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病人经全麻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6-12个月),所有骨折术后4周骨痂愈合良好,拔除克氏针。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1例暂时性尺神经麻痹病人术后12周时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早期肌间隔综合征病人复位固定后症状消失,无肘关节畸形和永久性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移位不稳定型骨折的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第1掌骨基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临床常见,复位容易,维持对位困难,如治疗不当,将形成一个疼痛、僵硬、畸形的关节,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和外展功能,近年来,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2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本奈氏骨折25例,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18~62岁,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胸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患儿平均年龄8.6岁(2-13岁)。在臂丛神经阻滞麻或静脉全麻和C型臂X线机透视下,先行手法复位,然后经皮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23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时间24个月(12-36个月),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固,能防止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的发生,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79例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后在C臂机X线监视下以克氏针经内外髁皮肤交叉固定。结果36例中有3例因复位欠佳改用切开复位,2例行2次复位。术后摄片见达解剖复位者19例,轻度桡偏者10例,轻度旋转者4例。平均随访18个月(12~36个月),按李稔生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0例,良2例,中1例,无差,其中2例轻度肘内翻。提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并发症多 ,治疗不当经常会产生严重后遗症。该文旨在观察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 14例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病人经全麻下行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10个月 (6~ 12个月 ) ,所有骨折术后 4周骨痂愈合良好 ,拔除克氏针。术后 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 2例暂时性神经麻痹病人术后 12周和 16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2例早期肌间膈综合征病人复位固定后症状消失 ,无肘关节畸形和永久性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移位不稳定型骨折的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37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以C型臂X线透视机确定克氏针的位置,术后行三角巾悬吊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1例,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28例,功能复位3例,均于4~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周,均无外观畸形。28例患者前屈、外展、上举功能均达到健侧关节活动度85%以上,3例发生轻度关节僵硬及活动时疼痛。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失血少,有利于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至2006年8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5例,其中42例获得随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6~78岁,平均40.5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4天,平均8  相似文献   

9.
陈小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21+123-121,12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建新  李月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141-141,145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2008年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55例得到回访,55例同访病例全部屈伸功能良好,尺神经不全损伤1例,无一例出现肘内外翻畸形,优良率达96.4.%.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风险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吕乔  刘卫华  阮安培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57-158,160
目的评价几种常用的穿针方式在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近6年来经我院手术治疗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74例,均经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依据穿针方式分为三组。通过对各组正位平片中Baumann角进行比较,评价各种穿针方式的稳定性,并应用Flynn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比较,各组术中及骨愈合时正位片的Baumann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侧位片肱骨干的关系亦均未发生变化;各组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评分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国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458-3460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急性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X线摄片与查体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根据疼痛、握力、灵活性进行评定,本组病例中优4例,良3例。结论经皮克氏针固定牢固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急性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90例.结果:9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24个月.根据Flu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7例,良3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处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骨科2005年4月—2009年4月采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氯胺酮麻醉在C臂机透视下行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入2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于肘关节屈曲120°位予上肢石膏托外固定。结果 4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不等,术后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无肘内翻畸形及尺神经损伤。按Flynn标准评价:优29例,良12例,无一例一般或差病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透视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透视下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6—12月,1例并发尺神经损伤,1例骨折再移位,其余均愈合良好。结论 透视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8例疗效分析.认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徒手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型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26例有移位不稳定型的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均急诊C型臂X线机监控下徒手复位满意后,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患儿均获得8-42月随访,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针道感染患者。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优良率96.1%。结论急诊徒手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不稳定型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对骨折愈合影响小,能保证骨折相对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长、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长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再转移、切口感染以及骨化性肌炎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骨折愈合,改善患儿心理弹性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34例小儿肱骨髁上不稳定型骨折经全麻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30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按Flynn标准评价,优27例,良4例,可3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恢复快、出血少、创伤小、费用低、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君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9):827-827
目的 探讨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在C型臂下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结果 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 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1-2d.结论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X线下复位克氏针固定,具有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应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