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多发伤继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病死率可达 70 .5 % [1] 。我院近 3年来对 1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有效地防治了ARDS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5~ 5 8岁 ,平均32 .8岁。车祸致伤 5例 ,坠落伤 3例 ,被他人击打或锐器刺伤 2例。所有伤员均为伤后 12h内入院。主要伤是 :颅脑、胸部、肺挫伤血气胸 6例。腹部闭合性多发性损伤 4例 ,合并创伤性休克 8例。按多发伤诊断标准 ,ISS评分≥ 16分者 10例 ,GCS≤ 8分者 2例。 10例均有呼吸困难 ( 30~ 5 0 /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探讨其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严重胸部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3.1±18.4)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60.4%),合并伤以颅脑损伤为主(44.9%);全组患者存活率95.1%,病死率4.9%。相关性分析表明院前时间(>6h)、颅脑损伤、腹部损伤、并发休克及ISS与病死率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ISS、颅脑损伤是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重胸部损伤伴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高ISS评分、合并休克、严重颅脑损伤预示较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以颅脑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以颅脑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0例,轻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治愈率51.72%,病死率17.24%。结论早期迅速准确的评估伤情,积极抗休克治疗,避免漏诊,多学科联合实施早期抢救及ICU综合监护治疗,是提高颅脑创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经院前(院前急救组69例)和直接送来急诊科(非院前急救组60例)抢救的129例严重多发伤员的抢救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严重多发伤病情多严重、多数未得到现场及时救治、急诊科未建立急诊手术室等是影响抢救效果的重要因素;非院前急救组病死率高于院前急救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加强专业化创伤急救队伍建立,改变创伤急救模式,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董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4):729-729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14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17例。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死率高,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科学规范地执行抢救护理程序,并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严重多发伤是指单一损伤因素造成2个或 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且其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值 )≥ 16者〔1,2〕。本院近 10年来共收治严重多发伤 175例 ,现将其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12 8例 ,女4 7例 ,年龄 14~ 6 7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12 5例 (71.4 % ) ,斗殴伤 19例(10 .9% ) ,坠落伤 17例 (9.7% ) ,挤压伤 14例 (8% )。创伤部位 :2处者 6 4例 (36 .6 % ) ,3处者 5 1例 (2 9.1% ) ,4处及其以上者 6 0例 (34.3% )。其中以胸部伤为主的 4 8例 ,腹部伤为主的 94例 ,以颅脑伤为主的 19例 ,脊柱、骨盆及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严重多发伤的病例显著增加,据报道[1],严重多发伤所造成的死亡率,目前已上升为急诊病死率的第二位。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多发伤患者生命,已成为急诊医学及创伤外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125例  相似文献   

8.
陈旭权 《河北医学》2000,6(4):342-343
多发性创伤是基层医院救治工作的重点。现将本组 10 0例多发性创伤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 ,男 82例 ,女 18例。年龄 6~ 70岁 ,平均 31岁。以青壮年为多 ,占 6 2 %。其中车祸伤 77例 ,刀刺伤 14例 ,挤压伤 2例 ,坍塌压伤 7例。损伤情况 :腹腔内多脏器伤 (2~ 5个 ) 8例 ,腹腔、内脏器伤伴颅脑伤 10例 ,腹腔内脏器伤伴胸部伤 5例,腹腔内脏器伤伴多发骨折 19例 ,颅脑伤伴多发骨折4 7例 ,胸部伤伴多发骨折 2例 ,严重多发性骨折 9例。2 讨 论多发性创伤的复杂性使其诊断和治疗有许多矛盾和困难。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ITM)并行早期创伤控制性手术(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达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救治的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ITM及行DCS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存活46例(86.8%),病死7例,病死率13.2%,其中就诊救治时间≤1h的病死2例(6.3%),〉1h的病死5例(2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死患者比较,存活患者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M并行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DCO)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1996~2006年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CO)的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39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严重多发伤伴骨盆骨折大出血,均行髂内动脉断血术,其中双侧髂内动脉结扎21例,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8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10例.10例严重多发伤伴开放性股骨骨折初期仅作清创和简单外固定.均在ICU复苏治疗后,再做确定性内固定手术.本组病死率12.8%(5/39),死亡组ISS平均值41.6分,主要死于休克和合并伤.共发生并发症7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3例,右髂总动脉血栓形成1例,2例隔下脓肿,1例下肢深部感染,均痊愈.结论 迅速准确的诊断和一体化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生存率的关键,合理应用DCO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39例多发伤骨折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多发伤骨折患者的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 13 9例多发伤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13 5例治愈 ,无并发症。 4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结论 多发伤骨折病人急诊手术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 ,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50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326例,药物保守治疗124例(其中19例24h内改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450例病例中,恢复良好259例(57.55%),轻残71例(15.78%),重残31例(6.89%),植物生存37例(8.22%),死亡52例(11.56%);死因为脑疝加重、合并弥散性脑肿胀或严重失血性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及时准确判断伤情、处理分清主次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策略,同时还应重视ICU监护及后期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急诊救治及院内转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 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 创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Ⅰ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多发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影响多发伤患者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分析住ICU11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113例中存活80例,病死33例,病死率29.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3例,发生率38.1%,其中病死25例,病死率58.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住ICU时间、SIRS评分、大量输血(复苏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MODS、休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伤病死率高,住ICU时间、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MODS、休克、大量输血是其影响因素。积极干预可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和急诊科抢救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祥俊  陈崇宽 《广西医学》2009,31(9):1303-1304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43例多发伤病人按受伤后采取的急救措施分为院前急救组23倒。非院前急救组20倒,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严重多发伤病情严重,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为8.7%;非院前急救组的病死率为35.0%,非院前急救组病死率高于院前急救组(P〈0.05),院前急救组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为(5.12±1.6)h,非院前急救组为(2.3±0.9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延缓伤员死亡时间,降低病死率。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83例严重多发创伤患者骨折早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交通及工业的发展 ,多发创伤患者的伤情日趋严重与复杂 ,骨折早期处理恰当与否 ,对病情发展和转归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就我院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以来收治的 2 83例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早期诊治情况加以回顾分析 ,探讨骨折早期处理的几个方面和其优势。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2 83例严重多发创伤骨折患者 ,男 2 15例 ,占 75 9% ;女 6 8例 ,占2 4 1%。年龄 12~ 78岁 ,其中 12~ 30岁12 9例 ,31~ 6 0岁 136例 ,6 0岁以上 18例。伤因中交通伤最多 15 6例 ,占 5 5 % ;其次煤矿砸…  相似文献   

17.
严重创伤是创伤外科的危、急、重症,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由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ICU病房的建立,严重创伤的治疗有较大突破,病死率由原来的90%以上减少到现在的35%~40%[1]。现就我院1994~1997年4年中ICU收治的严重创伤6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5岁。多发伤50例,占83.3%;创伤性休克54例,占90.0%;死亡13例,占21.7%,其中多发伤死亡4例,非多发伤死亡9例。1.2致伤原因60例中车祸伤30例,坠落伤10例,煤矿创伤及其它20例。回.3损伤部位60例中并发有颅脑损伤25例,胸部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6~2009-06以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的120例多发伤病人的效果,并与2003-06~2006-05收治的106例非绿色通道组病人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ISS及伤后至入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病死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13.2%)(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出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缩短了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急救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 2 92例 ,其中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 6例 ,治愈 1 2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 2 5 .0 % ,现将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6例患者 ,男 1 1例 ,女 5例 ;年龄 1 5~ 6 1岁。车祸伤 1 1例 ,挤压伤 3例 ,坠落伤 2例。单侧多发肋骨骨折 9例 ;双侧肋骨骨折 7例 ;浮动胸壁 8例 ;单侧血 (气 )胸1 2例 ;双侧血 (气 )胸 4例。合并四肢或骨盆骨折 6例 ;腹部脏器伤 5例 ;颅脑损伤 4例 ;支气管断裂及膈肌破裂各 1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5例。ARDS发生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 5 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死亡率高 ,为 13 .4% ( 4 8 3 5 8) ,多发伤发病率高 ,为 5 5 .6% ( 199 3 5 8) ,受部位前 3位依次为颅脑伤 2 3 .98% ( 117 488)、四肢骨关节伤 2 2 .3 4% ( 10 9 488)及软组织伤 17.2 1% ( 84 488)。死亡原因前 3位依次是颅脑伤5 5 17% ( 3 2 5 8)、胸部伤 18.97% ( 11 5 8)及腹部伤 15 .5 2 % ( 9 5 8)。结论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死亡率高 ,多发伤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