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采供血机构,应做好医院感染(院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可以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工作质量,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中心于1996年5月第一辆流动采血车开上街头,到2012年已拥有3辆流动采血车、2辆采血房车,年采血35 000人次,其中流动采血车、采血房车采血近30 000人次,无1人次发生血液污染  相似文献   

2.
韦明 《海南医学》2001,12(7):76-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至今已三周年 ,随着人们对无偿献血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而原有的血液中心献血点已不能满足广大献血者就近从速献血的要求。为此 ,采血车应运而生 ,基本满足献血者的要求。怎样加强对采血车外出采血的管理 ,保证血液质量 ,笔者有以下体会。1  对采血车及车内环境的管理1 1 采血车况及车内环境的好坏 ,是保证采血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 ,每次出车前 ,司机应对采血车进行维护和保养 ,保证车况良好 ,车上设备性能运作正常。清洁工人应及时对车上物品进行消…  相似文献   

3.
<正>无偿献血实施以来,公民对这一新生事物由好奇到认同,直至参与,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献血队伍的需求,实行采血模式由政府部门计划向自愿无偿转变已提到一个新的日程。采血工作由站内等候式固定采血模式变为流动采血车上门采血的服务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在方便了献血者的同时,也打下了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人民群众对献血事业的了解支持和信任,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发展。流动采血车的工作模式方便简捷,同时采血工作也受(如操作场地小、条件简陋、时间紧、设备不足、人员少、季节气候(温)等因素)影响,为保证血液质量,在流动采血车上采集血液对操作要求更为严格。笔者经四年多来的工作实践,认为流动采血车完成采血的整个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站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流动采血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可能发生站内感染的各个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以监测为主要手段,控制站内感染的发生。结果统计2009~2010年共在流动采血车中采集无偿献血10万人次,无1例献血者发生感染。结论实施有效站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医源性感染及细菌感染,确保血液质量,保证献血者及用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谢文英 《当代医学》2009,15(19):149-150
血样的留取和采血针头的回套是采血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留样标本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液的安全和患者的安全。因此,确保血液留样管的准确性,是保证检测化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在既往采血工作中,检验样管的留取方式为:采血前,采血护士首先把条型码贴在留样试管上,将试管放操作台的试管架或适当位置,采完血拔针后,将采血针头插入已贴好条形码的试管留取血样,然后用手将采血针头套回针帽。根据笔者对一些采供血机构的了解,虽然各单位都有较完整的工作操作规程,工作人员也能按规程进行工作,但由于采血车(采血屋)环境较拥挤,采血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长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献血者人数一多,一个工作人员同时操作2人以上时,血液采集留样错和回套针头刺伤手的情况偶有发生,尽管这种差错出现的机会很少,但这是采供血机构工作中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改革采集留样的传统模式,确保血液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笔者根据国家卫生部两法一规的要求,结合采血工作的实际,设计出小巧实用的多功能试管座,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在采集血液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其他损伤,探讨预防措施与对策。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50名采血护士在采血操作各环节中被针刺伤和其他不适症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针尖刺伤的15人,职业暴露的总发生率为30%。胃炎2人,头疼胸闷5人,2人4胎次流产(流产占妊娠妇女的20%)。结论采血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改善采血车上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地保证采血人员和献血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珍 《当代医学》2011,17(19):162-163
输血和输入血液制品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血液中心作为我国现有的采供血机构,它的任务之一就是为辖区内的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和充足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国家卫生部为了有效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确保输血安全,先后颁布并实施了《血液管理条例》、《献血法》、《血站基本标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决定了必须将有偿献血变为无偿献血,这种献血模式的根本性变化为血液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在以流动采血车的形式在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街头或献血目标人群集中的大、专院校旁为献血者提供服务是目前大多数血液中心的主要采血模式[1]。流动采血车作为血站的窗口,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应该贯穿采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徐国华 《吉林医学》2008,29(24):2413-2414
流动采血车为献血者献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存在车内空间小,拥挤,易污染等不利因素。我站自使用流动采血车以来,不断改进消毒措施,改善工作条件,形成一套完整的消毒方法及监督监测制度,保证了无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用血者的血液安全及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流动采血车内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符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血车护士的职业危害隐患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卫生部对采供血工作"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采血模式发生了以采血车采血为主的转变,针对采血车护士在血液采集工作中职业危害隐患的日渐凸显,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管理,减少危害隐患,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血站事业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安全密闭的一次性采血器材进行血液采集、成分分离等,细菌污染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有些血液制品的制备是开放式的,街头采血车细菌污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就本站如何控制血液污染,特别是加强对街头采血环境的管理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血车献血者的护理与血液质量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街头采血车日常工作管理和对献血者护理的要素,进一步保障献血者和血液的质量安全。方法对街头采血的主要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导致献血者和血液不安全的因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在实际采血工作中通过这样的管理和护理办法,既切实可行,又保障了血液的安全。结论在街头采血运用这样的管理和护理方法对保护献血员和保障血液安全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显碧  刘俊英  李丽  郭碧凤 《吉林医学》2010,31(13):1935-1936
目的:预防急诊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各项操作培训,配置防护设备,抢救器材;规范医疗废物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环境的消毒等,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结果:最大限度控制了急诊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预防急诊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贵兰 《吉林医学》2010,31(18):2972-2972
<正>血液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是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的关键控制点。为改革血液标本留取的传统模式,确保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防范职业暴露风险,采血一线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探索出与传统血液标本留取程序有别,符合"一法两规"要求和血站工作实际的有效预防控制血液标本留取错误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方法选取本县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各级医院(含乡镇卫生院及私立民营医院)检验科90个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分析的方式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90例检验科人员中3例人员则感染甲型肝炎,2例人员感染丙型肝炎,1例人员感染结核病,1例人员感染乙型肝炎,2例人员感染戊型肝炎,共计感染人数为9人,感染率为10%;9例被感染者中3例人员是由于体液及粪便感染的,2例人员是由于血液感染,2例人员是由于化学试剂感染,2例人员感染途径不明确。结论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含操作不规范、标本具有传染性、工作环境不安全、处置检验用品不规范、检验仪器污染等,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纠正工作环境,强化无菌操作等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献血法>实施以来,采血模式已经以街头流动采血车及献血屋为主.两者常位于人流密集、周围环境复杂的街区,而且内部空间较小,人员拥挤.这给血液质量保证、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和降低血站感染带来难度.而医务人员操作的双手是引起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所以选择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手消毒方法是保障献血环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基层临检实验室采血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医源性感染。方法:选取60例于临检实验室末梢采血的患者的血样标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控制前的血液样本,30例为控制后的血液样本,对比样本在控制后感染数量的变化。结果: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标本性传染、环境污染、房间布置和作业流程以及末梢采血用品,经过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后,感染的数量得到有效的减少,控制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验室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根据实验室的其概况采取针对性的操作方法,将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17.
大同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以采血车设立街头采血点,分别设在几处不同地点为街头采血点,这些街头采血点是我市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采血点基本固定,以西门外红旗广场采血点为例,每年接待献血者约7000人次左右,对本血站保证临床用血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街头献血者发展状况,更好地开展街头无偿献血工作,确保用血安全可靠,现将西门外红旗广场采血点献血者状况及血液检验不合格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偿献血的推广和普及 ,采血环境由过去的固定工作室采血改为流动采血车采血 ,采血对象由有偿献血变为众多的无偿献血 ,献血员的来源不同 ,需要采血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适应形势变化 ,研究公共流动采血的特点 ,重视采血车内的工作环境 ,严格建立无菌观念 ,出现问题时 ,查明原因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易蓉  古宇 《当代医学》2016,(16):159-160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采血车工艺卫生质量,确保采供血安全。方法对德阳市2011~2014年采血车工艺卫生进行质量监测和结果分析。结果采血车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3.8%,采血人员手指合格率为94.1%。结论血站采血车的工艺卫生质量是确保采供血安全的重要环节。采供血机构要以质量管理为基础,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艺卫生质量,促进血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采供血机构是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场所。我国号称肝炎大国,HIV感染大多数可能是医源性经血液传播引起,特别是献血队伍的HIV感染,说明了基层采供血机构防范工作的薄弱。这不仅可以发生于献血员,也会感染于工作人员自身。现将我站工作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医源性感染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医源性疾病的防范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