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热循环对纳米填料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冷热循环对纳米填料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界面密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完整离体人磨牙60颗随机均分3组,备邻洞后,用3M公司粘接剂(Adper Prompt)与该公司的光固化复合体F2000 Compomer(FT)、混合填料树脂FiltekTM Z250(ZT)和纳米树脂FiltekTM Supreme(FS)分别进行粘接充填,各组样本一半经2000次冷热循环(5℃和55℃),冷热循环组和非冷热循环组均经染料渗透实验,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渗入界面的深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果:冷热循环前3种材料微渗漏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冷热循环后3种材料微渗漏深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FS冷热循环测试前后的微渗漏深度差异有显著性,FT和ZT组冷热循环测试前后的微渗漏深度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冷热循环可增大纳米树脂与粘接剂之间的裂隙。结论:冷热循环对纳米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的界面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自酸蚀和选择性酸蚀釉质处理下比较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与传统3M FiltekTMZ350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的差别,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新鲜拔除的人上下颌恒磨牙制备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3M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3M FiltekTMZ350纳米树脂充填(A组)、37%磷酸选择性酸蚀洞壁釉质+3M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3M FiltekTMZ350纳米树脂充填(B组)、Kerr Optibond Versa粘接剂+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C组)、37%磷酸选择性酸蚀洞壁釉质+Kerr Optibond Versa粘接剂+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D组)。标本经冷热温度循环、亚甲基蓝染色后,近远向沿长轴切片,体视显微镜下分别观察龈壁和侧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龈壁微渗漏程度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侧壁微渗漏程度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轻于传统3M FiltekTMZ350树脂,临床上充填大体积Ⅱ类洞使用选择性酸蚀釉质的方法可进一步降低微渗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试自行研制的自酸蚀及全酸蚀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能,并与市售的进口同类产品进行对比.方法 选用正畸拔除前磨牙6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分循环前、后各2个亚组,各15个试件,分别为自制的自酸蚀粘接剂(44组)和全酸蚀粘接剂(45组),Easy one(EO组)和Single Bond2(SB组).测试各组冷热循环前后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 冷热循环前,各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从大到小分别为SB组(35.05±3.01)Mpa>44组(27.76±1.44)Mpa> 45组(27.65±1.67)Mpa>EO组(26.03±2.15)Mpa,45组和SB组之间及44组和EO组之间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后,各组从大到小为SB组>44组>EO组>45组,45组和SB组之间及44组和EO组之间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粘接剂冷热循环前后相比,粘接强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试件的断裂面类型以混合型断裂为主.结论 自制牙本质粘接剂和市售的进口同类产品相比,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高且耐久性能好,全酸蚀粘接剂则与之相反.冷热循环后各组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dper Easy One一年复诊期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有2颗恒磨牙面洞的患者27例,按随机数表选择其中一颗牙使用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接剂(自酸蚀组),另一颗牙使用Scotchbond酸蚀剂及Adper Single Bond2粘接剂(全酸蚀组),两颗牙均充填Filtek Z350树脂。术后即刻、1周、半年及1年复诊评价术后敏感,并按USPHS/Ryge标准评估充填体情况。结果自酸蚀组1例发生术后敏感,全酸蚀组2例发生术后敏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酸蚀组1例充填体边缘不完整,自酸蚀组所有病例充填体边缘完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充填体颜色匹配、解剖学形态、表面质地均在1年复诊期内保持良好,未发生洞缘变色及继发龋。结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1年复诊期内术后敏感发生率低,临床效果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酸蚀粘接剂、自酸蚀粘接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3种材料粘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的操作时间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的3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附件156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采用3M 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粘接剂和3M Z350纳米充填树脂粘接附件,B组采用3M 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接剂和3M Z350纳米充填树脂粘接附件,C组直接采用GC 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附件。记录每个附件的操作时间,评价粘接时、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3组附件的失败情况。结果 C组附件的操作时间较A、B组短(P<0.01)。3组附件之间的粘接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的粘接失败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材料粘接附件的稳定性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操作简便,更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三种粘接剂粘接不同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微拉伸粘接强度实验测定3种牙本质粘接剂粘接楔状缺损处硬化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方法选择有典型楔状缺损并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前磨牙30颗作为实验组,正常上颌前磨牙30颗作为对照组,使用粘接剂A(全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Multi—Purpose)、B(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dper Prompt L-Pop)和C(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ontax)处理硬化牙本质和正常牙本质表面,相应树脂修复。测试两组试件的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粘接剂A、B、C粘接硬化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46.805MPa、39.045MPa、29.852MPa。粘接剂A和C与硬化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低于正常牙本质,而粘接剂B与之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颈部楔状缺损处硬化牙本质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可造成粘接困难。酸性强有利于粘接剂与硬化牙本质的粘接。  相似文献   

7.
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黏结剂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全酸蚀黏结剂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在新鲜拔除的24个磨牙面制备面洞,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3M Adper Prompt自酸蚀黏结剂和3M Adper Single Bond2全酸蚀黏结剂,进行3MZ250树脂充填。经温度循环后,品红溶液染色,在体视显微镜下对牙齿颊舌向切片,观察修复体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整体微渗漏(包括釉质-牙本质),两种黏结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釉质微渗漏,自酸蚀组大于全酸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对釉质的黏结弱于全酸蚀黏结剂。  相似文献   

8.
陈燕  杨明华  李晓玲  杨洁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1):1005-1007
目的:评价Er:YAG激光备洞对树脂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48颗年轻前磨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颗牙,用Er:YAG激光或高速牙钻制备ⅴ类洞。对照组:牙钻备洞+35%磷酸酸蚀;实验1组:激光备洞+35%磷酸酸蚀;实验2组:激光备洞+自酸蚀粘接;实验3组:单纯激光备洞。树脂充填,经冷热循环试验后染色24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统计学处理数据。结果:龈壁的染料渗透,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壁的染料渗透,以实验3组较明显,与对照组、实验1、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壁的染料渗透均比龈壁轻,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Er:YAG激光备洞,35%磷酸酸蚀或自酸蚀粘接处理可减少洞壁与树脂充填边缘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学机械去龋制剂CarisolvⅢ对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各种原因拔除的龋坏恒磨牙40颗,将每颗牙齿沿龋洞中心纵剖为两部分(即为两组,每组40个样本)。CarisolvⅢ去龋组:采用CarisolvⅢ化学机械法去龋;机械去腐组:采用慢速球钻去龋。将两组再各自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剂和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剂黏结,然后用3M Z350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层充填。制作各样本的微拉伸试件,测试微拉伸黏结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arisolvⅢ去龋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为(19.50±6.83)MPa,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为(24.35±7.97)MPa。机械去腐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为(18.10±7.55)MPa,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为(23.50±8.33)MPa。采用相同黏结系统的两种去龋方法的微拉伸黏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种去龋法,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高于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法能够获得与机械去腐法同样的牙本质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三种自酸蚀粘接剂使用方法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的酸蚀处理时间和使用方式对3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 将3种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剂1(Adper Prompt,3M-Espe,U S A)、粘接剂2(XenoⅢ,Dentsply,Konstanz,Germany)、粘接剂3(Clearfil SE Bond,Kuraray,Japan)]按照酸蚀处理时间和使用方式分组,每种粘接剂均分为标准组(厂家推荐操作组)、缩短处理时间组(缩短组)、延长处理时间组(延长组)及改变使用方式组,每组均选择15个粘接样本,分别测定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 结果 缩短、标准及延长酸蚀时间时,粘接强度分别为粘接剂1:(16.30±2.59)、(23.13±2.56)、(22.28±2.83)MPa;粘接剂2:(15.17±6.07)、(34.50±3.64)、(24.87±7.01)MPa;粘接剂3:(29.92±3.32)、(42.21±6.28)、(41.07±3.93)MPa(P<0.01).粘接剂1、2、3改变使用方式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12.53±3.73)、(23.98±3.86)、(48.37±4.95)MPa,分别与同种粘接剂的标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缩短酸蚀处理时间可显著降低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效果;延长酸蚀处理时间并未提高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效果;涂擦使用时,不同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效果不同;使用粘接剂应严格参照厂家推荐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患龋情况,为制定残疾人龋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 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州一市(西昌市)、三县(布拖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会理县)4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残疾人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 3 439人,其中男性 2 085人,女性 1 354人;城市 815人,乡村 2 624人;汉族 2 177人,彝族 1 262人。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恒牙患龋率为87.1%,龋均为 9.53。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分别为 85.8%、9.93;87.9%、9.29。两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极低,仅为0.2%。结论 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恒牙患龋率较高,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口腔健康状况应给予更多关爱。  相似文献   

1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Wnt通路中的经典途径,在牙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牙本质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本质发生及再生中的作用及影响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及其流行趋势,为制定孤儿口腔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抽取重庆市江北区某儿童福利院孤儿为调查对象,对该福利院317名孤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记录龋齿、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市岁孤儿乳牙和恒牙的患龋率及龋均分别为50.00%、1.94±2.81和39.53%、0.90±1.38,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牙患龋率 12岁及以下年龄组与12岁以上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35.25%,女性高于男性(P<0.05)。龋齿充填率及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均为0.00%。牙龈出血检出率为78.22%,牙结石检出率为67.66%。结论 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不佳,牙科服务利用率极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这部分人群纳入口腔健康预防保健的重点人群之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人脂联素(hAPN)基因重组腺病毒Ad-hAPN-EGFP对SD大鼠胫骨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36只SD大鼠进行胫骨骨缺损(缺损直径2 mm)修复实验,36只大鼠(72侧)随机分为A、B、C共3组(n=24),在术中及术后第2天分别注射重组腺病毒Ad-hAPN-EGFP、空白腺病毒Ad-EGFP和生理盐水。术后1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对hAPN及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术后3周采用显微CT、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对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术后1周real-time PCR显示,A组hAPN表达成功,而B、C组无表达;A组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C组(P<0.05)。2)术后3周显微CT、HE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A组新生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厚度均大于B、C组(P<0.05),而B、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局部应用hAPN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大鼠骨缺损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切牙单端铸瓷粘接桥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以期为单端粘接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单颗切牙缺失病例10例,制作舌侧翼板固位的单端铸瓷粘接桥,共制作10件粘接桥,分别于修复后2周、1年、2年复查,复查内容包括:修复体折裂情况、边缘适合性、继发龋、颜色匹配性.结果 10例患者平均观察14.7个月.10件单端铸瓷粘接桥均无支架及饰瓷折断、裂纹,无松动;10颗基牙和固位体边缘密合,无边缘着色,无继发龋;7例修复体颜色匹配为A级,3例修复体颜色匹配为B级.结论 单端铸瓷粘接桥可修复单颗切牙缺失,牙体组织磨除量小,短期内临床效果良好,但其强度及粘接效果能否满足临床要求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型专科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就诊量在逐年增多,相应的医疗风险也随之增加,其中包括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突发事件。最常见的突发事件有晕厥,其次是过度换气、药物过量、肾上腺素反应以及高血压等。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治疗结束未离开口腔诊室前、局部麻醉过程中或紧随局部麻醉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牙齿拔除相关的突发事件最多,其次是局部麻醉相关。强烈提示口腔医师应该重视门诊临床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 CH)和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行大鼠磨牙直接盖髓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的表达变化, 比较2种盖髓剂对牙髓损伤修复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28只雌性大鼠CH和MTA第一磨牙直接盖髓模型, 在观察时间点1、3、5、7、14、21、28 d处死大鼠取材, 进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 用图像分析软件IPP6.0测定各组标本中TGF-β1阳性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Dunnett 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在正常牙髓组织中, TGF-β1基本无表达;CH和MTA直接盖髓后不同时间, TGF-β1表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 其中, 盖髓后5 d的TGF-β1表达最强, 21 d时接近正常水平。表达主要位于盖髓剂下方的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等。2种盖髓剂在盖髓后1、3、5、7、14 d , TGF-β1的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盖髓剂直接盖髓后, TGF-β1表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 不同盖髓剂直接盖髓对牙髓损伤修复中TGF-β1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在直接盖髓后的1、3、5、7、14 d, MTA比CH更能促进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体外和体内方法研究淫羊藿苷(IC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酶消化组织块法培养hPDLSCs,有限稀释克隆法分离纯化,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进行鉴定。体外实验:hPDLSCs与1×10-7 mol•L-1 ICA共同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增殖情况,经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后采用酶联免疫仪检测其骨向分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成骨基因的表达情况,茜素红染色检测其骨量表达。体内实验:将hPDLSCs和纳米羟磷灰石(nHAC)复合物经1×10-7 mol•L-1 ICA共同诱导培养后,将其植入免疫缺陷小鼠,术后30 d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成骨状况。结果 体外实验:1×10-7 mol•L-1 ICA作用于hPDLSCs后,与不含ICA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培养的第2天开始,hPDLSCs增殖明显;培养3、5、7 d,实验组ALP活性明显升高;培养7 d,成骨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培养14、21、28 d,实验组钙化结节的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体内实验:实验组骨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1×10-7 mol•L-1 ICA可以促进hPDLSCs的增殖及骨向分化,提示采用ICA代替常规生长因子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脂多糖(LPS)诱导人牙髓细胞(hDPC)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采用酶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hPDC,按处理因素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1 μg/ml)、TSA(25或50 nmol/L预处理)+LPS(1 μg/ml)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检测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 mRNA及蛋白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关键信号蛋白IKKα/β、p65及IκB-α磷酸化程度的变化。IL-6、IL-8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方差分析,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TSA(25 nmol/L)预处理能显著降低LPS刺激引起的IL-6、IL-8 mRNA与蛋白表达(FIL-6 mRNA= 22.538,PIL-6 mRNA= 0.002;FIL-8 mRNA= 20.253,PIL-8 mRNA= 0.002;FIL-6蛋白= 9.327,PIL-6蛋白= 0.007;FIL-8蛋白= 9.6894,PIL-8蛋白= 0.011);LPS刺激能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p-IKKα/β、p-p65和p-IκB-α的表达,而TSA预处理可降低IKKα/β(t30 min= 6.437,P30 min= 0.003;t60 min= 6.386,P60 min= 0.003;t120 min= 4.368,P120 min= 0.012)和IκB-α磷酸化程度(t15 min= 3.822,P15 min= 0.019;t30 min= 4.467,P30 min= 0.011)。 结论TSA可显著抑制LPS刺激下hDPC促炎因子的分泌,同时降低IKKα/β和IκB-α磷酸化程度,提示TSA可能通过降低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牙髓炎症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 siRNA1、GGTase-ⅠsiRNA2、GGTase-Ⅰ siRNA3)、阴性对照组(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GGTase-Ⅰ、RhoA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一组siRNA作为实验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GST-pull down实验检测GTP-RhoA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干扰后细胞的GGTase-Ⅰ m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MMP-9、GTP-RhoA的表达下降,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抑制GGTase-Ⅰ表达,可降低舌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对GGTase-Ⅰ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舌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