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州社区不同人群跌伤发生现况,为开展跌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湖州市不同经济状况的城镇/农村社区各2个,对城市2 843户,农村2 985户共16 899名居民1年中跌伤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跌伤标化发生率为5.07%,男女差别不大,城镇(4.95%)略低于农村(5.23%),跌伤以9月和10月发生为高,分别为11.68%和19.22%。滑倒所致跌伤的标化发生率最高,玩耍所致的次之,分别为1.54%和1.33%。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跌伤发生率位居各个人群第一、第二,分别为22.94%和19.46%。各人群跌伤的原因不同,学龄前儿童以玩耍为主,占到19.12%;青少年为玩耍和运动,分别为7.65%和4.06%;成年和老年男性以滑倒为首,分别为1.21%和4.28%;女性为滑倒(分别为1.34%和5.14%)和上下楼(分别为0.63%和3.10%)。跌伤者人均休息天数、活动受限天数和医疗费用均以老年组最多,分别为23.91天、23.92天和681.80元。结论:湖州社区居民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跌伤的发生率较高,所致的社会和家庭负担较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流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社区居民伤害现况和疾病负担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调查绍兴市居民伤害的发生现况和疾病负担。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 ,选择城区、郊区、平原和山区 4类不同地区 116 4 0名社区居民 ,对其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8种伤害的总发生率为 12 .5 4 % ,标化率为 12 .5 1% ,居发生率前三位的伤害依次为跌伤、钝 /锐器伤和车祸。不同年龄组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15 8.92 ,P <0 .0 1)。男性高于女性 (χ2 =13.0 1,P <0 .0 1) ;不同地区居民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75 .37,P <0 .0 1) ,依次为郊区 15 .95 %、平原 14 .0 7%、城市 10 .16 %、山区 9.6 1%。平均每例伤者休息 9.11d ,医疗费用 6 2 1.6 2元。结论 绍兴市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 ,并导致较重的疾病负担 ,应加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城乡4社区居民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目的 调查浙江省4个社区人群伤害发生现况。方法 选择不同经济状况的城市、农村社区各2个,对城市2843P、农村2985户共16899名居民1年中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伤害总发生率为15.64%,其中城市17.18%,农村15.30%,男性18.06%,女性14.06%,死亡9例。以跌伤/坠落、刀割/锐器伤、交通伤、碰撞/硬物击伤、烧烫伤和动物咬伤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80%、3.86%、2.07%、1.99%、1.13%和1.06%。交通伤以45岁以上者发生率为高,其中自行车导致的占37%;5岁以下儿童跌伤/坠落伤发生率为12%,动物咬伤则以15岁以下者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平均每例伤者休息8.62天,活动受限7.92天,医疗费用324.21元。结论 浙江省社区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导致较大的经济和家庭负担,预防控制社区人群伤害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平湖市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平湖市10个村/社区≥35岁的居民330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完整数据3092人,高血压粗患病率32.15%,标化患病率28.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超重、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8.93、1.94、4.49、5.61和1.76,体重低和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OR=0.54和0.40)。结论平湖市35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水平较高,应针对高血压不同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性干预。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牛街社区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北京市牛街地区老年人群各种伤害的流行情况,即伤害的种类、三间分布特点、原因及后果。方法 以居委会为单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牛街地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符合入选条件的大于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伤害的发生率为13.55%;死亡率为43.57/10万;男女之比为1:1.78;春秋季节高发,白天多见,上午占58.09%;前三位受伤地点为卧室/客厅、马路、卫生间/浴室,共占66.90%;前三种伤害依次为跌倒、钝器僦器伤和烧烫伤,占86.19%(按人次)。跌倒是首位伤害,发生率为10.46%,占伤害总数的77.17%。结论 北京市牛街社区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率、死亡率居国内中等水平。跌倒是首位伤害,其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严重,已经构成危害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存与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前,应首先致力于高发伤害——跌倒的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6.
7.
杭州市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杭州市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疫情估计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8年期间,在酒吧、浴室、会所随机调查418名MSM人群,了解年龄、婚姻等一般特征和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并抽取3~5mL静脉血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计算感染率。结果418名MSM人群HIV阳性26例,感染率为6.2%。MSM人群以流动人口为主;浴室MSM人群年龄偏大,已婚占多数;酒吧MSM人群文化程度较高;每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酒吧、浴室、会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5%、12.8%、2.8%。结论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高,属艾滋病防制的重点人群,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翩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在2009年9月~2010年6月期间,使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本研究的分析样本为2 074例老年人(男性839例,女性1 235例)。在老年女性的研究对象中,血尿酸水平的增加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OR=1.004,95% CI:1.002~1.006,P<0.001);以血尿酸四分位数最低组作为参照组,随着血尿酸水平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血尿酸水平Q2(OR=1.263,95% CI:0.902~1.773,P=0.187),血尿酸水平Q3(OR=2.008,95% CI:1.412~2.872,P<0.001)和血尿酸水平Q4(OR=2.015,95% CI:1.403~2.922,P<0.001));患有高尿酸血症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非高尿酸血症者(OR=1.563,95% CI:1.082~2.253,P=0.018)。在男性中,仅血尿酸水平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 (OR=1.002,95% CI:1.000~1.004,P=0.036)。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有相关性,特别是在老年女性当中。临床医生应特别关注老年女性的血尿酸水平,维持正常的血尿酸水平可能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不同参保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及公平性,寻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现有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集中指数法对不同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公平性分析评价。结果整体人群的两周患病及慢性病患病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8、0.056。不同参保人群在不同收入水平分层下的健康公平存在差异,两周患病集中指数分别为-0.031、-0.057和0.080,慢性病患病集中指数分别为-0.010、0.013和0.093。结论两周患病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中,而慢性病患病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中,城镇职工医保人群的健康不公平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饮水氟浓度与老年人群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择6个不同的水氟浓度组(0.25mg/L-7.97mg/L),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每个组抽取1500人左右,对≥50岁且居住于本地的人群进行骨折及有关情况的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8260人,共发生骨折531人,总骨折率为6.42%,男性骨折率(7.46%)高于女性(5.51%),差异有显著性。低饮水氟和高饮水氟两组人群的骨折率高于正常饮水氟组的骨折率,差异有显著性,饮水氟浓度与接触人群的骨折率之间呈现U型曲线相关,饮水氟浓度与接触人群的自然骨折仍然呈现U型曲线分布。在髋部骨折病例中,饮水氟最高浓度组的髋部骨折率高于正常饮水氟浓度组。饮水氟正常组(1.00mg/L~1.06mg/L)的二次骨折率和二个部位骨折率低于其他饮水氟组。结论 低氟或超量摄氟都会增加骨折的危险,适宜的饮水氟有益于降低骨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城乡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和常见伤害的种类及原因,为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浙江省4个县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了42065名7—18岁中小学生在过去1年中的伤害发生情况。结果:1年内有7454人发生伤害11103次,伤害总发生率为26.39%(城市33.47%,农村20.18%),以10—12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最高(30.71%),7—9岁组最低(21.39%)。伤害前5位分别是跌伤(10.52%)、刀割伤(3.71%)、碰撞伤(3.49%)、动物咬伤(1.30%)和烫伤(1.27%)。4月到8月间伤害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运动和玩耍时。伤害发生后,32.34%的病例去医院门诊,1.40%的病例住院治疗。平均每例伤害需要休息2.35d,活动受限2.87d,缺课0.55d,家长陪同1.20d,家长耽误工作0.79d,需要医疗费用109.98元。结论: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发生频率很高,对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必须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2.
海岛社区居民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岛县(南澳县)居民伤害发生的现况,为社区伤害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社区调查方案,随机选择512户1638名社区居民,对其过去1a内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16个社区居民在1a里共发生各类伤害754人次,总发生人次率为43.28%。伤害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钝/锐器伤、跌倒/坠落、烧烫伤。发生伤害的男性(421人次,占55.84%)是女性(333人次,占44.16%)的1.26倍,且男性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男/女性均是钝/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男性钝/锐器伤的发生率高于女性,64.52%发生在31~55岁,45.50%发生于农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其中渔民占63.60%)。跌倒/坠落伤多发生在1~15岁、41~55岁及60岁以上,47.19%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和学生。女性烧烫伤的发生率高于男性,46.15%发生于做家务的人群。结论海岛县城农牧渔水利生产人员是伤害高发人群,政府部门应针对当地伤害发生特点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儿童青少年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辽宁省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现况,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市/县3644名0~18岁者过去1a中伤害情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17.07%,农村显著高于城市(OR=1.61,95%CI为1.32~1.9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OR=1.84,95%CI为1.54~2.20),6~岁组发生率最高(22.98%),0~岁组发生率最低(0.81%)。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跌倒、锐器割刺伤、运动伤、撞击挤压伤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损伤性质前5位为开放性伤、浅表伤、扭伤劳损、骨折和烧烫伤,7~9月为伤害的高发季节。结论辽宁省每年约有1/6儿童青少年发生伤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城市健康教育规划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内共抽取城市居民8829人,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标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83%,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知识知晓率最高(78.72%),慢性病方面知识知晓率最低(66.87%);其中营养、安全用药、结核病、碘缺乏病、糖尿病等知识知晓率较低,肝炎知识知晓率最低(49.43%)。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高年龄组知识知晓率较低,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高。结论河南省城市的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将慢性病作为重点,并加大对营养、安全用药、结核病、碘缺乏病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同时将男性、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居民作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宜兴市农业机械相关伤害流行状况,以便发现其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宜兴市农业机械驾驶员进行整群抽样,并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农机驾驶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583份调查问卷,发生伤害事件72次,伤害事件发生率为12.35%,共有74人受到伤害,且伤者皆为男性;其中受伤人数为1人的事件有70次(97.22%),受伤人数为2人的伤害事件有2次(2.78%);伤者中驾驶员2人(2.70%),非驾驶员72人(97.30%);伤者中43人住院(58.11%),治疗结果显示,61人痊愈(82.43%),4人好转(5.41%),6人残疾(8.11%),3人死亡(4.05%).赔偿金额情况调查显示,受伤人群中有70人得到赔偿,最少赔偿300元,最多赔偿560 000元,中位数为5 000元.结论 宜兴市农业机械相关伤害事件发生率较高,伤残和死亡情况严重,造成较大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南宁城市社区居民伤害预防干预效果,为城市居民社区伤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社区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南宁市抽取被调查社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干预前后的资料。干预过程主要采取了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伤害发生率由28.34%降至14.06%,下降50.39%,干预前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04,P〈0.001);多发性伤害发生率则由3.74%降至0.00%,干预前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28,P〈0.001);伤害知识知晓率、正确认知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55.27%、71.60%上升至干预后的86.76%、89.52%,危险行为发生率也由干预前的57.79%降至干预后的33.12%,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伤害干预,能提高社区居民伤害安全知识水平,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建立健康的行为,从而有效的降低伤害的发生率,是预防伤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发生水平与愈后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3市3县18583名居民过去1a中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19.16%,标化率为18.86%,农村(22.28%)明显高于城市(15.1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锐器割刺伤(7.67%)、跌倒(3.55%)、撞击挤压伤(2.04%)、机动车交通事故(1.24%)和运动伤(1.20%),每例伤害平均失能时间为12.57d,伤害治疗率农村高于城市,致残率城市高于农村。结论辽宁省每年约1/5居民发生伤害,致残率为0.84%,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了解广东省城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5个城市初中、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共20 574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9.1%的学生有步行乱穿马路行为,37.3%的学生有骑车违反交通规则行为,10.3%的学生到非游泳区游泳,4.4%的学生因打架接受过治疗。伤害危险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经济较差地区学生比好的地区高,初中、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比高中、大学高,普通中学学生比重点中学高。结论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有性别、年龄的特点和地区差异,应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建议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共同促进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长宁区儿童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上海市0~14岁儿童伤害现状及有关预防措施,为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长宁区0~14岁儿童1 375名,采用家长问卷方式调查0~14岁儿童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伤害发生情况及家长认知水平。结果伤害总报告率为10.47%,其中0~5岁组儿童伤害报告率最高;伤害中跌倒/坠落伤居首位;儿童家长相关伤害的认知正确回答率在90.6%以上;母亲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对儿童伤害发生有一定影响。结论0~14岁儿童的伤害率较高,在预防儿童伤害的研究中,儿童本身的特点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天河区 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城乡结合地区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广州市天河区1285名0~14岁儿童在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意外伤害发生状况。结果 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6.34%,男女比例为1.26:1。跌倒或坠落、碰撞或挤压伤、扭伤和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类型。2.66%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44.87%的受伤儿童需医院门诊处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14.53%。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父亲职业、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特点等。结论 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城乡结合地区0~14岁儿童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家长和教师,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