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验方撷萃     
刘兆奎 《疑难病杂志》2003,2(6):339-339
1 灭癌汤基本方药组成 :水蛭 2g ,硇砂 0 .5g ,夏枯草 15g,人参 15g,木香 10g ,白矾 3g ,月石 3g ,紫贝齿、槟榔、玄参、代赭石各10g,川军 6g ,丹参 30g,陈皮 10g等中药组成 ,随证加减。用法 :水煎 ,2日 1剂 ,分数次服。功效 :软坚化积 ,扶正理气 ,收敛抑癌。主治 :消化道肿瘤。方解 :方中白矾味酸性涩 ,收敛祛痰 ;水蛭、硇砂专祛血中之瘀滞 ,为破症消结之峻药 ;夏枯草清热散结 ;陈皮理气和胃 ;木香疏肝理气 ;代赭石平肝降逆 ;丹参活血通经 ;元参凉血滋阴 ;川军荡涤邪毒 ;人参补气扶正 ;月石化痰解毒 ;紫贝齿镇静化痰 ;槟榔调理气机。2 五…  相似文献   

2.
治疗方法:头痛停配方: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  相似文献   

3.
治疗方药:瓜篓15克,薤白、麦冬、五味子、半夏、陈皮、枳实各9克,人参(先煎)、竹茹、黄连各6克,茯苓18克,丹参30克,炙甘草3克。伴有胁痛者加柴胡、白芍;伴项背强者加葛根、羌活;眩晕甚者加川牛膝、石决明、夏枯草等。水煎服,每日1剂,如遇心绞痛发作者临时给予速效救心丸等药。治疗结果:心前区憋闷、隐痛、发作性  相似文献   

4.
羚角钩藤汤     
<正>羚角钩藤汤方出清代太医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为治风剂。方剂组成:羚羊角(先煎)4.5克、双钩藤(后下)9克、霜桑叶6克、滁菊花9克、鲜生地15克、生白芍9克、川贝母(去心)12克、淡竹茹(先煎)15克、茯神木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本方具有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的功能,主治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相似文献   

5.
组方:阿胶15g、生地15g、麦冬12g、黄芩12g、栀子12g、银花15g、赤芍12g、元参12g、知母10g、耦节15g。加减:热在血分,其病变多偏于心、肝两经。另加:丹参、石膏关节肿痛加:当归、川芎、薏仁。腹痛便秘者加:白术、茯苓、大黄、芒硝。热甚口渴者加:石膏、柴胡、葛根、石斛、沙参。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茯苓、竹茹。  相似文献   

6.
治偏头痛方     
一、药物组成:珍珠母30克(先煎),龙胆草2~3克,滁菊花9~12克,防风3~5克,当归6~9克,白芍9克,生地12~18克,川芎5克,全蝎2~4只,(庶虫)虫5~9克,地龙9克,牛膝9克.二、适应证:偏头痛。三、制法:将上药(除珍珠母外)用水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拟“复方地龙汤”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32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药物组成地龙18克,白芍15克,云苓12克,丹皮12克,黄苓12克,桑寄生12克,杭菊12克,生膝15克,山楂15克,磁石(先煎)24克,双钩(后下)9克,夏枯草15克。辨证加减,阳亢为主加胆草、生地、珍珠母,阴虚为主选加龟板、首乌、枸杞、夜交藤、  相似文献   

8.
余临证50年,所见高血压患者,以肝阳上亢者最多,以眩晕、肢麻、舌红苔黄、脉弦为主症。恒川生石决明30克(先煎),夏枯草15克,滁菊花15克,黄苓9克,钩藤12克(后下),桑寄生15克,炒白芍9克,牛膝9克,杜仲12克,地龙9克,川芎5克等为方,连服15剂,舒张压与收缩压可下降15至30毫米汞  相似文献   

9.
认为老年肺炎患者属中医年老体虚兼有邪实 (肺部炎症表现为风、痰、热等症 )的虚实寒热错杂 ,并以正虚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 ,治疗宜扶正与祛邪并举。治疗组以扶正与祛邪组方 :金银花 15 g,连翘 15 g,甘草 5 g,桔梗 10 g,陈皮 12g,黄芩 2 5 g,柴胡 12 g,浙贝 15 g,党参 2 0 g,黄芪 2 0 g,明党参 30 g,鱼腥草 30 g。对照组以单纯祛邪组方 :金银花 15 g,连翘 15 g,甘草 5 g,桔梗 10 g,黄芩 15 g,黄连 10 g,浙贝 10g,鱼腥草 30 g,桑叶 15 g,菊花 10 g,知母 10 g,陈皮 12 g。 16d为 1个疗程 ,2组中的部分危重者不同程度使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治…  相似文献   

10.
129例中,男性77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2岁,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源性心脏病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加味五味子汤:五味子15~30g 麦冬10g红花9g(另包) 潞参30g 黄芪30g 炙麻黄9~15g 杏仁15g 陈皮12g 茯苓30g 半夏10g丹参30g 当归12g 熟地15g 山药20g 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加减:大便秘者加火麻仁15g;大便溏、次数多者加焦术15g;胸闷者加枳壳12g、桔梗12g;痰热盛者加黄连6g、  相似文献   

11.
王永和 《海南医学》2001,12(6):68-68
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主治热病汗出伤津及久病气阴两虚者。笔者近来用之加味治疗不寐症2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9例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19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半年;伴头晕心悸乏力者18例;素体多病者10例;便秘者5例;更年期综合征者6例。 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红参12g。麦冬30g,五味子15g,生地30g,当归黄芪各20g,酸枣仁15g,远志8g,合欢皮12g,生龙骨、生牡蛎(均先煎)各30g,甘草10g。心血不足加熟地、白芍;耳鸣加磁石、龟版;肝郁喜叹息加柴胡,郁金;胸闷纳呆加陈皮,厚朴。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红参文火另煎取药汁加入其他药液中一起服用,15天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2.
方药组成天麻(研末冲服)6~9克,珍珠粉(冲服)1支、蜈蚣(研末冲服)两条,石决明(煅先煎)15克,生地、熟地、川芎、丹参12克,柴胡、当归、龟板各9克,菊花6克,川牛膝3克。随症加减失眠加酸枣仁10~20克,远志10克,血压高加夏枯草10~15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varclus聚类分析中医膏方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28份中医膏方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通过SAS软件对用药次数≥20的38种中药进行varclus聚类分析。结果:这些中药共分为12类:(1)半夏、陈皮、川芎、丹参、砂仁;(2)玫瑰花、香附、郁金、珍珠母;(3)瓜蒌、桔梗、杏仁、枳壳;(4)独活、羌活、桑枝、桂枝;(5)钩藤、黄芪、麦冬、元胡;(6)杜仲、牛膝、石斛;(7)白蔻仁、藿香、佩兰;(8)黄连、黄芩;(9)焦三仙、连翘、乌贼骨;(10)木香、肉桂、五味子;(11)甘草、泽泻;(12)生地。结论:该次分析结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血活血平肝汤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经行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养血活血平肝汤(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0g,益母草30g,僵蚕10g,珍珠母20g,元胡10g)加减,对照组服用复方羊角颗粒,间歇服药,每次9g,每天3次。2组均在第2个月末次月经日前1周开始服用,连服2周,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养血活血平肝汤,具有养血活血,平肝止痛之功效,治疗经行头痛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清宫汤出自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编著的温病专书─—《温病条辨》,由玄参、莲子心、竹叶、连翘、麦冬、犀角6味药组成。笔者将此方加减用于中医急症中,获得良效。故将清宫汤加减治疗急症验案介绍如下:1中风患者张×,男,62岁,于1992年5月20日突然昏倒,中风不语,其家属急情笔者出诊医治。患者不省人事,面赤身热,气粗口臭,牙关紧闭,口合眼闭,肢体强痉,呼之不醒,脉弦滑数。证属中风闭证之阳闭,师吴鞠通清官场出入主治。药用:宫参129、莲子心6g、竹叶6g、连翘6g、麦冬。gg、石膏蒲gg、山羊角15g、菊花gg、夏枯草gg、石决明129、柜…  相似文献   

16.
平冲降逆汤治疗恶阻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阻是指孕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吐,是妊娠期常见病之一。笔者根据其病机特点,以自拟平冲降逆汤治疗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年龄:25岁以下41例,25~30岁11例,30岁以上1例。职业:工人32例,农民17例,其它4例。孕次:1胎38例,2胎23例,3胎2例。中医分型:脾胃虚弱17例,肝胃不和29例,痰湿阻滞4例,气阴两亏3例。 方剂组成:陈皮12g黄连3g代赭石15g(布包)竹茹12g旋复花9g太子参15g五味子9g鲜姜3片水煎两次共取汁200ml,少量频服。服后静卧30分钟,连服七天,同时自己按摩内关穴。若因恶阻致酸中毒、水电  相似文献   

17.
瘿瘤     
一方主治: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处方:生牡蛎30克、海蛤粉3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夏枯草9克、浙贝母9克、藿香9克、白芷9克、当归6克、川芎5克、桂枝4克。用法:水煎二次、混合分服.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自拟痤疮汤治疗痤疮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52例患者均系80年10月~90年12月的门诊病人。男30例,女2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3岁,以20~25岁为多;服药剂数最少8付,最多30付;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二、方剂组成及治疗方法基本方剂组成:黄岑12g、黄连9g、枇杷叶15g、桑皮15g、生地10g、赤芍12g、丹皮12g、连翘15g、白花蛇舌草20g、菊花10g、甘草6g。治疗方法:基本方药不变,妙宜临症加减,颜面居多且有脓疱者加白芷15g;项背为甚且有口渴者加葛根12g;结节者加甲珠6g、  相似文献   

19.
满茹 《开卷有益》2014,(4):38-38
<正>1、方药: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地龙10克,钩藤12克,茺蔚子12克,珍珠母30克,杜仲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方药:泽泻60克,益母草30克,怀牛膝15克,钩藤15克(后下),夏枯草15克,桑寄生1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明天麻10克,青木香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早晚分服。  相似文献   

20.
10 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先兆流产的诊断 ,年龄2 4~ 38岁 ,平均年龄 2 9.5岁。中药方组成 :菟丝子 15g,熟地 15g,党参 2 0 g,山药 2 0 g,白术 10 g,续断 10 g,甘草 8g。辨证加减 ;腰腹痛者加杜仲、枸杞 :胀痛甚者加炒白芍、陈皮 ;阴道下血者加阿胶、仙鹤草、地榆炭 ;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黄连、苏叶、砂仁 ;偏阴虚胎热者加生地、麦冬、黄芩 ;偏气虚胎寒者加黄芪、艾叶炭。用法 :每日 1剂 ,分 2次水煎饭后服用 ,7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 :治疗 10 0例患者中 ,住院病人 55例 ,门诊病人 4 5例 ,临床痊愈 98例。阴道出血停止 ,无腰酸腹胀 ,B超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