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未服用血管活性药物,20名经PSG监测为正常且无高血压者为对照组,进行nCPAP治疗7d,治疗前后实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患者24h周期血压及其节律的变化。结果:OSAS患者的昼间平均收缩血压(dMSP)、昼间平均舒张血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均高于正常人(P<0.05)。而昼夜平均收缩压差(△SBP)及昼夜平均舒张压差(△DBP)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重度OSAS患者经CPAP治疗后dMSP、dMDP、nMSP、nMDP与治疗前比明显降低(P<0.05),△SBP、△DBP与治疗前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对照者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nCPAP可以有效地降低OSAS患者的血压,改善24h血压的节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Tei指数分为Tei≥0.40组43例和Tei<0.40组57例;对2组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Tei≥0.40组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SBP),24 h、日间平均舒张压(DBP),24 h、日间、夜间SBP负荷,24 h、日间、夜间DBP负荷均高于Tei<0.40组(P < 0.05~P < 0.01),而2组平均诊室SBP和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水平可能与心脏整体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高血压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方法选择重度OSAHS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2例,均有口服降压药3年以上而血压仍控制不佳病史。治疗采用改良UPPP手术,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时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数据对比。结果①改良 UPPP手术6个月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微觉醒指数(MAI)中位数均明显降低(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则明显升高(P<0.05);②UPPP术后6个月24 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间、夜间的平均SBP、DBP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UPPP对于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郑金秀  郭进建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25-82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24h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38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性鼻出血组患者日间SBP、DBP与夜间SBP、DBP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夜间血压升高者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夜间血压升高者发生鼻出血次数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结论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并鼻出血的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很有必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鼻出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徐宝华 《当代医学》2014,(14):77-78
目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征(OSAS)患者,探讨该方法对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及血压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高血压合OSAS患者(n=44),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4),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降压药物、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PPV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及平均血压水平、ESS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Z)、最低血氧饱合度(LSaO 2)、总呼吸暂停次数、总低通气次数等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上述各指标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24 h SB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 D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d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DBP(日间平均舒张压)、n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DBP(夜间平均舒张压)、ESS评分、AHZ、总呼吸暂停次数、总低通气次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NPPV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和改善睡眠中低通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Lodoz)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mm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Lodoz共4周,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治疗4周后动态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1)治疗4周后,“杓型”和“非杓型”组的24hSBP/DBP分别降低9.57/7.75mmHg和12.61/9.88mmHg,日间SBP/DBP分别降低10.59/8.20mmHg和10.91/8.00mmHg,“杓型”和“非杓型”组间的24h和日间SBP/D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杓型”组夜间SBP/DBP降低6.12/5.65mmHg,“非杓型”组降低17.33/13.61mmHg,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3)“杓型”组的夜间SBP/DBP下降百分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昼夜曲线仍为“杓型”。“非杓型”组的SBP/DBP夜间下降百分比在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SBP/DBP的夜间下降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mg/6.25mg/d)对“非杓型”组患者的夜间SBP/DBP降低作用较明显,有益于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观察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根据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判断是否存在LVH.结果高血压伴LVH者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SBP)负荷明显高于非LVH者[(88.4±11.6)vs(79.8±13.4),P<0,05;(85.3±12.5)vs(75.4±11.4),P<0.01及(87.4±13.8)vs(78.4±14.4),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的检出率达58.8%(10/17),明显高于后者(18.6%,8/43,P<0.005,x2=9.38).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日间、夜间及24 h SBP、舒张压(DBP)负荷呈正相关,其中与SBP负荷的相关性又高于DBP,而与夜间SBP、DBP下降百分率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伴LVH者日间、夜间及24 h SBP负荷值明显上升,其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检出率明显高于非LVH者.提示高血压LVH与血压负荷及昼夜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方法 对89例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n=56)和非H型高血压组(n=33),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hSBP/24hDBP),日间平均SBP/DBP(dSBP/dDBP)、夜间平均SBP/DBP(nSBP/nDBP)、清晨6:00-9:00点平均SBP/DBP(mSBP/mDBP)、夜间23:00-24:00点平均SBP/DBP(mnSBP/mnDBP)]及变异性(包括24hSBPV/24hDBPV、dSBPV/dDBPV、nSBPV/nDBPV、mSBPV/mDBPV、mnSBPV/mnDBPV)、日间/夜间平均心率、SBP/DBP杓形比例及血压晨峰(MBPS)的变化.结果 H型高血压组24hSBP、dSBP、nSBP、mSBP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24hDBP、dDBP、nDBP、mDBP均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型高血压组24hSBPV、24hDBPV、dSBPV、nDBPV、mSBPV与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SBP杓形比例及平均MBPS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1).结论 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增高,与昼夜节律性改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在珠江医院及深圳龙岗中心医院门诊及心内科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55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便携式多导睡眠仪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合并OSAHS患者172例(48.4%),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及OSAHS患者治疗后的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浓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OSAHS组与非OSAHS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CPAP治疗后SBP、DBP、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是顽固性高血压常见合并疾病,此类患者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DBP均较高,CPAP治疗可改善低氧状态,从而降低其血压及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和规范血压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AHI≥5次/h)和非OSAHS组(AHI<5次/h)。OSAHS患者又分为轻度OSAHS(AHI 5~15 次/h)、中度OSAHS(AHI 16~30 次/h)及重度OSAHS(AHI>30 次/h)患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OSAHS组与非OSAH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评价不同程度OSAHS患者DBP、SBP情况,评价DBP、SBP与AH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高血压的患病率(59.1%,133/225)高于非OSAHS组(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9,P=0.001)。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均高于轻度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AHI呈正相关,与ODI、MSaO2、LSaO2呈负相关|SBP与AHI无相关关系,与ODI呈正相关,与MSaO2呈负相关。OSAHS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0.391,95%CI(0.199,0.770)〕、BMI〔OR=1.165,95%CI(1.076,1.262)〕、SBP〔OR=0.966,95%CI(0.943,0.990)〕、DBP〔OR=1.068,95%CI(1.030,1.109)〕。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DBP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相关性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26-28+3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24 h 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状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接诊的40 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0 名体检人群作对照组。检测两组24 h 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白昼和夜间SBP 和DBP 等24 h 动态血压及其血压变异性、日间和夜间平均心率、24 h 平均心率及血管总面积(TVA)、颈动脉的管腔面积(LA)、颈动脉内径(ID)、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IMT 与内径ID 比值(IMT/ID)等血管重构指标。结果 研究组24 h 平均SBP 和DBP、平均脉压、白昼SBP 和DBP、夜间SBP 和DBP 等24 h 动态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 平均SBP 和DBP 变异、平均脉压变异、白昼SBP和DBP 变异、夜间SBP 和DBP 变异等24 h 血压变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间、夜间平均心率、24 h 平均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VA、LA、I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S、IMT、IMT/ID 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多个临床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证存在一定相关性,对病情的诊断、靶向治疗可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初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降压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43.33%(13/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4/30)(P0.05);两组患者头晕症状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心悸和失眠症状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对4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9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进行3年前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问、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24h、日问、夜间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24hSBP和日问SBP及负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16.44±3.19)mmHg(1mmHg=0.1333kPa)比(15.20±4.45)mm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5±3)%比(7±2)%,(4±2)%比(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影响,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仪对确诊的53例OSAHS患者(OSAHS组,包括单纯OSAHS 27例,合并高血压26例),以及体检健康志愿者33例(对照组)进行睡眠监测。使用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估患者白天嗜睡状况和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用胞质阻滞法(cytokinesis blocked micronucleus,CBMN)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桥率和核芽率均明显升高,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前,与单纯OSAHS患者比较,合并高血压患者AHI明显升高(P<0.01),而MSpO2及LSpO2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后,OSAHS组患者AHI、ESS、血压、微核率、染色体桥率、核芽率均明显降低,而LSpO2、MSpO2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合并高血压组治疗后的MSpO2明显低于单纯OSAHS组(P<0.01)。结论: CPAP可减轻OSAH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缓解高血压症状,其机制可能与CPAP对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利沙坦酯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压控制达标率、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3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60,氯沙坦钾治疗)和观察组(n=60,阿利沙坦酯治疗),共治疗12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压变化,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指标水平,记录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SBP谷峰比值(T/P)、血压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24h平均SBP标准差(24hSBPSD)、24h平均DBP标准差(24hDBPSD)、白昼平均SBP标准差(dSBPSD)、夜间平均SBP标准差(nSBPSD)、白昼平均DBP标准差(dDBPSD)、夜间平均DBP标准差(nDBPSD)水平、靶器官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24h尿微量白蛋白(MA)均显著...  相似文献   

16.
裴晓宁 《当代医学》2014,(17):67-68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ouse positive airway presser,OPAP)对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高血压患者24h不同时段血压的影响。方法69例已确诊并进行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存在中至重度的OSA患者,入选患者均维持既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CPAP治疗,推荐患者在每晚就寝后使用,直到次13起床,治疗时间为6~8h,观察时间为2个月,治疗前及2个月后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24h平均收缩压降低(10.1±2.5)mmHg,舒张压降低(80±2.1)mmHg,白昼平均收缩压降低(11.1±5.8)mmHg,舒张压降低(9.2±2.0)mmHg,晨起收缩压降低(11.1±5.8)mmHg,舒张压降低(5.9±3.1)mmHg(P〈0.001),夜间动态血压下降不明显。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OSA,可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更加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特别是控制凌晨的血压,避免晨峰现象,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日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日降压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V、24 h DBP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 SBPV、24 h 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浓度(PAC)的差异,旨在探讨OSA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诊断及排除标准纳入290例完成标准状态下PRA、PAC测定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OSA组(AHI≥5次/小时, n=220)和非OSA组(AHI<5次/小时, n=70),并按AHI水平进一步将OSA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比较3组间PRA、PAC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非OSA组比较,OSA组患者的OSA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腹围较高 (P<0.05),而PRA及PA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年龄对RAAS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分析50岁以下高血压合并OSA患者(n=161),发现PRA水平在轻、中、重度OSA患者中逐步递增,并且在轻度与重度OSA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0.96ng/(ml·h) vs 1.82±1.18ng/(ml·h), P<0.05];PAC水平在重度OSA患者中也较轻度及中度OSA患者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PRA呈负相关(r=-0.26, P=0.01),AHI与PRA(r=0.24, P=0.002)及PAC (r=0.20, P=0.011)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HI与PRA独立相关(P<0.05)。结论 在50岁以下高血压合并OSA患者中,PRA、PAC水平与OS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在重度OSA患者中升高最明显,提示OSA可能通过反复夜间低氧激活RAAS,这可能在OSA患者血压升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HCKD)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探讨HCKD患者的血压特点。[方法]选择HCKD的非透析患者92例,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EHC)患者34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KD组患者夜间SBP和DBP的血压平均值,24 h SBP和DBP、夜间SBP和DBP、日间SBP的血压负荷值,24 h、日间、夜间SBP和DBP的变异性均明显高于E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BP、DBP夜间下降率EHC组大于HCKD组[(11±12)%vs(2±12)%,(10±7)%vs(3±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增高,血压变异性增大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HCKD病患者的血压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24h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ABP)和多导睡眠(PSG)同步监测的方法,对62例患者按照呼吸紊乱指数(AHI)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观察3组患者24h的血压情况.对中重度OSA患者同步进行一夜CPAP治疗和24hABP监测,观察一夜CPAP治疗对24h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依据AHI评分,正常组20例,轻度OSA组22例,中重度OSA组20例.中重度OSA组的24h平均压为(100.4±15.7)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 12.5)mmHg及轻度OSA组的(94.0±10.2)mmHg(P均<0.01);中重度OSA组经CPAP治疗一夜后,睡眠阶段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异程度分别减少了7.25及9.12,但其他时间段的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OSA患者24h血压有特征性的改变.对于中重度OSA患者来说,有效的CPAP治疗在纠正呼吸障碍的同时可能对降低血压变异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