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13号染色体缺失的情况。方法运用SpectrumOrang^TM标记的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7例MM患者的细胞进行染色体13q14的检测。结果37例MM中12例(32.4%)有del(13q14)。结论FISH是一种在分析MM患者del(13q14)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del(13q14)在MM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文杰  岑岭 《检验医学》2011,26(12):861-864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del(13q)]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t(14q)]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25例初诊MM患者应用探针D13S319、IgH分别进行del(13q)和t(14q)的检测。结果 25例患者中del(13 q)8例(32.0%)、IgH易位4例(16.0%),同时存在上述2种异常2例(8.0%)。伴del(13 q)及IgH易位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较高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结论间期FISH是一种检测MM患者骨髓瘤细胞突变的敏感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del(13q)、t(14q)对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human 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s,HMCL)和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筛选浆细胞肿瘤高危遗传学异常,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危险度分层提供依据,并为利用HMCL进行MM研究提供遗传学资料。选用13q14(RB-1)、14q32(IGHC/IGHV)、1q12(CEP1)、17p13(TP53)荧光探针应用直接法检测7株HMCL,用CD138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联合FISH方法检测85例初治MM患者作为对照。对于存在14q32异常的患者进行IGH/CCND1、IGH/FGFR3、IGH/MAF双色双融合探针杂交以检测t(11;14)(q13;q32)、t(4;14)(p16;q32)、(14;16)(q32;q23)。结果显示:7株HMCL中RB-1/D13S19缺失6株(85.7%),P53缺失5株(71%),1q21扩增6株(85.7%);5株(71.4%)HMCL存在IGH异常,IGH/CCND1阳性细胞系1株,IGH/FGFR3阳性细胞系2株,IGH/MAF阳性细胞系3株;其中KMS11细胞系同时存在IGH/FGFR3和IGH/MAF两种异常。85例初治MM细胞遗传学总体检出率为85.9%,38例(44.7%)伴有RB-1缺失,17例(20%)出现p53缺失,45例(52.9%)伴有1q21扩增,53例(62.4%)存在IGH异常,其中IGH/CCND1阳性23例(27.1%),IGH/FGFR3阳性21例(24.7%),IGH/MAF阳性3例(3.5%)。与初治MM相比较,HMCL的抑癌基因p53缺失率和IGH/MAF明显升高(p=0.008,p=0.005),而其他分子遗传学异常检出率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HMCL作为浆细胞肿瘤恶性程度最高的形式,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异常,p53缺失是其显著特征。绝大多数HMCL来源于疾病晚期的髓外浆细胞肿瘤细胞或者浆细胞白血病,提示p53缺失是这部分极高危浆细胞肿瘤患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浆细胞白血病(PCL)中13号染色体缺失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运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位于13q14和13q31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对21例初发PCL患者的间期细胞进行13号染色体缺失的检测。结果显示,21例PCL中13例(61.9%)具有del(13q14)异常,其阳性细胞率在52%-98%之间;12例(57.4%)有del(13q31)异常,其阳性细胞率在50%-98%之间。13例del(13q14)异常患者中,12例伴有del(13q31),仅1例阴性。结论:PCL中13号染色体缺失发生率较高,大部分PCL患者13号染色体缺失片段可能涉及由13q14到13q31的整个区间。FISH技术是一种在分析PCL13号染色体缺失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13号染色体缺失的情况。方法运用SpectrumOrangeTM标记的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7例MM患者的细胞进行染色体13q14的检测。结果37例MM中12例(32.4%)有del(13q14)。结论FISH是一种在分析MM患者del(13q14)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del(13q14)在MM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方法应用CD138单克隆抗体磁珠分选系统纯化23例初治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结合一组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患者13q14缺失、p53缺失以及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结果23例MM患者中,10例(43.5%)13q14缺失。阳性率为79%-96%;11例(47.8%)IgH基因重排;7例(30.4%)有13q14缺失和IgH基因重排;所有病例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缺失。结论13q14缺失及IgH基因重排在MM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13q14的缺失和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同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CA)的构成和频率,基于2018年更新的危险分层标准(mSMART3.0)分析双打击MM(DHMM)及三打击MM(THMM)的发生率。方法纳入全国5个中心的初诊MM患者,磁珠分选CD138细胞或浆细胞比例≥50%的骨髓标本行初诊间期FISH(iFISH)检测CA的基线结果,分析原发CA(pCA)、继发CA(sCA)、高危(HR)CA和DHMM/THMM的发生率,并分析不同CA组合的情况。结果共纳入初诊MM患者1015例,IgH重排、del(13q)/13q14、1q21扩增、del(17p)发生率分别为54.0%、46.4%、46.1%、9.9%。其中,1q21扩增拷贝数=3、≥4的发生率分别为35.8%、12.7%。454例患者具有完整CA基线结果,pCA中t(4;14)、t(11;14)和t(14;16)发生率分别为14.1%、11.2%和4.8%;44.3%患者携带≥2种CA,包括2种CA(28.0%)、3种CA(13.4%)和≥4种CA(2.9%);83.3%的1q扩增患者伴其他CA,以del(13q)/13q14最常见(61.1%),IgH重排次之(31.5%);95.0%的del(17p)患者伴其他CA,以del(13q)/13q14最常见(75.2%),1q21扩增次之(49.5%);68.6%的IgH重排患者伴其他CA,以del(13q)/13q14和1q21扩增最常见(均为61.9%);根据2016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定义,57.7%患者携带HRCA;依据2018年mSMART 3.0的定义,DHMM(HRCA=2)和THMM(HRCA≥3)患者分别占14.3%和2.9%。结论更新了我国初诊MM患者的CA谱,发现基于CA的HR MM占初诊MM患者的比例近58%,并首次报道DHMM和THMM的发生率约为17%。  相似文献   

8.
探针D13S319和D13S25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q14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13q14的缺失情况,采用SpectrumOrangeTM直接标记的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D13S25和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检测24例CLL患者13q14缺失[del(13q14)]情况。结果显示:24例CLL中用D13S319探针检测,del(13q14)异常10例(41.7%);用D13S25探针检测,del(13q14)异常11例(45.8%),两个位点同时存在del(13q14)异常者9例(37.5%)。del(13q14)在不同的Binet分期中分别为A期4/7(57.1%),B期3/7(42.9%),C期5/10(50%),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LL患者13q14缺失区域可能位于D13S319和D13S25之间,FISH是一种检测del(13q14)异常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合常规细胞遗传学(CC)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意义。 方法:用CC法和FISH对26例MM患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 结果:26例MM患者中,CC法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有9例(34.6%);FISH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有22例(84.6%),其中IGH基因重排占38.5%(10例);P53缺失5例(19.2%);1q21扩增9例,缺失1例;13q14缺失13例(50.0%)。13例伴有13q14缺失MM患者中8例出现1q21异常,13例未检测到13q14缺失患者中2例发现1q21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MM患者13q14缺失和1q21异常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4,P<0.05)。 结论:FISH结合CC法可提高MM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伴9号染色体短臂(9p)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对23例伴9p异常的A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鉴定其累及的基因。结果9p异常ALL占同期ALL的5.26%。有免疫学资料的21例患者,4例为T系ALL;17例为B系ALL,其中早前B细胞型3例。11例以del(9p)为主要遗传学特征,其余12例9p异常包括t(9p)或del/add(9p)作为继发或伴发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复杂核型。经FISH检测发现14例患者有p16基因缺失。与核型正常组患者相比,del(9p)患者更易累及脾脏,且生存期短。结论9p异常是一个非随机的染色体改变且极易累及p16基因。伴有9p缺失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与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四例t(1;3)(p36;q2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1;3)(p36;q2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受累基因的表达。方法 报告4例t(1;3)(p36;q21)MDS患者。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胎儿组织、2名健康正常人和3例t(1;3)(p36;q21)MDS患者骨髓细胞MEL1(MDS1/EVI1-like gene)基因两种转录形式(全长的MEL1和短型MEL1s)的表达水平。结果 t(1;3)(p36;q21)MDS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乏力等贫血症状为主,为大细胞性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高,骨髓细胞形态有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三系发育异常改变,以巨核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主,患者预后差。正常人骨髓细胞和正常胎儿组织主要表达全长的MEL1,而t(1;3)(p36;q21)MDS患者骨髓以MEL1s表达为主,或仅表达MEL1S。结论 t(1;3)(p36;q21)MDS可能为一个独立临床病理遗传学病种,MEL1s的过表达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随着遗传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已证实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IgH)重排是MM结构异常中最常见的改变。IgH重排主要包括11q13(CCND1)、4p16(FGFR3/MMSET)、16q23(CMAF)、6p21(CCND3)与20q11(MAFB)等不同亚型。本文就不同亚型IgH重排对MM的预后作一阐述,为MM的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及治疗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探针D13S319和D13S25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q14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核型异常是MM主要的预后因素之一,13q14缺失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异常。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由于不受细胞分裂相影响,高纯度细胞分离的磁珠分选系统(MACS)富积了骨髓瘤细胞,二者可极大地提高MM核型异常的检出率。本研究用该技术和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和D13S25,对42例初治MM患者的13q14缺失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肿瘤中p53、p73基因改变和异常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SCP法、RT-CR法、REP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及12例淋巴瘤(MLs)标本中p53、p73基因改变及异常表达情况.结果:(1)26例ALL中仅有3例检测到p53基因点突变,12例MM标本中2例p53基因突变.未发现p73基因突变;(2)p73mRNA在淋巴组织肿瘤中总的阴性表达率为24%;(3)10例ALL和3例NHL在p73基因外显子1启动子区的CpG岛高甲基化,而正常对照组和12例MM标本均无甲基化存在;(4)对照组p53蛋白均为阴性.26例ALL中,p53蛋白阳性者20例;7例中高度恶性NHL中6例p53蛋白阳性.结论: p53基因在淋巴组织肿瘤中的突变率较低;MLs中p53蛋白表达和恶性程度、临床分期相关;p73mRNA在ALL/NHL中存在较高的阴性表达,,而在MM为阳性表达;p73基因转录失活与p73基因外显子1CpG岛高甲基化有关,不存在基因的突变和缺失;p73基因异常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不是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del(20q)]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患者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CD3^-CD56^+CD16^+细胞,应用Annexin V—FITC和PI通过FACS分选该患者骨髓Annexin V^+PI^-(凋亡细胞)和Annexin V^-PI^-细胞(活细胞),然后应用LSID20S108探针和Telvysion^TM 20p探针对分选细胞分别进行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同时选取4例核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检测。结果显示。该MDSRAEB-1患者的骨髓CD15^+细胞和GPA^+细胞中MDS克隆百分比分别为70.50%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9%和6.17%);而在CD3^+CD56^-1CD16^-1,CD19^+,CD3^-CD56^+CD16^+细胞中分别为3.23%、4.32%、5.77%,低于对照组(5.76%、4.85%、6.36%)。该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为16.09%。MDS细胞克隆在凋亡细胞和活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32.48%和70.11%。结论:MDS患者del(20q)异常克隆主要分布于粒系与红系细胞,以及一小部分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方法 对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0例初诊MM患者,取骨髓组织石蜡包埋并切片,应用IHC技术对骨髓石蜡切片进行CD138单克隆抗体标记,选取CD138+细胞丰富的骨髓石蜡切片,采用1q21/RB1、D13S319/p53、IGH三组序列特异性基因探针进行FISH检测.同时以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切片为对照建立各探针FISH检测的正常阈值,检测结果大于阈值为阳性,小于阈值为阴性.结果 (1)20例初诊MM患者中16例检出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占80.0%),其中1q21扩增5例(占25.0%),RB1缺失6例(占30.0%),D13S319缺失9例(占45.0%),p53缺失3例(占15.0%),IGH基因重排10例(占50.0%).检出1种异常者5例(占25.0%),同时有2种异常者6例(占30.0%),3种异常者4例(20.0%),4种异常者1例(占5.0%).(2)IHC联合FISH技术检出率80%,而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出率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年龄<50岁、50 ~60岁、>60岁分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分别为5例(83.3%)、6例(100%)、5例(62.5%),经Fisher检验,年龄>60岁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M患者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和其临床分型、分期之间,即p53基因与IgG型及Ⅲa期之间有关(P<0.05),染色体与基因异常以Ⅲ期和IgG型为主.结论 IHC联合FISH技术检测MM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明显优越于染色体G显带技术,同时可发现MM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改变多数为复杂核型,且多数存在数目与结构异常.MM患者染色体和基因异常与其临床分型、分期、患者年龄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遗传学特征。方法对61例MM患者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骨髓24 h短期培养和R显带技术对其中31例MM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10例患者采用间期FISH方法检测IgH基因。结果61例患者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比例0.19~0.94。31例患者中有25例具有足够可供分析的中期分裂象,19例(71.3%)检出异常克隆,其中14q32为最具特征的结构异常,8q24,11q13,13q14和17p13为重要的结构异常;6例检测到IgH基因断裂重排。结论骨髓形态学涂片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可诊断 MM,而染色体核型检测有助于深入了解MM的发病机制,从而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与Durie-Salmon分期(DS)和国际分期系统(R-ISS)的关系。方法 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MM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FISH技术检测患者CKS1B(1q21)、p53、RB1、IGH基因表达情况,分析FISH检测结果与DS分期和R-ISS分期的关系。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S分期和R-ISS分期越高,FISH检测结果阳性发生率越高,不同DS分期、R-ISS分期分别与FISH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显示,治疗方案、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与患者预后转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为MM患者预后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阳性者1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者。结论 FISH检测结果阳性发生率越高,DS分期和R-ISS分期则越高,且1q...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系统性轻链型(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初诊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24例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35例,通过CD138磁珠分选(MACS)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和MM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比较二者细胞遗传学异常差异。分析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FISH异常与血清游离轻链(sFLC)、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cTnI)及器官累及之间的关系。结果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阳性率为62.5%,其中14q32异位、t(11;14)和+1q21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1.7%、37.5%和29.2%。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总阳性率、del(13/13q14)缺失率及并存大于或等于3种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1;14)发生率显著高于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相关检测指标及器官累及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MACS-FISH可用于检测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14q32异位、t(11;14)、+1q21有较高的发生率,t(11;14)发生率显著高于MM患者,而并存大于或等于3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和del(13/13q14)发生率显著低于MM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R-ISS分期联合“多重打击”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及不同“多重打击”组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FISH检测。比较R-ISS分期联合“多重打击”以及不同“多重打击”组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R-ISSⅡ和Ⅲ期中,“多重打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和持续缓解(DOR)时间均短于无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和仅包含一种HRCA的患者(P<0.05),而TTR(达到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0.05)。不同“多重打击”组合中,1q21+合并del(17p)、1q21+合并t(14;16)及1q21+合并t(4;14)3种“双打击”组合之间,1q21+合并del(17p)患者的预后最差。结论:不同“多重打击”组合的患者预后不同。R-ISS分期与“多重打击”相结合更有利于精准判断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