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腺瘤74例,占52.11%;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占21.13%;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占7.04%;桥本甲状腺炎4例,占2.82%;甲状腺癌24例,其中乳头状癌22例,占15.49%,滤泡状癌1例,占0.70%,未分化癌1例,占0.70%。结论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占多数,B超为首选检查方法,术前定性诊断应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措施,研究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5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其中乳头状癌28例;滤泡癌12例;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癌10例;髓样癌7例;未分化癌2例。所有患者经过1-7年的随访,有4例复发。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对于术前难以诊断的微小癌,可以借助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苏绮 《中国保健》2009,(19):889-88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对10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经手术病理诊断的60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合并甲状腺癌3例,占甲亢的2.8%,占甲状腺癌的5.0%,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2例,Graves病合并甲状腺癌1例。3例中,甲状腺室多结节性肿大1例,弥漫性肿大1例,弥漫性肿大伴单结节1例。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为2.8%左右,高于人群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骆剑华 《现代医院》2008,8(11):46-47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兼顾良恶性病的最佳的手术方式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7年11月期间对69例单侧甲状腺结节病患者施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手术的治疗经过及临床疗效。结果病理证实65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4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均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癌复发。69例次手术治疗中无住院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单侧甲状腺结节常规施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隐匿性甲状腺癌(OT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26例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结果:126例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中有83例为OTC,占65.87%。43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6例行颈阔清术,14例为患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术。83例OTC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仅4例。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以OTC更多见,二者的关系是并存关系,是独立的二个疾病。OTC术前诊断困难,漏诊率高,术中冷冻检查非常有价值,是否有必要行二次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宜盲目扩大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6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史平均27.8年;平均年龄41.6岁;术前诊断率36.4%;病理类型以微小癌、乳头状癌为主。结论病史长及年龄偏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想到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能性,此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本病术前诊断率低,应重视术中对可疑结节的探查;并非一定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根据术中冰冻结果采用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辅以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例中乳头状癌113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1例,淋巴结转移45例.手术方式有患侧全切+颈淋巴清扫,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颈部淋巴清扫,双侧全切+颈部淋巴清扫,患侧次全切除,患侧全切除、姑息切除.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采用B超、细针穿刺、CK-19检测可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陈万收  王佳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727-1728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发病关系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1996-2006年4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55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3.4%(55/410),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55例甲状腺癌全部是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确诊。6例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无死亡,预后好。结论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密切关系。甲状腺癌可以同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也可以继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术前难以确诊。应改变传统的出现伴随症状再行手术治疗的观念,积极手术治疗,既可避免遗漏甲状腺癌,又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后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以避免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曾宪良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232-1233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3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138例行双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22例行患叶甲状腺加峡部全切除术,3例行一侧甲状腺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联合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有4例喉返神经损伤,6例甲状旁腺损伤,1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片治疗。无发生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术式选择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该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62例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诊断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62例患者经过术中以及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有49例为乳头状癌,有11例为滤泡状癌,有2例为髓样癌。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术前初步诊断准确率为:30.65%,漏诊率为:69.35%,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2.00%。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术前的诊断较为困难,漏诊率高。对手术怀疑恶变的结节,应当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待检查的结果出来后,再决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燕  何立红 《现代医院》2006,6(9):86-87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的二维图像、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形态与病理性质的相关性,以提高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159例甲状腺肿块病人进行彩超检查,留取二维图象、彩色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等,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占63.0%;甲状腺腺瘤占31.5%;甲状腺癌占2.6%。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占65.0%;甲状腺腺瘤占26.0%;甲状腺癌6例,占4.0%。超声显示混合性肿块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占55.0%,甲状腺腺瘤占37.0%;实质性肿块中,以甲状腺腺瘤多见,甲状腺癌亦多为实性肿块;囊样液性肿块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另一特殊超声表现。结论①相似超声表现的甲状腺肿块可为不同的甲状腺疾病;同一甲状腺疾病超声表现可不完全相同,②与病理对照分析可发现各甲状腺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从而对有相似超声表现的病灶有鉴别诊断价值,多参数综合分析可提高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6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史平均27.8年;平均年龄41.6岁;术前诊断率36.4%;病理类型以微小癌、乳头状癌为主。结论病史长及年龄偏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想到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能性,此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本病术前诊断率低,应重视术中对可疑结节的探查;并非一定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根据术中冰冻结果采用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手术治疗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常规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9例,占61.25%;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占22.5%;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3例,占3.75%;甲状腺癌10例,占12.5%;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腺癌患者1例,占1.25%;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恶变为乳头状腺癌患者1例,1.25%,其中恶性10例,恶性率占12.5%。另外,并发喉返神经可恢复性损伤1例,占1.25%;全部患者均治愈。结论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过冲中,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不仅是一种非常合理的手术方式,常规解剖喉返神经能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志勇 《现代养生》2013,(20):50-50
目的探讨了手术治疗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常规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9例,占61.25%;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占22.5%;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3例,占3.75%;甲状腺癌10例,占12.5%;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乳头状腺癌患者1例,占1.25%;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恶变为乳头状腺癌患者1例,1.25%,其中恶性10例,恶性率占12.5%。另外,并发喉返神经可恢复性损伤1例,占1.25%;全部患者均治愈。结论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过冲中,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不仅是一种非常合理的手术方式,常规解剖喉返神经能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甲状腺肿块的二维图像及血流分布特征等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腺瘤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2例,甲状腺占位考虑癌变1例;病理证实2例腺瘤伴囊性变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漏诊甲状腺微小癌1例.结论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容易误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性别、年龄及结节数目、性质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范围选择。方法对156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6例甲状腺结节中,男性恶变率为17.5%,女性为6.9%;〈20岁和〉60岁组恶变率分别为28.6%、25%,较其他组高;单发结节恶变率为11.6%,多发结节为4.5%;囊性及实性结节恶性分别占3.3%、13.7%。本组87例甲状腺结节行局部切除或囊肿挖除术,术后有7例病检为乳头状甲状腺癌,1例为滤泡状腺癌,1周后再次作根治术。随访到2010年,有3例局部复发,1例肺部转移死亡,11例良性结节术后复发;行甲状腺叶全切或十峡部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共69例;术后7例病检为乳头状腺癌,未补作手术。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和转移。结论患者性别、年龄、结节性质、数目,对判断结节良恶性很有参考价值;对于甲状腺结节外科手术处理,行患侧腺叶全切除很有意义,应废除甲状腺结节挖除术和慎用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并经过病理证实为PTMC的10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前甲状腺彩超敏感率为85.7%,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活检阳性率66.9%,65例行患侧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全切除,30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全部患者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随访1~8年,仅1例复发。结论甲状腺彩超在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前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内分泌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93例甲状腺结节术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2009年7月9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将患者症状体查、术前B超、血清甲状腺功能(TSH、T3、T4)检查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5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25例,甲状腺瘤7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Hash-imoto)甲状腺肿]2例。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应进行认真的体查及充分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可行的方法,术后予以甲状腺素口服可以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意义。方法对70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患者中定位正确者100.00%,定性正确者78.57%,误诊及漏诊21.43%。误诊病例中53.33%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33.33%为甲状腺腺瘤局部癌变,13.33%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高,能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文友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02+104-102,10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8例,甲状腺癌32例,从结节数量、形态结构、钙化情况、内部回声情况、纵横比及血流阻力指数方面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患者单、多发结节比例,形态结构规则与不规则比例,A/T〈1与A/T〉I的比例,RI资料完整率以及钙化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同时,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患者回声类型比例相比也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超声能够反映甲状腺结节特征,故而能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结节数量、形态结构、钙化情况、内部回声情况、纵横比等可以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