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围术期大出血的治疗,探寻前列腺术后难治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术后难治性大出血而行预置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止血的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术后24小时松解荷包缝线以及前列腺窝内气囊,术后48小时术后拆除荷包缝线。所有患者随访3月~5年,术后均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0~15ml/s;其中1例出现尿失禁,经提肛训练后4周后恢复:2例继发附睾炎.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1例6月后出现膀胱颈挛缩经定期扩张尿道后治愈。结论预置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容易掌握,是对前列腺增生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确实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56~79岁,前列腺重量为35~74.8g,采用开放手术治疗20例,前列腺汽化电切(TURP)治疗38例,23例患者术前口服抗生素1~2周,35例术前口服ɑ1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均排尿通畅,24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术前口服抗生素和选择性ɑ1受体阻滞剂,术中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以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预防膀胱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8月~2010年8月于我院就诊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172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无大出血和切破包膜并发症.术后未出现电切综合症,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的尿失禁,1例因膀胱挛缩而疼痛,对症治疗和扩张尿道后症状缓解,3例因尿道狭窄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术后随访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患者易于恢复,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1月至1994年3月,我们治疗因前列腺增生(BPH)所致肾功能不全58例,行膀胱造瘘33例,其中17例在造瘘后3~5月行二期开放前列腺摘除:保留导尿25例,其中18例经2~3周保留导尿后行开放前列腺摘除:对另6例经41~56天保留导尿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血肌酐(Cr)180μmol/L左右,同样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我们体会:对血Cr32μmd/L左右无严重心肺疾患者尽可能保留导尿,待肾功能正常后行开放前列腺摘除。如经1~2月膀胱引流肾功能未恢复正常(血Cr180μmol/L左右),经适当术前术中与术后处理仍能安全手术。保留导尿后手术比膀胱造瘘后手术可有缩短治疗时间,避免二次手术和防止手术切口延期愈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就诊经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32例患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发生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55~75min,平均62.8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未发现尿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的病例.结论 临床上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职业与健康》2004,20(2):153-154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前列腺摘除手术创伤小,效果满意,是解除由于前列腺增生症造成尿路梗阻不能排尿患者痛苦的简便有效办法.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大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此类患者60%并发心血管疾病[1].因此,术前了解病史做好各种功能检查,熟悉病人全身状态,做好术中、术后监护预防各类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我院2002年10月收治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经抢救护理后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后大出血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并针对其原因提出防护措施,以提高前列腺电切除术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该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计312例患者行前列腺经尿道电切除术,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72.3±7.4)岁,病程1~25年。其中14例患者出现术后大出血,术中止血措施完善,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并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2~5 d,5~7 d后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14例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9例,经二次开放手术止血1例,经电切镜止血4例,无死亡病例,均已出院,有效率100%。结论 TURP术前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和全身情况的全面检查与评估,术后保持冲洗通畅,如出现大出血,要做到及时诊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有效提高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部狭窄的效果.方法 采用TUR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部狭窄35例,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32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1.4%(32/35),3例效果不理想.结论 TUR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部狭窄效果满意,可同时处理后尿道狭窄和膀胱结石.术后辅以激素治疗及短期尿道扩张可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大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术后发生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 对3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UVP术后发生大出血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例开放手术止血,7例经尿道止血.结果 本组9例患者,均二次手术止血成功,术后未再发生大出血,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 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止血不严密、前列腺创面感染、腹压增高及焦痂脱落是TUVP术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若术后发生大出血并膀胱填塞,应果断首选腔内技术止血,而非开放手术,一般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姚欣  王鸿斌  田斌 《现代保健》2008,(34):65-66
目的前列腺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方法对56例62~89(平均75)岁前列腺增生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应用前列腺支架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有效率达到82%。结论前列腺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部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TUR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部狭窄35例,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32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1.4%(32/35),3例效果不理想。结论TUR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部狭窄效果满意,可同时处理后尿道狭窄和膀胱结石。术后辅以激素治疗及短期尿道扩张可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3 ̄24个月,治愈32例,失败3例,其中2例行膀胱造瘘术,1例长期留置导尿。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尿道狭窄及膀胱功能异常,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疗效满意,重视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章大钧 《职业与健康》2002,18(8):137-137
目的 提高8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效果,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对25例80岁以上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2例,耻骨后保留尿道粘膜前列腺切除术13例。结果 25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8a,排尿通畅。结论 高龄本身不是前列腺手术的禁忌证,80岁以上患者仍可行前列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3—24个月,治愈32例,失败3例,其中2例行膀胱造瘘术,1例长期留置导尿。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尿道狭窄及膀胱功能异常,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疗效满意,重视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3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52例,在患者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有45例,并对45例患者的排尿困难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有43例,2例膀胱造瘘。在2例膀胱造瘘患者中,1例为神经院校膀胱,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另外1例多段尿道狭窄,由于年龄较大,体制较弱,不适合进行大手术,仅进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尿道狭窄、前列腺再增生、膀胱功能障碍,正确的术前诊断,术中和术后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质量,同时进行必要的术后随访,有利于减少排尿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志强 《现代保健》2012,(31):26-27
目的:探讨选择性前列腺切除与膀胱颈切开联用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接受选择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膀胱颈切开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和前列腺症状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前列腺切除与膀胱颈切开联合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3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52例,在患者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有45例,并对45例患者的排尿困难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有43例,2例膀胱造瘘。在2例膀胱造瘘患者中,1例为神经院校膀胱,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另外1例多段尿道狭窄,由于年龄较大,体制较弱,不适合进行大手术,仅进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尿道狭窄、前列腺再增生、膀胱功能障碍,正确的术前诊断,术中和术后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质量,同时进行必要的术后随访,有利于减少排尿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明  邱卫民  吴毅 《现代保健》2013,(11):103-104
目的:观察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比较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剩余尿量(RUV)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大出血、无闭孔神经损伤、术后尿失禁、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等并发症;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统计术后1周、1个月、3个月IPSS、Qmax、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机体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经膀胱造瘘通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结合经膀胱造瘘通路输尿管镜超声波/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膀胱结石被有效地击碎,并且完全清除,采用电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体进行切除,术后无出血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现象。结论经膀胱造瘘通路超声波/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治疗和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