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 (ASA)对ICVD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花生四烯酸 (AA ,5 0 0 μmol·L-1)、二磷酸腺苷 (ADP ,5 μmol·L-1)、肾上腺素 (EPN ,5 μmol·L-1)和胶原 (COL ,2 μg·mL-1)做诱导剂检测ICVD患者服用不同剂量ASA组 ( 2 5、5 0和10 0mg·d-1)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各ASA组对AA、COL诱导聚集的变异系数较大。对AA诱导聚集无显著抑制者的比例分别为2 5mg·d-1组 44 4%、5 0mg·d-1组 2 9 6%、10 0mg·d-1组 2 9% ,其中 5 0mg·d-1组中合并糖尿病的例数较显著抑制者中多。结论 :ICVD患者中小剂量ASA作用个体差异较大 ,部分与自身危险因素有关。提示临床中ASA的效果需要实验室检测并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与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 342例s 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分为破入脑室组(455例,33. 9%)与未破入脑室组(887例,66. 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破入脑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 1±26. 7) d、出院时mRS评分4(3,5)分、死亡率14. 1%,未破入脑室组分别为(20. 9±21. 8) d、3(2,4)分及2. 5%,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破入脑室(OR=2. 521,P=0. 000)为s 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未破入脑室组与破入脑室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 24 h(OR=0. 566,P=0. 001 vs OR=0. 547,P=0. 032)均为两组保护因素;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8分(OR=5. 146,P=0. 004 vs OR=11. 013,P=0. 000)、血肿形态不规则(OR=2. 053,P=0. 000 vs OR=3. 648,P=0. 000)、肺部感染(OR=2. 356,P=0. 000 vs OR=1. 994,P=0. 012)均为危险因素。对患者年龄、性别、血肿量、血肿部位、血肿形态、密度、入院GCS评分作森林图亚组分析,仅血肿部位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预后总体差于未破入脑室者,破入脑室是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与未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有明显不同;病程 24 h为破入脑室和未破入脑室预后的保护因素,而入院GCS评分≤8分、肺部感染、血肿形态不规则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剂量和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  6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中男 4 0例 ,女 2 0例 ;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70分 ,随机分为 :奥氮平低剂量组 (0 0 9mg·kg-1·d-1) 15例 ,中剂量组 (0 .18mg·kg-1·d-1) 30例 ,高剂量组(0 36mg·kg-1·d-1) 15例 ,疗程为 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 ,4 ,6 ,8周末评定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和副反应量表 (TES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治疗后第 4 ,8周末奥氮平血浓度。结果  (1)血药浓度与日剂量呈正相关 (r =0 5 6 7,P <0 0 1)。 (2 )血药浓度 10~ 2 0 μg/L组的疗效明显优于 <10 μg/L组 (P <0 0 5 ) ;与 >2 0 μg/L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3)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无相关 (r=0 2 4 7,P >0 0 5 ) ;与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呈正相关 (r =0 35 ,P <0 0 5 )。结论 奥氮平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有效血药浓度的低限为 10 μg/L ;血药浓度测定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碱性髓鞘蛋白(MBP)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 ̄2005年我院脑出血破入脑室住院病人30例,分别于脑出血后12h和第3、7、2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MBP检测,根据患者脑出血后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体检正常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MBP检测。结果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出血后血清MB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预后不良组出血后MBP浓度在检测时间点持续高于预后良好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BP的浓度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关系,MBP浓度越高,其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总结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脑出血住院病人资料,并分为出血量≥30ml组及<30ml组;破入脑室组及未破入脑室组,分别统计其发生MODS例数,以及发生MODS后死亡例数。结果206例脑出血患者86例发生MODS,68例出血量≥30ml组发生MODS62例,134例出血量<30ml组21例发生MODS,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6例破入脑室系统组51例发生MODS,153例未破入脑室系统组35例发生MODS,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6例发生MODS死亡32例,123例未发生MODS死亡5例,二者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后易发生MODS,尤以出血量大及破入脑室系统为著,且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上要采用“鸡尾酒疗法”综合、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6.
小脑出血致第四脑室铸型的立体定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并致脑室铸型是小脑出血的严重类型 ,出血破入第四脑室、导水管、第三脑室者死亡率可达10 0 % [1] 。我院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对小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并铸型的 14例患者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小脑血肿至第四脑室血肿置管抽吸引流治疗 ,疗效较满意 ,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男性 9例 ,女性 5例。年龄 4 4~ 6 3岁 ,平均5 3.5岁。有高血压病史 11例 ,糖尿病病史 2例 ,发病至手术时间 6~ 14h ,平均 8h。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头痛、眩晕、频繁呕吐急性起病。意识状况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多点穿刺引流法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1 研究对象 :病例组为 2 0 0 0年 9月 - 2 0 0 4年 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共 4 4例 ,男 30例 ,女 14例 ;年龄 4 4~ 6 6岁。患者术前GCS评分 5~ 7分 2例 ,8~ 12分 2 9例 ,13~ 15分 12例 ;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住院行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4 5~ 6 3岁 ;术前GCS评分 5~ 7分 1例 ,8~ 12分 14例 ,13~ 15分 5例 ;CT征象及其他临床症状与病例组比较有可比性(P >0 0 5 )。2 方法与结果 :病例组根据CT片上血肿的体表投影部位及其与脑室的关系选择以下方式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病情和早期转归的关系。方法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同期入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患者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入院和第4周血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定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组患者hs-CRP均增高(P<0.01),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与未破入脑室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破入脑室患者未好转组与好转组间hs-CRP差异显著。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相关,对其早期转归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交替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交替持续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椎穿刺术.结果 治疗组死亡1例,发生梗阻性脑积水1例;对照组死亡4例(12.5%),发生梗阻性脑积水5例,同时治疗组的脑室血肿清除度大大快于对照组(χ2=10.8 P<0.05).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100例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其中50例患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加持续性ICP监测(ICP监测组),另50例患者单纯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脱水剂用量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ICP监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监测组患者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甘露醇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0.01)。两组其他并发症及再出血的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ICP监测并不能改善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但可以减少甘露醇的使用量及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及时预警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对重症脑出血 80例采取了一套系统化监护护理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均按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及解放军医学会制定的分级标准 ,Ⅲ级以上的重症脑出血患者 ,男 60例 ,女 2 0例 ;80例中丘脑出血 15~ 3 0ml 46例 ,均破入脑室 ,其中壳核出血超过 5 0ml 2 0例 ,丘脑出血超过 3 0ml、脑疝 10例 ,去脑强直 4例。2 监护内容根据全国第一次脑血管病会议拟订的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三项基本原则 :(1)监测血压 ;(2 )监测脑水肿 ;(3 )及时正确的处理各种并发症。根据这三项基本原则 ,对重症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0例;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GO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236.45±43.20)min,明显长于钻孔引流组的(95.18±18.94)min(P<0.05)。结论对不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是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第四脑室出血大多数是基底节出血后破入侧脑室沿室间孔流入第三、四脑室,也可由小脑出血和桥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意识一般在发病后1~2h内陷入深昏迷,出现四肢抽搐及瘫痪、双侧病理征阳性,病情危重。我们采用小脑延髓池穿刺引流术个别配合侧脑室引流术治疗第四脑室出血患者35例,与常现药物治疗相比,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 1)脑CT证实脑出血。 ( 2 )时间在起病后 2 4h以内。 ( 3)大脑半球血肿在 30ml以上。 ( 4 )无脑疝形成 ,或脑疝形成早期 ,如瞳孔一侧缩小 ,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入选的病人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 2 分组后的两组病人基本情况 见表 1。 表 1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比较组别例数 平均年龄血肿情况30~ 50ml 50ml以上破 入脑室者脑疝早期并上消化道出血者治疗组 3854 2 1人 1 7人 1 2 6 7对照组 3856 2 3人 1 5人 1 3 5 61 3 方法 入选治疗组病人首先进行剃光头进行CT定位 ,先找到血肿最大层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复方丹参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 0 1~ 2 0 0 3 0 1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 ,符合 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 ,男 2 2例 ,女 18例 ,平均 5 4 2± 9 7岁。入选条件 :(1)发病 48h内 ;(2 )出血量 10~ 30ml;(3)单测基底节区出血 ;(4)患者肌力 <4级 ;(5 )意识清醒或嗜睡、昏睡。排除标准 :(1)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 ;(2 )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脑瘤等出血 ;(3)脑干或小脑出血 ;(4)伴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伴发脑室出血的概率以及脑室出血的解剖部位并对脑出血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长沙市第四医院脑血管疾病中心7年来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CT结果和临床病例资料,对病人进行遴选,统计破入脑室的概率以及出血的解剖位置和破入脑室的关系和病人的预后情况。结果共统计了307例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其中39.7%伴有脑室出血。通过统计得出丘脑和尾状核的出血最容易破入脑室(分别为52.7%和100%)。在病人发病后第三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和mRS预后评分,分值越高提示预后越差。伴有脑室出血的病人的平均mRS评分是不伴有脑室出血的病人的近2倍。结论很多自发性脑出血的病人都伴有脑室出血,这种出血发生概率和脑出血的量和部位密切相关。脑出血的病人如果合并脑室出血通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综合分析了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表明,脑出血破入脑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呈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生命预后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但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并不呈正相关;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血液量及其呈现的物理状态是影响生命预后的决定因素。清除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传统的内科护理治疗 ,病死率和病残率高 ,尤其是血肿破入脑室者。我院自 2 0 0 1-0 2~ 2 0 0 4-0 2采用侧脑室及血肿腔双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5 6岁。神志清醒 6例 ,浅昏迷 11例 ,深昏迷 4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 ,基底节区出血 15例 ,丘脑出血 6例 ,血肿均破入脑室系统 ,脑室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 3 5~ 70ml。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30例)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比较,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在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52倒手术治疗分析:脑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取决于出血部位是否接近脑室;手术方式选择与出血部位、血肿大小、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及性状有关;Ⅲ、Ⅳ脑室及中脑导水管铸型是临床预后的决定因素;尽快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是治疗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