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4,(6):56-57
目的探讨使用臀大肌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作用。并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较,探讨骶尾部褥疮的最佳治疗方案。评价该手术方案的实用性、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入选我院(部分为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骶尾部褥疮患者128例,其中2012年4月2014年1月骶尾部褥疮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4年1月骶尾部褥疮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2年3月骶尾部褥疮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2012年3月之前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2012年3月之后采用臀大肌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修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创面完全愈合率(86.15%)显著高于对照组(53.97%),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积血现象(4.62%)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积血现象(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臀大肌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骶尾部褥疮具有显著疗效,愈合效果好,有较高的治愈率,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同时缩短了病程。具备优良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冲吸器治疗骶尾部Ⅲ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骶尾部Ⅲ期褥疮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封闭式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26例和常规的换药治疗组(对照组)20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全治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的肉芽开始生长时间、愈合天数、换药次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封闭式负压冲吸器治疗骶尾部Ⅲ期褥疮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无痛苦、高效、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共13例.皮瓣面积为7 cm×8 cm~10cm×18 cm,覆盖创面大小为5 cm×6 cm~6 cm×14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1年,皮瓣质地良好,臀部外形不臃肿,对称性好,下肢伸髋功能无影响.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保留臀大肌,供区无须植皮,是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研究不能耐受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高龄骶尾部褥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局部麻醉,以髂后上棘到大转子尖端连线为轴心线,该线中上1/3处旋转点。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进行肌皮瓣设计,形成内含臀上动脉浅支岛状肌皮瓣,皮瓣蒂宽1.5~2.0cm,含部分臀大肌外缘肌肉。然后通过皮下隧道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结果:局麻下,应用臀上动脉浅支的岛状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高龄患者骶尾部褥疮5例,术毕安返病房,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被修复处色泽、厚度及外形均满意,供区臀大肌保持良好的伸髋功能。结论:高龄骶尾部褥疮患者难以耐受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局麻安全、方便;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恒定,抗感染能力强;供区无需植皮;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可一期完成骶尾部褥疮修复,减少工作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应用腰臀双叶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臀双叶皮瓣修复骶尾部Ⅳ度褥疮的方法 .方法 采用腰臀双叶皮瓣修复骶尾部Ⅳ度褥疮患者15例.结果 本组病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皮瓣质体柔软,腰臀部外观良好,随访半年至3年,骶尾部褥疮无复发.结论 腰臀双叶皮瓣是修复骶尾部Ⅳ度褥疮的理想方法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骶尾部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及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病程较长,全身及局部条件差,治疗困难,通常采用局部清创缝合,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失败率、复发率均较高,由于骶尾部褥疮除引起皮肤缺损外,常伴有深部组织变性坏死和纤维化,易并发细菌性感染。我科自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综合全身治疗及局部换药等前提下,  相似文献   

7.
骨科病人发生褥疮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科病人发生褥疮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切实可行预防褥疮的措施。方法取2002年1月~2004年1月本科56例褥疮病人进行相关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褥疮好发部位多见于骶尾部,重度褥疮多发生于脊柱损伤的病人。结论预防重于治疗,特别是脊柱骨折、骨盆骨折、髋关节骨折等这类易发生褥疮的病人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褥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7,(5):746-748
目的探讨臭氧水持续低灌注加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褥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深度褥疮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加压封闭引流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加压封闭引流基础上加臭氧水持续低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减少(P<0.05),创面镜下毛细血管密度值增加(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臭氧水持续低灌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褥疮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侍珊珊武瑞(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30026)自1991年以来我们试用治疗烧伤的“制痂酊”和中药红花治疗5例褥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18~65岁,患褥疮时间15~30天。部位为骶尾部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在Ⅲ、Ⅳ期骶部褥疮患者创面皮瓣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Ⅲ、Ⅳ期骶部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VSD技术联合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恢复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试验组创面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应用于Ⅲ、Ⅳ期骶部褥疮患者创面皮瓣修复中的疗效较佳,能够明显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杨凤东 《现代保健》2010,(4):188-189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的有效方法。方法于骶尾部创面两侧各设计一个旋转皮瓣,两皮瓣蒂的方向相反,向创面旋转以覆盖创面。结果用该方法治疗骶尾部巨大热压伤创面5例,皮瓣成活良好,均达一期愈合。结论单侧旋转皮瓣仅用于修复较小创面,创面较大时,单侧旋转皮瓣切取范围过大,供区不能直接闭合,而双侧旋转皮瓣则克服了上述缺点,故在修复骶尾部较大创面时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套对难治性骶尾部压疮手术后有效,可重复的护理模式。方法对我科出院的12例难治性骶尾部压疮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各种管道护理等,12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达到了手术目的,护理工作是有效的。结论压疮手术后的护理对保证手术的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大面积溃疡创面患者的护理。方法患者分别经3次腰、臀、骶尾部创面清创和封闭负压吸引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点加强对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保持VSD负压引流通畅,及时解除负压失效及引流不畅的原因。结果感染创面的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有效地控制了全身感染,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给予创面清创、腹部取皮游离植皮术治疗,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住院48 d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骶尾部反复红肿、破溃、流脓病史.4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回报为异物性肉芽肿.随访3个月~6年,均无复发.结论骶尾部藏毛窦易误诊,术前应行全面检查,手术需彻底切除窦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Ⅲ-Ⅳ度难治性褥疮的护理设计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Ⅲ-Ⅳ度褥疮患者23例,均按照手术前和手术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期护理,包括局部创面护理、全身状态护理及指导护理。结果:经实施上述护理,褥疮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低蛋白血症基本纠正,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后,创面修复良好,最终均病愈出院。结论:对于褥疮患者的护理,在分期护理的前提下,以符合个性特征为指导原则,选择患者最适合的护理方法。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及责任感,调动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臀大肌上部肌皮瓣在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快速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方法。方法 应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 17例。结果  17例患者均一期修复成功 ,切取肌皮瓣面积最大 16cm× 10cm ,最小 10cm× 8cm ,随访 1~ 9年 ,肌皮瓣生长良好 ,无复发 ,供区臀大肌保持良好的伸髋功能。结论 应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具有操作简便、皮瓣血运好、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可一期完成修复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褥疮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彻底清洗创面后,使用龙血竭诺氟沙星混合粉;每天早晚各换药一次;同时加强患者营养;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全部病例经过龙血竭、诺氟沙星治疗,褥疮创面痊愈。结论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是治疗褥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畸胎瘤是婴儿常见的实体肿瘤,骶尾部是畸胎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发病率中女性多于男性,新生儿畸胎瘤90%以上为良性肿瘤,随年龄的增长肿瘤恶变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所以,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1].骶尾部毗邻会阴部,易造成大小便污染,所以围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18例婴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16日至2012年5月17日对于一例颈椎骨折伴截瘫至骶尾部压疮病人的护理,予管理大小便失禁,骶尾部压疮予保守锐性清创后予康惠尔溃疡贴外贴行自溶清创治疗,结果表明予联合清创及对患者全身评估、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压疮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深度褥疮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我院应用VSD技术联合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深度褥疮的10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保持有效的伤口负压引流,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的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见大量肉芽组织生长,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皮瓣血液循环良好,创面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VSD技术联合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深度褥疮临床效果好,有效地避免了感染,加速了伤口愈合,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