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固醇细胞瘤是指完全或主要由与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相似的瘤细胞构成的肿瘤,该瘤细胞成分〉90%。这一类型的肿瘤包括间质黄体瘤、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及不含其他成分的Leydig细胞瘤。这些肿瘤可在体外产生各种雄性激素,有时可发现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本文报道1例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显示,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质较宽,嗜酸性颗粒状或透明空泡状,肿瘤内薄壁窦状血管较为丰富。免疫组化:瘤细胞特征性α-inhibin、calretinin、CK-pan和CD99(+)。特殊染色显示苏丹Ⅲ(+),PAS(-)。结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极少见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相似文献   

3.
卵巢粒层细胞瘤是一种源于性索间质细胞的肿瘤,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6%~7.3%,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现将我院遇到的13例卵巢粒层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包括颗粒细胞瘤、滤泡膜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占所有卵巢肿瘤的7%,多数属低度恶性。超声表现的特异性不明显。本文收集21例并与病理对照,探讨其超声表现的特点,以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卵巢粒层细胞瘤是一种源于性索间质细胞的肿瘤,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6%。7.3%,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现将我院遇到的7例卵巢粒层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卵巢粒层─间质细胞肿瘤─附17例分析朱明月,林裕媛,茅青(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214041)粒层-间质细胞肿启为性索-间质肿瘤中的一类。它包括粒层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硬化性间质瘤。粒层细胞滴与卵泡膜细胞瘤比较少见。前者约占卵巢肿瘤的1....  相似文献   

7.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steroid cell tumor,SCT)是极少见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0.1%.主要好发于生育期妇女,以30~50 岁最多见[1].2014 年,WHO 将卵巢类固醇细胞瘤归入单纯性间质肿瘤.SCT 在笔者工作中仅见二例,笔者回顾性分析二例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 MRI 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肝样癌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肝样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卵巢肿瘤由类似肝细胞癌样的细胞组成,排列呈片状、巢状,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中央,可见核仁,分裂象活跃。AFP( )、HCG( /-),而CA-125、CEA、CK、EMA、Inhibin、ER、PR、Mac387、KP-l和HMB45均(-)。CD34显示丰富的毛细血管。PAS(-)。结论卵巢肝样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需与肝样卵黄囊瘤、类固醇细胞瘤或脂质细胞瘤、卵巢转移性肝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8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实性,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呈巢、索状或弥漫性分布,细胞大,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泡沫状或嗜酸性颗粒状,部分肿瘤内含丰富毛细血管网和血窦。免疫组化,所有病例calretinin、CD99和vimentin(+),CK灶状(+),部分病例inhibin和melan-A(+)。诊断时需与妊娠黄体瘤、黄素化的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及透明细胞癌、血管性肿瘤、腺癌等鉴别。结论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7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7例Sertoli-Leydig细胞瘤的平均年龄为31.00±13.52岁,均发生于一侧卵巢,平均直径9.93±6.58 cm.镜下Sertoli细胞排列呈管状或条索状,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部分为短杆状,胞质淡染或透明;性腺间质细胞排列密集,核浆比例较大,核染色深,细胞界限不清;两种细胞逐渐过渡移行.Leydig细胞单个或成簇出现于间质内,核小,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随访10~96个月,所有患者无瘤存活.结论 本病罕见,病理诊断尤其在术中冷冻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较少有术前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年龄轻,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术中冷冻明确诊断具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根据其主要成分的不同分为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颗粒卵泡膜细胞瘤等。本文对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卵巢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瘤以往称“睾丸母细胞瘤”或男性母细胞瘤 ,非常少见 ,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 0 2 % - 1% ,占卵巢性腺间质肿瘤的 2 4 % ,本文 5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 1977- 1990年所遇卵巢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瘤 5例 ,占同期卵巢肿瘤 0 5 8% ,占性腺间质肿瘤的 12 82 %。年龄 16- 4 4岁 ,平均 2 7 4岁。临床均有下腹部包块史 (其中 2例伴下腹隐痛 ,1例出现恶病质 )及去女性化表现 ,月经不规则且月经量逐渐减少 ,其中闭经 2例 ,乳房萎缩变小 4例 ,不孕症 2例 ,面部多毛 2例 ,以及痤疮、声音低沉等男性化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卵巢肝样癌的卵巢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卵巢肝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肿瘤的来源进行探讨,同时系统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4岁和54岁,主诉均为下腹部肿物近日迅速增大,分别伴尿频及下腹坠胀,全身检查无占位性病变;妇科及盆腔B超检查证实为卵巢肿瘤,遂行患侧卵巢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示2例分别为右侧及左侧卵巢肿瘤,直径5cm及15cm,以实性为主;光镜下瘤细胞肥硕,呈多角形,胞质嗜酸或富含类脂质,核居中,核仁明显,呈条索状或巢状排列,常伴有不规则腺腔区域,血窦丰富,易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AFP、AAT、CK8、CEA、hepatocyte和WTl均弥漫( );例l衬覆腺腔的瘤细胞CAl25( ),CD99、HCG和a-inhibin均(-).结论 卵巢肝样癌十分罕见,须与卵巢肝样卵黄囊瘤、宫内膜样腺癌、未分化癌、类固醇细胞肿瘤及卵巢转移性肝细胞癌鉴别,AFP和CAl25( )提示本瘤可能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于秋萍  齐亚飞 《临床医学》2015,(4):15-17,127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包块、腹痛腹胀,肿瘤大体为卵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10 cm,包膜完整,粉红至棕褐色,切面实性分叶状,可见出血或坏死。镜下为单一的大细胞排列成巢片、团块状,由含有不同数目淋巴细胞的纤细的结缔组织将其分隔。免疫组化:PLAP和CD117均为膜阳性。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发病率低,常发生于30岁以下,单纯性无性细胞瘤预后较好,而混合型无性细胞瘤预后差。掌握该肿瘤的特征性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对鉴别其他卵巢肿瘤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卵巢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又称为男性母细胞瘤,是一组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完全类似于不同发育阶段男性性腺的卵巢肿瘤[1]。发病年龄为2-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5岁,75%的病例发生于30岁以前的女性[2],恶变率不足20%,恶变后多表现为低级别恶性肿瘤[3]。卵巢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患者发病率低,由于其为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去女性化特征及随后出现的男性化体征。早期肿瘤较小时不易发现。本文作者针对1例绝经  相似文献   

16.
卵巢粒层细胞瘤(OGCT)是一种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5%~8%,而OGCT只占所有性索一间质性肿瘤的。40%,故OGCT只占卵巢肿瘤的2%以下。国外有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尽量减少卵巢瘤样病变及炎性包裹误诊为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方法:对1987/2007年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卵巢瘤样病变,5例炎性包裹本不该手术治疗的患者误诊为卵巢肿瘤而行手术治疗。结论:首次发现附件区包块可暂观察2~3个月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GISTs)的临床特点、良恶性差异及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22例GISTs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肿瘤位置:胃8例,小肠11例,肠系膜2例,结肠1例.肿瘤大小:长径<5 cm 13例,≥5 cm 9例.病理诊断:胃间质细胞瘤7例,胃恶性问质细胞瘤1例,小肠间质细胞瘤4例,小肠恶性问质细胞瘤7例,肠系膜恶性间质细胞瘤2例,结肠间质细胞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CD117 ~ 20例(90.9%)、CD34 ~ 17例(77.3%)、S-100-22例(100%)、Action 7例(31.8%)、Desmin±1例(4.5%).结论 GISTs临床诊断较困难,常需参考各项诊断指标,相应的症状与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提供GISTs病变部位、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肿瘤大小、有无浸润与转移及核分裂相计数可判定其良恶性,免疫组织化学可与其他间叶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尽量减少卵巢瘤样病变及炎性包裹误诊为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方法:对1987/2007年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 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卵巢瘤样病变,5例炎性包裹本不该手术治疗的患者误诊为卵巢肿瘤而行手术治疗.结论:首次发现附件区包块可暂观察2~3个月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张文芳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707-1708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结局。结果: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黄体囊肿和黄体瘤的发生率分别为75%、7.8%和6.2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发生率为12.5%,扭转的卵巢肿瘤75%为畸胎瘤。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以成熟囊性畸胎瘤(或粘液性)囊腺瘤居多,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90%,恶性者以无性细胞瘤及浆液性囊腺癌为多。不同孕期的卵巢良性肿瘤处理同。若诊断或疑卵巢恶性肿瘤,应尽早手术,其处理原则同非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