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目的了解乡镇玛瑙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预防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3家玛瑙加工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对有害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各岗位粉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在10.7~83.3 m g/m 3之间,超限倍数为15.3~119倍;噪声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83~105 dB(A)之间,合格点只占20%;苯、二甲苯、重铬酸盐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6.83~12.3 m g/m 3之间、80.4~103.2 m g/m 3之间、0.02~0.06 m g/m 3之间,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均未开展。结论玛瑙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及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4.
采用问卷调查、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对某石材产业园内30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石材加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粉尘,切割、雕刻、打磨岗位噪声声级均超标,粉尘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该石材产业园应采取噪声危害治理措施,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强化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分析重庆市某土陶酒坛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职业危害防控措施,以期为同类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7—11月,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并结合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不仅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在低温季节燃蜂窝煤干燥坛底时,工人还接触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5.1%~42.9%之间,属矽尘。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率达94.7%,最高值5.52 mg/m3。呼吸性粉尘CTWA超标率为1.8%,最高值0.74 mg/m3。一氧化碳超标率为20.5%,噪声超标率为35.7%,高温超标率达100.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虽有检出,但均未超标。结论该土陶酒坛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明显,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采取工艺革新、分区布置、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等一系列措施降低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某电线生产企业接害工人健康状况,对其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及2008—2010年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及氯乙烯,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9.0%、90.5%、100%;2008、2009、2010年该厂一线员工体检率分别为63.9%、57.4%、56.3%,体检异常率分别为28.3%、34.1%、41.5%,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3.8%、17.4%、23.1%,血常规异常率分别为7.2%、9.8%、14.6%,不同年度各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严重,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血压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某化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化肥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甲醇、二氧化硫、硫化氢、噪声及高温等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超标严重,一氧化碳、氨浓度部分超标。体检发现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12人。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比较严重,必须加强治理和进行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炭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和防控措施,提出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和建议,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调查炭黑生产企业工艺流程、识别和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结果炭黑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炭黑粉尘、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噪声等,对建设产项目9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共45个监测点进行了检测,合格42点,合格率93.33%。结论该企业职业病防治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现场监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分析某纸加工企业日常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为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采用职业病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企业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四氯乙烯、丙烯酸和其他粉尘,经检测空气浓度均合格。印刷工、操作工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85.6~92.5dB(A)]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措施基本可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能够控制,但需加强部分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对某蓄电池企业297名农民工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与评价。结果(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基本能落实,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效果不满意;(2)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0%~72%,接触铅尘/烟者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较高;(3)有47.8%的农民工知道有《职业病防治法》,但很了解的只占5.6%,知道职业病防治责任在企业只占47.2%。超过61%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知道职业病可预防占48.8%,但知道预防措施只占4.0%。结论持续不断的《职业病防治法》普法教育使职业病防治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农民工面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和受保障程度有所加强。职防机构应为工厂企业作业场所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让职业病高危人群(农民工)建立良好职业卫生行为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营企业临时工职业危害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湖南省国营企业内临时工的职业危害状况 (即职业危害向临时工转移情况 ) ,保护临时工身体健康。方法 按分层抽样法 ,在全省 13个地市、7个系统内抽取 41家国营企业 ,其中 12家已清退临时工。对 2 9家大、中、小型国营企业的 5 10名临时工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调查的 5 10名临时工主要分布在化工 (34 .31% )、建材 (2 0 .98% )和煤炭 (15 .6 9% )系统 ,并以接触粉尘为主 (86 .6 7% ) ;工作场所噪声、粉尘、铅、砷等有害因素的监测超标率高达 76 .2 % ;接触有毒有害因素临时工体检结果显示 ,身体有明显损害 ,特异指标异常率达 36 .8% ,平均接触工龄为 2 .4a。结论 国营企业在生产岗位上使用的临时工均从事有毒有害较严重的工种 ,劳动条件差 ,基本无有效保护措施 ,不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健康状况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江苏省木质家具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56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6家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噪声、三苯、甲醛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67%、80.81%、96.15%和78.44%;职工电测听异常检出率5.71%,岗前及离岗后体检率较低,分别为14.29%和3.57%;企业有基本的通风除尘、防毒及降噪设施,打磨岗位除尘设施设置率为48.72%;防尘口罩、防毒口罩或面具、耳塞的配备率分别为78.57%、92.86%和87.50%;企业"三同时"落实情况普遍较差。结论江苏省木质家具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15.
对6家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危害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白云石粉尘浓度超标率达80.0%,噪声声级超标率为20.0%,其他粉尘超标率为15.4%,石墨粉尘、煤尘、氧化镁烟、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率为25.1%,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为50.0%。提示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应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按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对4家轿车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识别、检测与评价。被调查企业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100%,化学物质检测点合格率为99.7%,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9.7%,紫外辐射检测点合格率为100%,手传振动检测点合格率为91.5%,高温检测点合格率为50%。提示轿车制造企业的粉尘、化学物质已得到有效控制,应对物理因素开展进一步的防控,切实采取个人防护等综合干预措施,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某苯胺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尘、矽尘、苯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氨、苯及噪声。除空压机巡检工接触噪声声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该企业采取的各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总体有效,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焦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情况,为企业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焦油企业2010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合格率:毒物为97.38%、噪声为100%;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纯音电测听异常为12.90%,血压异常(偏高)为4.27%,尿常规异常为8.02%,B超异常为10.58%,心电图异常为0.47%。结论噪声和苯并(a)芘是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加强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在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注意心血管等相关疾病和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测定某浸胶手套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作业人员的接触剂量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按有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国家标准进行现场定量检测。结果 浸胶手套生产行业使用大量化学辅料,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醇、乙酸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达404.1 mg/m^3、186.5 mg/m^3、45.5 mg/m^3,苯、甲醇、乙酸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分别达212.2 mg/m^3、76.4 mg/m^3、29.2 mg/m^3。结论 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超标原因主要是未采取密闭排风措施,原料采购把关不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制度不完善。 相似文献