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增强对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肺曲菌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肺曲菌病的诊治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13例为急性白血病,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难治性),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性),根据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临床拟诊后早期应用有效药物治疗,1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并应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治愈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肺曲菌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认识,改进治疗措施,减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52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52例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有效率为59.6%,死于真菌感染患者19例,死亡率为36.5%。结论: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经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坡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97-3398
目的总结侵入性肺曲菌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侵入性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确诊的侵入性肺曲菌球病中除3例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取得确切疗效,在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上很有意义。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主要是按照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执行,并辅以中药治疗,效果颇佳。结论中药辅助伏立康唑正规治疗肺曲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肺曲菌感染分为侵袭性曲霉病、半侵袭性曲霉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曲菌球4型[1]。肺曲菌球是寄生型的肺曲霉菌感染,其发病逐年上升,近年来有较多病例报道[2]。曲霉生长于洞壁,好侵犯血管,引起咯血甚至是致命性大咯血,威胁患者生命。肺曲菌球一旦在肺内空腔形成,局部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往往无效,手术切除病灶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有效手段。2012年-2013年我科为3例拒绝行手术治疗的肺曲菌球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伏立康唑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现将3例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 2 4例鼻窦曲菌病 ,均属非侵袭型。全部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2 4例中 ,2 2例随访 6个月~ 2年 ,无复发。其中 ,1 2例术后加用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 ,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加上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是目前治疗非侵袭型鼻窦曲菌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清清  郑润辉  王春燕  黄振倩  刘丹  谭获 《广东医学》2012,33(10):1455-1457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40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治疗后并发带状疱疹2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05例患者中有20例并发带状疱疹(4.94%),其中16例于化疗间期发病.绝大部分患者在病发时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18例患者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异常.经过积极抗病毒等治疗后,本组20例患者带状疱疹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1±6)d,有3例后遗神经痛.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破坏,在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成免疫功能严重降低,容易引发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7.
周斌  李贲  李伟 《西部医学》2014,26(9):1179-1181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肺曲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1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肺曲菌病患者的诊断情况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21例肺曲菌痛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5例(23.8%),术前误诊为肺结核、肺部占位病变、肺囊肿或肺脓肿等16例(76.2%)。全组行肺叶切除术13例,肺段或肺楔形切除术8例。结果无住院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l例,肺不张2例,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均给予氟康唑400mg/d,治疗4~8周。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肺曲菌病未复发,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肺曲菌病误诊、漏诊率高,需加强对肺曲菌病的认识,术前应认真检查以作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变是治疗肺曲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析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提高对肺曲菌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对20例经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的肺曲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中13例为曲菌球,7例为侵袭性肺曲菌病。双肺多发4例,右肺9例,左肺7例。CT表现为13例曲菌球均表现为空洞性结节,10例呈新月征,空洞壁厚薄不均,伴周围条索影。7例侵袭性肺曲菌病中,表现为不规则斑片、斑块浸润影或磨玻璃影4例,伴有节段性实变2例;表现为结节影和楔形实变影3例,周边有晕圈征。结论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认识其在不同时期具有的相应某些特征性表现,有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化疗中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多层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多层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病例符合确诊标准11例,符合临床诊断89例。结果 CT表观病灶位于双肺89例,右肺8例,左肺3例。病源菌以白假丝酵母菌者最为常见,共5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4例,曲霉菌4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无名假丝酵母菌合并烟霉菌1例,曲霉菌合并白假丝酵母菌1例。CT影像学表现将肺部真菌感染分为5型:弥漫型65例,复合型15例,实变型13例,结节或团块型6例,曲菌球型1例。结论多层CT在白血病化疗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观察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景华  韦永成  谢秋 《西部医学》2012,24(12):2351-2352
目的总结肺曲菌球病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外科手术治疗17例肺曲菌球病患者的资料,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6例痊愈,1例左肺全切术后并发右肺感染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6例术后随访6个月到6年,均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基础,反复咯血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诊断本病,但术前确诊率较低,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肺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车红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07-3108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曲菌球的 CT 诊断价值,提高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和手术证实肺曲菌球病例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对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病例均符合肺曲菌球的 CT 表现,继发于结核性空洞7例,继发于支气管扩张3例,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伴肺大泡1例。结论肺曲菌球 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除外其他空洞或空腔性病变后,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病因、临床、实验室检查和CT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总结18例肺曲菌病患者的病因、临床类型及表现、治疗方法。结果:曲霉菌是肺曲菌病致病菌,常见临床类型主要包括曲菌球、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和侵袭性肺曲菌病3种,曲菌球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肺曲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痰培养、纤支镜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及CT特征性表现"新月征"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可明确诊断,曲菌球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病因、临床、实验室检查和CT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总结18例肺曲菌病患者的病因、临床类型及表现、治疗方法.结果:曲霉菌是肺曲菌病致病菌,常见临床类型主要包括曲菌球、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和侵袭性肺曲菌病3种,曲菌球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肺曲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痰培养、纤支镜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及CT特征性表现"新月征"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可明确诊断,曲菌球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肺曲菌球病21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巍  李美霞  卢伟 《海南医学》2004,15(9):86-86
目的 报告 2 1例肺曲菌球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系统性回顾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 ,探讨其病因、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 自 1985年 8月至 2 0 0 4年 1月共对 2 1例患者进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肺曲菌球病 ,占同期肺部手术的 3 .6%,行肺切除术 19例 ,曲菌球清除术 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残腔感染 1例 ,出血 2例 ,切口感染 2例。随诊 3个月 -15年无复发。结论 肺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单纯的曲菌球清除术亦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曲菌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病理和治疗证实的肺曲菌病病人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8例为曲菌球,4例为侵袭性肺曲菌病。双肺多发2例,右肺7例,左肺3例。8例曲菌球CT表现为空洞性结节,6例呈新月征,空洞壁厚薄不均。4例侵袭性肺曲菌病中,表现为不规则斑片、斑块浸润影2例,表现为结节影和楔形实变影2例,周边有晕圈征。结论认识肺曲菌病影像的特征性表现,有利于其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侵袭性肺曲菌病21例,总结其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21例患者中11例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实变,8例患者表现为双肺散在或弥漫磨玻璃影,5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其中3例周围可见晕征,肺内单发或多发空洞3例。结论:肺实变、磨玻璃影、结节及肿块是侵袭性肺曲菌病较早期的表现,空气新月征及空洞影提示病变趋于好转。典型的晕征、空气新月征或空洞对诊断侵袭性肺曲菌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病(IPFI)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1例白血病并发IPFI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肺楔形切除5例,肺叶切除6例。术前术后抗真菌治疗2~12周,并随访8~46个月。结果:11例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曲霉菌感染7例,毛霉菌2例,隐球菌1例,曲霉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1例。3例死于白血病复发,无真菌病复发。结论:外科切除持续存在的局限IPFI可以减少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真菌病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卡芬净(MCM)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7月,本院诊断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IFI病儿15例,其中肺部感染13例,肺部感染合并血液感染1例,血液感染1例。应用MCM进行治疗,剂量为3~4mg·kg。·d^-1,每天1次,疗程2周~1月。结果确诊1例,治疗无效;临床诊断5例,痊愈l例,显效1例,进步1例,无效2例;拟诊9例,痊愈1例,显效7例,进步1例;总体有效率为66.67%。有2例病儿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腹泻,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MCM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恶性血液病合并IPA感染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采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疗效标准,评价卡泊芬净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卡泊芬净治疗过程中9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结论:卡泊芬净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2例肺曲菌球患者资料,行肺叶切除术16例,楔形肺切除3例,复合切除(肺叶加肺楔形切除)2例,病灶清除肌瓣填塞1例。结果 22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45.46%),包括肺炎、肺复张不全4例,支气管胸膜瘘6例,术后随访17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为肺曲菌球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