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急性右室梗塞(ARVI)18例,其中ARVI 下壁AMI12例,ARVI 后壁AMI6例。18例中无临床症状4例,右心功能不全14例,其中合并左心功能不全4例,并发低血压和休克13例;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6例;14例右心功能不全除合并左心功能不全4例外,其余10例均无呼吸困难和肺部罗音。18例V_(3R),V_(4R)导联ST段抬高均≥0.5mm,且ST段抬高程度均为V_(4R)>V_(3R)>V_1。V_(3R)、V_(4R)导联QRS波呈QS型9例、呈Qr型6例、呈rS型3例。治愈率83.33%,病死率16.67%。对ARVI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要点,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方法 对48例急性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多有诱发因素,具有一般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常合并其它部位心肌梗死.体征主要是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三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全部心电图均有V4R导联ST段抬高,52.1%抬高超过V1~3导联ST段.18例行UCG检查,均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治疗上要重视扩溶升压,慎用血管扩张剂,21例行溶栓治疗,46例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全心衰竭,抢救成功率95.8%.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 ST段抬高的最常见器质性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 1 991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笔者收治 2 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 ST段抬高者 ,为全面了解心电图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提高诊断符合率 ,避免误诊 ,现将该 2 0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急性心包炎 :本组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4 5岁及1 6岁。前 1例因心前区疼痛 1 d入院。心电图 、 、 、av L、av F、V4~ 6 导联 ST段呈斜直形抬高 0 .2 m V,V2~ 3导联 ST段呈斜直形抬高 0 .3m V。后 1例因浮肿、尿少 7d,伴胸痛 1 d入院。心电图 、 、 、av L、a…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心电图改变特征,以提高对ARVI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住院的ARVI患者20个导联心电图.结果 22例ARVI患者均可见典型的心肌梗死的ST-T动态变化;完整的V3R~7R导联在合并不同部位梗死时的QRS波形、ST-T改变及其他特征为:ST段抬高持续时间<10h者10例,>24h者11例;QRS波形呈QS波者14例,呈Qr波者2例,呈qR波者1例,呈qR波者2例;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时,T波已呈倒置状态者19例,3例仍呈直立;20例右室梗死伴下壁梗死、后壁梗死者,18例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合并房室传导阻滞8例,完全性右室支传导阻滞3例,合并心房纤颤5例.结论 对20个导联心电图的改变进行仔细的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对提高ARVI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要点,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方法对48例急性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多有诱发因素,具有一般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常合并其它部住心肌梗死。体征主要是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三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全部心电图均有V4R导联ST段抬高,52.1%抬高超过V1-3导联ST段。18例行UCG检查,均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治疗上要重视扩溶升压,慎用血管扩张剂,21例行溶栓治疗,46例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全心衰竭,抢救成功率95.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ARVI)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要点,提供对其特殊性的认识。方法对40例急性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多有诱发因素,具有一般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常合并其他部位心肌梗塞,体征主要是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全部心电图均有V4R导联ST段抬高,52.1%抬高超过RV1-V3导联ST段。18例行UCG检查,均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治疗上要重视扩溶升压,慎用血管扩张剂,不用硝酸甘油、利尿剂及强心洋地黄药物,20例行溶栓治疗,38例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全心衰竭,抢救成功率95%。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ST段抬高特殊临床表现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冠新  覃冠德 《医学文选》2003,22(5):679-680
心电图 ST段抬高的最常见器质性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作者 1 991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观察了2 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心电图表现为 ST段抬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急性心包炎 本组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45岁、1 6岁。前 1例因心前区疼痛 1天入院 ,心电图 、 、 、av L、 av F、V4 -6导联 ST段抬高0 .2 m V,V2 -3 导联 ST段抬高 0 .3 m V。后 1例因浮肿、尿少 7d,伴胸痛 1 d入院 ,心电图 、 、 、av L、av F、V2 -6导联 ST段抬高 0 .2 m V。两者心肌酶谱均正常。心脏多普勒 :左室后壁同心包层分离 ,其间可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证实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中III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的比值≥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根据临床表现,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Ⅲ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的比值,评价该比值≥1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除有典型的下壁心肌梗死表现外,还有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符合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19例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的比值〉1;其中16例右胸导联V3R~V6R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0.1mV,3例ST段抬高但幅度〈0.1mV。2例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的比值=1;右胸导联V3R~V6R导联中QRS呈qr型,ST段抬高但幅度〈0.1mV。结论: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III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抬高变化幅度的比值≥1,结合临床表现、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右胸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对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俊雪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42-343
目的 探讨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方法 选取确诊为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心电图追踪检查.结果 右胸V3R、V4R、V5R、V6R这四个导联中任何一个导联ST段抬高≥1 mV,为诊断右室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有V1导联ST段抬高≥1 mV,V2导联ST段压低,或Ⅲ导联ST段抬高程度大于Ⅱ导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9例CLBBB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查,其中AMI患者19例,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2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V1~3呈rS型导联,V6导联的QRS波群呈顶端粗钝且宽阔的R波,V1-4的ST段弓背呈0.3-0.5mV的抬高,STV5、V6、I、aVL导联呈0.1-0.2mV的斜上方抬高;7例下壁心肌梗死,其中5例Ⅱ、Ⅲ、aVF导联均为QS型,ST段弓背呈0.3~0.5mV的抬高,T波呈直立;10例前间壁心肌梗死,其中9例的V1、V2、V3导联呈QS型,8例V1、V2、V3导联ST段的单向弓背呈0.4-0.8mV的抬高,T波呈直立,且无法轻易识别J点,4例ST段的抬高情况与T波呈"R"型。结论:在心电图的检测当中,QRS主波以及Q波向下时,ST段的单向弓背呈0.3-0.8mV的抬高,或QRS主波为向上时,ST段呈0.1-0.2mV的斜上方抬高,这对AMI间合CLBBB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右心室梗死 (ARVI)多并发下壁、后壁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由于受条件限制 ,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加上临床不重视右胸导联检查 ,易漏诊误诊。因而加强基层医院对ARVI的认识与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的 30例ARVI病人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病人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4 4~ 81岁 ,平均5 6岁。诊断均符合 :①长时间剧烈胸痛持续时间 1h以上 ;②心电图V3R,V4RST段抬高≥ 1mm ,ST段抬高程度V4R>V3R>V1;③心肌酶增高并…  相似文献   

12.
早期复极综合征表现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 ,心电图表现为特异性 ST段抬高 ,酷似心肌梗死图形 ,临床易误诊。我院于 1996~ 1999年 6月共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 5 3例 ,其中12例初诊时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 AMI)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2 3~ 6 2岁 ,平均34岁。其中胸痛 6例 ,心前区挤压感 4例 ,胸闷 2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均无效。全部病例经体格检查 ,X线胸片 ,心脏超声波检查均未见异常。1.2 心电图改变 本组 12例患者均有心电图 ST段凹面向上抬高 ,其中抬高限于 V1 ~ V3导联 5例 ,抬高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室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方法:对17例确诊为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TV4r抬高≥0.1mV是35.3%;STV4R抬高≥0.05mV是71.1%;V3R~V6R导联ST段抬高≥0.1mV是35.3%:V1~V5导联抬高的ST呈递减性是47%;STⅢ抬高>STⅡ抬高是47%;STV2下移/STavf抬高≤50%是11.1%;I、avL、V5、V6导联的Q波消失为53%;合并房室传导阻滞58.8%。结论:诊断右室梗死心电图的各项指标敏感性偏低。  相似文献   

14.
普通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普通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临床资料完整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J点抬高3例(2.4%),T波高耸16例(12.8%),T波高耸伴ST段抬高87例(69.6%),其中,ST段上斜型抬高25例,ST段凹面向上型抬高7例,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53例;ST-T改变19例(15.2%)。等位性Q波59例(47.2%),其中,进展性q波10例,V1~V4导联R波递增不良28例,同一导联R波进行性丢失25例。结论:T波高尖、ST段抬高、等位性Q波,并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右心室心肌梗塞(RVI)4例,及时给予了补充血容量并适时地扩血管治疗,均治愈。我们遇到的4例病人均男性,年龄44岁~61岁。临床表现:两例49岁以下病人发病后均有典型的压榨性胸骨后痛,伴面色苍白、大汗.2例老年和老年前病人只有胸闷、恶心、呕吐症状。入院时体格检查:3例病人血压低于9.3/6.6kPa,(70/50mmHg),S1低钝,可闻及 S4。两例可闻及早搏,1例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全部病例除常规12导联外加描 V7~V9,V3R~V6R 共19个导联.4例均为入院时 ST Ⅱ、Ⅲ、CWF 弓背向上抬高 0.2~0.3mv,ST_(v7~v9)抬高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尤其是aVR导ST段改变对相关冠状动脉阻塞识别的意义.方法 共收集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59.1±13.9)岁,男27例,女3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做心电图,取其ST段改变最显著的一张心电图作为参照.2~3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比分析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如下5个指标可以用来识别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是罪犯血管:①Ⅰ导ST段抬高;②ST段抬高Ⅱ>Ⅲ或Ⅱ<Ⅲ;③V4R导ST段抬高≥0.5mm;④V1导和V2导ST段抬高或ST段压低;⑤aVR导ST段压低.结论 用这5个指标识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作为罪犯血管有一定意义,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赵爱英 《中外医疗》2009,28(3):93-93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右室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探讨方法是对18病例确诊为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从中得出结论。在分析中发现:STV4r抬高≥0.1mV是35.3%;STV4R抬高≥0.05mV是71.1%;V3R~V6R导联ST段抬高≥0.1mV是35.3%;V1~V5导联抬高的ST呈递减性是47%;STⅢ抬高〉STⅡ抬高是47%;STV2下移/STavf抬高≤50%是11.1%;I、avL、V5、V6导联的Q波消失为53%;合并房室传导阻滞58.8%。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诊断右室梗死心电图的各项指标敏感性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心电图av R、V1导联ST段抬高对冠脉左主干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 R、V1导联ST段的变化将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17例)和ST段正常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阴性、狭窄程度、血管狭窄部位与av R导联ST段抬高的关系。结果 av R、V1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病变阳性的预测价值为70.00%(28/40)。若将患者左主干和前降支近段结合,其阳性预测价值为87.50%(35/40);敏感性为95.00%(38/40);假阳性为5.00%(2/40)。结论 av R、V1导联ST段抬高是预测病变相关血管、评价估计患者危险性的简便方法。因此,av R、V1导联ST段抬高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证实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变化幅度与Ⅲ导联ST段变化幅度的比值≥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根据临床表现,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Ⅲ导联ST段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变化幅度的比值,评价该比值≥1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除有典型的下壁心肌梗死表现外,还有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符合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19例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变化幅度的比值〉1;其中16例右胸导联V3R—V6R导联ST段变化幅度〉0.1mV,3例ST段抬高但幅度〈0.1mV。2例心电图中Ⅲ导联ST段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变化幅度的比值:1;右胸导联V3R—V6R导联中QRS呈qr型,ST段抬高但幅度〈0.1mV。结论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m导联ST段变化幅度与Ⅱ导联ST段变化幅度的比值≥1,结合临床表现、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右胸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对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右室梗塞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通过观察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伴右室梗塞时ⅡⅢ导联ST段抬高程度及其动态变化与右胸导联ST段抬高之间的关系,探讨对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自我院92年以来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而收住院的病人64例,其中合并右室梗塞组34例,男16例,女18例,不伴有右室梗塞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3-86(52.75±17.60)岁。1.2方法人院后72小时内每天记录心电图两次并加做V7-V9及右胸导联,以后每天记录常规导联心电图1次。测量方法从J点后40ms计算该导联ST段抬高值,观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