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COPD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12个月,患者咳嗽、咯痰、气短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体力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平均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84.3±3.8)mmHg比(93.6±2.9)mmHg],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52.7±4.5)mmHg比(35.1±3.1)mmHg](P均〈0.01);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出量[(37.5±13.8)%比(46.3±11.9)%]、第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36.1±12.3)%比(43.7±16.2)%]明显提高,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357.1±46.4)m比(436.7±91.0)m],P均〈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RI)动态图像特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综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观察42例肺功能轻-中度损伤的COPD患者,依据CAT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重度症状组,对照组为16例健康志愿者,比较组间VRI动态图像特征的差异。结果重度症状组动态图像评分2.00±0.71,高于轻度症状组0.95±0.53及对照组0.06±0.25;振动曲线异常评分重度症状组为2.82±1.13高于轻度症状组2.00±0.71与对照组0.68±0.79。MEF形态评分重度症状组最为3.47±1.42,高于轻度症状组0.88±0.81与对照组0.18±0.40;CAT评分与曲线异常评分、图像异常评分、共振频率呈线性关系,R20.767,P0.05。结论在轻中度COPD综合评估中,VRI能较好反映COPD症状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RI)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度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10例COPD患者按病情严重度分为4级,对照组80名为健康志愿者,同时进行肺功能和VRI检查。结果 COPD组VR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振动曲线异常评分和动态图像异常评分随着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VRI在COPD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VR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10例COPD患者行肺功能和VRI检查,分析VRI结果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的VRI图像评分(10.81±3.61)分,振动值(1.56±0.47)分,右肺QLD值(49.63±12.03)%,啰音数(5.0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74例老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被分血液透析组(96例)和常规治疗组(78例),记录机械通气参数及呼吸机支持力度(正压),测定动脉血气,评估肺功能情况,以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EVLWI)、心率(HR)评估血流动力学,测定血浆脑型利钠肽(BNP)含量评估心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血液透析组动脉血气氧分压[(65.32±5.35) mmHg比(101.43±5.87) mmHg]显著提高(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39.38±3.61) mmHg比(7.53±3.54) mmHg]显著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血液透析组血流动力学CO[(1.87±0.14)L·min-1·m-2比(4.59±0.37)L·min-1·m-2]、CI[(1.45±0.24)比(4.68±0.75)]显著升高,EVLWI[(9.89±0.74)ml/kg比(5.67±0.21) ml/kg],BNP[(13283.98±173.91) pg/ml比(4584.26±94.71)pg/ml]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缓慢、连续性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老年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清除炎症介质、缓慢脱水减轻心脏肺负担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均吸入噻托溴铵每日1粒,疗程3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噻托溴铵治疗后血氧分压显著改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改善氧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梁钢  荣玉栋 《山东医药》2009,49(35):101-102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吸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吸入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龙口服及福莫特罗吸入,均连续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7%、30.0%(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张斌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810-8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治疗前后矽肺合并稳定期COPD患者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矽肺合并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检测CRP、动脉血气、肺功能。结果治疗组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CRP、动脉血气、肺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矽肺合并稳定期COPD,可降低CRP水平,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RI在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呼吸科行VRI及肺功能检查的100例住院慢阻肺患者与35例健康志愿者,分析VRI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患者VR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振动曲线异常和动态图像异常随病情严重程度而改变(P<0.05),且与FEV1%pred呈相关(复合相关系数r=0.549,P<0.01)。结论 VRI对COPD诊断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忡肺疚病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确诊COPD患者共52例,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于吸入舒利达治疗和口服茶碱治疗8周,观察肺功能、动脉血气、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变化。结果治疗组肺功能、动脉血气、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均有好转(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是中再度稳定期COPD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长期吸入治疗能减缓肺功能的损害,缓解临床疗状。  相似文献   

11.
王晓晟  吕静  周丽荣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7):1298-130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AECOPD的住院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并应用CAT问卷进行症状评估,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与CAT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肺功能对患者进行分级,并与根据CAT评分的分级进行比较,观察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CAT总分与FEVt%pred呈显著负相关(r=-0.557,P〈0.01)。CAT评分随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3组COPD患者,其CAT总分分别为(18±6)分、(21±7)分和(25±6)分,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368,P〈0.01)。根据CAT分级和根据肺功能COPD严重程度分级比较,两者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在AECOPD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及CAT评分,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前白蛋白与C反应蛋白在老年AECOPD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威  张宇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106-110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5例老年AECOPD患者血清PA、CRP和白细胞(WBC)含量,与42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7d后PA、CRP和WBC的区别。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PA、CRP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无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组入院第1dCRP、PA与存活组比较无差异,第7dPA较前降低(P〈0.05),CRP较前相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第7dCRP较第1d降低,PA较前升高(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A、CRP对于评价老年AEA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胸腔内注入凝血酶和鸦胆子油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凝血酶组有效率86.8%,平均住院天数14±3.3 d,鸦胆子油乳组有效率95.6%,平均住院天数10±2.5 d,差异有显著性(P〈0.01);凝血酶组胸痛发生率19.1%,发热发生率26.5%,鸦胆子油乳组胸痛发生率2.9%,发热发生率4.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比凝血酶有效率高,平均住院天数短,引起的胸痛、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侯振钢 《内科》2009,4(5):683-68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和组同动脉血气及神志精神变化。结果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64.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aCO2分别为(70.5±9.9)mmHg和(36.8±12.4)mmHg,Pa02分别为(46.2±0.1)mmHg和(85.8±12.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动脉PaCO2、PaO2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对COPDⅡ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治疗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76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进行Fe NO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38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Fe NO在COPD组[(32.5±11.4)ppb]显著高于对照组[(18.6±6.1)ppb](P0.01);COPD组Fe NO在出院时[(25.1±7.8)pp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27 ppb为COPD患者治疗前Fe NO测定值的"切点",将76例COPD患者分为低Fe NO组31例(40.8%),高Fe NO组45例(59.2%),但两组之间症状轻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e NO在老年AECOPD患者中明显增高,Fe NO的高低不能作为COPD症状轻重的指标,但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白蛋白,治疗组给予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尿量、血肌酐、尿素氮、腹水及转归情况。2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患者尿量由(758.5±284.9)ml/24 h增加至(2277.1±704.8)ml/24 h,血肌酐水平由(234.2±87.2)μmol/L下降至(126.8±62.2)μmol/L,尿素氮水平由(18.1±6.4)mmol/L下降至(10.3±4.5)mmol/L,体质量由(68.1±3.9)kg下降至(64.6±3.9)kg,腹围由(95.0±5.1)cm减少至(90.8±4.9)cm,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体质量及腹围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缓解率、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能有效治疗肝肾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瘦素(Leptin),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产生的影响。方法 COPD缓解期患者51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26例,平均年龄(62.52±4.38)岁,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g/支)口服,每周3次;B组25例,平均年龄(63.38±6.47)岁,未予左卡尼汀治疗,总观察时间为8周,C组18例,为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生化指标,肺功能,Leptin,CRP及IL-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研究前后血浆Leptin,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A组治疗前后Leptin,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卡尼汀降低COPD缓解期患者Leptin,CRP及IL-6水平,改善患者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穆克利 《国际呼吸杂志》2014,(16):1233-1236
目的探讨一口气法与重复呼吸法对人群肺弥散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以及36例COPD患者,分别将其设为ILD组以及COPD组,另外选取33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一口气法与重复呼吸法对其肺弥散功能进行检测。结果ILD组和COPD组的肺功能指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重复呼吸法测定D-CO%pred的平均值[(78.91±2.a4)%]低于80%。校正前,3组用一口气法及重复呼吸法测得的DLCO%pred、DLCO/AV%pr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校正后采用2种测试方法测得的DLCO%pred、DLCO/AV%pred与IL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口气法的检测时间平均为(11.28±0.14)S,明显短于重复呼吸法的检测时间[(86.13±3.25)S,P〈0.05]。重复呼吸法测得的DLCO/AV%pred与测试时间的相关性(r=-0.661,P〈0.01),相比于DLC0%pred与测试时间的相关性(r=0.391,P〈0.01)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前采取2种不同方法测得ILD组轻、重度及COPD组轻度的DLCO%pre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ILD组轻、重度患者采取2种不同方法测得的DLCO%pre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一口气法,对老年患者、不能屏气者、存在ILD以及COPD患者而言,采用重复呼吸法检测肺弥散功能无需受试者屏气,测量结果可能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