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壳核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壳核血肿治疗壳核高血压脑出血24例。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0 m in,15例血肿清除率90%以上,8例血肿清除70%-90%,1例术后再出血。随访1-20个月,依据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7例,中度残疾11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壳核出血具有创伤小、止血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术后1d复查CT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d复查CT,两组血肿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骨窗开颅组的术后恢复良好率和不良率较大骨瓣开颅组明显提高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壳核出血,小骨窗开颅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开颅组.神经内镜组22例,小骨窗开颅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死亡0例,小骨窗开颅组死亡2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骨窗开颅组相比,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1.52±0.40)h]、术中出血量少[(35.61±13.52)mL]、血肿清除率高[(90.12±4.32)%],神经功能恢复快[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评分术后1周为(25.15±4.37),术后4周为(18.13±2.8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神经内镜组(81.82%)高于小骨窗开颅组(6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出血量在30~50 mL、病情较轻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传统大骨瓣开颅治疗56例,术后1 d复查CT观察血肿清除程度,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 d复查CT,两组血肿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骨窗开颅组的术后恢复良好率和不良率较大骨瓣开颅组明显提高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壳核出血,小骨窗开颅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救治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66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7例,中残32例,重残12例,死亡5例.结论①小骨窗开颅救治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简便实用、效果可靠;②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③尽早清除血肿、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常规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了解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随机挑选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常规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48例,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28例,术后随访评价病人血肿清除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3例死亡,内镜治疗组,术后ADL评分达到良好和中等级别的为21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创伤小,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致残率等,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内镜组,49例)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小骨窗开颅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肿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等相关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较小骨窗开颅组短[(1.6±1.0)h比(3.6±1.2)h,t=8.625,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41.5±20.3)m L比(350.9±110.4)m L,t=20.385,P<0.01];而血肿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组[(90.1±9.3)%比(75.9±15.8)%,t=5.312,P<0.01]。不同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患者术后入住ICU时间内镜组均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P<0.01);内镜组术后平均ICU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7.0±1.9)d比(13.0±3.6)d,t=10.158,P<0.01]。内镜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小骨窗开颅组(P<0.01)。内镜组患者预后整体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组(Z=1.183,P=0.044)。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较小骨窗显微手术更具微创优势,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入住ICU时间较短、血肿清除率较高,且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血肿治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病例18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2min,15例血肿彻底清除,3例残留少量血肿,无术后再出血。随访1~12个月,依据GC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7例,中度残疾7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暴露良好、止血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性丘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内镜组,手术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内镜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并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死率。方法:对37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在头颅CT定位指导下小骨窗开颅,骨窗约3 cm×3~3.5 cm,直视下清除血肿。分析病人救治经过,并与同期36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作对照,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ADL):小骨窗组Ⅰ、Ⅱ级26例(70.3%),Ⅲ、Ⅳ级6例(16.1%),Ⅴ级1例,死亡4例。大骨瓣组Ⅰ~Ⅱ级19例(52.8%),Ⅲ、Ⅳ级12例(33.3%),Ⅴ级3例,死亡2例。出血量为30~80 ml时小骨窗开颅手术疗效好于骨瓣开颅。结论: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简便快捷直接、微创和有效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术中操作得当,术后有效控制高血压等综合治疗,能明显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经侧裂-脑岛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侧裂—脑岛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5年8月,37例高血压壳核区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7h内(超早期)施行经侧裂—脑岛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壳核区血肿,合并脑室内血肿者辅以脑室外引流术。其中小骨窗手术12例,骨瓣开颅25例。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统计生存率,并以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级随访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术后24~28h头颅CT示:32例患者血肿清除>90%,5例患者血肿清除<70%。随访6~12月,37例中生存35例,死亡2例。生存的3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ADL1~2级)26例(70.3%),中残(ADL3级)4例(10.8%),重残(ADL4级)4例(10.8%),植物生存1例(2.7%)。结论经侧裂—脑岛入路显微手术确切保护脑血管及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缺失,是治疗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少于参照组(P<0.05),术后6个月生活指数ADL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组,各25例,A组采取常规的骨瓣开颅术治疗,B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术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为72.0%,B组为96.0%,且A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显著低于B组(P<0.05),羌率有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邓明均 《中外医疗》2016,(34):96-98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传统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在2012年1月_2016年7月接收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与致残率发生率分别为12.50%、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15.6%,对比两组数据(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究小骨窗经侧裂入路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方式)和对照组(采用切管切开手术治疗方式),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8%)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例患者对手术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总满意率为8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对手术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总满意率为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救治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内科保守治疗、小骨窗手术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少量(20~30ml)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人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三组,一组使用立体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另一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直接清除血肿,最后一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其改善预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术可以改善预后,明显缩短住院日以及节省费用,与其他两组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血肿量在20~30ml的大脑半球脑出血患者,选择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术,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治疗以及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121例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入路清除血肿,术后CT检查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05例患者血肿清除率达80%~95%,再出血16例,其中12例不需要再次手术,4例出血量大需要再次手术。结论严格掌握小骨窗入路手术指征是把握手术的关键,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具有高效,快捷,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5~24h行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同期26例患者行小骨窗非显微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及术后3个月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显微组生存19例,其中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非显微组生存22例,其中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显微组手术时间较非显微组延长;血肿清除率大于非显微组;术后再出血率及颅内感染率明显降低;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明显较非显微组缩短。41例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按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定,显微组明显好于非显微组。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王利峰  杨应明  林良山 《中外医疗》2010,29(25):20-21,25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和预后,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3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其中120例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锥颅引流术治疗10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00例,观察3组病人死亡率及远期疗效。结果锥颅引流、小骨窗开颅病人的死亡率与大骨瓣开颅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小骨窗开颅组V级23例,Ⅳ级24例,愈后良好率57.3%。锥颅引流组V级19例,Ⅳ级27例,愈后良好率58.9%。大骨瓣开颅组V级8例,Ⅳ级21例,愈后良好率30.2%。其中小骨窗开颅组和锥颅引流组的愈后良好率均优于大骨瓣开颅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小骨窗开颅组和锥颅引流组的愈后良好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锥颅引流、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比虽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前两者对患者的愈后优于大骨瓣开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脑实质内ICP监护法对19例小骨窗开颅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术后ICP动态监护。选取2008年1-12月该科11例小骨窗开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结果本组4例重度ICP增高患者在开始出现颅高压时仅2例有症状和体征,1例死亡。ICP监护组20%甘露醇应用天数为(8±3)d,剂量为(925±125)g;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20%甘露醇应用天数为(11±4)d,剂量为(1475±175)g。ICP监护组20%甘露醇应用时间及剂量均明显低于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P<0.05)。结论脑实质内ICP持续监护有助于对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及时、准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早期、正确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