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尿酸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和尿酸 (UA)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结果表明 ,CHD组FIB及UA含量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 (均P <0 0 1) ,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二者的浓度以多支病变组含量增高明显 ,亦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 ;非冠心病组与单支病变组之间 ,FIB与UA差别亦有统计意义 (P <0 0 5 )。FIB和UA同CHD关系密切 ,可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清尿酸(uA)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与118例健康人进行研究,以82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以11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清尿酸(uA)水平,并统计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Fib和uA两个研究指标的差异,探索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清尿酸浓度之间关联。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体重质量指数、平均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和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340μmol/L,3.1g/L为UA和Fib的临界值,观察组研究对象60%在临界值之上,而对照组对象40%在临界值之下。结论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清尿酸的浓度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两指标间呈正相关关系,均与该疾病存在着密切关联,有理由假设过高的Fib水平与UA水平都是心功能恶化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比浊法、终点法测定200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13例)以及70例正常患者(对照组)血清UA、CRP及FBG含量。结果:CHD患者组UA([479.84±99.97)μmol/L]、CRP([16.49±4.27)mg/L]和FBG([4.76±0.94)g/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患者组中血清UA、CRP及FBG的浓度均以AMI组增高最为显著;CRP同FBG呈正相关(r=0.789,P<0.01)。结论:血清UA、CRP及FBG同CHD关系密切,CRP同FB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纤维蛋白原及尿酸、白蛋白等指标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7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与血蛋白、尿酸、纤维蛋白原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白蛋白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尿酸、纤维蛋白原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纤维蛋白原等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冠脉Gensini评分危险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高血压史、纤维蛋白原与冠脉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结论: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监测其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张宏  徐丽 《中国保健》2006,14(20):21
观察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心病(CHD)的关系.结果表明CHD组FIB高于正常人组(P<0.05)而单支病变组与双支或多支病变组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则无统计学意义(P=0.072>0.05).结论为FIB与CHD发病有密切关系,推测FIB可能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g)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 ,分析血浆 Fg的影响因素。方法对 81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 83例正常对照测量了身高、体重、血压、血浆 Fg浓度、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和甘油三酯 (TG) ,询问了吸烟和饮酒情况。比较 CHD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 Fg浓度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血浆 Fg的影响因素 ,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 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 Fg水平分别为 (4.3± 1 .1 )和 (3.6± 1 .3) g/ L,CHD患者的血浆 F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 (P<0 .0 1 )。血浆 Fg水平与年龄、吸烟、体质指数、TC和 TG正相关 ,与饮酒和HDL- C呈负相关 ,吸烟是血浆 Fg升高的最主要的因素 (P=0 .0 0 2 )。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TG(β=1 .86,P=0 .0 0 8,OR=4.31 ,95% CI 1 .78~ 1 1 .2 3)和 Fg(β=1 .73,P=0 .0 2 ,OR=3.88,95% CI 1 .75~ 8.70 )是 CHD的危险因素 ,HDL- C(β=- 1 .89,P=0 .0 0 5,OR=0 .2 3,95% CI0 .0 7~ 0 .89)是 CHD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是血浆 Fg升高的最主要的因素 ,血浆 Fg升高是 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血清尿酸水平值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胆红素作为肝胆疾病的一个检测指标,但一般只有高胆红素才有意义,低浓度的胆红素往往不被重视或认为无病理意义。但近来文献报道血清胆红素含量是冠心病的新危险因子。为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笔者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健康者作了对照,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UA)检验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在茌平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4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和UA水平.研究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依照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DBiL...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3):187-188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临床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尿酸水平,评价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A组12例、B组17例、C组18例、D组11例,比较四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二醛与尿酸水平分别为(17.0±2.5)、(5.1±0.4)、(12.5±2.5)、(4.3±0.8)、(300.1±19.2)μmol/L,与对照组的(11.5±2.5)、(2.8±0.2)、(8.0±1.6)、(6.5±1.3)、(335.5±25.0)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D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分别为(15.85±2.70)、(13.27±2.17)、(11.80±2.35)、(9.70±1.80)、(6.30±1.22)、(5.55±1.17)、(4.50±1.20)、(3.95±1.04)、(9.60±2.20)、(7.80±2.30)、(7.28±1.80)、(5.52±1.25)、(275.66±25.66)、(333.20±24.30)、(364.80±25.60)、(422.12±25.32)μmol/L,四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测可初步评估病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可早期确诊患者疾病情况,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预后,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检验血清中的胆红素、尿酸、丙二醛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胆红素、尿酸、丙二醛水平,分析这三者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胆红素、尿酸、丙二醛含量,发现存在比较活跃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医师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复发性流产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含量。结果复发性流产组血浆Fg水平为(2.31±0.57)g/L,对照组为(3.08±0.5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流产组为(2.59±0.53)g/L,2次以上流产组血浆Fg水平为(1.86±0.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组与晚期流产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是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因素,流产次数是影响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重要因素,流产时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复发性流产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含量。结果复发性流产组血浆Fg水平为(2.31±0.57)g/L,对照组为(3.08±0.5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流产组为(2.59±0.53)g/L,2次以上流产组血浆Fg水平为(1.86±0.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组与晚期流产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是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因素,流产次数是影响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重要因素,流产时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云  马业民 《现代保健》2012,(32):96-9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检测血清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在外科和骨科住院的普通疾病患者97例及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用生化类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12h静脉血3ml,采用钒酸氧化法并应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计算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普通疾病组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及提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晓霞  亢瑞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25-372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复杂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与正常查体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清Ca2+水平的差别。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自2007~2008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术前的血浆FIB,APTT,PT及血清Ca2+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FIB水平在冠心病者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P﹤0.05),UAP组及AMI组明显高于SAP组(P﹤0.05);血浆PT水平在UAP组及AMI组明显低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中、重度及闭塞者及双支,三支病变者血浆FIB水平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变类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复杂程度不同,血浆FIB水平明显不同;冠心病病变类型不同血浆PT水平明显不同。推测检测血浆FIB、PT水平可能有助于冠心病分型及判别冠心病危险程度、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呈现高凝倾向[1]。特别是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升高也早有报道[2]。但对在2型糖尿病病程中,什么时段升高,报道很少。为了解血浆FG水平与病程的关系,我们对不同病程的120例2型糖尿病病例进行FG水平测定,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院2003~2004年120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6例,年龄37~52岁,平均(44±6·30)岁。女性64例,年龄38~61岁,平均(46±5·80)岁。并在1个月内均未服用阿司匹林、潘生汀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对照组取同期的外科无糖尿病、无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用Leaman积分法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Leaman积分与纤维蛋白原、血尿酸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年龄、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其中纤维蛋白原的OR值及95%CI为5.53(2.08~14.70);性别、血尿酸等其他指标与冠心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Leaman积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脂蛋白(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积分独立相关,其中纤维蛋白原最为显著(t=4.70,P<0.001),而性别、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积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蛋白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未发现血尿酸的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袁江 《中国医师杂志》2000,2(11):692-692
近年来 ,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感染与冠心病 (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报道 ,幽门螺旋杆菌 (HP)慢性感染可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增高 ,从而增加CHD的危险性[1] 。本文通过观察CDH伴HP感染患者经抗HP治疗前后的血浆FIB水平改变 ,探讨HP感染与CHD之间的关系以及抗HP治疗对其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月选择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至少有一支冠脉狭窄≥ 50 %和 /或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且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IgG抗体 (HPIgG)阳性、无急慢性炎症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