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阵发性去极化漂移是癫痫活动的脑神经元的细胞学特征,过去认为其产生与突触传递异常有关。近年来,阵发性去极化漂移的内因机制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目的:观察小剂量藜芦碱诱发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活动的特征,探讨其可能的离子机制。设计:探索性观察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4-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选择出生后14d的健康SD大鼠40只,所需试剂购自天津市医药公司和Sigma公司。干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取脑切片,通过0.5μmol/L藜芦碱诱发癫痫样活动。在6张脑片上诱发产生阵发性去极化飘移样放电后,灌流液中加入80nmol/L河豚毒素,在另外5张脑片上,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5μmol/L)替换河豚毒素,观察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放电模式。②电压钳模式下通过细胞,Ⅰ-Ⅴ反应计算河豚毒素敏感性持续性钠电流的大小。结果:小剂量藜芦碱细胞外灌流后,随着神经元膜的超极化,大鼠CA1区锥体细胞表现出固定模式的阵发性去极化漂移串样放电,这种电活动可被小剂量(80nmol/L)河豚毒素或(5μmol/L)苯妥英所阻断。电压钳模式下测量阈下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在膜电位-55,-60,-65mV范围内,癫痫放电神经元测值明显增大,表明小剂量藜芦碱可增强持续性钠电流,并具有电压依赖性。结论:小剂量藜芦碱可在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上诱发出阵发性去极化漂移样癫痫活动。小剂量河豚毒素或苯妥英可阻断这种癫痫活动,其离子机制可能与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阵发性去极化漂移是癫痫活动的脑神经元的细胞学特征,过去认为其产生与突触传递异常有关.近年来,阵发性去极化漂移的内因机制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目的观察小剂量藜芦碱诱发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活动的特征,探讨其可能的离子机制.设计探索性观察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4-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选择出生后14 d的健康SD大鼠40只,所需试剂购自天津市医药公司和Sigma公司.干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取脑切片,通过0.5 μmol/L藜芦碱诱发癫痫样活动.在6张脑片上诱发产生阵发性去极化飘移样放电后,灌流液中加入80 nmol/L河豚毒素,在另外5张脑片上,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5μmol/L)替换河豚毒素,观察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放电模式.②电压钳模式下通过细胞Ⅰ-Ⅴ反应计算河豚毒素敏感性持续性钠电流的大小.结果小剂量藜芦碱细胞外灌流后,随着神经元膜的超极化,大鼠CA1区锥体细胞表现出固定模式的阵发性去极化漂移串样放电,这种电活动可被小剂量(80 nmol/L)河豚毒素或(5 μmol/L)苯妥英所阻断.电压钳模式下测量阈下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在膜电位-55,-60,-65mV范围内,癫痫放电神经元测值明显增大,表明小剂量藜芦碱可增强持续性钠电流,并具有电压依赖性.结论小剂量藜芦碱可在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上诱发出阵发性去极化漂移样癫痫活动.小剂量河豚毒素或苯妥英可阻断这种癫痫活动,其离子机制可能与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建民  赵文元  赵瑞  卢以成  周晓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223-225,F0003
背景:颞叶癫痫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丢失死亡有关,但其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具体方式和详尽机制还不清楚,难以确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3)激活及神经元凋亡的必然联系。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Caspase-3流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皓嘉公司合成。 方法:①将24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取脑,解剖出双侧海马,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对细胞模型放电情况进行检测。以培养8d并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癫痫样放电模型组,以培养8d但未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电位变化。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 cDNA.并加以标记;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Caspase-3基因cDNA的克隆结果。②Caspase-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③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产物经12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约800bp DNA片段区带,与预期值一致。DNA序列测定显示所得克隆的开放阅读框架长843bp。②杂交显示空白对照组海马阳性染色神经元少于10%,神经元突起饱满,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癫痫样放电模型组无镁处理3h后,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无镁处理12h后,有较多强阳性染色神经元,基本保持有神经元突起,但突起变得菲薄。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无镁处理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单位时间内凋亡细胞数不尽一致。 结论:癫痫样放电可以启动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缺氧无糖(OGD)损伤脑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缺氧无糖的人工脑脊液灌流离体大鼠海马脑片模拟缺血损伤,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OGD前给药组和OGD给药组,均给予1、10和20μmol·L-1的丙泊酚和脂肪乳(溶剂对照)。记录海马脑片顺向群峰电位(OPS)和缺氧损伤电位(HIP)的变化。结果OGD给药组应用10μmol·L-1的丙泊酚,与应用脂肪乳相比OPS消失时间推迟(P<0.05),OPS恢复率升高(P<0.05),HIP出现时间推迟(P<0.01),HIP出现率降低(P<0.05)。结论在缺氧过程中应用10μmol·L-1的丙泊酚对缺氧无糖损伤海马脑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七氟烷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离体大鼠海马脑片电生理记录技术,观察七氟烷对海马脑片在缺氧过程中突触后诱发群峰电位(PS)的时相以及复氧后幅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七氟烷对脑组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电生理研究室进行。大鼠乙醚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低温分离海马,并沿矢状面将其切成0.5mm厚的脑片。实验分为缺氧组和七氟烷(1%,2%和4%)处理组。平衡灌注后,双脉冲方波刺激海马CA3区Schaffer侧支,记录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诱发群峰电位潜伏期和幅度作为基础值,所有取得基础值的脑片分别按上述分组进行实验。用通入95%N2和5%CO2混合气的人工脑脊液灌注脑片,实施缺氧,时间为5min。更换通入人工脑脊液的混合气为95%O2和5%CO2,实施复氧,时间120min。七氟烷在缺氧前10min给予,并维持在缺氧期间和复氧后10min,给药时间为25min。实验结束后各组取脑片四五片用TTC染色,酶标仪测定A490值,与空白对照值比较,分析脑片活性。结果:①与基础值相比,2%七氟烷可明显延长正常脑片诱发群峰电位出现的潜伏期(P〈0.05),不降低诱发群峰电位幅度;4%的七氟烷不延迟诱发群峰电位出现的潜伏期,但可显著降低诱发群峰电位的幅度(P〈0.05)。②与缺氧组相比,2%和4%七氟烷均明显延迟缺氧所致的诱发群峰电位消失时间(P〈0.05);而4%七氟烷又可明显增加复氧后诱发群峰电位幅度的恢复率(P〈0.05),降低脑片TTC染色下降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七氟烷可明显延迟海马脑片缺氧所致诱发群峰电位消失的时间,增加复氧后诱发群峰电位幅度的恢复率,具有抗缺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颞叶癫痫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丢失死亡有关,但其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具体方式和详尽机制还不清楚,难以确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ecificprotease,Caspase-3)激活及神经元凋亡的必然联系。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Caspase-3流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皓嘉公司合成。方法:①将24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取脑,解剖出双侧海马,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对细胞模型放电情况进行检测。以培养8d并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癫痫样放电模型组,以培养8d但未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电位变化。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cDNA,并加以标记;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Caspase-3基因cDNA的克隆结果。②Caspase-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③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产物经12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约800bpDNA片段区带,与预期值一致。DNA序列测定显示所得克隆的开放阅读框架长843bp。②杂交显示空白对照组海马阳性染色神经元少于10%,神经元突起饱满,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癫痫样放电模型组无镁处理3h后,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无镁处理12h后,有较多强阳性染色神经元,基本保持有神经元突起,但突起变得菲薄。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无镁处理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单位时间内凋亡细胞数不尽一致。结论:癫痫样放电可以启动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7.
背景:无镁细胞外液处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可诱导产生反复自发性癫痫样放电,该模型可作为临床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中α-细辛醚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24h内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取经鉴定的海马神经元,加入含终浓度为7.5,15,30,60,120mg/Lα-细辛醚的维持培养液培养4h后,换为无镁液建立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3h后恢复含α-细辛醚的维持培养基继续培养24h,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活力。结果与结论:经无镁细胞外液培养后,海马神经元的活力显著降低(P〈0.01),α-细辛醚处理后,海马神经元的活力显著升高(P〈0.01),且随α-细辛醚浓度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的相对活力升高。说明α-细辛醚可以抑制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中的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海马、内嗅皮质体积,探讨MRI测量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对诊断MCI及A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住院及门诊体检者中筛选MCI者42例(MCI组),阿尔茨海默病(AD)者38例(AD组),认知功能正常(NC)者42例(NC组),进行一般情况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应用MRI测量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并分析其与简易智力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CI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分别为(6.29±1.13) cm3和(2.71 ±0.51) cm3;显著小于NC组的(7.01 ±0.92)cm3和(3.12±0.34) cm3(P均<0.05),AD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分别为(5.10±1.07) cm3和(2.09±0.68)cm3,与NC组相比明显减小(P均<0.01),和MCI组相比AD组海马、内嗅皮质体积明显缩小(P均<0.01).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正相关(r =0.770,P<0.01),内嗅皮质体积与MMSE正相关(r=0.811,P<0.01),海马体积与MoCA评分正相关(r=0.810,P<0.01),内嗅皮质体积与MoCA正相关(r=0.842,P<0.01).结论 内嗅皮质和海马体积萎缩与认知障碍和AD密切相关,MRI测量内嗅皮质和海马体积对MCI与A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P301L-Tau模型小鼠内嗅皮层-海马神经纤维改变与学习记忆功能的相关性及相关分子机制,为AD患者Tau蛋白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6只3月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载病毒对照组(对照组)和P301L-Tau模型组(模型组),每组8只。麻醉后,对照组小鼠双侧内嗅皮层注射空载病毒;模型组小鼠双侧内嗅皮层注射AAV-P301L-Tau病毒。注射完成后常规饲养至12月龄。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估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9.4 T磁共振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测小鼠双侧内嗅皮层和海马的神经纤维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内嗅皮层、海马tTau、p-Tau(Ser262)和糖元合成激酶-3β(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小鼠内嗅皮层、海马各向异性分数(FA)与学习记忆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学习记忆功能测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占比明显降低(P<0.05)。(2)小鼠内嗅皮层和海马脑区中神经纤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GD)损伤模型上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探讨氨基酸递质在浅低温联合七氟烷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并孵育好雄性SD大鼠的海马脑片OGD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n=8):氧糖缺失组(OGD组)、七氟烷组(Sev组)、浅低温组(MH组)、浅低温加七氟烷组(MH+Sev组)。各组在不同处理后检测OGD损伤开始之前、结束即时、复氧30 min和60 min时细胞外液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牛磺酸(taurine,Tau)、甘氨酸(glycine,Gly)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浓度。结果:与OGD组相比,其余3组在OGD结束后各个时间点Glu、Asp和Gly浓度降低,Tau和γ-GABA浓度增加,MH+Sev组较其余3组在OGD结束后各个时间点中Asp和Glu的浓度显著降低(P<0.01,P<0.05),Tau和γ-GABA浓度显著增加(P<0.01),Gly浓度也有所降低。结论:浅低温(32℃)联合4%七氟烷后抗海马脑片OGD损伤作用得到加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的聚积及机体建立抑制性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螺旋CT实际层厚的因素,并分析实际层厚与CT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GE Hispeed DX/1 CT机及Elscinet的QC水模在不同扫描层厚及不同螺距情况下进行扫描,测量螺旋CT实际层厚并分析。结果 螺旋CT实际层厚随扫描层厚及螺距减小而减小:Z轴分辨率及扫描时间、病人接受的放射剂量随螺距增大而增大;螺旋扫描图像噪声与螺距呈非线性关系,螺距为1、5时噪声较螺距为1.0时要小。结论 螺旋CT实际层厚与扫描层厚、螺距有密切关系,选择合适的扫描层厚及螺距对提高CT图像质量、减少扫描时间、减少病人接受的放射剂量均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冰冻切片3490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统计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可能导致误诊的原因。方法 观察1991-07-1999-07间科内行术中冰冻的病例,观察冰冻组织的分布,找出冰冻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不符的病例,分析其原因。结果 8a中共行冰冻切片3490例。多数标本来自甲状腺、乳腺和神经外科。冰冻符合率为98.46%。造成诊断不符合的主要原因为取材不当,制片不良及对某些疾病认识不够。结论 为了提高冰冻诊断的准确率,病理工作应充分重视冰冻切片诊断过程中的每一环节。  相似文献   

13.
14.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通过对本组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螺旋CT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 3 6例胃肠道肿瘤病人的MS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 4 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 ,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及术前评估并与其相应的胃肠钡餐及胃镜、纤维结肠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 0 % ,其仿真内镜结果与胃镜及纤维结肠镜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治中 ,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4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行三维重建,容积显示重建(VR),将肿瘤影像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24例肺周围型小腺癌的密度改变表现为两种类型;非实质性密度影(磨玻璃影和空泡征),实质性密度影,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例高分化腺癌均表现为非实质性密度,而6例中-低分化和低分化腺癌中5例呈实质性密度影,24例V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整体轮廓以及其周围的血管集聚情况,其中5例利用CT容积测定软件准确测量肿瘤的体积大小,为随诊观察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小腺癌极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CT的运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检查结果、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CT检查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检查方式可更为详细观察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状况。(1)脊柱明显改变,主要突出表现为生理屈度变直、侧弯、侧凸;(2)椎体可见明显改变,或是可见椎体后缘骨质唇样增生、相邻椎体有弧形压迹;(3)可见以椎间隙等宽且轻度狭窄、椎间隙前窄后宽等为主要状况的椎间隙改变现象。结论:16排CT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可发挥较佳的运用效果,扫描速度快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早期周围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MPR重建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显示率及诊断价值。方法:20例早期小肺癌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对病变区域再次进行薄层扫描,16例进行了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薄层CT扫描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空泡征(6/3)、小结节堆积征(7/4)、支气管充气征(4/1)、分叶征(8/4)、毛刺征(15/8)、胸膜凹陷征(7/3)。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MPR重建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显示及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16层螺旋CT证实的髋臼骨折患者80例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16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均能显示骨折。横断面图像可以显示髋臼顶的骨折及移位、髋臼后壁骨折、受累范围及关节移位。三维重建立体显示骨折走行方向、骨碎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16层螺旋CT是髋臼骨折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 3例、主动脉瘤 2例 ,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 2 ,3甚至 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