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殊  文野 《中国临床康复》2011,(41):7775-7778
背景:过氧化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能调节骨骼肌的功能,包括有: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底物氧化和肌纤维类型等,最近还有研究发现PGC-1α能够预防肌肉的萎缩。目的:总结并讨论PGC-1α与肌肉萎缩之间的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关键词分别为"肌肉萎缩,PGC-1α,运动"和"muscle atrophy,PGC-1α,exercise"。共检索到5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2篇文章。从PGC-1α与肌肉萎缩、运动与PGC-1α共2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PGC-1α表达增强能提高线粒体功能、人体的运动能力、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肌肉萎缩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说明运动可通过调节PGC-1α的表达来干预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2.
背景:过氧化体增殖活化受体γ 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 1α,PGC-1α)能调节骨骼肌的功能,包括有: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底物氧化和肌纤维类型等,最近还有研究发现PGC-1α 能够预防肌肉的萎缩.目的:总结并讨论PGC-1α 与肌肉萎缩之间的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 数据库(2000/2010),关键词分别为"肌肉萎缩,PGC-1α,运动"和"muscle atrophy,PGC-1α,exercise".共检索到56 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2 篇文章.从PGC-1α 与肌肉萎缩、运动与PGC-1α 共2 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PGC-1α 表达增强能提高线粒体功能、人体的运动能力、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肌肉萎缩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说明运动可通过调节PGC-1α 的表达来干预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是PPARγ的转录辅助活化因子.PGC-1α能与许多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广泛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适应性产热、肌肉类型转换、肝糖异生、脂肪酸氧化等重要代谢通路调节,近年来研究表明PGC-1α可促进血管新生、参与氧化应激过程.文章就PGC-lα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预适应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修饰从而延缓运动疲劳发生的机制。方法:选取1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热预适应组(n=6)与正常对照组(n=6),热预适应组经过42℃热应激处理15min,每天间隔处理3次,连续处理7d,结束后每组取3只SD大鼠采集肌肉组织进行启动子甲基化检测,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D大鼠肌肉组织中PGC-1α基因的CpG岛,针对CpG岛设计检测引物,采用重亚硫酸盐的测序法分析肌肉组织内PGC-1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程度,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GC-1α蛋白表达情况。将每组的另3只大鼠进行跑台一次性力竭运动,记录力竭时间。结果:热预适应处理显著延缓了运动疲劳的发生。同时,与对照组PGC-1α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高度甲基化(50.20%±3.13%或48.78%±3.38%)相比,热预适应处理显著降低了PGC-1α基因的甲基化(18.57%±...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共92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软件(GEPIA)对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2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PGC-1α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PGC-1α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远处转移患者的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 035),PGC-1αmRNA高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85. 1%vs. 67. 5%,P=0. 044)。结论 qRT-PCR技术可对结直肠癌组织中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 PGC-1α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相关,且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患者好,可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进行小檗碱灌胃,检测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RT-PCR检测骨骼肌GLUT4及PGC-1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骨骼肌GLUT4及PGC-1α表达。结论小檗碱能够通过增加PGC-1α表达,促进GLUT4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耐阿糖胞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探讨Sirt1、PGC-1α表达水平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人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asumi-1,采用Ara-C药物浓度逐渐增加的方法诱导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加药前后Kasumi-1细胞的IC50值,从而构建耐Ara-C细胞株;RT-qPCR检测Kasumi-1耐药株和亲本细胞株中Sirt1、PGC-1α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Kasumi-1耐药细胞株和亲本细胞株中Sirt1、PGC-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后的Kasumi-1耐药细胞株具有常见的耐药细胞株的镜下形态特征,耐药指数大于5,表明Kasumi-1耐药株构建完成后具有良好的耐药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耐药细胞株中Sirt1和PGC-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亲本细胞株(P<0.001)。结论:采用浓度逐渐增加的方法可成功诱导出AML耐Ara-C细胞株,Sirt1与PGC-1α共同高表达可能介导了AML细胞耐药。  相似文献   

9.
朱倩  褚丽芳  马彩云  姚洁 《检验医学》2023,(11):1069-1074
目的 探讨血清miR-140-5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mRNA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AIS患者163例(AIS组)和体检健康者57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根据3个月后是否并发VCI将AIS患者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40-5p和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IS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140-5p、PGC-1α mRNA判断AIS患者发生VCI的效能。结果 AIS组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VCI组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高于非VCI组(P<0.05),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非VC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梅丽  于雪梅 《临床荟萃》2014,29(3):351-354
运动诱导骨骼肌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coactivator-1 α,PGC-1α),PGC-1α通过多条途径参与调节糖脂代谢.最新研究发现PGC-1α在骨骼肌中可促进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 (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5,FNDC5) 的表达,后者经剪切修饰后转变为一种新的激素-Irisin.Irisin可使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棕色脂肪细胞,同时可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敏感性,因此Irisin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防治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鸢尾素(Irisin)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HT组(53例)和非HT组(71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GC-1α、Irisin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HT组患者血清PGC-1α、Irisin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PGC-1α、Irisin水平对AIS患者发生HT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结果 HT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非HT组,血清PGC-1α、Irisin水平均明显低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T组患者血清PGC-1α水平与Irisin水平呈正相关(r=0.56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C-1α、Irisin预测AIS患者发生H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95%CI:0.817~0.936)、0.811(95%CI:0.731~0.876),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3.02%、67.92%,特异度分别为80.28%、81.6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4(95%CI:0.874~0.97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9%、85.9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4h、入院时NIHSS评分13分、PGC-1α≤0.58ng/mL、Irisin≤79.40μg/L是影响AIS患者发生H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PGC-1α、Irisin水平在AIS合并HT患者中低表达,是患者发生HT的危险因素,提示PGC-1α、Irisin可能作为预测AIS患者发生HT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三硝基丙酸诱导亨廷顿病模型为切入点,从记忆功能、平衡协调能力、脑组织的生化指标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等多角度探讨白藜芦醇缓解亨廷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3月龄无特定病原体级ICR小鼠,体重18~22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三硝基丙酸诱导亨廷顿病模型,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白藜芦醇灌胃,1次/d。连续灌胃14 d后检测各组小鼠记忆功能、平衡协调能力、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ase酶表达水平、AMPK和PGC-1α阳性表达情况及脑组织中AMPK和PGC-1α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随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加,白藜芦醇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丁香叶提取物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信号通路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P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丁香叶提取物),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AP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剂量的丁香叶提取物灌胃治疗.无菌条件下解剖大鼠,剥离肝脏,计算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中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SIRT1、PGC-1α、NR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正常;AP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损伤严重,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对照组相比,AP组大鼠肝脏系数及AMY、ALT、AST、IL-6、TNF-α、MDA水平升高(P<0.05);SOD和GSH-Px水平及SIRT1、PGC-1α、NR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组相比,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AMY、ALT、AST、IL-6、TNF-α、MDA水平降低(P<0.05);SOD和GSH-Px水平及SIRT1、PGC-1α、NR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香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 α/NRF1信号通路,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AP大鼠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肝癌HepG2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后Gadd45α和Gadd45γ表达的改变。方法 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经紫外线照射(254nm,10J/m^2)1、2、4h后收获细胞,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Gadd45α和Gadd45γ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经紫外线照射后,Gadd45α和Gadd45γ mRNA表达峰值分别出现在4h和1h,Gadd45α/γ蛋白在照射后1h达高峰。结论 紫外线诱导了HepG2细胞中Gadd45α和Gadd45γ的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物1α(PGC-1α)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继发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68)和非AKI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收集确诊脓毒症时患者空腹静脉血和尿液标本,检测血清PGC-1α、降钙素原(PCT)、乳酸(Lac)、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AKI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PGC-1α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GC-1α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合并基础病史、原发感染部位比例及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KI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及PCT、sCr、NGAL等水平均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1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0)、丁苯酞高剂量后处理组(高剂量组,n=50)、丁苯酞中剂量后处理组(中剂量组,n=25)和丁苯酞低剂量后处理组(低剂量组,n=25)。后4组线栓法制作缺血2 h再灌注模型。Sham组术后24 h处死,其他各组分别于再灌注6 h、12 h、24 h、48 h、72 h处死,5只用于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Sham组、IR组及高剂量组另5只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RT1及PGC-1α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丁苯酞各剂量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F160.60,P0.001),SIRT1、PGC-1α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F87.20,P0.001)。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更少(P0.05),SIRT1、PGC-1α阳性细胞数更多(P0.05),低、中剂量组之间除再灌注6 h外,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IR组比较,高剂量组各时间点SIRT1及PGC-1αm RNA表达均明显增多(t4.13,P0.01)。结论丁苯酞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SIRT1及PGC-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骨骼肌中mTOR/S6K1和PGC-1α的影响,分析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高脂饮食喂养8周以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后小鼠随机分为安静组(HC)和运动组(HE)。HE组施以6周跑台有氧训练。实验结束后采用OGTT检测葡萄糖耐量,组织学检测胰岛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骼肌中mTOR、S6K1及其磷酸化蛋白(pS6K1-Thr389)和PGC-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C组相比,小鼠HE组6周有氧运动后体重、空腹血清胰岛素值和胰岛β细胞团面积百分比均呈显著下降;葡萄糖耐量也得到明显改善;骨骼肌中mTOR、S6K1、pS6K1-Thr389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PGC-1α 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结论:有氧运动明显增加了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推测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抑制mTOR/S6K1信号通路,增加胰岛素抵抗小鼠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有氧运动; 哺乳动物; 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S6激酶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脯氨酸12丙氨酸(Pro12Ala)多态性及其共激活子(PGC)-1α基因甘氨酸482丝氨酸(Gly482Ser)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蒙古族高血压患者182例(高血压组)、蒙古族健康者245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用直接测序法加以证实。结果 (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基因型均以PP基因型为主,组间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组与对照组PGC-1α基因Gly482Ser多态性基因型均以GA基因型为主,但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和PGC-1α基因Gly482Ser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在蒙古族人群中,PGC-1α基因Gly482Ser多态性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遗传学因素,而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PGC-1)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γ,PPAR γ)的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在能量代谢和适应生热作用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GC-1的过度表达能明显地促进线粒体的生物合成。PGC-1调节几种核受体和其他转录因子的活性。在应答传递能量需求的信号中,PGC-1能使转录和剪接协调调节。有关PGC-1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