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成功行心肺复苏术的AMI患者83例,根据是否行静脉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术后2周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术后2周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术后AMI患者行积极的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灌注(SR)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15例首次发作AMI且未经静脉溶栓及其他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分成SR组(TIMI≥2级)与无SR组(TIM1 0~1级),分析影响SR的相关因素,并分组比较SR对左室功能和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①AMI后冠状动脉SR率为42.6%.②SR组患者心功能优于无SR组.③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SR组低于无SR组(P<0.05).④梗死前心绞痛、起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和梗死相关动脉部位与SR有关(P<0.05).结论:未经静脉溶栓及其他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有一定的SR率(42.6%),梗死前心绞痛、起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和梗死相关动脉部位是SR的独立影响因素;SR是判断AMI预后良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 80例接受溶栓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胺碘酮治疗组(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59.4%)较对照组(80.6%)明显降低(P<0.01)。结论胺碘酮能有效减少AMI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阶段健康教育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在治疗依从性、AMI并发症、住院满意度、出院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AMI并行择期PCI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施行三阶段健康教育,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观察组能够坚持锻炼、戒烟、改善饮食、门诊复诊化验检查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AMI行择期PCI的患者进行三阶段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住院期间AMI并发症,提高住院满意度,改善出院后情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心肌再灌注、氧自由基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PCI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予以缺血后处理,再行PCI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及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 h、12 h、16 h、20 h、24 h、36 h、48 h末,观察组血清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CK-MB、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IMI血流Ⅲ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与73.33%,P0.05);观察组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与33.33%,P0.05)。结论术前行缺血后处理对心肌梗死病人PCI治疗后的心肌再灌注改善作用明显,可减少术后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梗死相关导联(NIRL)ST段压低对AMI再灌注治疗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183例AMI溶栓和(或)PCI术后冠脉再灌注后有无NIRL持续性ST段压低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持续性ST段压低组54例;组2:一过性ST段压低或无ST段压低组129例。分析NIRL持续性ST段压低对AMI再灌注后12~50个月(平均2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绞痛、AMI、PCI术、冠脉搭桥)、死亡率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持续性的ST段压低组与一过性ST段压低或无ST段压低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心绞痛40.7%与12.4%;AMI22.5%与4.7%;PCI18.5%与6.2%;冠脉搭桥5.6%与1.6%(P=0.0001)。总死亡率分别为38.9%与11.6%(P=O.0001)。生存率分别为:59.6%与87.7%(P=O.0001)。结论 AMI患者再灌注后NIRL持续性ST段压低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生存率低,它是预测AMI患者再灌注治疗长期预后的重要指标,它对临床确定AMI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疾病转归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分A组(6h之内)27例和B组(6h~12h)2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梗死相关血管情况、冠脉病变范围及支架植入情况,并随访梗死后3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再灌注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入院至IRA开通时间、抗凝用药、溶栓治疗、梗死前24h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CI前室性心律失常、PCI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发生率、冠脉病变范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采用雷帕酶素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植入后取得满意的血管再灌注。③本研究中不同IRA开通时间组间除B组有1例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外,两组在随访期内均无其他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血管再灌注治疗极大地降低了AMI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及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早期替罗非班组(60例),诊断明确后立即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继以0.15μg.kg-1.min-1维持泵入48h;常规治疗组(53例),于冠脉造影开始时给予替罗非班,用药方法及剂量同早期替罗非班组。比较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替罗非班组术前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3.3%比1.9%,P=0.037),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188);术后早期替罗非班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8.3%比73.6%,P=0.034),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早期替罗非班组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3%比60.4%,P=0.038),术后7d两组LVEF水平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和术后心肌灌注,并不增加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再灌注治疗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房室传导阻滞 (AVB)和右室AM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80例下壁AMI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治疗前再灌注治疗组 (A组 )与非再灌注治疗组 (B组 )AVB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治疗后A组与B组AVB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治疗后B组安装起搏器患者人数、死亡率、住院天数均高于A组 (P <0 0 5、0 0 5、0 0 5 )。④合并右室AMI者右冠脉近端闭塞比例明显高于单纯下壁AMI者 (P <0 0 5 )。⑤心律失常、休克、泵衰竭严重并发症单纯下壁AMI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合并右室AMI者 (P <0 0 5 ) ,且治疗前合并右室AMI者 3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0 0 5、0 0 5 ) ,治疗后 3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5、0 0 5、0 0 5 )。结论 及时成功的再灌注治疗能改善房室结的传导功能 ,降低合并右室AMI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而改善合并AVB和 /或右室AMI的下壁AMI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效果的具评价作用. 方法:测定88例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包括早期再灌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差异,以及左室重构、心功能改善和远期预后的情况. 结果:AMI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为(325.74±354.11)pg/ml对(21.26±1 0.01)pg/ml,P<0.01.经治疗后,早期再灌注组BNP水平较另两组明显降低,为(155.12±72.33)pg/ml对(253.01±277.25)pg/ml对(665.01±456.59)pg/ml,(P<0.01),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降低(P=0.01),且与出院6个月后左室重构程度呈正相关(r=0.614),与心功能的改善呈负相关(r=-0.504).结论: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镁剂(门冬酸钾镁)治疗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组(即A组,86例)和常规治疗组(即B组,81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PCI后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低(12.9%vs24.7%,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镁剂预防性应用能有效减少A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荣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390-4392
目的 对比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静脉溶栓、一般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90例老年A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170例,静脉溶栓组37例,一般治疗组83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ACE,包括再梗死、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发生率.结果 急诊PCI升高LVEF值;明显降低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 急诊PCI老年AMI能安全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及时灌注缺血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效果的具评价作用。方法:测定88例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包括早期再灌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差异,以及左室重构、心功能改善和远期预后的情况。结果:AMI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为(325.74±354.11)pg/ml对(21.26±10.01)pg/ml,P<0.01。经治疗后,早期再灌注组BNP水平较另两组明显降低,为(155.12±72.33)pg/ml对(253.01±277.25)pg/ml对(665.01±456.59)pg/ml,(P<0.01),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降低(P=0.01),且与出院6个月后左室重构程度呈正相关(r=0.614),与心功能的改善呈负相关(r=-0.504)。结论: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再灌注策略对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的相关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确诊为急性前壁STEMI、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患者。依据再灌注策略的不同,分为溶栓成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3例、溶栓失败补救PCI组12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PCI组)82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再灌注后微循环相关指标、再灌注后7 d及随访90 d心功能相关指标及住院期间及再灌注后9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再灌注后90 d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总缺血时间PPCI组<溶栓成功择期PCI组<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TIMI血流3级比例、TMPG 3级比例PPCI组高于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和溶栓成功择期P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CTFC水平PPCI组低于溶栓成功择期PCI组和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再灌注后9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改善,PPCI组高于溶栓成功择期PCI组和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再灌注后9 d三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等MACEs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PCI组MACEs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再灌注后90 d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PCI可有效改善前壁STEMI患者术后冠脉血流水平及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且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中心肌梗死(AMI)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在抢救治疗及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CCU近期(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AMI患者133例,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1月,我科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针对CCU近期(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另AMI患者137例,设置为预见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冠脉再灌注准备及CCU住院时间、抢救治疗成功率、感染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预见组患者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冠脉再灌注准备及C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后抢救成功率预见组(98.54%)与对照组(91.73%),预见组感染发生率(0.73%)与对照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患者在CCU抢救治疗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情况,减少冠脉再灌注准备及C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预后影响及QT离散度 (QTd)变化。方法 观察尿激酶溶栓 (5 8例 )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 (IRA)的开放状态与心脏事件、左室功能、QTd变化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并与未溶栓组 (36例 )对照 ,随访期为半年。结果 尿激酶溶栓治病严重出血并发症少 ,再通率 6 1 8% ,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溶栓再通后半年心功能改善明显 (43 5± 8 5vs5 2 9± 8 1)。AMI患者溶栓组较未溶栓组 ,溶栓再通组较未通组 ,入院第 10天QT离散度差异有显著性 ,每组第 10天与半年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未溶栓组 10天后QTd增加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结论 溶栓后使IRA开放 ,QTd下降明显 ,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 ,心功能得到改善 ,冠脉血管的开放状态是QTd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之一。成功的再灌注 ,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行早期心脏康复的安全性。方法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CBD-Bank数据库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AMI患者1 364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79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将其分为心脏康复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患者,n=79)和对照组(未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患者,n=300)。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随访1年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住院率。结果 匹配后,两组心源性死亡率及靶血管重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随访1年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组随访1年因ACS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后开展早期心脏康复相对安全,且早期心脏康复可有效降低AMI患者因ACS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紧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 77例AMI患者中 ,2 8例患者接受紧急PT CA治疗 ,49例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紧急PTCA组中梗塞相关血管开通 2 6例 ,开通率为 92 .9% ,尿激酶静脉溶栓组中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2 8例 ,再通率为 5 7.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紧急PTCA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7.1% ,尿激酶静脉溶栓组为2 0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紧急PTCA组住院时间为 (11.5± 4.2 )天 ,尿激酶静脉溶栓组为 (19.7± 5 .6)天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紧急PTC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时 ,前者的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及降低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优于后者 ,而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二尖瓣返流(MR)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9例AMI患者,住院期间行超声心动检查观察二尖瓣返流情况,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并观察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心源性病死率。结果MR的发生率为46.8%,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均显著高于非MR组(P<0.01),LVEF显著低于非MR组(P<0.01)。心功能不全(Killip分级Ⅱ~Ⅲ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R组显著高于非MR组(P<0.01)。全部心源性病死率MR组高于非MR组(P<0.05)。结论AMI后合并MR者,心功能差,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住院心源性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机分为早期介入治疗组56例及晚期介入治疗组64例。早期介入治疗组患者于发病6 h内行PCI,晚期介入治疗组患者于发病6~12 h内行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周及出院后1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6~12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VST、LVEF、LVDD及LV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介入治疗组患者IVST、LVDD及LVSD小于晚期介入治疗组,LVEF高于晚期介入治疗组(P0.05)。住院期间早期介入治疗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晚期介入治疗组,随访期间早期介入治疗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晚期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逆转患者心室重构,降低患者近期及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