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ITP中西医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单纯西药泼尼松对照组40例,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巨核细胞计数等。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单纯西药泼尼松对照组的6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核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ITP气阴两虚证方面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不仅能改善慢性ITP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可切实升高血小板计数,有助于病情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UA(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UA热毒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祛痰化瘀、宣痹通脉之中药内服方-解毒通脉胶囊,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A热毒痰瘀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止血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益气养阴止血方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出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P0.05)。结论益气养阴止血方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提高常规西医一线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之中药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增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减少毒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热毒炽盛型的疗效。方法: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3、血清白蛋白(ALB)、24upr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热毒炽盛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血灵系列制剂治疗激素抵抗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激素抵抗型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生血灵系列辨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对照组30例(给予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出血评分,并评价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LT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及出血评分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PLT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P0.01)。治疗组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血灵系列制剂治疗激素抵抗型ITP疗效优于环孢素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与环孢素作用相似,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环孢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照组单用小剂量泼尼松。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浆TP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血浆T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PO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降低TPO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小剂量激素;激素抵抗型患者血浆TPO水平高于正常人;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P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茜合剂+达那唑)35例和对照组(单用达那唑)35例,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5.71%)优于对照组(48.5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有效率(51.43%)明显优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还可减少服用达那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延长有效期。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12-214
目的:观察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茜合剂+泼尼松)30例和对照组(单用泼尼松)30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出血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有效率(57.14%)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还可减少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摄血方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4周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3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摄血方,21 d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5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计数(Plt)、网织血小板(RP)以及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Ig、RP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Plt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显著改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调节PAIg、RP、Plt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论述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分析历代医家对过敏性鼻炎的选方用药特点,提出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郁热和湿热型过敏性鼻炎,并以现代医家临床研究及治疗疗效为佐证,探究寒热并用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蒙医血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纯蒙药研制蒙医血热证的动物模型。方法:根据文献记载,采用热性蒙药诱发蒙医血热证。具体利用蒙药材干姜,胡椒,荜茇以1:1:1比例制备水煎剂,浓度为12.5g%ml灌胃给药。选用家兔、wistar大鼠两种动物。各动物随机分二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对照观察两种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流变性、血常规指标。结果:造模组的全血粘稠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此造模法能使血液的上述指标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各种属动物身上发生的症状和表现很接近于蒙医临床血热证的症状和体征,符合诊断蒙医血热证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纯蒙药研制蒙医血热证的动物模型。方法:根据文献记载,采用热性蒙药诱发蒙医血热证。具体利用蒙药材干姜,胡椒,荜茇以1:1:1比例制备水煎剂,浓度为12.5g%ml灌胃给药。选用家兔、wistar大鼠两种动物。各动物随机分二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对照观察两种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流变性、血常规指标。结果:造模组的全血粘稠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此造模法能使血液的上述指标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各种属动物身上发生的症状和表现很接近于蒙医临床血热证的症状和体征,符合诊断蒙医血热证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医实热证的研究及改进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文献整理及分析。根据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31篇相关文献和课题体会,从实热证的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对中医实热证的研究进行论述。结果可知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根据"物极必反"原则,选用补气药造模;根据化学因素、客观指标、药物反证为依据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根据化学因素、客观指标、药物反证为依据,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模拟发生热性病的病因,以细菌、病毒、内毒素等作为致毒材料,通过给动物体内注入大肠埃希菌、巴氏杆菌、肺炎双球菌产生内毒素或直接注入内毒素造模4种,评价指标可以从细胞因子、激素分泌、体液免疫等方面进行概括。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借鉴西医造模方法为多。为此提出改进设想,从转化医学的角度建立与中医临床密切的中医实热证模型,参考并移用中兽医的诊断技术,尽可能建立中医动物模型望、闻、问、切四诊评价指标与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重症中暑的治疗效果。方法重症中暑患者133例,其中热射病(暑厥证)62例,热衰竭(阳暑证)7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用安宫牛黄丸、生脉饮治疗。对比分析各组高热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脏器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热射病(暑厥证)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发热持续时间及高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热衰竭(阳暑证)中西医结合组发热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心动过速较对照组缓解较快,心肌酶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药热敷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药热敷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进行总结,为中药热敷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90-1192
目的:分析中药热敷脐部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对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7月—2012年7月间住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腹胀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热型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1995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对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在哮鸣音消失时间方面及总体疗效方面,均显示中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对于改善气道高反应性,治疗后PEF的变化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FEV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17个纳入研究均未报告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结果显示中药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总体疗效方面与单纯西药比较有一定优势,而对于改善气道高反应性方面与单纯西药比较有部分优势,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本研究纳入文献所涉药物种类繁多,且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以及干预手段不一致等限制,以上初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从而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医院清热中药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使用清热中药的患者病历672例,对其基本情况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清热中药的临床药理作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672例患者中,272例用于治疗炎症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有效率为100%;120例用于抗肿瘤和解热,有效率为86.7%;220例用于清热利湿治疗,有效率为86.4%;60例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清热中药在抗菌、解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诱导热休克蛋白产生,故又称为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根据分子量大小和同源程度,HSPs可分为HSP110、HSP90、HSP70、HSP60、小分子HSP(sHSP)5个主要的家族。目前对HSP90、HSP70研究最多,而对HSP110研究较少。HSPs有许多共同点,但各个HSP家族都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HSPs对机体具有保护性,故设法寻找一种没有毒副作用的HSPs诱导剂或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活跃领域。中医中的针灸和中药能影响HSPs的表达,就HSPs的结构功能及其和中医药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