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达到I期愈合标准。术后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异位,腺体分化良好、组织纤维化,病灶出现周期性出血,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3年内无复发、恶变病例。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查体、典型病史予以确诊,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首选治疗途径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共50例妇产科手术当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妇产科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同时总结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措施。结果:50例患者在治疗后都完整的切除了病灶,后期没有发生复发的情况,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在医院的妇产科手术当中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了解,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3.
《rrjk》2017,(1)
目的:进行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16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妇产科手术中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碎片种植,16例患者经手术方式治疗后均获得康复。结论:妇产科手术中应当有效保护子宫内膜和会阴部位,并且要彻底冲洗,避免残留子宫内膜碎片,将致病隐患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均于围手术期加强全面护理,统计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以及临床依从性,并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术前1h以及术后1d的SDS与S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临床依从性高达100.0%;同时,术前1h与术后1d的SDS和SAS评分与患者入院时相比均出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利于患者临床依从性提高和手术效果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2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皆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术后无1例感染、大出血及死亡案例,病灶区均进行完整的切除,将切除组织取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均可见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腺体的分化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l例复发和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结论发生腹壁子宫内异症的原因多与妇产科手术中的直接种植有-定关系,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在妇产科手术后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手段等进行尽早诊断,一旦确诊,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早期行彻底的手术切除,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远期复发,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由于妇产科手术切口造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聊城市东昌府中医院收治的75例由妇产科手术切口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不添加辅助药物,A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B组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比较其有效率、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vs 100%vs 64%,P0.05),观察组的6个月复发率(12%vs 8%vs 36%,P0.05)低于对照组,三组之间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16%vs 12%vs 12%,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造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手术治疗后联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更有利于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范及治疗.[方法]对5例某院9年中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一经发病及早治疗,5例切口异位症患者经手术充分切除异位症病灶,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人为造成的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一经发现及早手术,以手术充分切除病灶可达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会阴例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对我院妇产科5例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5例均诊断正确。均有会阴侧切史。发病潜伏期多在产后6个月至2年内。所有病例均行彻底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3~5年,无复发。结论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查体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手段。会阴侧切术中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腹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收治于中山市南区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分析其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准确率达到95. 00%,20例患者中腹壁切口共检查到20个肿块,超声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不均质低回声,部分边界清晰或不清晰,无包膜回声,呈毛刺状生长。15例肿块内部无血流信号,5例出现少许血流信号,周边显示点状血流信号。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并结合患者病史能够明确进行诊断,对临床病灶的清除具有重要意义,且诊断过程中患者无创伤,操作较为简单,可重复进行,优势较为明显,可作为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10.
车华  孙若珩  张玲 《现代保健》2011,(32):121-122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7月15例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全部有剖官产史,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剖宫产术后6个月~2年在腹壁瘢痕处或其周围部出现胀痛,平均2.7年,逐年加重,随着月经周期而进行性增大、变硬、压痛或隐性胀痛,于月经过后变软缩小,亦有持续性隐痛者。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个月一3年,未见复发。结论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妇科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通过降低剖宫产率、改进手术步骤、术后提倡母乳喂养可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史特点以及B超检查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83.3%,术后随访1~60个月。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术中加防粘剂,术后使用孕三烯酮治疗3~6月疗效好。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连严重者不可盲目手术分离,可用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后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1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灶位于腹壁切口处10例,位于会阴切口处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并进行随访。结果11例患者既往均有手术史,CA125检测均呈阴性。11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前曾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全部病例随访0.5~6.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医源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手术切除内膜异位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朱慧芬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0):1367-1368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并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有切口瘢痕皮下周期性痛性肿块,全部行手术切除异位病灶,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辅以药物治疗,6例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重在预防,应尽量避免子宫内膜医源性播散。手术切除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1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灶位于腹壁切口处10例,位于会阴切口处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并进行随访。结果11例患者既往均有手术史,CA125检测均呈阴性。11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前曾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全部病例随访0.5—6.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医源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手术切除内膜异位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侯俊芳 《现代保健》2010,(35):86-8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疾病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易于诊断,经局部病灶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很好,复发率低。结论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处肿块伴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可作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诊断依据,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直接原因,手术中认真保护、清洗切口,是避免切口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集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妇产科手术有直接关系.21例患者均行腹壁异位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病灶位于皮下未及筋膜者4例(19.0%),深达筋膜及肌层者14例(66.7%),其余3例(14.3%)累及腹膜,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腺体、间质、炎细胞及出血.结论 手术中应加强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术中做好腹壁切口的防护可避免和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传播.经正确诊断并及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溪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好;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必须注意保护腹部切口,必要时清洗伤口,母乳喂养,以预防产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卫民 《现代保健》2009,(26):45-4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存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86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梅  LIU Hui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095-3097
目的:探讨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最佳治疗方法,预防盆腔外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降低其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8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42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组织,病灶侵及腹直肌前鞘7例,病灶侵及腹直肌5例,侵及腹膜2例,腹壁手术瘢痕多发异位结节3例;术后随访2例复发,均为应用局部麻醉者。其他部位的内异症手术27例,其中会阴切口瘢痕内异症侵及肛门扩约肌3例,阴道壁内异症侵及阴道直肠膈3例,术后分别加用达那唑治疗3~6个月,经随访27例均无复发。2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者,在治疗期间症状明显减轻,但肿块无明显缩小,均于停药后短期内再次出现症状。阴道后穹窿内异症1例,用达那唑治疗9个月,停药随访8年未复发。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采用硬膜外或骶管麻醉为宜;对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者加用治疗内异症的药物是最好方法;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避免医源性内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叶建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27-112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接受24至30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术后妊娠率达到51.9%,其中,手术8个月后患者达到受孕高峰.讨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后恢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