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评价炎症的特征有许多技术 ,已经发现 C反应蛋白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其他的急性冠脉事件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危险因素 ,并且对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有重要价值。再有 ,简单、常见的检测炎症的方法是白细胞 (WBC)计数。先前在 AMI溶栓和介入治疗的研究中观察到 ,伴有 WBC升高者 ,有较高的 AMI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本文认为 WBC计数也可用于对 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分层上。近期报道了用 Orbofiban治疗不稳定冠脉综合征试验结果 ,概括统计在 1997年 10月 16日~ 1998年 11月 5日 2 9个国家 888所医院住院治疗的 10 2 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患者545例,依据白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274例(白细胞≤10.0×10~9/L)和B组271例(白细胞10.0×10~9/L),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病死率及长期MACCE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63.8±11.4岁)vs(60.4±11.4岁),P=0.001];A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5.1%vs 10.3%,P=0.013)。随访28个月,A组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2.9%vs 16.9%,P=0.018),全因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2.6%vs 5.7%,P=0.045)。白细胞计数是STEMI患者长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1.166,95%CI:1.104~1.231,P=0.036)。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预示STEMI患者近、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计帧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TCA治疗 ,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有心脏不良事件组 ( 2 6例 )和无心脏不良事件组 ( 64例 ) ,用计帧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的CTFC ,以CTFC 3 0帧为界将患者分为血流正常者和血流缓慢者两部分 ,观察两部分患者心功能、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CTFC平均为 3 6 78± 16 3 2帧 ,左心室射血分数和CTFC负相关 (γ =-0 64P =0 0 1) ,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CTFC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组 ( 5 1 91± 18 2 1vs .2 5 73± 7 79)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和心脏不良事件有良好的相关性 [OR =-1 73 ,95 %可信限 (CI) =-1 3 4~ -2 2 3 ,P =0 0 1]。ROC曲线分析表明CTFC能较好地预测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血流正常和血流缓慢患者间射血分数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计帧法测定CTFC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 ,其结果和心功能、临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关系,为AMI预后提供预测。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226例AMI患者进行随访(平均417d)以确定其转归,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白细胞总数,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结果白细胞总数与AMI病死率相关,随着白细胞数的增加,AMI病死率持续增加(P<0.01)。当白细胞数>1.10×1010/L时,AMI病死率是≤8.0×109/L时的2.5倍(P<0.01),0.81~1.10×1010/L时的1.8倍(P<0.05)。结论白细胞总数与AMI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6.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预后与外周血WBC计数的关系。方法:根据外周血WBC计数将83例初治APL患者分为4组:第1组WBC<4×109/L,43例;第2组WBC4~10×109/L,9例;第3组WBC>10~15×109/L,8例;第4组WBC>15×109/L,23例。动态观察治疗过程中外周血WBC计数及形态学、APTT、PT、TT、Fbg、DD、ATA、骨髓象的变化,4组均以亚砷酸(As2O3)或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主的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比较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早期死亡(ED)率、一次化疗完全缓解(CR)率。结果:4组DIC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1.1%、37.5%、56.5%,ED率为11.6%、0%、37.5%、65.2%,总CR率80.0%、100%、71.4%、33.3%。前三组之间DIC的发生率、ED率、CR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与第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组均完成足疗程治疗的患者的CR率分别为84.2%、100%、100%、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时外周血WBC数超过15×109/L是APL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的临床预测指标及短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到2010年8月的207例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血流TIMI 3级的患者定义自发再灌注组(SR),血流TIMI 02级定义为非自发再灌注组(NSR)。比较2组冠状动脉造影前心电图ST段回落及症状缓解对自发再灌注的预测价值,同时比较2组的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SR组共38例(18.4%),NSR组共169例(81.6%)。SR组急诊造影前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NSR组(42.1%比14.8%,P<0.001),SR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前症状较最严重时症状缓解>80%的患者比例较NSR组亦明显升高(53.3%比9.0%,P<0.001);心电图ST段回落>50%预测自发再灌注的敏感度42.1%,特异度85.2%,阳性预测值39.0%,阴性预测值86.7%;症状缓解>80%预测自发再灌注敏感度53.3%,特异度91.0%,阳性预测值55.2%,阴性预测值90.3%;若采用症状缓解80%及ST段回落>50%联合标准,则敏感度13.3%,特异度98.6%,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84.5%。若采用ST段完全回落且症状缓解>80%联合标准,则敏感度13.3%,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4.7%。冠状动脉造影SR组的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冠状动脉造影NSR组相比为13.2%和25.4%(P=0.285)。结论症状的缓解及心电图的回落对急性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R组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NSR组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腺苷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腺苷组PCI术前静点腺苷3 h,对照组PCI术前静点生理盐水3 h。PCI术均成功进行。观察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帧数计数冠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肌灌注、术后CK-MB变化。结果罪犯血管开通即刻,腺苷组较对照组冠脉血流帧数减少,P〈0.05。腺苷组2例发生无复流、2例发生慢血流,对照组4例发生无复流、6例发生慢血流,P〈0.05。对照组TMPG低于腺苷组,P〈0.01。PCI术后12、24、48 h腺苷组CK-MB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前静点腺苷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对22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Gensini积分的三分位间距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Gensini积分0~3.00分(CHD1)组74例,Gensini积分3.01~32.67分(CHD2)组73例,Gensini积分32.68~180.00分(CHD3)组73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白细胞计数在三组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与Gensin评分有统计学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积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223,P=0.001。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白细胞参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1299例,将随访中因心血管死亡的307例为事件组,无事件存活的992例为无事件组.入院后患者均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N)和淋巴细胞(LYM)水平,计算...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再灌注是心肌梗塞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本文就再灌注在限制左室重构中的作用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早期患者160例,按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为正常组和增高组,在增高组中又分为10.1~12×109/L组、12.1~15×109/L组和15×109/L组。所有患者发病24h内静脉抽取外周血,比较各组在预后和出血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脑出血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组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增高组(P0.05);在白细胞增高组中,白细胞计数15×109/L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治疗显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增高组与正常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高的患者出血量较多。结论脑出血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预后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晚期再灌注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后6h内恢复心肌供血称为早期再灌注,而6h以后再灌注称晚期或延迟再灌注。早期再灌注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但晚期再灌注的疗效尚有争论。1晚期再灌注的临床疗效1.1再灌注对心功能及生存率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早期再灌注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人院时白细胞计数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及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状态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因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连续行直接PCI的101例老年患者于入院时立即取外周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 L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高WBC组和低WBC组,直接PCI术后监测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50%的时间。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发生的重大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1)高白细胞组48例,发病6个月至1年发生不良事件25例(52.1%),低白细胞组为53例,不良事件发生12例(2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低白细胞组45例(93.7%)PCI术后60 min内ST段回落≥50%,高白细胞组23例(43.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与老年人心肌梗死预后有关,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状态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病机理是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所致.按照发病时心电图有否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AMI(STEMI)和非ST段抬高AMI(NSTEMI).前者80%~90%而后者约20%最终演变为Q波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这两部分内容,后者主要针对STEMI患者而言.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包括短期或长期病死率、复发心脏事件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等,因此研究提出以急性心肌梗死患入院WBC计数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有效方法和方便的指标。本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时患的入院WBC计数还与一些临床基础指标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CK-MB值将病人分为低、中、高组,测定、统计每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CK-MB值,并分析确定各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CK-MB值的相关关系。结果各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K-MB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为AMI的患者 16 2例 ,分别于入院即刻和发病后第 1、3、7d测定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于发病 2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LVEF)并记录入院期间心脏事件情况。结果 :1.白细胞增高者LVEF明显低于白细胞正常者。 2 .单核细胞增高者CK、CK MB峰值、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均与临床预后有关 ,而单核细胞增高是判断AMI近期预后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升高除并有细菌感染外 ,还可见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 ,以及无其它原因的肺癌本身引起的WBC升高。严格区分在 WBC升高中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的作用 ,对于防止滥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1 996~ 2 0 0 1年 ,我院收治肺癌患者 847例 ,WBC升高 1 3 4例 ,现将其升高原因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 WBC升高入选标准为感染、糖皮质激素和抗癌药物所致 WBC>1 0 .0× 1 0 9/L者 ;无其它原因WBC>2 0 .0× 1 0 9/L[1]肺癌者。细菌感染时 ,患者入院体温 >3 7.5℃ ,咳黄痰或痰培养…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1999年1月~2002年8月收治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348例,根据入院即刻的白细胞计数按照四分位法将入选患者分成4组.1~4组的白细胞计数分别是<6.8×109/L(91例);(6.8~8)×109/L(85例);(8~10)×109/L(82例)和>10×109/L(90例).NSTACS的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合并各种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