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选桂枝、干姜混合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以浸泡与否、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体积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以饱和水溶液法对混合挥发油进行β-CD包合,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以包合温度、包合时间、β-CD与混合油比例为考察因素,进行包合工艺的优选。采用显微成像分析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桂枝、干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饮片不浸泡,加8倍量水,提取11 h,验证结果显示该工艺稳定可行;最优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为50℃,油(m L):β-CD(g)为1∶8,包合2 h,验证结果显示包合工艺稳定可行;显微成像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挥发油和β-CD已经形成了包合物。结论确定了桂枝、干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包合工艺,且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连翘、防风和辛夷混合的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混合挥发油收取量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混合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选用饱和水溶液法,以混合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混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投料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以及扫描电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混合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3 h,粉碎成细粉,提取5 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m L)与β-环糊精(g)比例为1∶10,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 h。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及扫描电镜均表明混合挥发油包合物构建相对稳定。结论优选的提取和包合工艺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制剂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芪蛭益肺颗粒中化橘红、连翘、当归混合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混合挥发油的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混合油的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_9(3~4)正交实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并采用显微呈像分析,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不浸泡,加12倍量水,提取10小时;最佳包合工艺为:油(m L)∶β-CD(g)∶水(m L)比例为1∶10∶10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3小时。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表明包合物形成,包合状态良好。结论本实验优化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生产提供支撑性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清肠化湿颗粒中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的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浸泡1 h,提取6 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8(ml︰g),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 h。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化橘红药材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_9(3~4)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并采用显微呈像分析、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不浸泡,加10倍量水,提取10 h;最佳包合工艺为:油(mL)∶β-环糊精(g)∶水(mL)=1∶8∶80,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 h。包合工艺的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平均值分别为91.50%、88.36%。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表明包合物形成,包合物状态良好。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生产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用β-环糊精包合杭白菊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药材的粉碎度、采摘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的出油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用饱和水溶液法对杭白菊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以挥发油与β-CD的配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的包封率和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包合的最佳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杭白菊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头花、磨成粗粉、提取8h;杭白菊挥发油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为1∶6,在50℃下包合2h。结论:确定了杭白菊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包裹有效、包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出薄荷脑和冰片β-环糊精(β-CD)的最佳包合工艺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薄荷脑、冰片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分别考察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薄荷脑和龙脑的相对含量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薄荷脑和冰片的质量比6∶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1.5 h;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均表明β-CD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在空气、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收得率和包合率较高、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宁心痛颗粒中川芎、细辛混合挥发油成分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川芎、细辛混合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CD比例、β-CD与水量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4个因素。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与油比例6∶1,β-CD与水比例1∶6,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优选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当归、薄荷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以加水倍量、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体积为评价指标。包合工艺以温度、搅拌时间、挥发油与β-环糊精和水的配比(m L∶g∶m L)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显微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当归、薄荷加8倍量水,提取6小时;包合工艺为温度30℃,搅拌3小时,挥发油∶β-CD∶水=1∶6∶60(m L∶g∶m L)。验证结果显示包合物形成。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当归、薄荷中挥发油的提取及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健脑益智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倍数为考察因素,挥发油收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和β-CD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2 h,蒸馏6 h。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8,β-CD与水的比例为1∶20,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及包合工艺可行、收率高、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伤寒论》所载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后世就去桂历来有所争议。一般认为去桂枝目的在表已解或津液伤,但此说无论在理论或临床角度出发均有矛盾。从《伤寒论》中细考,在小柴胡汤与麻黄汤加减法中,张仲景在利小便时习惯去除有碍利水的药物;再与真武汤、附子汤、当归芍药散等方比较,可发现"茯苓、白术、芍药同用的"苓术芍配伍",用以专利小便时,则不用桂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情属阳气郁滞,水气停滞表里,三焦不畅,因此以苓术芍配姜草枣而不用桂枝,目的是从方药配伍的角度考虑,使全方专利小便、通阳气、达表里、畅三焦。  相似文献   

12.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桂枝与肉桂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特点,为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方法,分析桂枝、肉桂指纹图谱的特点,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桂枝、肉桂样品指纹图谱轮廓相似,但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存在差异,桂皮醇、桂皮酸、2-甲氧基桂皮酸在桂枝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肉桂,而2-羟基桂皮醛、香豆素、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在肉桂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桂枝.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评价桂枝、肉桂质量的依据.桂皮醛和桂皮酸峰面积的比值可以用来区分大部分桂枝样品(<23)和肉桂样品(>23).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含量有差异.本研究为桂枝、肉桂的药效学差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宁佳 《河南中医》2016,(5):912-913
桂枝和肉桂同为樟科植物肉桂的一部分。桂枝为干燥的嫩枝,肉桂为干燥的树皮。虽然二者来源于同一植物,但是二者的功效主治却大相径庭。肉桂与桂枝都有发汗解热之功效。在桂枝汤中用肉桂或是桂枝,在发汗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别;而在解热方面,肉桂解热作用比桂枝强。肉桂和桂枝在功效与使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差别,各味药都有其特殊而又精妙的用处。  相似文献   

14.
李岳芳 《山西中医》2013,(11):4-5,13
柴胡桂枝汤为《伤寒论》名方,临证应用广泛.结合现代研究,分析其因机证治、药物加减,认为柴胡桂枝汤证属太少同病,涉及肝胆脾肺等脏腑及营卫气血的变化,同时经络循行面积比较广,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无外脏腑失调及气血失和,故其应用范围较广;柴胡桂枝汤证的病机可见于多种疾病的某一阶段,故虽主症不同,病机相似则可应用.经方的应用推广,主要在于对相似因、机、位的变通活用,故治疗以经方为法,有兼夹证候时需化裁圆通,方能宗仲景之旨而又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5.
桂枝、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群  陈飞龙  罗佳波 《中药材》2002,25(4):257-258
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桂枝、肉桂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肉桂挥发油中10种成分在桂枝油中未检出,而桂枝挥发油中16种成分在肉桂油中未检出。  相似文献   

16.
柴胡桂枝干姜汤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桂枝干姜汤(简称柴胡桂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7条,也见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外台秘要》方”。本方目前仍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历代医家对本方的病机及方解认识不一,争论较多。笔者参考了相关书籍以及近10年的文献报道,试从病机、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临床验案,对《伤寒论》中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三方进行辨异。三方主治之证就病性而言,均为阳虚水停证;在病位上却有明确界限:苓桂术甘汤证病位在中焦脾胃,苓桂甘枣汤证病位在下焦-“脐下”,茯苓甘草汤证病位在上焦心肺;就病势而言,苓桂术甘汤证和茯苓甘草汤证较缓,苓桂甘枣汤证较急。三方主治病证同中有异,其关键是白术、大枣、生姜的配伍变化之区别。  相似文献   

18.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 ,其治为 :“……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等阴阳两虚之候 ,其病机为阳不能固摄 ,阴不能内守。遵此病机 ,余常在临证中用该方治疗汗症 ,疗效甚佳 ,现就辨治思路 ,介绍如下。1 揆度阴阳 ,谨守病机 ,探幽求源  汗出一症 ,凡经临床 ,均可遇到 ,大凡对于典型证候 ,自不待言 ,悉投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之类 ,加煅龙牡、麻黄根之品 ,皆可获效。然而临证却有投之不应者 ,值得深思。汗之源实属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 ,上输于肺 ,经肺气之宣发布散外达皮毛 ,泽荫脏腑。当其在体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国内七个地区的9个市售肉桂样品进行鉴定,并对5个样品挥发油中的肉桂醛、咕巴烯等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果5个样品被鉴定为肉桂,其它样品为桂皮;被测样品挥发油中桂皮醛的含量在33.43%~71.19%。结论采用这两种方法均能准确地鉴定肉桂,GC-MS法能以挥发油中桂皮醛含量为指标很好地控制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桂枝的活性组分,对75%乙醇提浸膏进行系统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以期找到抑制necroptosis的目标小分子化合物。方法:取干燥桂枝20 kg,粉碎后用75%乙醇冷浸提取,提取4次,7 d 1次,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总浸膏。将所得总浸膏,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进行分离,依次用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0%乙醇洗脱,减压回收溶剂得水部分,30%乙醇部分,50%乙醇部分,70%乙醇部分,90%乙醇部分。对30%乙醇部分,50%乙醇部分联合采用常压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单体化合物理化性质与波谱学数据(~1H-NMR,~(13))C-NMR,MS)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从桂枝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1),(+)-南烛木树脂酚(2),山橘脂酸(3),裂异落叶松脂醇(4),ovafolinin B(5),原儿茶醛(6),原儿茶酸(7),丁香醛(8),香草酸(9),原儿茶酸乙酯(10),丁香酸(11),没食子酸乙酯(12),2-(3',4'-二羟苯基)-1,3-胡椒环-5-醛(13)。其中1~5,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