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实际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评价措施执行成果.方法 对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诊治的216例儿科患者的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前就诊的1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后来院诊治的11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在住院诊疗期间的护理投诉状况,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比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风险措施后患者的投诉率大为降低,对照组投诉率为22%.观察组投诉率为3%,观察组护理工作较对照组开展得更加顺利,医患关系也更加和睦.结论 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患者投诉,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并入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158例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优良率为88.61%;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7.4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概率为10.12%,投诉率为3.80%;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概率为2.53%,投诉率为1.27%;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护理风险发生概率以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护理管理风险方法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不但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够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要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回顾的方式来对我院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且根据风险因素的种类和特点来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完善后,儿科护理的质量明显提升,投诉率也有效下降(P<0.05)。结论:强化儿科护理风险防范,对儿科的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要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686例儿科患者护理信息,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结果:导致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有社会、护理人员、规章制度等.通过制定有效完善措施,儿科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投诉明显减少(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儿科护理水平,降低病患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160例外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80例患者根据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所选患者存在的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护理风险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满意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投诉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其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其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很好的避免护理中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普外科患者常见危险因素实施相应降低护理风险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4月住院治疗的78例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于降低相应护理风险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降低常见危险因素和护理风险的措施对于患者恢复具有显著优势,该措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儿科护理中的相关风险以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 将我院儿科的护理工作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儿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然后进行必要的防护和总结.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要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要想在儿科护理中全面地降低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就要在全面分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上,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方案,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当中的风险因素和对应防范措施,促进我医院儿科护理水平提升。方法:选取我医院儿科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在护理过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和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我医院实行的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者4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40例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在护理人员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效果。结论:儿科护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风险事件,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住院病人中1000例住院患儿,其中156例发生护患纠纷。回顾性分析该156例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儿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分为护理差错类、服务质量类、护理记录类及意外情况类等,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针对儿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内窥镜室接受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中各包含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为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加强急诊消化内镜护理问题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实施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之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经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消化内镜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通过积极加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可使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干预。统计临床疗效。结果统计后,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96%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风险干预并分析效果,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使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儿科门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并针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儿科门诊患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儿科门诊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分诊错误延误治疗占儿科门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首位,需加强改进。结论对门诊就诊的儿科患者进行及时、准确地初检分诊,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就诊,避免交叉感染,为疾病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拟定相应防范对策。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208例住院患者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4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实施防范护理措施,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由于护理人员原因发生不安全事件方面,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发现导致心内科患者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和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整体临床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策略。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742例儿科患者,未实施护理风险防范,另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748例儿科患者,给予护理风险防范,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对比护理风险防范前后的患者投诉率。结果 防范后的儿科投诉率为2.0%,明显低于防范前14.0%(P<0.05)。结论 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通过给予科学的护理风险防范,能够大大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儿科护理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诊治的80例儿童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方法进行门诊输液治疗,分析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应用措施;而实验组的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完善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采用完善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护理内容和方法,提高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室近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护理工作中出现的50例风险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造成血液透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本身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以及以及护理人员风险因素等。经过相应的整改之后,血液透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逐渐降低,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度前后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教育、强化护患沟通、改进护理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之后,血液透析护理风险有所降低,患者满意度也出现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280例进行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风险防范组,各1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风险防范组的风险护理事件发生率(2.14%)低于参照组(15%),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郑菊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4,(7):41+43-41,43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应对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护理中所存在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对产科中的风险管理制定以及实施的细则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结果在对产科的风险管理进行强化后,其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且护理中所出现的差错、缺陷以及纠纷等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产科的护理工作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实行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得产科中的护理风险最大程度的减少,从而确保孕产妇的护理达到安全、优质。  相似文献   

20.
王富春  车丽萍 《现代保健》2011,(16):100-101
目的 为了防止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对引起纠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发生的8起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整改.结果 对儿科常见护理问题制定了相应对策.结论 加强儿科护士多方面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是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