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足月妊娠妇女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奎氏一期法在日本国际试药株式会社生产的BC2230型半自动血液凝固分析装置上测定了50名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及25名育龄期正常未孕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足月孕妇组较未孕对照组比较,血浆FⅤ :C、FⅦ:C、FⅩ;C、FⅧ:C、FⅨ:C、FⅫ:C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附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19例次正常人及382例次重型肝炎(重肝)患者,应用一期法测定血浆凝血因子Ⅱ:c、Ⅴ:c、Ⅶc、Ⅷ:c、Ⅸ:c、Ⅹ:c、Ⅺ:c、Ⅻ:c、以及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因子Ⅱ:Ag、Ⅷα:Ag、Ⅷ:β:Ag、VWF:Ag;同时又测定ATⅢ:A、ATⅢ:Ag、PC:Ag及TPS:Ag、FPS:Ag。  相似文献   

3.
测定VWF:Ag,Fn及AT-Ⅲ在不同孕期及妊高征妇女血清中变化,共95例,正常对照120例。各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孕期VWF:Ag,Fn,AT-Ⅲ与非孕妇女相比无显著变化;VWF:Ag自中孕开始升高,晚孕及妊高征更显著;Fn自晚孕开始升高,妊高征更明显;AT-Ⅲ变化则不恒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的变化。方法:采用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一期法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31例、肠癌21例、乳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16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0.001);复发转移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未复发肿瘤转移组明显增高(P<0.01-0.001);肺癌、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4组各组间血浆凝血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56铡冠心病患者血浆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4因子(PF_4)、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及相关抗原(ⅧR∶Ag)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βTG血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F_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故βTG/PF_4比率显著增高,心肌梗塞心绞痛组尤为显著。冠心病患者ⅧR∶Ag浓度显著增高,而Ⅷ∶C与对照组无差异,ⅧR∶Ag/Ⅷ∶C之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同时测定βTG、PF_4或ⅧR∶Ag、Ⅷ∶C,并观察其比率的变化,可望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监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病患者因子Ⅷ亚单位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110例慢性肝病患者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和因子Ⅷ相关瑞斯托霉素辅因子(ⅧR∶RCoF)及有关凝血象测定。发现慢性肝病时,Ⅷ∶C、ⅧR∶Ag和ⅧR∶RCoF均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ⅧR∶Ag和ⅧR∶RCoF可反映血管内皮损害的程度。ⅧR∶Ag还可作为肝硬化代偿与失代偿的参考指标,Ⅷ∶C与ⅧR∶RCoF呈正相关,Ⅷ∶C与ⅧR∶RCoF比值在肝癌组与肝炎组可能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Ⅶ、Ⅹ、Ⅺ的活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采用一期法在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同时对160例AIS患者的各个因子在疾病初发与复发、年龄、性别等方面作分析比较,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AIS组血浆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分别为102.25%±34.36%、187.29%±34.93%、157.29%±55.11%、135.60%±43.21%和106.74%±54.7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患者组的FⅤ:C、FⅦ:C、FⅧ:C、FⅩ:C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而FⅪ: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IS病人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5%、58%、53%、40%、11%。同时发现再发AIS组上述各凝血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初发AIS组(P<0.01)。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其中以FⅤ:C、FⅦ:C、FⅧ:C、FⅩ:C增高明显,但FⅪ:C并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凝血因子在参与AIS发病中的重要性及其复杂的机制。另外,我们的结果表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与疾病初发与复发有关,复发组的上述各凝血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初发组。  相似文献   

8.
妊高征孕妇部分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高征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为进一步了解妊高征患者凝血因子与纤溶因子的变化,笔者重点研究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因子Ⅶ、因子Ⅷ活性。旨在探讨其在预防妊高征发生血栓性疾病与严重并发症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本院临床确诊为妊娠高血压者45例,年龄22岁~37岁,按1980年全国统编教材标准分轻中度妊高征30例,重度妊高征15例;正常孕组48例,年龄22岁~36岁,排除高血压、肝、肾等疾病的孕妇;正常非孕组66例,年龄21岁~33岁(妊高征组与正常孕组均为妊娠晚期)。1.2检测方法1.2.1仪器试剂FIB、因子Ⅷ、因子Ⅶ测定均采用法国STAGO准自动血凝分析系统,检测试剂盒、标准品、质控均采妊高征孕妇部分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张立东$沧县医院!河北沧州061000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因子Ⅷ;;因子Ⅶ[1]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71-74. [2]史敏,刘永春,李彦会.妊娠后期妇女部分凝血指标的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2):127-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收集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因子与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探讨蛇伤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对2019年6~8月深圳市中医院46例竹叶青蛇咬伤的住院患者开展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观察分析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的内源性凝血因子4项[抗血友病因子Ⅷ(FⅧ)、血浆凝血活酶Ⅸ(FⅨ)、血浆凝血活酶前质Ⅺ(FⅪ)、接触因子Ⅻ(FⅫ)]、外源性凝血因子4项[凝血酶原Ⅱ(FⅡ)、前加速素易变因子Ⅴ(FⅤ)、前转变素稳定因子Ⅶ(FⅦ)、凝血酶原X(FⅩ)]及D-D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1)蛇咬伤后的第1天,患者的内源性凝血因子除FⅫ无明显变化外,FⅧ显著高于正常值,FIX、FXI有所升高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且均呈现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较前回落的规律。(2)蛇咬伤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患者的外源性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Ⅹ水平均无明显变化。(3)蛇咬伤后内源性凝血因子FⅧ、FⅨ、FⅨ水平升高的比例第1天为67.4%、37.0%、21.7%,第3天为76.1%、69.6%、32.6%,第5天为69.6%、63.0%、30.4%;内源性凝血因子FⅫ及外源性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Ⅹ水平在第1天、第3天、第5天均在正常范围内;而D-D水平升高的比例在第1天、第3天、第5天分别为76.1%、95.7%、95.7%。【结论】(1)蛇毒可使促凝系统活跃,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或正常;造成的纤溶系统紊乱以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主,对外源性凝血途径无明显干扰。(2)D-D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竹叶青蛇咬伤敏感度较高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凝血因子与抗凝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2例妊娠期VTE患者(V T E组)和44例体检健康产妇(对照组)的凝血因子活性(FⅡ、Ⅴ、Ⅶ、Ⅷ、Ⅸ、Ⅹ、Ⅺ、Ⅻ),以及抗凝蛋白 A T、蛋白C的活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患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受试者进行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根据ROC曲线下面积选择最佳工作点(OOP),计算各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VTE组患者的FⅡ、Ⅴ、Ⅷ、Ⅹ、Ⅺ和Ⅻ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蛋白C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Ⅷ、Ⅹ及蛋白C的变化与妊娠期VTE发病呈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FⅧ、Ⅹ及蛋白C的O O P取值分别为131.2、91.3和47.5;FⅧ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6%、85.2%。结论凝血因子活性异常升高与妊娠期VTE形成显著相关,其中FⅧ诊断妊娠期VTE的特异性、敏感性最大,其活性异常增高与 FⅩ活性增高蛋白C活性异常降低是妊娠期V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脂代谢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璇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3):281-281,280
目的 :探讨血脂代谢变化与妊高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妊高征 33例各项血脂水平 ,并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正常未孕妇女相对照。结果 :正常孕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脂蛋白 (a) L P(a)较未孕妇女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其余各项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孕妇女 (P<0 .0 5 ) ,而妊高征组的各项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孕妇女组 (P<0 .0 5 ) ;与正常孕妇组相比 ,妊高征组患者的 L DL- C、L P(a)水平明显升高 (P<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载脂蛋白 AI(APO- AI)水平明显降低 (P<0 .0 1)。妊高症组中、重度与轻度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血脂水平及代谢的改变反映了妊高征患者体内存在着脂质代谢紊乱 ,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的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 AI的异常下降可能共同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Ⅺ、Ⅸ、Ⅻ、ⅩⅢ)的重要器官。最近我院开展的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HPT)能敏感的反映需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血浆因子Ⅶ、Ⅱ、Ⅹ的活性变化。从我们最近收住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病情突然趋向严重的患者,观察了他病情发展不同时期的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是维持凝血生理状态的重要机制,凝血因子基因缺陷会导致相应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遗传性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Ⅺ和因子ⅩⅢ)缺陷症,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 FⅤ: C、FⅦ:C、FⅧ:C、FⅩ:C、FⅪ:C 检测采用一期法,在 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临床相关资料等作分析比较,以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血浆 FⅤ:C、F 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14.16%±34.12%、199.32%±34.56%、181.05%±56.11%、118.56%±26.81%和 156.57%±39.25%;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血浆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08.29%±35.16%、 162.36%±32.39%、132.36%±59.32%、95.86%±12.23%和139.39%±41.16%,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均<0.05~0.01)。同时,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3%、59%、51%、36%、43%;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分别为:21%、52%、46%、31%、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显示尿毒症时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与透前组相比,透后组的凝血因子 FⅦ:C、FⅧ:C、FⅩ:C、FⅪ:C 水平明显低于透前组(P 值均<0.05~0.01)。FⅦ:C 与 BUN、Cr 呈正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提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易患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血透能减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变化对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了120例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变化。结果 贲门癌患者术前血浆ⅧR:Ag、Ⅷ:C及Fbg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AT-Ⅲ:Ag和AT-Ⅲ:A明显降低(P<0.01),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恢复(P<0.05)。随着病期的发展,贲门癌患者血浆ⅧR:Ag、Ⅷ:C及Fbg含量逐渐增高,AT-Ⅲ:Ag和AT-Ⅲ:A逐渐降低。结论 卉门癌患者凝血活性增加,而抗凝血功能降低,测定贲门癌患者凝血功能判断病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正常人和糖尿病伴各种血管病变时血浆因子ⅧR∶Ag的变化,结果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肾病组ⅧR∶Ag值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别;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伴微血管病变组ⅧR∶Ag值也显著高于正常组;提示病变越弥散,ⅧR∶Ag值越高,血浆ⅧR∶Ag值和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二者都是较敏感的高凝指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凝血异常初探--附38例新生儿凝血检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原因及与正常成人凝血因子水平的差异。方法:利用全自动血凝仪一期法测定PT、APTT、Fbg、凝血因子Ⅱ:C、Ⅴ:C、Ⅶ:C、Ⅹ:C、Ⅷ:C、Ⅸ:C、Ⅺ:C、Ⅻ:C。结果:正常新生儿组过筛试验,内、外源途径凝血因子略低于成人正常值但临床并无出血。出血组新生儿外源途径凝血因子与正常组对照的差异呈显著性(P<0.01),可能与其Vit K摄入吸收或因子合成障碍有关。感染组各试验数据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凝血初筛试验,内、外源途径因子检测,对新生儿出血原因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脂质 (LPO)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1997年 1~ 12月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 3 9例 ,正常晚孕妇女 2 4例 ,正常非孕妇女 14例进行血浆NO、SOD及LPO水平测定 ,同时测定产后 3~ 7d血浆水平的变化。结果 :正常晚孕组NO、SOD及LPO均较正常非孕妇女为高 (P <0 0 5 ) ,妊高征组 (P均 <0 0 5 ) ,LPO则高于正常晚孕组 (P <0 0 1) ,重度妊高征分娩后 3~ 7dNO、SOD均高于产前 (P<0 0 5 ) ,LPO低于产前 (P <0 0 1)。结论 :妊娠期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失调及NO合成减少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彦霞  田慧敏  张曦  程国梅  潘瓷  王璐 《中外医疗》2012,31(22):178-17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40例妊高征患者(Ⅲ组)、60例正常妊娠妇女(Ⅱ组)、60例非孕妇女(Ⅰ组)血浆中的ADM进行测定。结果①Ⅲ组、Ⅱ组血浆ADM水平明显高于Ⅰ组(P〈0.05);②Ⅲ组血浆AD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妊高征病情加重,血浆ADM水平逐渐升高,轻、中度妊高征患者血浆ADM水平与重度妊高征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M水平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水平变化对于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脐血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足月新生儿脐带血血浆凝血因子活性进行测定,并以30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表明Ⅱ、Ⅶ、Ⅸ、Ⅹ等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为正常成人的50%~80%,因于Ⅰ、Ⅴ接近正常成人水平,而因子Ⅷ则明显高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