中放置鼻胆管18例,球囊扩张17例,胰管支架植入15例,胆道支架植入3例。术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胆汁淀粉酶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 年,21 例患者均无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结论 ERCP是治疗ABP合并胆管微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其中老年病人23例(老年组),其余6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3例老年病人均顺利实行了ERCP操作,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增加并发症率。结论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对于治疗老年病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老年病人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治疗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9月~2012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41例)和保守治疗组(4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积极的常规综合治疗,ERCP组在入院后48 h内行内镜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指标(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R-CP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ERCP能够明确病因,而且内镜治疗微创、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胆源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第一大病因。尽管当前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诊疗指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有一些棘手或容易忽视的问题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影像学上发现结石或胆泥的证据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至正常3倍或以上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诊断标准。当病因不明时,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超声内镜甚至诊断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应该当作为补充性的诊断工具。胆总管梗阻或急性胆管炎是早期ERCP的指征,尚无证据表明早期预防性胰支架置入能否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预后,对于无条件做ERCP或ERCP失败的病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可作为有效的替代方法。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或疑似胆源性感染的病人,需立即开始抗菌治疗。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应在住院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重型病人需待临床一般情况稳定后择期手术。即使已行胆囊切除术,仍然存在胰腺炎复发的风险。优化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建立完善的临床干预流程,降低复发率是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急性胰腺炎的最主要类型,占急性胰腺炎50%以上。ABP以胆道疾病为诱发因素,其中胆道微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鉴于消化内镜治疗在胆胰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其在ABP的诊疗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内镜下辅助ABP治疗决策、ABP病因治疗、处理ABP并发症、预防ABP复发以及进行ABP肠道营养5方面对内镜治疗ABP进行剖析:超声内镜(EUS)可从病因诊断和预后判断辅助ABP治疗决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伴随胆管炎或者胆管梗阻的ABP首选治疗方式;EUS或ERCP下建立通道引流减压及后期内镜下清创可缓解胰周液体积聚和胰腺坏死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显著降低ABP的复发率;内镜下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保证ABP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营养供给。随着内镜微创理念的普及、内镜微创技术的成熟、内镜器械的研发,有望建立内镜贯穿ABP诊治全过程的微创”升阶梯”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2—2019-02间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IL-8)水平、肝功能指标(AST、ALT、GGT、TBiL)、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以及体温、肝功能、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恶心、呕吐消失及腹痛缓解时间等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RCP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肝功能及生化指标的恢复,是处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对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gallstonepan creatitis ,GP)复发的临床价值。 方法  184例急性GP患者中 ,随机分为EST治疗组 ( 77例 )和非EST对照组 ( 10 7例 )。每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胆囊切除组和非胆囊切除组。随访所有急性GP患者 ,比较二组复发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二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 ( 2 6± 11)个月 ;5例失访 ,随访率 97%。EST治疗组 ( 3 74)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非EST治疗组 ( 4 4 10 5 )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胆囊切除虽然能降低急性GP的复发率 ,但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应用EST技术治疗急性GP ,可预防其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36例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采取急诊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和取石术,28例采取保守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 36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患者顺利实施ERCP;且较保守治疗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同对照组相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对于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胆管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胆源性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作用。方法:收集1997年经内镜诊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0例,并以同时期作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作对照。结果:ERCP操作成功率为85%,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呵同时采用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置鼻胆管引流。治疗成功率为100%。内镜治疗减少了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结论:内镜是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3.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的治疗方法。方法2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早期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和乳头切开减压治疗,并于常规治疗的27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内镜减压治疗,可早期缓解症状,减轻病情,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等。结论早期内镜减压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具有创伤小、生理干扰少、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旦明确为胆源性,即应早期内镜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胆石症是引起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占全部胰腺炎的50%。大约15%~20%的病人起病急且较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胆囊切除术是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有效措施,已经成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规治疗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作后行胆囊切除术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从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与中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的差异来讨论行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凶险、病死率高的急腹症。病死率高达22.7%[1],15%~25%[2]。近年来,内镜技术已成为诊断及治疗胰腺胆管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占急性胰腺炎的15%~50%[3]。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有胆总管结石者高达63%。因此内镜介入治疗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手段。急诊(发病72h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胰管引流术(ENPD)已被广泛认为是治…  相似文献   

16.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30例ABP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经内镜(1~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鼻胆管引流(ENBD)等治疗。结果内镜治疗后22例(73.3%)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患者3~5d体温恢复正常;8例(26.7%)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平均住院18.7d,3例死亡(10.0%)。内镜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口少量出血,经简单治疗止血,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较,症状体征缓解、血常规、淀粉酶、血生化恢复正常及住院的时间更短,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ABP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早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疗效。方法:ABP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早期内镜治疗重症ABP组(Ⅰ组)、早期内镜治疗轻症ABP组(Ⅱ组)、保守治疗重症ABP组(Ⅲ组)以及保守治疗轻症ABP组(Ⅳ组),每组30例,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Ⅰ组及Ⅱ组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和体征以及TNF-α、C反应蛋白(CRP)、IL-6、IL-8、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其他2组,病程缓解时间也短(P〈0.05);Ⅰ组和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和90.0%,明显优于Ⅲ组的70.0%和Ⅳ组的76.7%(P〈0.05)。结论:对ABP患者采用内镜早期治疗,相比保守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胆囊结石伴ABP122例的临床资料。先保守治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石梗阻,104例未发现结石者急性胰腺炎恢复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8例MRCP发现胆总管下段结石,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成功,再行LC。结果轻型106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7~14天;重型16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15~30天。无中转开腹、胆管损伤及死亡。其中107例随访5~8个月,无胰腺炎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伴ABP应常规MRCP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行LC;有胆总管结石伴梗阻者72小时内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管下端嵌顿结石并ENBD,待胰腺炎恢复后再行LC;无梗阻者保守治疗胰腺炎恢复后,先行ERcP并取石,再行LC。手术时机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一般轻型胰腺炎可在发病1~2周内手术。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胆囊结石伴ABP安全、有效、微创、可行。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占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总数的50%以上,多数ABP病人为轻症,可在住院时同期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ABP复发。而对于中、重症ABP病人应避免早期手术,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伴有持续性胆道梗阻的ABP病人,无论是否合并急性胆管炎,均应早期内行内镜治疗以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总之,对于ABP病人胆系结石的处理,无论是内镜还是手术治疗,均应在国内外指南的建议下,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性及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7例,对照组(n=28)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实施ERCP治疗,观察组(n=29)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100ml Tid治疗1周。此外,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补液等对症的支持疗法。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在显效性,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炎症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未见差异,但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9);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P<0.001),腹痛缓解时间(P=0.020),体温恢复正常时间(P<0.00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炎症反应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CRP(P=0.018)、WBC(P=0.041)、PAMY(P=0.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血必净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改善。此外,在凝血功能方面,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APTT(P=0.017)、PT(P=0.026)、TT(P=0.003)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