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急性脑梗塞早期运动功能康复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患早期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可行性与方法。方法:将100例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与步行训练。结果:总有效率康复组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有高度显性(P<0.01)。结论:参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多数能提高生存质量,自理日常生活,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出院前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评估,出院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定ADL。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减少,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增加(P<0.01)。2组比较,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用床旁综合康复干预与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平衡、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3.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9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组 ,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并分别观察 2组患者吞咽及运动功能恢复状态。结果 :训练组总有效率为 77.4 % ,与常规治疗组 4 7.5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效果。方法: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组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出院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积极开展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接受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FMA评分、DDNF评分和B 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早期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6.
郭彩春  谭秀革 《现代护理》2004,10(2):181-18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偏瘫合并肩并节半脱位 80例 ,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 (各 4 0例 ) ,康复组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在病后第 3天给予康复指导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 ,进行肩关节半脱位测量及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 4周后 ,上肢运动功能达BrunnstromⅣ级以上者 ,康复组 5 5 % ,对照组 2 5 % ,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差异显著 (P <0 .0 1 ) ;患侧肩峰与肱骨头之间间隙小于 1 4mm康复组 80 % ,对照组 4 2 .5 %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半脱位 ,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7,他引:29  
陈冬青 《中国康复》2003,18(1):45-46
目的 :观察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10 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5 1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 ,每天 1次 ,每次 30~ 5 0min ,其余时间由家属协助训练 ;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2组平均治疗30d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早期介入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宋英姿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189-1190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接受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FMA评分、DDNF评分和B1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早期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有吞咽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4例存在吞咽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小儿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康复组除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外,在成人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儿科特点,对患儿实施寓教于乐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采用洼田饮水测试和才藤氏的吞咽障碍7级评定法为评定标准,对康复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20d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价。结果康复训练后康复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经洼田饮水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吞咽功能训练前后经饮水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训练后吞咽障碍康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吞咽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早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其中早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发病后3天),对照组2周后进行康复训练.2组患者于入院时及1个月时(发病后30天),进行Be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早期组出院时Be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少肢体瘫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运动再学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2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周、2周、4周时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量表、躯干sheikh、平衡Berg量表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技术有利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价各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用简式Fugl-Meyer法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一次。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 ,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早期康复一对一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甄晓悦  陆晓 《中国康复》2015,30(4):253-256
目的:观察等长收缩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PIT)是否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例和对照组8例,均进行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4周的PIT。训练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Fugl-Meyer、改良Barthel指数(MB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结果:训练4周后,与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MBI与SF-36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P<0.05),且训练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BI和SF-3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观察组患者VEGF明显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P<0.05),对照组血清VEGF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T可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VEGF的释放增加促进脑缺血区侧支循环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入r TMS患侧刺激组、健侧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患侧刺激组给予M1区100%运动阈值(MT)的r TMS,健侧刺激组给予M1区70%MT的r TMS。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并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ermotion conduction time,CMCT)。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FMA评分、BI及MEP潜伏期、CMCT均改善(P0.05),r TMS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治疗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频r TMS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62)和常规护理组(n=40),入院当天对康复护理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而常规护理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肌力恢复情况及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护理组有效率为91.94%,常规护理组有效率为62.50%,经比较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患者BartheI指数提高程度较常规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ADL.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单盲法将3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分为循证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循证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后,循证组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的改善最为明显。对照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也有一定提高,但改善的程度不如循证组。两组病人康复训练4周后的FMA和功能独立性简测量表(FIM)评分的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伴偏瘫病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宪霞 《护理研究》2001,15(4):210-211
为了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伴偏瘫病人早期的应用价值,并与常规护理组病人在出院时的步行能力、步态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使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运动机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将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用简式Fugl-Meyer法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一次。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