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药物治疗的基石。但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接受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后的反应性差异与血栓、出血等不良事件显著相关。因此,针对高危血栓或出血患者可行血小板功能学检测,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但血小板功能检测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争议且未得到指南的强烈推荐,其标准化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的关键。本文将根据近年循证资料、指南共识和临床经验,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在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抗血小板药物在各种动脉血栓性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多采用固定剂量给药,但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的血小板高反应性或低反应性可能与血栓事件或出血事件风险相关。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预防血栓或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仍缺乏上述治疗策略能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的确切临床证据。迄今为止,对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是否应常规进行实验室监测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成因及血小板功能检测是否可用于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实质是血栓事件,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在改善缺血和预后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但也增加了出血风险。本文拟对近几年ACS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基石。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理学特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和栓塞,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该类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然而不同患者对同等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在规范用药基础上,仍有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即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因此,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效应进行个体化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已有多种手段可以监测血小板功能,那么血小板功能实验预测心血管病人血栓与出血风险的能力如何?能否依据血小板功能实验来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抗血小板药物?本文简要概述血小板功能及检测方法,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正常止血功能中,血小板是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了病理性血栓的重要因素。抗血小板药物可使血小板受体活化,从而使血小板激活得到抑制,进而形成了抗栓作用。但是若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越强,则出血的风险性便越高。而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具有作用强、起效快的特点,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过程中,可由不可逆转向可逆,若停药则能使血小板生理功能得到快速恢复,且有较宽的"治疗窗",容易对其出凝血平衡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用药的安全性及疗效得到保证,可实现抗血小板最佳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活化是生理性止血中的关键步骤,在病理性血栓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以预防和治疗血栓是血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临床抗血栓药物的高效性以出血风险增加为代价。血小板糖蛋白受体VI(GPVI)是血小板特异性受体,其与胶原的结合是血小板活化的关键。它作为一种新型抗血栓药物靶点,其拮抗剂能抑制血栓及其炎症反应,又不干扰正常止血机制,既安全又有效。本文对血小板GPVI的结构与功能,在出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未来开发出具有临床意义的以GPVI为靶点的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展望,以期为血栓栓塞性疾病提供可靠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58-356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血小板活化在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血栓素A2(TXA2)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本文就以上几类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亮  王梅 《临床荟萃》2018,33(9):767
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治疗的基石,而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 受体抑制剂是目前指南的I类推荐。抗血小板治疗在降低ACS患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出血风险。因此,对于部分特殊人群如高龄、合并糖尿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接受溶栓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评估缺血风险与出血风险的同时,其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呈现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本文就目前部分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加强血小板功能试验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用于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或治疗血栓性疾病监测的血小板功能试验有多种,可根据不同药物选择监测试验,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的监测。不同血小板功能试验确认的药物抵抗性存在差异,与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有待确认。  相似文献   

11.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规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接受上述治疗的部分患者血小板的抑制率较低,即氯吡格雷抵抗,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而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原因复杂,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其明显相关,对高危人群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利于识别氯吡格雷抵抗,并及时增加氯吡格雷剂量或更换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可降低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房颤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均为常见疾病。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的主要不良预后,抗栓治疗可显著减少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另一方面,抗血小板治疗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当房颤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需要通过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卒中及缺血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然而,联合抗栓策略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平衡出血和血栓风险,以及如何在不同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中进行选择,制定最优的抗栓方案是临床工作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抗血小板治疗是脑梗死全程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临床上存在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反应差异且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精准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基因检测是抗血小板药物精准治疗的核心环节。对于存在高危缺血风险或预后较差、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行基因检测和(或)血小板功能检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对于阿司匹林抵抗人群,不推荐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可考虑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基于CYP2C19基因型进行氯吡格雷剂量调整的策略仍有待研究,而携带CYP2C19失功能等位基因的患者,建议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型抗血小板药物陆续出现,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仍是目前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最常用药物。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部分患者仍再次发生临床缺血事件,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无反应"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关于这一现象研究很多,这些研究都有一定局限性,如不同实验室检测体外血小板功能方法不同、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存在广泛个体差异以及其他疾病对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影响等。文章主要从体外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及影响抗血小板药物代谢相关临床疾病等方面总结目前可能得到的证据,来阐述影响残余血小板活性原因及其与血栓形成事件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1.已接受双联抗血小板台疗的患者,不推荐阿司匹林治疗反应检测。在与P2Y12抑制剂合用时,即使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提示阿司匹林治疗反应不佳,也不推荐增加阿司匹林剂量(超过100mg/d)。2.P2Y12抑制剂治疗反应监测推荐应用VerifyNow或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检测,无条件时可采用LTA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老龄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显著增加,而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血管不良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用已经得到证实[1]。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近年来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实践中,由于个体化差异,部分老年患者不能达到对血小板的良好抑制,还是会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称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同时,若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后发生出血相关不良反应,也会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TEG)和光学比浊法(LTA)在监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中的相关性;观察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并接受规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77例;回顾分析其TEG测定的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后MPV,以及其中99例患者LTA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DP、ARA诱导的LTA血小板聚集率与TEG血小板抑制率无相关性(P均0.05)。氯吡格雷低反应性LTA和TEG检出率分别为30.3%和45.5%,阿司匹林低反应性检出率分别为19.2%和31.3%,低反应性检出率LTA低于TEG法(P0.05)。177例患者中,氯吡格雷低反应组和敏感组、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组和敏感组服药后MPV均较服药前降低(P均0.01);服药前及服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组MPV均低于敏感组(P均0.05);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低反应组服药后PLT高于服药前(P均0.05)。结论 TEG和LTA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差,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检出率均较高,值得临床医生注意;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MPV降低;服药后PLT上升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低反应性;MPV偏低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发生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脑内微出血(CMBs)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查找所有关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内微出血之间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7篇。Meta分析示,住院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会明显增加患者的CMBs发生率[OR=1.97,95%CI(1.25,3.10),P=0.003],但异质性较高(I~2=81,P=0.0003)。住院患者中脑出血(ICH)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明显增加危险结局事件发生率[OR=2.78,95%CI(1.51,5.10),P=0.001],IS/TIA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同样会明显增加危险结局事件发生率[OR=1.80,95%CI(1.12,2.88),P=0.01],但IS/TIA患者中异质性较高(I~2=84,P=0.0004)。欧洲人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发生CMBs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3),亚洲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明显增加卒中、ICH和IS/TIA的发生率[OR=2.22,95%CI(1.23,4.00),P=0.008],但异质性明显(I~2=82,P=0.0008)。结论:卒中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CMBs的发生,非卒中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风险较小。亚洲卒中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发生CMBs的风险比欧洲患者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75 mg/d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连用5 d,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P2Y12受体基因C34T、G52T多态性,采用血栓弹力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P2Y12受体基因C34T、G52T的位点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15.00%、20.00%,其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基因C34T,基因突变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增加值明显高于未突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G52T,基因突变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增加值明显低于未突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有关,其基因G52T突变可能会降低血小板抑制率,其基因C34T突变可能会增加血小板抑制率。  相似文献   

20.
杨帆  谭保平  赖沙毅 《新医学》2009,40(11):753-755
尽管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但出血风险增加。加用PPI可避免抗血小板治疗所导致的胃肠黏膜损害,但因PPI在肝脏的代谢具有与氯吡格雷相同的代谢途径,从而有可能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益并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氯吡格雷与PPI联用是否影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尚需大样本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